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企业新员工入厂培训教材安全知识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73245006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 页数:165 大小:9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石化企业新员工入厂培训教材安全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165页
石化企业新员工入厂培训教材安全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165页
石化企业新员工入厂培训教材安全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165页
石化企业新员工入厂培训教材安全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165页
石化企业新员工入厂培训教材安全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1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石化企业新员工入厂培训教材安全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化企业新员工入厂培训教材安全知识(1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员工入厂培训教材 安全知识 新员工入厂安全知识培训课程内容1. 防火防爆常识2. 防毒防窒息常识3. 防止人身伤害常识4. 危险化学品安全常识5. 安全装备使用常识6. 典型事故案例汇编7. 生产装置危险源分布概况8. 公司安全规定防火防爆常识防火基本原理火灾和爆炸事故特点(一) 严重性发生工伤事故如触电、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或车辆伤害等,总是会危及人身安全或给国家财产造成一定损失。火灾和爆炸工伤事故所造成的后果,往往是比较严重的,它容易造成重大伤亡事故。例如某市亚麻厂的粉尘爆炸事故,死亡57人,伤178人,13000m2的建筑物被炸毁,3个车间成了废墟;又如1977年英国发生因雷击引起一个火

2、药库的大爆炸,死亡3000人。火灾和爆炸事故还会给国家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并且往往迫使工矿企业停产,通常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恢复。(二) 复杂性发生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原因往往比较复杂。例如发生火灾和爆炸事故的条件之一着火源,就有明火、化学反应热、物质的分解自燃、热辐射、高温表面、撞击或摩擦、绝热压缩、电气火花、静电放电、雷电和日光照射等多种;至于另一个条件可燃物就更多了,各种可燃气体、可燃液体和可燃固体种类繁多,特别是化工企业的原材料、化学反应的中间产物和化工产品,大多属于可燃物质。加上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后,由于房屋倒塌、设备炸毁、人员伤亡等,也给事故原因的调查分析带来不少困难。(三)突发性 火灾和爆炸

3、事故往往是在人们意想不到的时候突然发生虽然存在有事故征兆,但一方面是由于目前对火灾和爆炸事故的监测、报警等手段的可靠性、实用性和广泛应用等尚不大理想;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至今还有相当多的人员(包括操作者和生产管理人员)对火灾和爆炸事故的规律及其征兆了解和掌握得很不够。例如某化工厂车间实验室的煤气管道因年久失修而漏气,操作工人竟然划火柴去查找漏气的部位,结果引起管道爆炸,受伤11人,炸毁房屋26间和不少精密仪器,损失10多万元;又如某厂职工宿舍,夏天屋里有不少苍蝇,职工竟然用液化石油气去喷射苍蝇,致使房间里扩散较高浓度的液化石油气,当划火柴点炉子时,引起一场大火等等。火灾和爆炸事故一般原因如前所述

4、,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原因具有复杂性。不过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工伤事故主要是由于操作失误,设备的缺陷,环境和物料的不安全状态,管理不善等引起的。因此,火灾和爆炸事故的主要原因基本上可以从人、设备、环境、物料和管理等方面加以分析。 首先,通过对大量火灾与爆炸事故的调查积分析表明,有不少事故是由于操作者缺乏有关的科学知识,在火灾与爆炸险情面前思想麻痹,存在侥幸心理;不负责任,违章作业等引起的。在事故发生之前漫不经心,事故发生时则惊慌失措。其次是设备的原因。如设计错误且不符合防火或防爆的要求,选材不当或设备上缺乏必要的安全防护装置,密闭不良,制造工艺的缺陷等。第三是物料的原因。例如可燃物质的自燃,各种危险物

5、品的相互作用,在运输装卸时受剧烈震动撞击等。第四是环境的原因。如潮湿、高温、通风不良、雷击等。第五是管理的原因。规章制度不健全,没有合理的安全操作规程,没有设备的计划检修制度;生产用窑、炉、干燥器以及通风、采暖、照明设备等失修;生产管理人员不重视安全,不重视宣传教育和安全培训等。 在火灾统计中,将火灾原因分为以下七类:(1) 放火;(2) 生活用火不慎;(3) 玩火;(4) 违反安全操作规程;(5) 违反电器安装使用安全规定;(6) 设备不良;(7) 自燃。研究防火防爆的意义火灾和爆炸事故具有很大的破坏作用,工业企业发生火灾和爆炸事故,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所以认真研究火灾和爆炸的基本知识,掌握发

