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导游考试要点整理(以拙政园为例)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73256144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场导游考试要点整理(以拙政园为例)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现场导游考试要点整理(以拙政园为例)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现场导游考试要点整理(以拙政园为例)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现场导游考试要点整理(以拙政园为例)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现场导游考试要点整理(以拙政园为例)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场导游考试要点整理(以拙政园为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场导游考试要点整理(以拙政园为例)(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二、市 中文类现场考试景点(8个考点):概况、拙政园、寒山寺、虎丘、网师园、周庄、同里、水上游。 (二)拙政园; 拙政园(中文及外语类现场考试容提要)一序号 名称 景点容要点讲解时间l景区概况1历史沿革和园名含义拙政园始建于明代正德四年(1509年),御史王献臣因官场失意还乡,将大弘寺拓建为园。借西晋岳之闲居赋,“筑室种树,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为政也”,一句的意境为园命名,表示要像岳一样隐退于林泉,像渊明一样守拙归田园。2园林特点以及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地位拙政园,代表了明代疏朗优雅的园林艺术成就,是江南古典园林中的佳作,其布局设计、建筑造型、书画雕塑、花木园艺等方面都有独到之处

2、,被誉为“天下园林之母”。拙政园,与颐和园、避暑山庄和留园一起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于l961年3月4日进入国务院颁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拙政园等园林作为古典园林的主要例,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园林艺术价值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成为人类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6年,拙政园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3参观路线推荐路线:东部中部西部.1分30秒一 2 东部 花园1.兰雪堂堂名出处和含义“兰雪”两字出自白“独立天地间,春风洒兰雪”之句,象征着主人潇洒如春风、洁净如兰雪的高尚情操。2兰雪堂拙政园全景图漆雕屏门中间屏风上有一幅漆雕画,是拙政园的全景图。拙政园占地

3、51950平方米,合78亩。从图上看,全园为三个部分:东部,曾取名为“归田园居”,以田园风光为主;中部,也称为复园”,水面处理独具匠心,各类建筑疏密有致,是拙政园的精华所在;西部,也称为“补园”,园建筑物大都建成于清代,其建筑风格明显有别于东部和中部。从图上看,拙政园没有明显的中轴线,淡泊疏朗,近乎自然,是诸多园林中布局最为成功的例。3.芙蓉榭名称的含义芙蓉榭”,就是建筑在荷花池边上的水榭。4.荷花与拙政园主题的关系远香堂、芙蓉榭、留听阁、荷风四面亭、香洲,出污泥而不染。5.水榭的建筑特点水榭,下面架空或半架空,借水面而成景。芙蓉,有木芙蓉和水芙蓉之分。水芙蓉,是指荷花或莲花。芙蓉榭的正面是一

4、池荷花,背后是一堵高墙,形成一边开阔、一边封闭的强烈反差。如果你走到芙蓉榭的门前向西面看,可以见到这个水榭进门的门框上装了一个雕花的圆光罩,透过这个圆光罩可以看到前面的小桥流水,犹如一幅镶嵌在圆形镜框里的油画。如如果你走过去再仔细看看,又可以发现这个水榭临水的门框上装了一个雕花的长方形落地罩,前面的河水曲折蜿蜒,两岸桃红柳绿,这是园林中一种比较常见的造景手法,叫做“框景”。6.天泉亭亭名出处“天泉”是一口古井的名称,据说它是元代大弘寺的遗物。这口古井,终年不涸,水质甘甜,7.天泉亭建筑特点天泉”上盖有一座重檐八角攒尖顶亭。8秫香馆的馆名含义和建筑特点秫香就是稻麦飘香。“秫香馆”是一座卷棚四面坡

5、顶的单层敞厅,面阔五间,屋柱移在外部,形成回廊。两侧为短窗,南北两面的正中部位设有落地长窗可供出入。窗的裙板和束腰上,刻有48幅黄木戏文浮雕,有“状元及第”、“洞房花烛,等场景,还有“生跳墙会莺莺”、“莺莺拜月”、“拷红”、“长亭送别”等戏文,雕镂精细,层次丰富、栩栩如生,从手工艺的角度上展示了古典园林丰富的文化涵。现在见到的“秫香馆”,其构架和材料是20世纪50年代从东山搬迁过来,体形偏大。1分30秒3梧竹幽居1.亭名含义亭有“梧竹幽居”的楹额,是明代“四大才子”之一文徵明的墨宝。亭旁种有梧桐和翠竹以应景。梧桐,是圣洁高昂的树;翠竹,是刚柔忠义之物。正所谓:家有梧桐树,何愁凤不至。2建筑特点

