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伦理学整理资料打印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73259278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3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伦理学整理资料打印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管理伦理学整理资料打印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管理伦理学整理资料打印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管理伦理学整理资料打印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管理伦理学整理资料打印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伦理学整理资料打印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伦理学整理资料打印版(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讲 管理伦理学基本理论(一)管理与伦理“管理无处不在,管理无时不在”。管理贯穿于人类活动的各个环节伦理问题贯穿于人类的文明发展史。(二)伦理与道德的区别案例1、猴子的实验故事说明:阶段1:道德的起源 阶段2:阶级的起源 阶段3:道德的沦丧 阶段4:道德的重建阶段5:信仰的起源 阶段6:迷信的起源2、道德进化:北极圈的 “忘恩负义”的捕貂行为 3、优秀伐木工的心灵拷问什么是道德? 施泰昆曼教授的观点:道德是指一定的文化界域内占实际支配地位的现存规范。伦理是指人与人相处应遵守的道德和行为准则。在日常用法中,道德更多用于人,更含主观、主体、个体的意味,而伦理则更具有客观、客体、社会、团体的意味。

2、一、管理伦理和伦理管理管理伦理:就是关于主体管理意识与行为价值取向的特殊观念系统,是主体管理意识与行为在运作过程中所持的立场、观点、态度的总和。也可以说是企业管理在处理内外部人与人关系时自觉遵守的道德方面的行为规范。管理伦理的本质是人们头脑中有关信息、信仰和理想的哲学化的倾向。伦理管理就是按伦理的要求进行管理。五 管理伦理的一般原理一、后果论 (或目的论)1、后果论的含义 是指判断一个行为在道德上是否正确,主要看它所产生 的结果是否是好的,从而决定它能否成为一个道德规范。2、目的论伦理学主要有两种:利已主义和功利主义(1)利已主义定义:利已主义是指在评价道德行为时,贯彻的一个原则是:这个道德上

3、是否正确或正当,就看客观存在是否能给行动者带来最大的利益或幸福。理论前提:“人性自私”命题的延伸。分类:极端的利已主义(短期利益)和合理的利已主义(更注重长期利益)。(2)功利主义定义:功利主义是指在评价道德行为时,贯彻的一个原则是:这个道德上是否正确或正当,就看其是否符合所有利益相关者的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特点:功利主义认为,应该以“绝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来代替“自我利益”,这是功利主义思考道德问题的基本出发点,也是功利主义追求的行为目标。分类:行为功利主义和准则功利主义行为功利主义:从短期角度来判断、考察某一特定行为的总体后果;准则功利主义:从长期角度来判断,注重一系列行为的后果,因为规

4、定了一套准,所以持续遵循它会产生最大的净效用。如企业伦理中有一条准则“不要对顾客说谎”,如果以行为功利主义来看,是以说谎的后果来判断它是否道德,如果准则功利主义则无论如何都必须坚持这一准则。功利主义的合理性合理性:符合大多数人的理性,在强调个人幸福在伦理道德中首要地位的同时,也兼顾到了人们需要的各种自由;在论述个人幸福时,兼顾了人们在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追求,避免了陷入庸俗快乐主义。在强调满足自己利益的同时,兼顾到大多数的人的利益,从而避免了利已主义。功利主义的局限性理论上存在很大的缺陷。功利主认认为,道德上的公平在于“行为合乎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而大多数人的概念如何界定,最大幸福如何计算,

5、这些都带来了操作上的困难性,同时也可能因为追求“大多数人”的利益,走向平均主义,甚至可能出现为了大多数人利益的理由,牺牲甚至是侵犯少数人利益的情况。操作上的困难。通常极难预见到一个管理决策的所有后果;在许多政策的后果不易衡量,常缺少普遍衡量单位;效用最大化可能对一些人造成很大危害的行为;一个决策产生的效用对某个利益相关者集团各成员是不均衡的(3)利已主义与功利主义的联系与区别联系:如果利已主义考虑的是所有利益相关者的自我利益,则等同于功利主义;如果利已主义采取短期视角,则类似于评价单一行为后果的行为功利主义。区别:行为功利主义用所有利益相关者获得的总净效用来评价单一行为所有的后果,而利已主义根

