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市谯城区经济发展态势分析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73217937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3.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亳州市谯城区经济发展态势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亳州市谯城区经济发展态势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亳州市谯城区经济发展态势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亳州市谯城区经济发展态势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亳州市谯城区经济发展态势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亳州市谯城区经济发展态势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亳州市谯城区经济发展态势分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谯城区经济发展态势分析谯城区简介:亳州市谯城区位于安徽西北部 , 西、 北、 东三面分别与河南省的鹿邑、 商丘、夏邑、永城交界,南与涡阳、太和接壤,面积2226 平方公里 , 耕地面积万公顷,人口 158 万,全区辖 3 个街道、 20 个镇、 2 个乡:花戏楼街道、薛阁街道、汤陵街道、古井镇、芦庙镇、华佗镇、魏岗镇、牛集镇、颜集镇、五马镇、十八里镇、谯东镇、十九里镇、沙土镇、观堂镇、大杨镇、城父镇、十河镇、双沟镇、淝河镇、古城镇、龙扬镇、立德镇、张店乡、赵桥乡。谯城区经济概况:2011年实现全区生产总值181亿元,是2006年的倍,人均GD戏现了翻一番;财政收入突破12 亿元,是 2006

2、年的 5 倍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3亿元,是 2006 年的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3 亿元,实现了翻一番;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 5000万美元,是2006年的 4 倍;三次产业结构由 2006年的 :优化调整为 :39: ,二产比重提高11 个百分点。2011 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6%;实施工业项目176 个,完成投资42 亿元;财政收入迈上10 亿元台阶,超过 12 亿元,同比增长50%; ,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贸进出口总额分别增长50%、 %、 20%。全区年销售收入2000 万元以上规模工业企业发展到 132 家, 2011 年完

3、成增加值亿元,是2006 年的倍。目前,全区有2 家企业销售收入超10 亿元,18 家企业销售收入超2亿元, 43家企业销售收入超亿元。2011 年谯城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8260 元,是 2006 年的 2 倍;农民人均纯收入 6095 元,是 2006年的倍。谯城区 2012 年发展目标:谯城区地方生产总值增长13%以上;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25%;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力争达到4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20%;财政收入增长3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5%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以内。力争全年引进项目220 个,其中亿

4、元以上工业项目 10 个, 5 亿元以上项目 3 个, 10 亿元以上项目 1 个;引进区外资金120 亿元。实施投资2000万元以上项目 120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80 亿元。2012 年计划实施新建续建项目 23 个,总投资90 亿元,今年计划投资31 亿元。其中新建项目 16 个,投资亿元;续建项目 7 个,投资亿元。 2012年, 力争农业总产值达到 80 亿元, 增长 %; 粮食总产量93 万吨以上, 增长5%;肉蛋奶总产量万吨,增长5%;实现农产品加工产值150 亿元,增长25%,力促农民收入倍增。谯城区外出务工情况及收入情况:根据安徽省人社厅资料: 2010 年安徽外出务工人数

5、总数达1300 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5950万的 %。 按照经济发展水平, 谯城区外出务工人口占比肯定要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应该在25%-26%左右,谯城区现有人口人口158万人,外出务工人数在40 万人左右。根据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2010年资料: 外出务工人员中%外出人员在省内就业,%的外出人员在省外就业,外出就业在县外省内的人均月工资水平1861 元,外出就业在省外的人均月工资水平2086 元。 性别和年龄构成: 外出农民工以已婚青年男性为主。分性别看,男性外出农民工占%,女性占%。从年龄看,外出农民工以青壮年为主, 19-22 , 23-25 , 26-30 , 31-40 , 41-

6、50 年龄段农民工分别占%、 %、 %、 %、 %。从婚姻状况看,已婚农民工占%,未婚农民工占 %。 文化程度构成: 外出农民工初中文化程度占大多数。在外出农民工中,不识字、小学文化程度、初中文化程度、高中文化程度、中专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分别占外出农民工总数的%、 %、 %、 %、 %、 %。谯城区十二五发展规化:一、 经济发展指标规划: 十二五期间经济实力显着增强。 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14以上,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20000元,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性目标。二、 经济结构发展规划: 经济结

