初三调查报告总结初中生阅读的意义与方法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73260148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调查报告总结初中生阅读的意义与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初三调查报告总结初中生阅读的意义与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初三调查报告总结初中生阅读的意义与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三调查报告总结初中生阅读的意义与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调查报告总结初中生阅读的意义与方法(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生阅读的意义与方法中学阶段是人生的黄金季节,中学生又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在中学阶段如何引导好学生们重视课内外阅读,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成了我们的研究对象。首先,养成课内外阅读习惯对中学生十分重要。中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大好春光,我们要抓住这个时间,引导学生去爱读、多读、会读,既充分利用好有限的课堂阅读,更要用好无限的课下课外的阅读,使学生们长知识、拓视野,不仅知道红楼梦,也要知道呼啸山庄;不仅知道徐志摩,也要知道莎士比亚。当然了,茫茫书海,人生是有限的,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有针对性、有目的、有选择的书。人类之书难以穷尽,不同时期、不同民族、不同思想者的书琳琅满目,这时我们要指导学生能善于辨别良莠

2、,来者善择之,有取有舍,读书时应该结合我们现在学习的政治、科学文化,用高科技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充实自己。中学生是可塑造的,正是养成习惯的最佳季节,所以,我们教师要利用教材或时政要闻或自然现象,激发学生长久的阅读兴趣,这种阅读兴趣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有一种长久的读书感觉枕边书、茶案书信手翻来,都可以瞧几眼、看几页,知道一段故事,了解一个小人物久而久之,就会有随身看书的习惯,为将来学生离开校园,离开老师的督促,自觉读书打下基础,为学生终身阅读打下良好的基础,终身阅读是我们引导学生阅读的目的之一。阅读可以使中学生修身养心,提高思想道德水平,时光飞逝,古往今来,写书人早已仙逝,但其精神却可以通过作品却

3、和我们在时光隧道中相遇,可以促膝而谈,可以默默倾听,可以赏月同饮,可以看雁思乡,这样,我们的阅读就应该让学生居今瞩古,潜移默化。其实,读书就是读人,品书就是品人,学习先人的心理路程,“我看红楼”和“红楼看我”是辩证统一的,在读书中,学生受到书中人物思想的熏陶,能和陶渊明共看东篱菊花,从心灵赞美他安贫乐道之趣;能和冰心同读母爱自然,从心灵感悟她感恩回报之心;能和毕淑敏同忧同喜,从心灵颂扬奉献生命之伟大。在浩瀚书海中,让自己汲取养分,茁壮成长。其次,中学生阅读要有自己的方法,倡导个性化阅读,每个学生的学科知识底蕴不一,兴趣目标不同,所以我们倡导个性化的阅读,终身阅读百家之书,百家争鸣,都有可学之处

4、。学生应该根据自己的学科水平、兴趣走向去有选择地读书,这种读书可以不求甚解,可以不必连贯读完,可以不拘泥于校内校外,随时随地地去漫读几行、几页,既可以作为消遣有可以作为知识,只要学生能够坚持读下去,养成一种习惯,会促进学生的终身阅读形成,学生会读到老,学到老。倡导浅尝辄止的阅读。中学生正处在学业的繁重阶段,课业负担很重,闲暇时间少,这样,我们就鼓励学生阅读上可以浅尝辄止。对于那些大块头的作品,对那些异国的大作品,对那些久隔时空的作品,对那些深奥晦涩的大作品,读一读,看一看,品赏个别情节,小议个别人物,触及一下心灵,产生一个中圈圈的涟漪即可。这种浅层次的阅读,可以快速获得信息,扩大知识面。今天的知识时代,我们重视阅读,会阅读,达到学知做人的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