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阅读实验学校习题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73243848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阅读实验学校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阅读实验学校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阅读实验学校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阅读实验学校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阅读实验学校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阅读实验学校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阅读实验学校习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阅读实验学校习题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古诗阅读。材料一:忆江南(其一)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材料二:忆江南(其二)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群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1这两首词以一个“_“字为线索贯穿起来,形成了一个整体,真可谓是词短情长。第一首是总写对_的回忆;第二首则是对_的忆念、向往.都表达了作者_。2材料二中,描写的是江南_季的美景,可以从“_”中看出。3这两首词都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你更喜欢哪一首?为什么? _2. 阅读古诗凉州词,回答问题凉州词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

2、,古来征战几人回?1这首诗的作者是(_)朝的(_)。2这首诗属于()诗。A.送别诗B.边塞诗C.写景诗3诗中“莫”的意思是:_。4这首诗主要描写了(_)的场面,表达了将士们(_)的情怀。3. 课外阅读。大自然的语言别以为只有人才说话,大自然也有语言。这语言到处都有,睁开眼就能看见。你看那天上的白云,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白云飘得高高,明天准是个睛天。你看那地上的蚂蚁,这也是大自然的语言:蚂蚁忙着搬家出门要带雨伞。蝌蚪在水中游泳,不就像黑色的“逗点”?大自然在水面上写着:春天来到人间。大雁在编队南飞,不就像“省略号”一串?大自然在蓝天上写着:秋天就在眼前。大树如果被砍倒,你会把年轮发现一年只长一圈

3、这也是大自然的语言。你如果钓到大鱼,鱼鳞上也有圆圈一圈就是一岁,这又是大自然的语言。大自然把“三叶虫”化石嵌在喜马拉雅山巅。这是在告诉人们:那儿曾是汪洋一片。大自然把一块“漂砾”撒在江南的庐山。那又是在提醒大家,这儿有过寒冷的冰川大自然的语言啊,真是妙不可言。不爱学习的人从来看不懂,粗心大意的人永远看不见。1短文题目运用了_和_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贴切风趣,富有吸引力。( )A.拟人 夸张B.拟人 比喻C.比喻 夸张D.比喻 借代2短文中把蝌蚪比作_,把大雁比作_。3作者发现大自然的语言共有_种,都有哪些呢?请用“”画出来。4短文中的事物分别告诉我们哪些方面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4、A.气象、季节、年龄、地质B.季节、气象、地质、年龄C.年龄、地质、气象、季节D.地质、年龄、季节、气象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让你想起了哪句谚语?_6生活中,你还发现了大自然的哪些语言?_4. 古诗赏读亭。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_,_。1补全古诗。这首诗的题目是,作者是。2所谓“当局者迷”,诗中表示这个道理的诗句是:_,_。3从这首诗中得到的启发是( )。A.对复杂的事物,只要看到一方面,就可以推断出其它方面。B.对复杂的事物,应多角度观察,多方面调查了解,抓住主要的方面思考。C.对复杂的事物,既要多方面观察,又要亲身去体验,去分析。5. 阅读与欣赏。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

5、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1这是一首()。A.唐诗B.汉代乐府诗C.宋词2“田田”的意思是()。A.一块块农田B.耕作C.荷叶茂盛的样子3“鱼戏莲叶间”这句诗歌运用了()的修辞手法。A.拟人B.比喻C.夸张4这首诗通过对莲和鱼的描写,表现了()快乐的心情。A.孩童B.采莲人C.鱼儿5这是一首采莲歌,反映了采莲时的光景和采莲人欢乐的心情。请用自已的话把这个场景描述出来。_6. 重点片段品析。毛茸茸的枝头,雪绣的花边潇洒,串串花穗齐绽,洁白的流苏如画。在朦胧的寂静中,玉立着这棵白桦,在灿灿的金晖里闪着晶亮的雪花。1根据诗歌片段填空。(_)的枝头(_)流苏(_)寂静(_)金

