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西方经济学-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73245653 上传时间:2024-01-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八章--西方经济学-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八章--西方经济学-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第八章--西方经济学-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第八章--西方经济学-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第八章--西方经济学-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八章--西方经济学-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章--西方经济学-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章 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1.说明生产要素理论在微观经济学中的地位。解答:第一,从商品的角度来看,微观经济学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即关于“产品”的理论和关于“要素”的理论。前者讨论产品的价格和数量的决定,后者讨论要素的价格和数量的决定。第二,产品的理论和要素的理论是相互联系的。特别是,产品理论离不开要素理论,否则就不完全。这是因为,首先,产品理论在讨论产品的需求曲线时,假定了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既定,但并未说明收入水平是如何决定的;其次,在推导产品的供给曲线时,假定了生产要素的价格既定,但并未说明要素的价格是如何决定的。这两点都与要素理论有关。因此,要素理论可以看成是产品理论的自然延伸和发展。第三,在

2、西方经济学中,产品的理论通常被看成是“价值”理论,要素理论通常被看成是“分配”理论。产品理论加上要素理论,或者,价值理论加上分配理论,构成了整个微观经济学的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2.试述完全竞争厂商的要素使用原则。解答:第一,厂商在使用要素时同样遵循利润最大化原则,即要求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相等。第二,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产品价值”(要素的边际产品和产品价格的乘积),而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等于“要素价格”。于是,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是:边际产品价值等于要素价格。3.完全竞争厂商的要素使用原则与利润最大化产量原则有何关系?解答:从表面上看,完全竞争企业

3、(实际上也包括其他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似乎有两个不同的决策要做:第一,购买多少要素?这是所谓的“要素需求”问题使用多少要素才能够使利润达到最大?第二,生产多少产量?这是所谓的“产品供给”问题生产多少产量才能够使利润达到最大?实际上,这两个问题是一回事。这是因为在企业的要素需求和产品供给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如要减少对要素的需求,则产品供给常常就不得不减少;反之,如要增加对产品的供给,则要素的需求常常又不得不增加。二者之间的关系就是所谓的生产函数:QQ(L)。这里,L为企业使用的要素数量(如劳动),Q为使用要素L所生产的产品数量。它们通过生产函数而“一一对应”。正是通过生产函数,企业关于使用要素的

4、决策和关于生产产量的决策成为一枚硬币的两面:一旦企业决定了购买多少要素,它也就同时决定了应当生产多少产量;同样,一旦企业决定了生产多少产量,它也就同时决定了应当购买多少要素。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有两种不同的方式来讨论企业的生产决策:或者,先求出利润最大化的要素需求量,然后再根据生产函数,由要素的需求量求出相应的产品供给量;或者,先求出利润最大化的产品供给量,然后再根据生产函数,由产品的供给量求出相应的要素需求量。4.试述完全竞争厂商及市场在存在和不存在行业调整情况下的要素需求曲线。解答:第一,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对要素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即随着要素价格的下降,厂商对要素的需求量将增加。第

5、二,如果不考虑某厂商所在行业中其他厂商的调整,则该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就恰好与其边际产品价值曲线重合。第三,如果考虑该厂商所在行业中其他厂商的调整,则该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将不再与边际产品价值曲线重合。这是因为随着要素价格的变化,如果整个行业所有厂商都调整自己的要素使用量从而都改变自己的产量的话,则产品的市场价格即会发生变化。产品价格的变化会反过来使每一个厂商的边际产品价值曲线发生变化。于是,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将不再等于其边际产品价值曲线。在这种情况下,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叫做“行业调整曲线”。行业调整曲线仍然向右下方倾斜,但比边际产品价值曲线要陡峭一些。第四,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市场的要素需求曲线等

6、于所有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行业调整曲线)的水平相加。5.设一厂商使用的可变要素为劳动L,其生产函数为:Q0.01L3L238L其中,Q为每日产量,L是每日投入的劳动小时数,所有市场(劳动市场及产品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单位产品价格为0.10美元,小时工资为5美元,厂商要求利润最大化。问厂商每天要雇用再多少小时劳动?解答:第一,已知工资W5。第二,根据生产函数及产品价格P0.10,可求得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如下(其中,MPL表示劳动的边际产品)VMPLPMPLPdQ/dL0.10(0.01L3L238L)0.10(0.03L22L38)第三,完全竞争厂商的利润最大化要求边际产品价值等于工资,即0.

7、10(0.03L22L38)5或0.03L22L120第四,解之得L120/3,L260。第五,当L120/3时,利润为最小(因为dMPL/dL1.60),故略去。第六,当L260时,利润为最大(dMPL/dL1.60)。故厂商每天要雇用60小时的劳动。6.已知劳动是唯一的可变要素,生产函数为QA10L5L2,产品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劳动价格为W,试说明:(1)厂商对劳动的需求函数。(2)厂商对劳动的需求量与工资反方向变化。(3)厂商对劳动的需求量与产品价格同方向变化。解答:(1)因产品市场是完全竞争的,故根据WVMPLPMPPLPdQ/dL即WP(1010L)10P10PL可得厂商对劳动的需求

8、函数为L1W/(10P)(2)因L/W1/(10P)0,故厂商对劳动的需求量与产品价格同方向变化。7.某完全竞争厂商雇用一个劳动日的价格为10元,其生产情况如下表所示。当产品价格为5元时,他应雇用多少个劳动日?劳动日数345678产出数量61115182021解答:由题设可计算得表81:表81劳动日数(L)产出数量(Q)MPLQ/LPVMPLPMPLW3651041155251051545201061835151072025101082115510从表81中可以看到,当L7时,边际产品价值与工资恰好相等,均等于10。故厂商应雇用7个劳动日。8.试述消费者的要素供给原则。解答:第一,要素供给者(