6、梧竹幽居”造型非常别致,四个大大的圆洞门。如果你站在亭子里向外看,这四个圆洞门又恰似四个巨大的镜框,镶嵌着园林一年四季的风光。3.亭对联的含义亭有一副对联“爽借清风明借月,动观流水静观山。”这是清代篆刻家之谦的手笔。慢慢品味,细细咀嚼,眼前似乎出现了两幅山水画:一幅皓月当空,夜色朦胧,清风徐来,沁人心脾;另一幅明媚,鸟语花香,心动水动,心静山静。孔子在论语雍也中有这么一段论述“智者乐水,仁者。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那么,是否可以讲,这副对联的上联是用清风明月来描绘自然风光的无限美好,下联是用乐水来揭示亲近山水对冶情操的作用。 45秒 4 一池 三岛1“一池三岛”的寓意传统的建园是一

7、池三岛格局,即古人寻求的仙境。拙政园中部以水为主,即一池;三岛分别为雪香云蔚亭、待霜亭和荷风四面亭所在的山坡或小岛。2拙政园中部山水布局的特点拙政园的中部花园以池岛假山为主,包括临水而建的“梧竹幽居”,以及“一池三岛”上的“待霜亭”、“雪香云蔚亭”、“荷风四面亭”等景点。池岛假山,也称为水陆假山,是这一景区的主体部分。这“一池三岛”,基本上是假山的传统格局,其要领是“池岸曲折,水绕山转”。这座假山设计极佳,确实是“大手笔”,完全符合我国山水画的传统技法。从东面看,一山高过一山;从南面看,一山连着一山;从西面看,一山压倒众山,表达的是宋代东坡诗中“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意境。3雪香云

8、蔚亭亭名及抱柱联含义亭名由著名书法家钱君匋题。“雪香”是指梅花飘香,“云蔚”是指林木茂盛。这座敞亭,位于岛的中央制高点。在这里向周围嘹望,觉得中部花园像一幅苍劲古朴的画卷。在这幅画轴上,有高有低,有远有近,有大有小,有宽有窄,有疏有密。“雪香云蔚亭”里还有“山花野鸟之间”的匾额和“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对联。这副对联,有文徵明的落款,容以动托静,闹中取静,可谓佳作。“山花野鸟之问”是对古典园林的“天人合一”、“顺应自然”的哲学思想和“咫尺山林”、“以小见大”的审美观念最通俗、最绝妙的注解。4荷风四面亭抱柱联含义。“荷风四面亭”上挂有一副对联:“四壁荷花三面柳,半潭秋水一房山”。寥寥几笔,勾

9、画出了拙政园春夏秋冬的风景特色。其妙处还有,联中蕴涵着一、二、三、四的序数。这副对联的上联,仿照大明湖“小沧浪”里清代书法家铁保所书的楹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对联的下联,仿照唐代诗人洞的诗句“看待诗人无别物,半潭秋水一房山”。容稍作改动,但用在这里,恰到好处。 2分钟 5。 香洲1“香洲”的含义“香洲”,出自唐代徐元固的诗句“香飘杜若洲”。宋代贺铸也有“兰芷满芳洲”词句。“洲”,指水中陆地。这里的“洲”同“舟”同音,实际上是一座船形建筑物,可称为石舫或者旱船,似乎是一只官船在荷花丛里徐徐而行。2建筑特点值得一提的是,“香洲”这艘石舫,集中了亭、台、楼、阁、轩五种建筑类型。船头

10、为荷花台,茶室为四方亭船舱为面水轩。船楼为澄观楼,船尾为野航阁。至于这条船是形似还是神似,历来众说纷纭。妙就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实际上,在卅I诸多园林中,几乎都建有石舫。而从政治角度来讲,石舫可以经常提醒人们“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道理。 30秒 6 水院1“小沧浪”名称含义和建筑特点“沧浪”的出典是孟子离娄上“孔子日:小子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自取之也。”在楚辞渔父中也有类似的论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用现代的语言来解释,就是倘若朝廷清明,我就洗洗帽缨,准备出仕辅助朝纲;倘若朝廷昏庸,我就洗洗双脚,决心隐退逍遥自在。“小沧浪”是一座三开问的水阁,

