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析独立董事的角色定位和制度确保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73256557 上传时间:2023-10-2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析独立董事的角色定位和制度确保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论析独立董事的角色定位和制度确保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论析独立董事的角色定位和制度确保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论析独立董事的角色定位和制度确保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论析独立董事的角色定位和制度确保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析独立董事的角色定位和制度确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析独立董事的角色定位和制度确保(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析独立董事的角色定位和制度确保 论文关键词独立董事;董事会;企业治理结构论文摘要要完善企业治理结构,首先必需健全董事会的功效。借鉴国外企业经验,建立独立董事制度则是中国企业健全董事会功效的有效路径。但流于形式的独立董事制度只能是适得其反。所以,健全董事会功效还必需从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入手。从我国外的情况来看,董事会功效的弱化正在成为一个普遍性问题,因为中国的企业制改革仍在进行当中,这一问题表现得尤为突出。在英美等发达国家的企业中,经过建立独立董事制度很好地处理了董事会功效弱化问题。所以,中国的上市企业有必须借鉴国外独立董事制度的成功经验加强和完善董事会的功效。一、独立,.在完普治理结构方面的角

2、色和作用从国外情况看,独立董事在完善企业治理结构方面含有以下多个方面的主动作用:(一)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在中国的上市企业中,因为大股东所占百分比过大,常常发生大股东有意侵犯中小股东利益的现象。其中最突出的表现之一就是相当一部分由上级行政主管部门或投资机构推荐委派担任股份企业的董事,往往成为大股东在企业董事会中的代言人,只代表其出资方的利益,没有表现全体股东尤其是中小股东的利益。处理这一问题,除了改变上市企业的股本结构外,从企业治理结构的角度出发,增加独立董事就是一项切实可行的方法。而独立董事的主要特征就是比含有某种特殊利益的董事更含有公正性。独立董事的增加和独立董事制度的完善,将会使较多的独立

3、董事成为中小股东的代言人,从而确保中小股东的利益在董事会乃至经营者决议中不受损害,以使全体股东、尤其是中小股东的利益得到全方面充足的反应。(二)抵制“内部人控制”在中国现在的上市企业中,经理班子组员基础上全部进入董事会,造成了董事会和经理班子合二为一的现象。这种董事长兼任总经理,董事担任副总经理的现象,从表面上看,企业领导人员降低了,工作效率提升了,但这实际上却弱化了董事会对经理层的有效监督,造成了自己“监督”自己,自己又“评价”自己的局面。这种“橡皮图章式”的董事会己经被实践证实是极其缺乏效率的,不但不利于企业的合理决议,而且助长了内部人控制现象。现实情况表明,董事会作为全部者一股东和经营者

4、一经理阶层之间的主要枢纽,若不能很好地实现其在企业治理结构中应有的作用,则对股份企业的长久发展危害甚大。建立独立董事则可使企业“内部人控制”现象在源头上得到控制。尤其是经过提升独立董事在全体董事中的百分比,董事会对管理层的监督功效将会得到有效强化。(三)增强董事会决议的科学性而且依据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汉布瑞克和福克托玛的总裁生命周期理论,因为“认知模式刚性”和“信息源宽度和质量”等原因,总裁的绩效存在一个抛物线现象。另外伴随时间的推移,组织机构“合理筛选”趋势强化,经理班子往往会排斥那些“持不一样政见者”,很轻易形成“近亲繁殖”。另外,企业决议不但需要和企业所生产的产品相关的知识,还需要市场知

5、识和金融知识,需要宏观经济和政策方面的知识等。企业经营者和参加企业经营活动的专职董事,含有企业产品和生产相关的知识,但可能缺乏其它相关的知识,思维往往也有一定的不足。因为独立董事经常是商业、法律和财务等方面的教授,而且经常就是其它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实施董事、独立董事或高级职员(当然也包含学者)。这些教授董事,能带来在本企业内部难以得到的信息、思维和创意,从而使董事会的决议知识愈加完整,有利于提升董事会决议的科学性和公正性。二、完善独立黄事制度建设的对策(一)提升业务能力要求,优化独立董事集体的知识结构尽管中国企业己开始尝试聘任独立董事,但从现在情况看,其关键目标是改变董事会的形象,更多表现

