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被害人诉讼权利研究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73237770 上传时间:2023-01-1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6.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刑事被害人诉讼权利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刑事被害人诉讼权利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刑事被害人诉讼权利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刑事被害人诉讼权利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刑事被害人诉讼权利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刑事被害人诉讼权利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刑事被害人诉讼权利研究(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刑事被害人诉讼权利研究摘要我国的刑事诉讼法立法意图不仅是要惩罚犯罪,同时也要保障人权。而随着法治进程加快,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权益屡屡备受关注,也得到了明显改善。对于刑事被害人,即使身体或者精神受到了各种伤害,比起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其诉讼权益却明显不受关注。本文从刑事被害人诉讼权利的概念出发,阐释相关理论,提出其法律意义。从新刑诉法着手,提出我国现行立法对于被害人的诉讼权利仍然规范不周,被害人的权利行使仍然受到很大阻力,其权利未得到切实保障。本文结合我国实际法治情况,提出了完善刑事被害人诉讼权利的建议,对保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有着重要的实际价值。关键词:刑事诉讼法;被害人;权利;法律研究Res

2、earch on Criminal Victims Litigation RightsAbstract:The legislative intent of Chinas Criminal Procedure Law is not only to punish crimes, but also to protect human rights. 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the rule of law, the rights of criminal suspects and defendants have repeatedly received much attention

3、 and have also been significantly improved. For criminal victims, even if they are physically or mentally harmed, their litigation rights are obviously not noticed compared to criminal suspects and defendants. This paper starts from the concept of criminal victims litigation rights, explains relevan

4、t theories and puts forward its legal significance. Starting from the new Criminal Procedure Law, it is proposed that the current legislation in China is still not well regulated for the rights of victims. The rights of victims are still greatly resisted, and their rights have not been effectively g

5、uaranteed. Based on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rule of law in China,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perfecting the criminal rights of criminal victims, which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value for protecting the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victims.Keywords: criminal procedure law; v

6、ictim; rights; legal research目录一、引言2二、刑事被害人诉讼权利基本理论阐述3(一)刑事被害人诉讼权利的内涵3(二)刑事被害人诉讼权利制度设计的理论探究4(三)刑事被害人诉讼权利保护制度的法律使命51、保障人权的必由之路52、惩罚犯罪的实现途径53、打造和谐社会的必要保障54、强化公民内心认同6三、我国刑事被害人诉讼权利制度的现状及问题6(一)我国刑事被害人诉讼权利制度的现状6(二)我国刑事被害人诉讼权利制度问题提出71、被害人的诉讼地位未得到充分重视72、被害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相关规定不完善73、国家追诉主义不能适应时代潮流发展74、国家补偿、赔偿制度的不完善

7、75、刑事和解程序中被害人权利保护不到位8四、完善我国刑事被害人诉讼权利的建议8(一)落实刑事被害人的诉讼参与权8(二)完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法律制度9(三)创立对于被害人的国家补偿制度91、对国家补偿对象进行界定92、对国家补偿条件进行界定93、明确国家补偿金额10五、结语10参考文献11一、引言我国的刑事诉讼法立法意旨既包括惩罚犯罪,也包括保障人权。刑法意义上的人权,既包括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的人权,也包括被害人的人权。在大部分的情况下,被害人在遭遇犯罪事件后,其身体上或者精神上都会受到各种程度的伤害,被害人往往具有强烈愿望,希望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能够绳之于法,法律能够有足够的震慑力度,惩戒

8、犯罪,同时也能够舒缓被害人的心理伤害。由此,对被害人的法律权益进行切实保护,保障被害人的刑事诉讼地位,确保被害人的诉讼知情权,被害人对于法律的认可度会有一定增强,也有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和氛围。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近年来,我国的经济迅猛发展,随之而来的是犯罪率的不断提升,犯罪手法也与时俱进。在这样的情况下,刑事办案重点很容易转移到被告人的身上,关注到被告人的定罪量刑的核心问题。而作为刑事案件的被害人,相对于备受社会关注的被告人而言,受到社会大众、司法部门的关注却反而更少,其诉讼权益却鲜少有人提及,更多地是依靠公诉机关对犯罪行为进行起诉,被害人自身诉讼权益未得到有效的保障。目前,上述所言的局

9、面正在逐渐改变,刑事被害人的人权保护思潮在学界中传播,民主法治思想也在群众广泛流传,我国在新一轮修订的刑事诉讼法中明显加强了对于被害人的诉讼权利保护。在2012年新修订刑事诉讼法中(下文简称“新刑诉法”),明确地将人权保障纳入基本原则,也明确了被害人在刑事诉讼程序中当事人的法律地位。新刑诉法规定了被害人在刑事诉讼过程中享有各种诉讼权利,设计了一系列合理切实的法律制度来在立法层面对被害人进行诉讼权利的保护,我们应当看到的是立法的进步和对保护被害人权利的积极影响。尽管被害人的诉讼权利逐渐受到了重视,然而,我国刑事诉讼模式下的重心仍然是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这点是无可否认的。被害人的诉讼权利仍然没有得