6、生这类事故的一般规律,采取有效的防火与防爆措施,对发展国民经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首先是保护劳动者和广大人民群众的人身安全。发生火灾或爆炸事故不仅会造成操作者伤亡,而且还会危及在场的其他生产人员,甚至会使周围的居民遭受灾难。工厂企业作好防火防爆工作,对保护生产力,促进生产发展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其次是保护国家财产。火灾爆炸事故后往往是设备毁坏,建筑物倒塌,大量物质被化为乌有,使国家财产蒙受巨大损失,所以防火防爆是实现工矿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条件。发生火灾和爆炸往往会打乱工矿企业的正常生产秩序,严重时甚至迫使生产停顿。从以上这几方面足以说明防火与防爆工作的重要性了。此外,还必须强调指出,防火与防

7、爆理论研究是安全工程学科的重要基本理论之一。众所周知,锅炉安全、压力容器安全、电气安全和焊接安全,还有化工、煤矿、炼油、冶金以及建筑等也都需要在防火与防爆理论指导下,研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发生。防火基本原理第一节 燃烧的条件及类型一、燃烧 燃烧是一种同时伴有放热、发光的激烈的氧化反应。 例如, 2H2十O2 2H2O十Q 最初,氧化被认为仅是氧气与物质的化合,但现在则被理解为:凡是可使被氧化物质失去电子的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以氯和氢的化合为例,其反应式如下: H2十Cl2 2HCl十Q 氯从氢中取得一个电子,因此,氯在这种情况下即为氧化剂。这就是说,氢被氯所氧化并放出热量和呈现出

8、火焰,此时虽然没有氧气参与反应,但发生了燃烧。又如铁能在硫中燃烧,铜能在氯中燃烧等等;然而,物质和空气中的氧所起的反应毕竟是最普遍的,是火灾和爆炸事故最主要的原因。所以我们将主要讨论这一形式的燃烧。氧化与燃烧的关系 物质的氧化反应现象是普遍存在着的,由于反应的速度不同,可以体现为一般的氧化现象和燃烧现象。当氧化反应速度比较慢时,例如油脂或煤堆在空气中缓慢与氧的化合,铁的氧化生锈等,虽然在氧化反应时也是放热的,但同时又很快散失掉,因而没有发光现象。如果是剧烈的氧化反应放出光和热,即是燃烧;例如由于散热不良、热量积聚、不断加快煤堆的氧化速度而导致煤堆的燃烧,赤热的铁块在纯氧中剧烈氧化燃烧等等。这就

9、是说,氧化和燃烧都是同一种化学反应,只是反应的速度和发生的物理现象(热和光)不同。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发生的燃烧现象,大都是可燃物质与空气(氧)的化合反应,也有的是分解反应。简单的可燃物质燃烧时,只是该元素与氧的化合。例如碳和硫的燃烧反应其反应式为: C + O2 CO2 + Q S + O2 SO2 + Q 复杂物质的燃烧,先是物质受热分解,然后发生化合反应,例如丙烷和乙炔的燃烧反应: C3 H8 +5O2 3CO2 +4H2 O+Q 2C2 H2 +5O2 4CO2 +2H2 O+Q 而含氧的炸药燃烧时,则是一个复杂的分解反应,例如硝化甘油的燃烧反应, 4C3 H5 (ONO2 )3 12C

10、O2 +10H2 O+O2 +6N2 燃烧形式由于可燃物质存在的状态不同,所以它们的燃烧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按产生燃烧反应相的不同,可分为均一系燃烧和非均一系燃烧。均一系燃烧系指燃烧反应在同一相中进行,如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煤气在空气中燃烧等均属于均一系燃烧。与此相反,即为非均一系燃烧,如石油、木材和塑料等液体和固体的燃烧属于非均一系燃烧。与均一系燃烧比较,非均一系燃烧较为复杂,必须考虑到可燃液体及固体物质的加热,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相变化。根据可燃性气体的燃烧过程,又有混合燃烧和扩散燃烧两种形式。将可燃性气体预先同空气(或氧气)混合,在这种状况下发生的燃烧称为混合燃烧。可燃性气体由管中喷出,同周围空