6、据行为人的自我利益评价行为所有的后果。3、后果论实践中的难题(1)管理决策的所有后果很难预见(2)管理决策的后果难以衡量(3)效用最大化可能需要做对一些人造成很大危害的行为(4)一个决策产生的效用对某个利益相关者集团各成员是不均衡的(二)非后果论(或义务论)非后果论强调决策是否道德与该决策的结果无关,而是看行为本身是否符合某些理性的规则,或者说是否遵循了某些义务,从而决定它能否成为一个道德规范。也就是说,非后果论在评价人们行为,包括企业行为时,是基于原因、动机而不是结果。非后果论可分为三类:1、以义务为基础:康德和罗斯2、以权利为基础:霍布斯和洛克3、正义论:罗尔斯1、以义务为基础:康德和罗斯

7、(1)康德的道德义务论:它把道德内置于人的理性观念,把道德看作是由理性的意志决定的,出于人的自觉的一种善的行为,即不计功利、不讲结果的,纯粹由一种义务感或说是动机决定的善的行为。(2)罗斯的显见义务论:义务具有多元性,不同的义务之间可能发生冲突,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应该坚持“显见的义务”。“显见的义务”主要有七种:诚信的义务、补偿的义务、感恩的义务、公正的义务、行善的义务、自我完善的义务、不作恶的义务2、以权利为基础:霍布斯和洛克权利:就是一个人拥有某物的资格。霍布斯的观点:道德的基础是社会契约。“人对人像狼一样的”自然状态-“契约”-“利维坦”-国家的建立并不能取消人们的自由和权利,在一切自由

8、和权利中,最重要的是经济的自由和权利。人们自我保护的自然权利是不可让渡的,是国家也不得侵犯、不得剥夺的。洛克的观点:自然状态是一种完善的自由平等状态。人们可以相互订立破绽、组成国家、裁判争执,以保护自己的生命和财产。生命、自由和财产等权利是天赋的、神授的权利,永远不能被国家所剥夺,否则人们有权起来推翻国家。以权利为基础的伦理学的方法论意义:企业经营者必须考虑企业行为是否违反了个人的基本人权和法定权利。不足之处:各种权利如何划界,权利与权利的冲突如何协调,权利与义务在总量上如何等值等在实际应用中有难度。3、正义论:罗尔斯罗尔斯的正义论认为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伦理学研究的主要观点就是要说明什

9、么是正义和公平,而正义和公平的主要内容在于分配,而这种分配应该是:“所有社会价值-自由和机会、收放和财富、自尊的基础-都 要平均地分配,除非对其中一种价值或所有价值的一种不平等分配合乎每一个的利益。”分配的原则有两个:在政治权利方面采取平等的自由原则;在经济利益方面采取差别限制原则机会平等原则和差别原则。前者旨在限制社会出身造成的不平等;后者旨在限制因为自然禀赋造成的不平等。罗尔斯所提出的正义论对于企业伦理具有重要意义。它为人们深入分析企业经营管理的背景如经济体制、社会体制以及社会行为提供了分析方法和理论框架,正义原则不仅可以直接运用于社会基本结构的探讨,而且可以用来判断企业某一特定行为是否违

10、反了个人的基本人权和法定权利。但是,这一理论并不能用于解决所有与正义相关的问题(三)德性论1、德性论的含义和特征德性论就是把人的道德德性如何形成或培养作为关切的中心问题的伦理学理论。德性伦理就是以德性或美德的视野来理解和把握世界的一种实践理性,它关注的中心问题是“一个人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德性论伦理的特征(1)德性论的核心在于德性(2)德性与多变的实践过程相联系(3)德性论强调个体与团体的互动(4)德性论强调德性是幸福的要本要素2、德性论的企业伦理:所罗门3、责任论:韦伯和约纳斯4、关怀论(四)综合社会契约论它是后果论与非后果论相结合的道德理论类型。该理论是由托马斯唐纳森和托马斯邓菲提出的。该

