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气候的因子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73243852 上传时间:2023-11-0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78.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影响气候的因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影响气候的因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影响气候的因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影响气候的因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影响气候的因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影响气候的因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影响气候的因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太阳辐射910與界勺TM气温的分佈“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具有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规律:这是因为太阳辐射能量 因纬度而不同的缘故。低纬地区,太阳高度角较大,获得太阳辐射能量多,气温 就高;高纬地区,太阳高度角较小,获得太阳辐射能量少,气温就低。能量分布 不均导致各纬圈的温度不等,从半球范围的温度来说,有热带、亚热带、温带 和寒带等不同的气候类型。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赤道附近降水多,由赤道向两极,年降水量呈现一个递减的趋势。这是由于 赤道附近地区终年气温高,大气对流旺盛,气流上升冷却成云致雨,因此赤道附 近降水多;而两极地区终年气温低,盛行下沉气流,气流下沉增温,不易成云至

2、 雨,因此两极地区降水少。二、大气环流三圈环流:低纬度环流圈、中纬度环流圈、高纬度环流圈,我们再来回顾一 下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極升斗J几n副热带高气压带 *、盛行西风 副极地低气压带歹东南信凤极地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副扱地低气压带苏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苇/盛行西风bb、Mj*东北信风乙“/极地东风三圈环流对气候的影响1、气压带和风带性质 低压带,盛行上升气流,因此降水多,比较湿润; 高压带,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比较干燥; 西风带,是由较低纬吹向较高纬,因此温暖湿润; 东风、信风带,由较高纬吹向较低纬,因此寒冷干燥。 我们以赤道低压为例,赤道低压带控制的地区常年高温多雨,因此便形成了 热

3、带雨林气候。与此相对的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的地区的气候的特征是怎样的? 虽然副热带高压控制的地区热量还是很充足(气温高),但是因为受高压控 制降水少,故其控制下的气候是高温少雨,如非洲北部的热带沙漠气候。信风控制下的气候同样也是干热、少雨的。和垂直运动不同,信风带大气虽 然作水平运动,但大气是从高纬流向低纬,在其运动过程中,气温是不断升高的, 故不易冷凝形成降水。所以我们用“干热”来概括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 下的气候特征。依此类推,西风带和副极地低压带控制下的气候特征是“温湿”。 极地东风带和极地高压带控制下的气候是寒冷少雨。1. 气压带、风带的性质极地高压 I干冷 极地东风干冷副极地低压西

4、风带副热带高压g A干执 信风带J干热赤道低压带 湿热2、气压带和风带季节性移动对气候的影响 因为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有些地区会交替受到性质不同的气压带、风带的 控制。例如交替受信风带和赤道低压带交替控制的地区气候特征是怎样的?冬季气压带南移,受信风控制,进入干季,夏季气压带北移,受赤道低压控 制,所以其气候特征是全年高温,有明显的雨季和干季,即热带草原气候。再如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北纬25。35。亚热带大陆东岸,它是热带海洋 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交替控制和互相角逐交绥的地带。主要分布在中国东部秦岭 淮河以南、热带季风气候型以北 的地带,以及日本南部和朝鲜半岛南部 等地。还有地中海气候,它是由

5、西风带与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形成的,例如在 地中海地区,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地中海水温相比陆地低从而形成高压, 加大了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势力,冬季地中海的水温又相对较高,形成低压, 吸引西风,又使西风的势力大大加强,因此便形成了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 雨的气候特征。三、下垫面因素下垫面是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热源和水源,优势低层大气运动的边界,因此对 气候的影响十分显著。下垫面对气候的影响主要包括:海陆差异的影响、洋流的 影响和地形的影响。1、海陆差异的影响海陆差异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 异,夏季陆地比海洋增温快,陆地上气温高;冬季陆地比海洋降温快,陆

6、地上气 温低。因此一般陆地上比海洋上气温年较差大,气温日较差也一样。另一方面, 海陆间的水分也存在差异,海洋上水分的蒸发总量大于陆地上水分的蒸发总量, 空气湿度及降水量一般也比陆地上大,而且海洋上年降水量全年分配也比较均 匀。因此,海陆位置不同的地区(比如大陆的东岸和西岸,沿海和内陆),他们 的水热状况存在明显的差异。根据海陆水热特征的不同,可将气候划分为大陆性 气候和海洋性气候两种类型。海陆差异还形成了大规模的季风环流和地方性的局 部环流,如海陆风等,同样影响着气候的形成。2、洋流的影响洋流对其后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寒流具有降温减湿的作用,使得流经地区温度 降低,降水减少;而暖流具有增温增湿的作

7、用,是流经地区温度升高,降水增加。 由于这部分内容在世界洋流的学习当中我们已经分析过了,所以这里就不再加以 细讲。3、地形的影响 世界有五种地形:高原,盆地,山地,丘陵和平原。 由于高度和坡向的不同,不同的地形不为(如阴坡和阳坡)接受到的太阳辐 射能的多少有所不同,因此会表现出温度上的差异。由于对流层大气的温度随高度的升高而降低,因此凸起的山地高原会受高处 冷空气的影响,加上海拔高处空气变得稀薄,保温作用差,所以海拔高处的气温 比海拔低的地区气温要低。这使得高达山脉的自然带出现垂直地带性分异。此外,山地的坡向对降水也有明显的影响,在迎风坡,上升的湿润气流带来 降水,而在背风坡,下沉气流带来干燥

8、的天气。例如欧洲具有世界上最大的温带 海洋性气候区,而在同一纬度地区北美洲的温带海洋性气候仅分布在西部沿海狭 窄的地区,就与地形对气流的影响有关。地形雨的形成气温:山上低、山下高;阴坡低、阳坡高降水:迎风坡多地形雨、背风坡少雨四、人类活动 人类活动对气候所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目前,主要通过三种方式: 1、释放废热2、改变大气成分(1)增加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导致温室效应和气候变暖;(2)大气粉尘的增加阳伞效应3、改变下垫面性质(1)绿化和灌溉会造成气候的绿洲效应 (2)水库建造引起气候的湖泊效应(3)城市发展会造成气候的热岛效应 具体表现:一方面,人类为了农耕,放牧或其它用途,焚烧或砍伐大量森林。森林破坏 面积超过地球陆地面积的 20-30%。造成了地表状况的剧烈改变,气候日益恶化 以致沦为沙漠或半沙漠气候。另一方面,长期生长过程中,为改善生产或生活条 件,进行各种有益的活动。如:灌溉,植树造林,修建水库,疏导沼泽积水等, 这些活动往往起改善局地气候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