11、南窗北槛,两面临水,跨水而居,构成一个娴静的水院。2“小飞虹”名称含义和建筑特点廊桥名“小飞虹”,倒映在水里,犹如彩虹。“小飞虹”之名的出典是南朝宋鲍照白云诗的“飞虹眺河,泛雾弄轻弦”之句。这里是观赏水景的最佳去处。只见藕香榭前各路水源汇聚一池,似乎“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到了香洲前,突然分流四去,其中一条支流弯弯曲曲,扑面而来,经“小飞虹”,过“小沧浪”,有一种余韵未尽的感觉。这样的理水手法,符合古典园林关于“水面有聚有散,聚处以辽阔见长,散处以曲折取胜”的要领,可称一绝。3得真亭中镜子在园林欣赏方面的作用镜借的手法,将镜前景物反射,扩大景点,增加游趣。 1分钟 7远香堂1.堂名出处和含义“

12、远香堂”位于中部花园的中心位置,前有一条小河,种有莲花,后有一片水池,广种荷花。夏天荷花盛开,清香一阵阵飘到室,所以取宋代周敦颐爱莲说一文中“香远益清”之句得了堂名。2.建筑特点“远香堂”是一座四面都设有落地长窗的厅堂。宾主可以坐在厅里一边品茗,一边聊天,一边透过长窗看景。厅的南面是一座峻峭的假山,北边是池岛假山,东边山坡上有“绣绮亭”,西边池塘边有“倚玉轩”,给人以近水远山、山高水低的感觉。 45秒 8见山楼1.楼名出处和含义 “见山楼”的楼名,取自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 2.建筑特点“见山楼”是一座重檐卷棚四面坡建筑,上层的和合窗上嵌有明瓦,下层设有落地长窗。“见山楼”,三

13、面环水,形似苍龙戏水。楼房是龙头,爬山廊是龙身,云墙是龙尾,门洞是龙嘴,明瓦是龙鳞,曲桥是龙须。3.藕香榭的书斋特点“见山楼”下层“藕香榭”的室列着明式座椅茶几,梁上悬挂着小方什景灯等,完整地保留着古色古香的风貌。相传,太平天国忠王秀成就曾住过这里。 1分钟 9 西部花 园1.水廊的建筑特点进入花园,首先看到一条南北向的水廊,曲折蜿蜒,地面贴着池面。池面上波光粼粼,地面上高低起伏,使人感到正踩在池面上随水漂浮。算是一条“亲水走廊”。讲到拙政园里的廊,可算是造型别致,品种多样:有形似长虹的复廊,有贴水而筑的水廊,有一波三折的曲廊,有步步登高的爬山廊,还有隐藏在枇杷园里的小回廊。2“拜文揖之斋”的

14、含义“倒影楼”的下面是“拜文揖之斋”。文是指文徵明,是指文徵明在绘画方面的指导老师周。两人都是吴门画派的领军人物。关于文徵明同拙政园的历史渊源,历来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文徵明应王献臣的邀请,参与了拙政园的设计,并绘有设计图纸若干幅留世。另一种说法是,文徵明在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根据拙政园的景物绘成31幅册页,并配以诗文书法,称为诗、书、画并绝的传世佳作,在当时引起轰动。后来,补园主人履谦千方百计收藏文徵明和周的画像和文徵明的王氏拙政园记石刻拓本,于是特意将画像及王氏拙政园记临摹上石,还亲自撰写了补园记刻石补壁。由此可见,园主对两位艺术大师非常崇拜钦佩,这也为我们留下了研究吴门画派和拙

15、政园的珍贵史料。值得一提的是,“拜文揖之斋”正中间的屏门上,雕刻着几株无根竹,并配有诗文,清新淡雅,苍翠欲滴。这是八怪之一板桥的得意佳作,也是不可多得的珍贵文物。3“与谁同坐轩”的匾额含义和建筑特点隔水相望,水廊的西面有“与谁同坐轩”。“与谁同坐?清风明月我。”这是东坡的诗句,表达了不与世俗同流的心境。园主借此表达自己的志向。再仔细看,“与谁同坐轩”好像一把扇子,轩顶的瓦面像是折扇的扇面,后面“笠亭”的尖顶恰似折扇的扇把,一切连接得天衣无缝。4留听阁阁名出处和含义“留听阁”运用的是唐代商隐“秋风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的诗句,由清代名家吴大徵题匾,再次表现了古典园林中隐逸文化的主题。5.留听阁“喜上眉梢”银杏木雕留听阁”南门有银杏木雕的落地圆光飞罩,刻有松、竹、梅、雀等花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