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周周测试题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73227449 上传时间:2023-08-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周周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周周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周周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周周测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周周测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周周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周周测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 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周周测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n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40分钟。卷I、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5分,共75分)1“秦统治者利用这些原则开始征服其他诸侯,建立第一个帝国。然后他们又用一贯无情的手段将严密的组织扩大到全国,不过,其结果正如我们将看到的,引起了一个反作用, 使帝4 I国在其创立者去世后没几年就被推翻。”(全球通史斯塔夫里阿诺斯)材料中所列举的Cj“严密的组织”是指A. 宗法制度B 分封制度C 中央集权制度D 科举制度2“陛下”本是对人的尊称, “陛”是台阶,称人“陛下”表示谦卑, 意思是我不敢直接靠 近你,只

2、能站在台阶下和你说话;但秦以后,“陛下” 一词只能专称皇帝。这体现了皇帝制度的哪一特点A.皇位世袭B .皇帝独尊C .君权神授 D .“家天下”色彩3.读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和秦朝相比,中央权力机构最大的变化是A.C.4.秦代出现了内外相制的权力结构加强了三公九卿的官僚体系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扩大了以御史大夫为首的监察体系.增强了以丞相为首的中枢机构权力“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文中“委员制”#是指当时的()A.三公九卿制B.郡县制.三省六部制D.内阁制5.资治通鉴载:“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监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B.标志着 :君主专制制度达到了顶峰

3、D.削弱了君权,突出了臣下的作用(官名),入禁中撰书,时材料涉及的政治制度()A.确立于秦朝,汉武帝时完善C.极大地提高了政府工作效率 6.唐咼宗时,弘文馆直学士刘祎之、者作郎兀万顷等翰林院待诏奉诏草制,密令参决,参与机要;因常于皇宫北门进殿,故时称北门学士。由此可见,北门 学士实际上()A.掌握中书省的最高职务B 属于门下省的最高长官C.成为尚书省的最高官员D 分割了三省长官的权力7有学者认为,从秦汉起,中国官僚体制的核心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隋唐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独创性举措()A提高了决策的周密程度B丰富了官吏选拔的手段C.打破了世家的特权

4、垄断D.推动丞相制度走向解体8中国古代对监察官任职资格有严格要求,不仅要求监察官有刚正不阿的品质、经验和优异的政绩,还要求监察官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宋代就曾明确规定未经两任县令者不得充任御史,明代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规定御史必得科举出身,否则不选。这些规定的直接意义是()A.加强政府对官吏的监督和管理B.保证监察官的素质能担当重任C.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D.有利于强化皇权、巩固统治9. 北宋初期,行使监察职能的御史弹劾官员时很少涉及宰相。至北宋中期,御史则与宰相“分i为敌垒,以交战于廷”。这种现象反映了A.专制权力得到进一步强化C.官僚内部斗争集中于相位之争.监察官员与宰相权力基本对等.宰相

5、位尊权重的传统开始改变10. 钱穆在自己的著作中描述了一种选官的过程:一个青年跑进大学求学,毕业后,派到地方服务。待服务地方行政有了政绩,再经长官察选到中央,又须经过中央一番规定的考试, 然后才始正式入仕。这种选官制度是A.分封制 B.世官世禄制C.察举制D.科举制11. 汉时有皇帝说:“夫乡举里选,必累功劳。今刺史守相,不明真伪。茂才、孝廉,岁以百数。既非能显,而当授之政事,甚无谓也。”这说明A.世官制限制人才选拔范围B .察举制失去举荐的公平性C.九品中正制导致士族专政D.科举制冲击传统门阀制度12. 从秦朝开始就有专门负责监察的官员,从秦至明清,监察官员和监察机构并不代表社会履行职责,因

6、此出现监察官员乃至监察机构贪赃枉法的情形,这种现象无法消失的根本原因是()A.监察体制的效能有限.监察官员和监察机构只是帝王的耳目C.专制制度的本质决定的.监察官员不作为13. 唐代否定了按门第选官的九品中正制及等额推荐的察举制,实行分科考试、差额录取的科举制,这反映出唐代 (A.官员特权受到否定C.选才注重知识水平)B. 君主集权得到强化D .选官重视思想品德14. “克服了社会流动的堵塞, 让民间精英往体制内去流动, 给中国带来一种良性的社会治 理。”这种现象是指 ( )A.汉初形成“布衣将相之局”B .察举征辟广泛选拔人才C. 科举入仕扩大官吏人才来源D 中央派文官任地方长官15. 钱穆