11、气(或氧气)接触,可燃性气体分子同氧分子由于相互扩散,一边混合、一边燃烧,这种形式的燃烧叫做扩散燃烧。 混合燃烧反应迅速,温度高、火焰传播速度也快,通常的爆炸反应即属于这一类。在扩散燃烧中,由于氧进入反应带只是部分参加反应,所以经常产生不完全燃烧的炭黑。在可燃液体燃烧中,通常液体本身并不燃烧,而只是由液体产生的蒸气进行燃烧;因此,这种形式的燃烧叫做蒸发燃烧。 很多固体或不挥发性液体,由于热分解而产生可燃性气体,把这种气体的燃烧称为分解燃烧。如木材和煤大多是由分解产生可燃气体再行燃烧,因此是分解燃烧的一种。象硫磺和荼这类可燃固体的燃烧,是先熔融、蒸发,而后进行燃烧,因此可看作蒸发燃烧。 可燃固体

12、和液体的蒸发燃烧和分解燃烧,均有火焰产生,因此属火焰型燃烧。当可燃固体燃烧到最后,分解不出可燃气体时,就剩下炭和灰,此时没有可见火焰,燃烧转为表面燃烧或叫均热形燃烧。金属的燃烧是一种表面的燃烧,无气化过程,燃烧温度较高。 此外,根据燃烧反应进行的程度(燃烧产物)还可分为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 二、燃烧的条件可燃物我们可以把所有物质分成可燃物质、难燃物质和不可燃物质三类。可燃物质是指在火源作用下能被点燃,并且当火源移去后能维持继续燃烧,直至燃尽;难燃物质为在火源作用下能被点燃并阴燃,当火源移去后不能维持继续燃烧;不可燃物质在正常情况下不会被点燃。可燃物质是防爆与防火的主要研究对象。凡是能与空气、

13、氧气和其他氧化剂发生剧烈氧化反应的物质,都称为可燃物质。它的种类繁多,按其状态不同可分为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类;按其组成不同,可分为无机可燃物质和有机可燃物质两类;前者如氢气、一氧化碳等,后者如甲烷、乙炔、丙酮等。助燃物 凡是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能,能与可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并引起燃烧的物质称为助燃物或氧化剂,例如空气、氧气、氯气、氟和溴等。着火源具有一定温度和热量的能源,或者说能引起可燃物质着火的能源称为着火源;常见的着火源有火焰、电火花、电弧和炽热物体等。 在研究燃烧的条件时还应当注意到,上述燃烧三个基本条件在数量上的变化,也会使燃烧速度改变甚至停止燃烧。例如氧在空气中的浓度降低到1614时,木材

14、的燃烧即行停止。如果在可燃气体与与空气的混合物中,减少可燃气体的比例,那么燃烧速度会减慢,甚至会停止燃烧;着火源如果不具备一定的温度和足够的热量,燃烧也不会发生。例如飞溅出的火星可以点燃油棉丝或刨花,但锻件加热炉燃煤炭时的火星如果溅落在大块木材上,我们会发现它很快就熄灭了,不能引起燃烧。这是因为这种着火源虽然有超过木材着火的温度,但却缺乏足够热量的缘故。1物质自燃过程 燃烧可分为自燃、闪燃和着火等类型,每一种类型的燃烧都有其各自的特点。我们研究防火技术,就必须具体地分析每一类型燃烧发生的特殊原因,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行之有效的防火与灭火措施。(一)自燃 可燃物质受热升温而不需明火作用就能自行燃烧

15、的现象称为自燃。引起自燃的最低温度称为自燃点,例如黄磷的自燃点为30 ,煤的自燃点为320。自燃点越低,则火灾危险性越大。 1物质自燃过程 可燃物质与空气接触,并在热源作用下温度升高,为什么会自行燃烧呢?可燃物质在空气中被加热时,先是开始缓慢氧化并放出热量,该热量可提高可燃物质的温度,促使氧化反应速度加快。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向周围的散热损失,亦即同时,存在着产热量和散热量两种速度。当可燃物质氧化产生的热量小于散失的热量时,比如物质受热而达到的温度不高,氧化反应速度小,产生的热量不多,而且周围的散热条件又较好的情况下,可燃物质的温度不能自行上升达到自燃点,便不能自行燃烧;如果可燃物被加热到较高温度,反应速度较快,或由于散热条件不良,氧化产生的热量不断聚积,温度升高而加快氧化速度,在此情况下,当热的产生量超过散失量时,反应速度的不断加快使温度不断升高,直至达到可燃物的自燃点而发生自燃现象。 可燃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