10、到切实保护,在程序上的设计也未正式落地,许多程序仍然流于表面。总而言之,我国现行的刑事被害人诉讼权利规定仍然有许多不足之处,使得其未能发挥应有的效用。因此,本文意在研究刑事被害人的诉讼权利,对其基本理论进行阐述,分析我国实际情况下关于被害人诉讼权利立法存在的缺陷,提出完善法律的建议。希望对于我国的法治进程添砖加瓦,同时也对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完善有着极为重要的法律意义和现实紧迫性。二、刑事被害人诉讼权利基本理论阐述(一)刑事被害人诉讼权利的内涵刑事被害人诉讼权利具有丰富的内涵,概括而言,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用于保障被害人可以有效充分地参与所有诉讼流程的制度设计,从而实现对被告人的追诉权,实现自

11、身的损失赔偿权等各种权利的集合秦宗川我国大陆地区刑事被害人保护制度论纲J时代法学,2014,(2)。这种诉讼权利属于程序性制度,是指刑事诉讼法基于保护刑事被害人的合法权益而赋予其享有的参与所有诉讼程序的广泛权利的各种制度。这样的制度设计体现的是程序正义。而程序正义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实体正义,诉讼结果的正义的前提是司法程序公正,同时也会对被告人是否受到合法适当的制裁以及被害人是否受到切实的保护有着重要影响。该种程序性制度主要表现在于被害人在诉讼中的各种程序参与权,新刑诉法对于被害人诉讼权利的规定表现了对其主体地位的尊重和保护,举例而言,新刑诉法的规定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种权利:第一,对被告人进行控告

12、的权利;第二,对案件事实和整个诉讼过程等相关情况知悉的权利;第三,在诉讼程序中陈述自身意见的权利;第四,申请相关的司法人员回避的权利;第五,参与法院庭审活动的权利;第六,不服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作出的相关决定而提出申诉或者申请复议的权利;第七,调查与案件有关的事实和证据的权利;第八,委托律师或者其他代理人参与诉讼的权利;第九,不服附带民事判决而提起上诉的权利。(二)刑事被害人诉讼权利制度设计的理论探究纵观世界各大发达国家,无一不是法律制度设计发达,同时重视民主和法治。而究其根本,对于刑事被害人的诉讼权利保护制度的设计原理和基础,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种理论:人权保障理论、三次被害理论和程序正义理论。第

13、一,人权保障理论。最早的人权保护来自于启蒙思想家。英国的哲学家洛克表示,天赋人权的实质是指每一位公民在出生之后都能自然地取得同等的法律地位和条件,具有相同的能力,公民和公民之间地位平等,没有隶属或者从属的关系。而正是因为这种相互独立、平等的属性,所以公民的生命健康权、财产权才能受到保护,不被他人侵害英洛克著,叶启芳、瞿菊农译政府论(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5-6。第二,三次被害理论。这个理论认为,刑事被害人受到的侵害不止一次,可能在三个不同的阶段受到来自不同主体的不同程度的侵害。而第三次伤害,则是在经历了第一第二次来自被告人和其他社会主体伤害后,在司法机关不能有效保障其诉讼权利的情况

14、下,对司法机关产生不满的心理,刑事的被害人容易陷入内在愤怒的消极心理,更有甚者陷入对社会不公的扭曲心理,基于种种原因最后反而变成犯罪者,而遭受更加严重的伤害李川三次被害理论视野下我因被害人研宄之反思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1,(4)。第三,程序正义理论。程序正义的理论是由自然正义理论转变而来的,根据该种理论,自己不能担任自己案件的裁判,因此公正的裁判应当要在诉讼程序中公平听取各方的意见,当然必不可少的是刑事被害人的意见,因此刑事被害人的诉讼权利必须得到保障陈瑞华刑事审判原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61.。(三)刑事被害人诉讼权利保护制度的法律使命1、保障人权的必由之路正如上文所言

15、,刑事诉讼法更多地把重心偏向于对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人权保护,而对于被害人的诉讼权利却有所忽视,因此新刑诉法将后者的权利加以强调。而在实务中,刑事被害人的诉讼权利却因为各种原因和障碍导致无法实施。从刑事诉讼程序追求目的出发,检察机关和被害人在追究犯罪分子的刑事责任的目的一致,都希望将其绳之于法,然而,两者的利益本位却有着很大的差距。在每一次的犯罪行为过后,被害人同时遭受身心和财产上的侵害,备受煎熬。因此对于被害人而言,往往极力希望被告人受到严重的刑罚处罚,而一旦司法机关在办案过程中失误或者存在不公,刑事被害人容易陷入困局,对法治失去了信心,导致受到再次的伤害。因此,完善刑事被害人诉讼权利的保障,一方面有助于诉讼程序中查明真相,实现惩罚犯罪的目的,另一方面也能切实地保障被害人的人权,对于平复其在犯罪活动中受到的伤害有良好的作用揭丽萍刑事被害人权益保护制度研究,2016(4).。2、惩罚犯罪的实现途径刑事诉讼法的另一个重要目的是保障惩罚犯罪,对犯罪分子进行刑罚处罚,恢复社会秩序。而刑事被害人不只是犯罪行为的受害者,另一方面,在诉讼过程中也有着不可替代的证人作用。刑事被害人是犯罪活动的直接亲历者,可以有效打击犯罪行为。事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