7、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它“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这一制度是A. 郡县制 B. 察举制 C. 科举制 D. 行省制卷 II二、非选择题 (共1 小题,共25分)1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 诸侯更相诛伐, 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 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 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 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 尉议是。史记材料二 若元(元朝),

8、则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 江南,而天下为一,故其地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盖汉东西九千三百 二里,南北一万三千三百六十八里, 唐东西九千五百一十一里, 南北一万六千九百一十八里, 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元史(1)材料一中秦朝实行了什么制度? (3 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制度在当时的主要作 用。( 6 分)(2)根据材料三,概括元朝疆域状况的特点。(3分)为此,统治者实行了怎样的地方管理制度?( 3分)有什么意义? (6分)4分)(3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地方政治制度的特征。(高一历史周测

9、二参考答案1. 【答案】C【解析】秦朝利用这些严密的组织建立了一个统一的大帝国,根据所学知识可 知,这些“严密的组织”是指中央集权制度。宗法制度、分封制度是西周时期开始实行的, 科举制是隋朝开始实行的。所以答案选C项。2. 【答案】B【解析】题干关键信息“只能站在台阶下和你说话”,表示地位的悬殊。“陛下一词只能专称皇帝”,表明别人不能用,体现皇帝独尊的特点。 此题考查的历史概念是 皇帝制度。四项都是其特点,但 A C、D项材料未涉及。故选 B项。3. 答案 A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根据题中信息分析,秦朝实行皇帝之下的三公九卿制,西汉实行皇帝之下的“中朝”和“外朝”并行制度,“中朝”官

10、员由皇帝任命等级较低的官员担任,区别于由丞相组成的“外朝”,这样就形成了内外相制的权力结构。A项。郡县制为地方行政体制,与D项。三省六部制是唐制,三省长官4. 答案 C 解析三公九卿制是在秦朝确立的,排除 题意不符,排除B项。内阁制为明朝的政治制度,排除 都为宰相,故C项正确。5. 答案 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理解材料信息的能力。由所给材料来看,材料涉及的政 治制度是隋唐实行的三省六部制,由此可排除A项;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的是军机处的设立,排除B项;三省六部制的实行,使完整的相权被分割,中央机构之间实现牵制和监督,从而有利于皇帝掌握大权,排除D项。6. 答案D 解析:分析材料可知,北门

11、学士并非常设的官职,只是临时性地草拟诏书、 决策、参与机要等。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分工合作,职责明确。中书省是决策机构,草拟、yq I颁发皇帝的诏令;门下省是审议机构,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是执行机构,负责贯彻执行重要政令。而北门学士的权力较多,分割了三省长官的权力,故D项正确。7. 答案 A解析唐代最能体现“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的历史现象是三省六部制,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分权制衡,一方面保障了君权的加强,同时也提高了决策的周密程度, 故选A项。8. 【答案】B【解析】由题干中“要求监察官有较高的文化素质”“未经两任县令者不得充任御史” “御史必得科举出身”等信息可知,统治者非常重视监察

12、官的素质,故B项正确;A C、D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9. 【答 案】A【解析】观察表格可以看出平民、贫民占有一定的比例,说明打 破了世卿世禄制,排除D项;但仍以官僚贵族子弟为主,说明B、C两项错误; 汉代察举制,只是打破了以血缘为基础的世袭制,A项符合题意。10. 答案 C11. 答案 B12. 【答案】 C 【解析】在君主专制条件下设立监察机构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君主专制,监察 官员和监察机构的权力来源于皇帝, 服务于皇帝, 因此决定了其权力有限、 效能有限, 甚至 贪赃枉法。这一切都归因于专制制度的本质,C 符合题意。13. 答案 C 解析 材料中“分科考试、差额录取”说明科举制注重

13、才学,故C项正确;官员特权只是受到限制而不是否定, 故A项错误;科举制对君主集权效果不明显, 故B项错 误;D项是察举制选官标准。14. 答案 C 解析:“让民间精英 (平民知识分子 ) 往体制内 (官员统治阶层 ) 去流动”是解题的有效信息,在中国古代各种人才选拔制度中,只有科举制具备这一特点,故答案选C项。15. 答案 C16. 【解析】研读材料一,据“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判断出郡县制,联系所 学解答第( 1)问。研读材料二,得出疆域辽阔的特点,进而结合元朝行省制度、加强对边 远地区统治的相关内容, 解答第(2)问。 从中央、 地方权力发展演变的趋势解答第 (3)问。【答案】(1)制度:郡县制。作用:加强中央集权,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巩固国家统一。(2)特点:疆域辽阔。制度:行省制度。意义: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 一;是中国省制的开端。(3) 特征:不断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强化中央集权(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断加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