7、构不断优化。 一产提效, 二产提速, 三产提质,二、三产业贡献率不断提高。 2015 年,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为 17: 50: 33,第二产业比重提高个百分点。三、城镇化发展规划: 城镇建设突飞猛进。主城区、小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功能进一步完善,全区城镇化率每年提高2 个百分点,力争“十二五”末突破47%。四、固定资产投资和城乡居民收入规划: “十二五”期间储备项目投资规模突破 2000 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五年累计完成600 亿元以上。计划累计引进区外资金500 亿元以上,农业总产值达到 100 亿元。 “十二五”末,全区工业总产值达到 500 亿元。 实现居民收入稳定增长, 城镇居民人

8、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翻一番,分别达到 30000元和 10000元。五、城市发展规划:1、加快涡北新城建设。高起点规划设计,全面启动涡北约平方公里的新区建设, 建设成为区域性的城市综合功能区、 特色产业物流区、 休闲养生的宜居区。2、南部新区建设, 307 省道以西,宋汤河以东,南二环以北,规划用地总面积为平方公里。空间结构确定为“一心、三组团、四轴、四带” 。 “一心”为新区中心, 是南部新区的公共设施集中的中心, 以希夷大道和南一环路交叉口为中心的区域, 集中了南部新区的商业金融、 商务公寓、 文化休闲等重要设施。三组团是以汤王大道和京九铁路为界, 将规划地区分为三个组团, 即西部

9、工业组团、中部综合组团和东部综合组团。 “四轴”为沿希夷大道、世纪大道、古井大道和南一环路城市发展轴。 希夷大道和世纪大道是从现状城区延伸出来的发展轴线,也是联系规划区与城市的重要通道。 “四带”为沿东西向的凤尾沟、 南北向的宋汤河、 龙凤新河和京九铁路沿线绿化景观带。 其中沿凤尾沟和凤新河主要为公共绿地、 街头绿带和滨水绿带, 同时串联规划区的公园。京九铁路绿化景观带主要为生态防护绿带。六、建设特色小城镇:根据各乡镇资源禀赋、自然地理、交通区位、发展基础,引导建设各具特色的精品城镇,引导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带动乡镇经济快速突破。1、工业主导型城镇。古井、十八里、魏岗、大杨等乡镇大力发展工业,

10、构建多层次工业产业体系,增强对全区工业经济发展的贡献力。2、旅游主导型城镇。大力发展城父等乡镇旅游业,建设一批农家乐、水上游乐园等旅游项目。3、农贸主导型城镇。大力发展颜集、芦庙、牛集、张店等北部乡镇的蔬菜、烟叶种植和特色养殖,壮大木材加工产业。4、城郊服务型城镇。大力发展十九里镇、赵桥乡、十河镇、华佗镇等城郊服务型城镇。 十九里镇发挥中药材种植优势, 打造道地中药材产加销一条龙服务基地。十河镇、赵桥乡、华佗镇抓住南部新区和北部新城规划建设机遇,努力 打造全市精品“卫星镇” 。七、支柱产业发展规划:1、以药兴区战略。全力打造安徽(亳州)现代中药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品牌,进一步巩固提升全国最大的中药

11、材规范种植基地、加工制造基地、集散基地,努力培育药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壮大企业规模, 提升产业层次, 积极发展新医药, 引导药企走精深加工之路, 进一步完善制药工业体系, 将中医药产业培育成为全省重点产业。2、工业突破战略。( 1)依托千年酒乡的传统优势,大力实施白酒振兴计划,加快产业结构优化与技术改造升级,加强品牌建设和新产品开发,提升白酒产业整体发展水平。( 2)推动传统的“初加工、粗加工”向“深加工、精加工”转变,将农产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包括:粮食精深加工、畜禽产品加工、养生食品加工、木制品生产等。( 3)按照领军企业重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思路,主攻市场前景广阔、增长速度快、带动能力强的新产业。包括:纺织服装加工、电子信息、印刷包装、新能源、医药设备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