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综合总结--名词解释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73256655 上传时间:2024-01-1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1.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学综合总结--名词解释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药学综合总结--名词解释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药学综合总结--名词解释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药学综合总结--名词解释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药学综合总结--名词解释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药学综合总结--名词解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学综合总结--名词解释(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词解释药剂学药剂学 : pharmaceutics,pharmacy 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使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剂型:dosage form 为适应诊断、 治疗或预防疾病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称为药物剂型, 简称剂型。制剂:pharmaceuticals,preparations 根据药典或药政管理部门批准的标准,为适应诊断、治疗或预防疾病的需要而制成的药物应用形式的具体品种。药典 : pharmacopoeia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标准、规格的法典,一般由国家药典委员会主持编纂、并由政府颁布、执行,具有法律约束力。处方 :医疗和生产部门用于

2、药剂调剂的一种重要书面文件。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非处方药 OTC :是指为方便公众用药,在保证用药安全的前提下,经国家卫生行政部门规定或审定后,不需要医师或其它医疗专业人员开写处方即可购买的药品。GMP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ood Manufacture Practice) 是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适用于药品制剂生产的全过程和原料药生产中影响成品质量的关键工序GLP :是英文Good Laboratory Practice 的缩写 ,中文名称为 GCP : 文名称 “ GoodClin ical Practice 的”缩写。中文名称为“药品

3、临床试验管理规范”, 是规范药品临床试验全过程的标准规定.GAP : 英文名称 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s ,中文名称 “良好农业规范GSP:是英文 Good Supplying Practice 缩写 , 在我国称为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它是指在药品流通过程中,针对计划采购、购进验收、储存、销售及售后服务等环节而制定的保证药品符合质量标准的一项管理制度。增溶 : 某些难溶性物质在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在溶剂中增加溶解度并形成溶液的过程。助溶:系指难溶性物质与加入的第三种物质在溶剂中形成可溶性分子间络合物,复盐或缔合物等,以增加药物在溶剂(主要是水)中的溶解度。这第三

4、种物质称助溶剂潜溶:在混合溶剂中各溶剂在某一比例时,药物的溶解度比在各单纯溶剂中的溶解度出现极大值,这种现象称潜溶。混悬剂 :系指难溶性固体药物以微粒状态分散于分散介质中所形成的非均相液体制剂。Stokes 定律:混悬剂中的微粒受重力作用产生沉降时,其沉降速度服从Stokes 定律: V=,式中 V-沉降速度cm/s,r-半径, p1 和 p2 分别为微粒和介质的密度,g 为重力加速度,n 为分散介质的粘度。絮凝:在分散体系中加入一定量的某种电解质,使S 电位降低,以减少微粒间电的排斥,出现絮凝状态,形成疏松的纤维网状结构,振摇后可重新分散均匀,这种作用称絮凝。反絮凝 :如在微粒体系中加入某种

5、电解质是微粒表面的S 电位升高,静电排斥力阻碍了微粒之间的碰撞聚集,这个过程称反絮凝。乳剂:系指互补相容的两种液体混合,其中一相液体以液滴状态分散于另一相液体中形成的非均相液体分散体。灭菌:用物理或化学等方法杀灭或出去所有致病和非致病微生物繁殖体和芽孢的手段。无菌:系指在任一指定物体,介质或环境中,不得存在任何活的微生物。D 值 : 在一定温度下,杀灭90%微生物所需要的灭菌时间。Z 值:降低一个LgD 值所需要升高的温度,即将灭菌时间减少到原来的1/10 时需要升高的温度或在相同的灭菌时间内,杀灭99%的微生物所需要提高的精品文库温度。F 值:在一定的灭菌温度(T) 下给定的Z 值所产生的灭

6、菌效果与在参比温度(T0)下给定的 Z 值所产生的灭菌效果相同时所相当的时间。F0 值:在一定的灭菌温度(T) , Z 值为 10C 所产生的灭菌效果与121C, Z 值为 10C 所产生的灭菌效果相同时所相当的时间(min).等渗溶液 :系指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溶液,属于物理化学的概念。等张溶液 :系指渗透压与红细胞膜张力相等的溶液,属于生物学概念。氯化钠等渗当量:系指与 1g 药物呈等渗的氯化钠的质量。热原:是微生物的一种内毒素,存在于细菌的细胞膜与固体膜之间,是磷脂,脂多糖和蛋白质的复合物。注射后能引起人体致热反应的物质。Noyes-whitney 方程:假设固体表面药物的浓度为饱和浓度C

7、s,溶液主体中药物的浓度为C,药物从固体表面通过边界层扩散进入溶液主体,此时药物的溶出速度(Dc/dt) 可用Noyes-whitney方程描述,式中 :K- 溶出速度常数,D-药物的扩散系数o-扩散边界层厚度,V-溶出介质的量,S-溶出届面积。在漏槽条件下C-0:相对湿度 (RH) : 系指在一定总压及温度下,湿空气中水分蒸汽压p 与饱和空气中水分蒸汽压Ps 之间的百分比,常用 RH% 表示。临界相对湿度(CRH )溶性药物在相对湿度较低的环境下,几乎不吸湿,而当相对湿度增大到一定值时,吸湿量急剧增加,一般把这个吸湿量开始急剧增加的相对湿度称为临界相对湿度(CriticalRelative