6、为一个装饰和摆设,增加董事会的科学性和公正性的作用则被放在次要位置。但独立董事毕竟不是顾问,她们在董事会拥有和其它董事一样的一票,这一票在关键时刻对企业决议将会产生较大影响。所以,独立董事仅有独立性是不够的,还应该具有最少足以和非独立董事相匹配,甚至更强的业务能力,包含担任独立董事所必须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这要求股份企业在选择独立董事的过程中,必需对独立董事的相关能力给足够的关注,以避免因能力不足而造成决议失误给企业带来损失。另外,从知识结构上看,独立董事集体的专业知识应该搭配合理,不宜高度重合。鉴于上市企业独立董事的业务素质关系到成千上万投资者的切身利益,立法者有必须干预独立董事的业务知识

7、结构,对于不一样的业务知识组成要求一个硬性百分比。 (二)提升独立董事的百分比,确保独立黄事的权力独立董事的能力和品德不论怎样优异,但孤掌难鸣。单个或少数独立董事无法在内部董事占多数席位的董事会产生支配性影响。美国的独立董事之因此有效,关键原因之一在于独立董事多于内部董事。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企业治理指导(征求意见稿)已经要求,企业应最少拥有两名独立董事,且独立董事最少应占董事总人数的20%。当企业董事长由控制企业的股东的法定代表人兼任时,独立董事占董事总人数的比重应达成30%,但实际上仍大大低于美国62%的百分比。为使得独立董事的声音不被非独立董事吞没,提议深入提升中国上市企业中独立董事的百分

8、比。同时,要确保独立董事的看法对董事会决议有足够影响,还必需明确要求独立董事的权力。美国在企业治理中对独立董事的权利全部做了较详细的要求。如企业的关联交易必需经由独立董事签字后方能生效:两名独立董事可提议召开暂时股东大会;独立董事可直接向股东大会、证监会和其它相关部门汇报情况等。(三)提供足够的信息,确保独立董事的工作时间独立董事为取得对企业做出批判性的判定所必须的认识和对企业情况的了解,就必需抽出时间来加强和企业之间的亲密关系。这里就牵涉出独立董事发挥效用的两个障碍:一个是信息问题,另一个是时间问题。独立董事要想有效地行使其职权,必需取得足够的企业经营和管理情况的信息。为此,企业必需设置对应

9、的信息渠道,常常性的向独立董事提供信息,尤其是在董事会召开之际更应如此。另外,因为独立董事不是上市企业的专有独立董事,(可能在多个董事会中任职或就任其它企业的总经理),因此就会出现独立董事花在上市企业上的时间不足和给的注意力不够,以至于无法对上市企业做出深入的了解。于是独立董事进行判定就会依靠通常的经验、常识和敏锐的商业头脑,而不是完全依靠详细的专业知识。为此,我们有必须限定独立董事同时最多能够兼任的董事职位数,通常58个,部分更严格的要求则是不能超出3个,并对独立董事在企业中的工作天数做出硬性要求。(四)明确独立董事和监事会的分工,避免功效冲突中国现在的企业治理结构是类似于德国、日本的设有监

10、事会的“双层董事会”制度,在企业法上给予了监事会对董事、经理的监督职能和检验企业财务的权力,和我们在上面就独立董事效用的探讨出现部分功效重合。因为中国上市企业已经存在着监事会,这就决定了中国上市企业独立董事的出现,不能也不应替代监事会,更不可能享受美国独立董事所享受的那么多权限。从中国现在的情况看,独立董事的关键权限应该限定在企业法要求的董事会职权中的关键部分,如向董事会提议聘用或解聘会计师事务所;向董事会提请召开暂时股东大会,提议召开董事会;对董事会提交股东大会讨论的事项出具独立财务顾问汇报。只要独立董事在企业法要求的董事会权限范围内运作,不侵占监事会的权限范围,就不会出现独立董事和监事会发生职权撞车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