11、理论的假设:在全球经济交往中存在一种广义的契约。该理论体系包括:最高规范、宏观社会契约、微观社会契约、道德自由空间四个方面的内容。(五)伦理相对论和伦理绝对论、伦理相对论伦理相对论:是一个主张“道德和文化标准是相对的”理论即一个行为的对与错取决于此行为发生社会中的道德标准唯一能够判断社会实践的道德标准,就是社会自己的标准伦理相对论源于文化的相对论反对伦理相对论的观点有:认为尽管道德实践或许不同,但在实践下的主要深层道德原则是相同的有些道德实践是相对,并不意味着所有的道德实践是相对的如果一个行为的对与错取决于其社会标准,则必须遵守也的社会标准,并且将不道德的行为分离出来,这表明会促进社会服从,且

12、在社会上未留下道德改制或进步的空间而如果同一社会中有不同的观点,那么有什么能构成正确的行为呢?认为存在有普遍的道德标准启示:虽然伦理相对论遭受拒绝,但我们必须看到:不同社会有不同的道德信念,而且我们的信念都深受文化影响一方面鼓励对深层信念进行探究,同时也挑战我们坚持的信念和价值2、伦理绝对论该理论认为存在着一套一成不变、的没有例外的道德规则,并以此去判断各种行为、政策和社会机构的道德与否。 如几乎每一个社会都会面临个人权利的尊重与整个社会的利益(行善)相冲突的情况,致使政府领导人和决策者有选择的困难。道德绝对论存在不同的流派。一些认为道德的一般性原理是绝对的,但是将它应用到不同的环境时,某些低

13、层次的具体标准可以存在差别;一些极端的绝对论认为所有的道德标准无论何时何地都是完全相同的;第三种看法是认为道德原理与道德标准无论何时何地都是相同的,但是可能出现例外情况。3、道德多元论有四个层次:激进的道德多元论、道德原理多元论、道德实践多元论有及自我实现多元论。激进的道德多元论:人们在对道德的看法上存在不可调和的分歧、包括对正确的错误的含义的理解,以及对正确行为和错误行为的评价等。道德原理多元论:认为人们评价道德现象的基本原理可能会存在差异,但很多时候在具体的结果上殊途同归。道德实践多元论:认为出自于人们对事实或者事实感知的差异。自我实现多元论:认为在一个多元的社会中,成员只需要遵循那些基本

14、的道德标准,除此之外,社会成员可以彼岸选择价值理念和生活方式。(六)规范性原则及其应用1、弗里切的“公正原则”分配公正 惩罚公正 补偿公正2、斯皮内洛的“规范性原则”自主原则 无害原则 知情同意原则(七)道德判断三要素框架三要素: 义务 理想 效果分两步:第一步确认义务、理想和效果;第二步确定三者中哪个应得特别重视(八)企业伦理的基本规范1、团队精神 2、义利统一3、互利互惠4、效率意识5、以人为本第二讲 讲政府规制与社会作用下的管理伦理政府与管理伦理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我们究竟应该建立什么样的政府?-“理想的政府”。代表了人类的道德理想。二、 是政府究竟应该怎样对它的人民进

15、行管理?-“政府的理想”。更倾向于人类的道德现实。一、 理想的政府在凡是被定为统治者的人最不热心权力的城邦里,必定有最善最稳定的管理,凡有与此相反的统治者的城邦里其管理必定是最恶的。当一个国家最像一个人的时候,它是管理得最好的国家。 柏拉图历史上的几点典型观点A、柏拉图的理想国理想的城邦介绍了四种政体1、斯巴达和克里特政制,是当时“受到广泛赞扬的”政制;2、寡头政制,“少数人的统治”的政制3、民主政制,“宽容的”、“有广泛自由的”政治制度4、僭主政制,是“城邦的最后的祸害”“幸福国家的模型”的特点是1、城邦的原则:正义各尽所能、各司其职的和谐状态2、城邦的道德追求:至善。四个德目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3、城邦的分工4、城邦的最高统治者5、城邦的护卫者6、城邦的妇女7、城邦的生育与儿童抚养B、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理想的君主国、军事:武力是最终的决定因素,军队是君主最可靠的保障。要建立自己的军队而不是雇佣军、法律 :军队与法律是君主国的两大互为依存的根本支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