9、消费者)遵循的是效用最大化原则,即作为“要素供给”的资源的边际效用要与作为“保留自用”的资源的边际效用相等。第二,要素供给的边际效用等于要素供给的边际收入与收入的边际效用的乘积。第三,自用资源的边际效用是效用增量与自用资源增量之比的极限值,即增加一单位自用资源所带来的效用增量。9.如何从要素供给原则推导要素供给曲线?解答:第一,根据要素供给原则W给定一个要素价格W,可以得到一个最优的自用资源数量l。第二,在资源总量既定的条件下,给定一个最优的自用资源数量l,又可以得到一个最优的要素供给量L。第三,要素价格W与要素供给量L的关系即代表了要素的供给曲线。10. 劳动供给曲线为什么向后弯曲?解答:第

10、一,劳动供给是闲暇需求的反面;劳动的价格即工资则是闲暇的价格。于是,劳动供给量随工资变化的关系即劳动供给曲线可以用闲暇需求量随闲暇价格变化的关系即闲暇需求曲线来说明:解释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劳动供给量随工资上升而下降)等于解释闲暇需求曲线向前上斜(闲暇需求量随闲暇价格上升而上升)。第二,闲暇价格变化造成闲暇需求量变化有两个原因,即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由于替代效应,闲暇需求量与闲暇价格变化方向相反。由于收入效应,闲暇需求量与闲暇价格变化方向相同。第三,当工资即闲暇价格较低时,闲暇价格变化的收入效应较小,而当工资即闲暇价格较高时,闲暇价格变化的收入效应就较大,甚至可能超过替代效应。如果收入效应超

11、过了替代效应,则结果就是:闲暇需求量随闲暇价格上升而上升,亦即劳动供给量随工资上升而下降。11. 土地的供给曲线为什么垂直?解答:第一,土地供给曲线垂直并非因为自然赋予的土地数量为(或假定为)固定不变。第二,土地供给曲线垂直是因为假定土地只有一种用途即生产性用途,而没有自用用途。第三,任意一种资源,如果只能(或假定只能)用于某种用途,而无其他用处,则该资源对该种用途的供给曲线就一定垂直。12. 试述资本的供给曲线。解答:第一,资本的数量是可变的。因此,资本供给问题首先是如何确定最优的资本拥有量的问题。第二,最优资本拥有量的问题可以归结为确定最优储蓄量的问题。第三,确定最优储蓄量可以看成是在当前

12、消费和将来消费之间进行选择的问题。第四,根据对当前消费和将来消费的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随着利率水平的上升,一般来说,储蓄也会被诱使增加,从而贷款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当利率处于很高水平时,贷款供给曲线也可能向后弯曲。13. “劣等土地上永远不会有地租”这句话对吗?解答:这句话不对。根据西方经济学,地租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土地的稀少,供给不能增加;如果给定了不变的土地供给,则地租产生的直接原因就是对土地的需求曲线的右移。土地需求曲线右移是因为土地的边际生产力提高或土地产品(如粮食)的需求增加从而价格提高。如果假定技术不变,则地租就因土地产品价格的上升而产生,且随着产品价格的上涨而不断上涨。因此

13、,即使是劣等土地,也会产生地租。14. 为什么说西方经济学的要素理论是庸俗的分配论?解答:根据西方经济学的要素理论,要素所有者是按照要素的贡献大小得到要素的报酬的。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着剥削。除此之外,西方经济学的要素理论还存在如下一些具体的缺陷。(1)西方经济学的要素理论建立在边际生产力基础之上。然而,在许多情况下,边际生产力却难以成立。例如,资本代表一组形状不同、功能各异的实物,缺乏一个共同的衡量单位,因此,资本的边际生产力无法成立。(2)西方经济学的要素理论不是一个完整的理论,因为它只给出了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各种人群或阶级得到不同收入的理由,而没有说明一定的社会条件得

14、以形成的原因。15.某劳动市场的供求曲线分别为DL4 00050W;SL50W。请问:(1)均衡工资为多少?(2)假如政府对工人提供的每单位劳动征税10美元,则新的均衡工资为多少?(3)实际上对单位劳动征收的10美元税收由谁支付?(4)政府征收到的税收总额为多少?解答:(1)均衡时,DLSL,即4 00050W50W,由此得均衡工资W40。(2)假如政府对工人提供的每单位劳动课以10美元的税收,则劳动供给曲线变为SL50(W10)由SLDL,即50(W10)4 00050W,得W45,此即征税后的均衡工资。(3)征税后,厂商购买每单位劳动要支付的工资变为45美元,而不是征税前的40美元。两者之间的差额5美元即是厂商为每单位劳动支付的税收额。工人提供每单位劳动得到45美元,但有10美元要作为税收交给政府,仅能留下35美元。工人实际得到的单位工资与征税前相比也少了5美元。这5美元就是他们提供单位劳动而实际支付的税款。因此,在此例中,厂商和工人恰好平均承担了政府征收的10美元税款。(4)征税后的均衡劳动雇用量为50(W10)50(4510)1 750政府征收到的税收总额为101 75017 500(美元)16.某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UlYl,其中,l为闲暇,Y为收入(他以固定的工资率出售其劳动所获得的收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