6、晖2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什么画面?_3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_4体会到作者什么情感?_7. 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试试寒,试试暖,然后一瓣瓣地绽(dng zhn)透;抖(du du)去水珠的风蝶儿,在木叶间自在闲游,把它五彩的智慧书页,曝着阳光一开一收。1给诗歌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2这个片段运用_的修辞方法,描写了_、_这两种景物分别在天晴了的时候_、_的样子。3“五彩的智慧书页”指的是_。4在天晴的时候,还有哪些景物?它们又是怎样的呢?学着写一写吧!_8. 默写古诗春日偶成并完成习题。春日偶成_,_。_,_。1把古诗默写完整。2这

7、首诗是_代诗人_所写,写的是_的景物,表达了作者对_的热爱之情。3用自己的话说说后两句诗的意思是_。9. 日积月累。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1这首诗的作者是( )。A.孟浩然 B.王维 C.李白2“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这两句诗运用了( )的写法。A.以动衬静 B.以静衬动 C.动静结合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_。山重水复疑无路,_。1把诗句补充完整,写在下面的横线上。_2这首诗是_诗人_的作品。表达了诗人_的真挚感情。3“腊酒”的意思是_。4这首诗后两句告诉我们的道理可以用一个成语概括,它是哪个成语。_10. 课内阅读。清平乐村居_,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

8、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_。_,溪头卧剥莲蓬。1按原文填空。2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翁媪:_亡赖:_ 村居:_3清平乐村居的作者是_代词人_。“清平乐”的“乐”读音是_,“亡赖”的“亡”读音是_,“卧剥莲蓬”中“剥”读音是_。4全词围绕着小溪布置画面,展开人物活动。“溪上”有_,溪东_在锄草,溪头_卧剥莲蓬。5全词在写人方面,写了一对翁媪和_个儿子,大儿锄草,中儿_,小儿_,各具情态,表现了和平宁静、朴素安适的农村生活。6“一所低小的茅草房屋,紧靠着一条流水淙淙、清澈照人的小溪。溪边长满了碧绿的青草。”课文中表达这个情景的句子是_。7关于清平乐村居说法错误的是( )A.此词描绘了农村一个四口

9、之家的环境和生活画面,借此表现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B.作者把这家老小的不同面貌和情态,以及他们的美好的农家生活描写得有声有色。C.该词的描写惟妙惟肖,活灵活现,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表现出作者对农村和平宁静生活的喜爱。D.全词以白描手法描述了农村的乡土风俗,呈现出一种清新宁馨的风格。11. 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白桦(节选)在朦胧的寂静中玉立着这棵白桦,在灿灿的金晖里闪着晶亮的雪花。白桦四周徜徉着姗姗来迟的朝霞,它向白雪皑皑的树枝又抹一层银色的光华。1这两节诗节选自苏联诗人_的_(叙事诗抒情诗)白桦。2这两节诗先后写的是(_)中的白桦和(_)中的白桦。(填序号)A朝霞 B金晖3读节选的第一节诗

10、歌,下面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朦胧”“寂静”写出了白桦含蓄、高洁的特点。B.“玉立”写出了白桦的挺拔。C.“灿灿的金晖”在诗中主要是写太阳很美。D.“玉立”“闪着”两个动词,突出静静挺立的白桦不失一种特别的动态美。4读完白桦这首诗歌,白桦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_5选择下面对诗歌特点的正确表述,在后面的括号里打“”。(1)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 )(2)诗歌蕴含了丰富的思想情感。( )(3)诗歌饱含着作者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 )(4)诗歌的语言具有音乐美。( )12. 课外类文阅读。凉州词唐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1用“”画出描写所见的诗句,用“_”画出描写所闻的诗句。2读了诗的前两句,你的脑海里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卷?_3下列对诗歌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歌前两句以远川高山衬托“孤城”,描绘出边地的雄阔苍凉之景。B.“杨柳”是双关语,既指音乐的曲调,又指现实中的杨柳树。C.诗歌用“何须”二字,由写景转为抒情。D.全诗极写戍边者不得还乡的怨情,情绪消极悲切。4后人称此诗为边塞诗中的“绝唱”,你从中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