8、Humidity,CRH)置换价 (Displacement value,DV) :药物的重量与同体积基质的重量的比值称为该药物对基质的置换价。式中, G-纯基质平均栓重,M- 含药栓的平均质量,W- 每个栓剂的平均含药重量。剂量:药物用于机体发生特定生物效应而产生治疗作用的成人一次平均量。溶解度 :系指在一定温度下(气体在一定的压力)下,在一定量溶剂中达饱和时溶解的最大药量,是反映药物溶解性的重要指标。表面活性剂 :是指那些具有很强的表面活性,能使液体的表面张力显著下降的物质。HLB 值:亲水亲油平衡值,表面活性剂分子中亲水和亲油基团对油或水的综合亲和力。接触角 :液滴在固液接触边缘的切线与

9、固体平面间的夹角称接触角。休止角 :粒子在粉体堆积层的自由斜面上滑动时受到重力和粒子间摩擦力的作用,当这些力达到平衡状态时,此时粉体堆积层的自由斜面与水平面所形成的最大角称休止角。分配系数 :(partition coefficient,P)代表药物分配在油相和水相中的比例。P=在油相中药物的质量浓度在水相中药物的质量浓度。药品注册 :是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根据药品注册申请人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拟上市销售的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质量可控性等进行审查,把那个决定是否同意其申请的审批过程。固体分散体制备技术 :是将难溶性药物高度分散在固体载体材料中,形成固体分散体( solid dispe

10、rsion )的新技术。包合物 :系指一种分子被全部或者部分包合于另一种分子的空穴结构内,形成的特殊的络合物。纳米乳 :系粒径为10-100nm 的乳滴分散在另一种液体介质形成的一种热力学稳定的胶体溶液。微囊:系指利用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作为囊膜,将液态或固态药物包裹而成药壳型的微囊。微球:指药物溶解或( 和) 分散在高分子材料中,形成骨架型微小球状实体,称微球。复凝聚法 :系使用带相反电荷的两种高分子材料作为复合材料,在一定条件下交联且药物凝聚成囊的方法,称复凝聚法。脂质体 :由磷脂和胆固醇能组成,具有类似生物膜的双分子层结构。欢迎下载2精品文库长循环脂质体 : 脂质体表面经适当修修饰后

11、,可避免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延长在体内循环系统的时间,称为长循环脂质体。免疫脂质体 : 在脂质体表面接上某种抗体,使具有对靶细胞分子水平上的识别能力,提高脂质体的专一靶向性,称免疫脂质体。泡囊:又称类脂质体,由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组成,也具有类似脂质体封闭的双层结构,但比较不易泄漏,也比脂质体稳定。缓释制剂 :系指用药后能在较长时间内持续释放药物以达到长效作用的制剂。控释制剂: 系指药物能在预定的时间内自动以预定的速度释放,是血药浓度长时间恒定维持在有效浓度范围内的制剂。迟释试剂 :药后不痢疾释放药物的制剂,包括肠溶制剂,结肠定位制剂和脉冲制剂等。生物等效性 : 是指一种药物的不同制剂在相同的实验

12、条件下,给以相同的实验剂量,反映其吸收速率和程度的主要动力学参数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口服定时药系统: 据人体的生物节律变化特点,按照生理和治疗的需要而定时定量释药的一种新型给药系统。口服定位释药系统:系指口服后能将药物选择性的输送到胃肠道的某一特定部位,以速释或缓,控释释放药物的剂型。靶向制剂 :又称靶向给药系统(targeting drug system,TDS, )是指借助载体,配体或抗体将药物通过局部给药,胃肠道给药或全身血液循环而选择性的浓集定位于靶组织,靶器官,靶细胞或细胞内结构的给药系统。透皮给药系统:或称经皮治疗系统(TDDS,TTS )系指经皮肤敷贴方式用药,药物透过皮肤由毛

13、细血管吸收进入全身血液循环达到有效血药浓度并转移至各组织或病变部位,其治疗或预防疾病作用的给药系统。生物技术工程 :是应用生物体(包括生物,动物细胞,植物细胞)或其组成部分(细胞器官),在最适条件下,生产有价值的产物或进行有益过程的技术。生物技术药物制剂:是指采用现代生物技术,借助某些微生物,植物或动物来生产的药品。药物化学药物化学 :(medicinal chemistry)是一门发现与发明新药,合成化学药物,阐明药物化学性质,研究药物分子与机体细胞 (生物大分子) 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综合性学科。它既要研究化学药物的化学结构特征,与此相联系的理化性质,稳定性状况,同时又要了解药物进入机体后的

14、生物学效应,毒副作用及药物进入体内后的生物转化等化学-生物学内容。生物烷化剂: 系指能在体内形成缺电子活泼中间体或其他具有活泼亲电性基团的化合物,进而与生物大分子(如 DNA,RNA或某些重要的酶类)中含有丰富电子的基团(如氨基, 巯基,羧基,磷酸基等)进行亲电反应共价结合饿,使其丧失活性或使DNA 分子发生断裂。抗生素: 是微生物的次级代谢产物或合成的类似物,在体外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存活,而对宿主细胞不会产生严重的毒副作用。代谢拮抗 :指设计与生物体内基本代谢物的结构有某种程度相似的化合物,使与基本代谢物竞争或干扰基本代谢物的被利用,或渗入生物大分子的合成之中形成伪生物大分子,导致致死合成, 从而影响细胞的生长。激素: 是由内分泌腺上皮细胞直接分泌进入血液或淋巴液的化学信使物质,被血流带到体内特别部位- 靶器官发挥作用的物质。维生素: 是维持人类集体正常代谢功能所必需的微量营养物质,它不是构成人体组织的原料,也不是能量来源,但它主要作用于机体的能量转移和代谢调节。人体自己不能合成或合成量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