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控辍保学情况调查汇报 一、基础情况 二、学生辍学原因分析 学生辍学、外流,关键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 2、社会原因:部分学生和家长受新的读书无用论思潮的影响较大尤其是多年来,高考并轨,高校扩招,收费增多,大毕业生不包分配,自主择业,双向选择,就业困难农民送儿女读书跳龙门的关键目标实现不了,便不仅不劝学,反而劝退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差、学习自信心不强,从而造成学生辍学 3、家庭原因:一是一些家长受传统的就业观念和现实利益的影响,也使一部分学生走上了辍学之路初中生已具有了简单的劳动能力,家长为处理劳动力不足或为眼前利益所驱动,不愿送儿女上学,让儿女在家做家务活或外出打工挣钱,因为在农村识多个字就足够用了这种小农意识和自给自足的思想束缚了部分家长和学生,造成部分学生过早离校,到社会闯荡江湖去了二是部分家庭经济困难也是学生辍学的一个原因因为**镇经济不发达,农村经济不景气,部分困难家庭,无力护持学生完成学业三是部分家庭的变故,也轻易使部分学生辍学四是少数家长有重男轻女思想,认为女孩子识得多个字就行,送女孩读书不划算 4、学校原因:一是学校经费担心,仅靠有限的办公费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教学设备陈旧老化,教育硬件无法满足正常教学需要,校园生活单调乏味,对学生没有吸引力。
二是少数老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不高,教育教学方法简单,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时有发生,造成部分学生辍学三是学校不能满足部分家庭对高质量教育的需要,部分家长把儿女送到条件相对很好的城市学校校就读,致使我校学生大量外流 三、控辍保学的提议和方法 阻止小学生辍学工作任务艰巨,难度很大,必需下大力量,加大方法,常抓不懈为此,要抓好以下几点 : 1、加大教育法制宣传力度,切实做到依法治教一是每十二个月开学前,各级政府、学校要主动开展《中国教育法》、《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普法宣传活动,让家长、学生知法懂法二是主动开展教育执法检验政府和学校,学校和学生家长、学生之间签署《义务教育协议》,让家长、学生知道未成年人不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属于违法行为,从根本上处理小学生流失的问题三是对于部分行之有效的方法举措,要持之以恒,狠抓落实,使之真正落到实处 2、教育行政部门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方面推行素质教育 学生辍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就现实来看,其关键原因还是学生学困的问题学困生在校什么也学不会,有时还遭到老师和同学的白眼,久而久之,便生厌学心理,于是就辍学回家为处理这一问题,一是教育行政部门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方面推行素质教育,不能简单地一考试成绩评价学校和老师。
二是学校要本着以人为本的标准,从学生实际出发,在新课程的评价制度中,努力采取切实有效方法,全方面实施素质教育,激发学困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困生乐学、好学,杜绝因厌学产生的辍学现象三是老师要尊重、了解、关心、爱惜学困生不能讽刺、挖苦、歧视学困生,不得体罚和变像体罚学困生,不随便停学困生的课让学困生喜爱学校,喜爱学习 3、学校要大力开展各项控辍保学活动 一是利用教职员会议组织老师学习多种相关的法律法规,增强老师控辍保学意识,让每一位老师树立起不让一个学生流失到社会的观念,让每一位老师树立起教好每一名学生,就是提升全民组素质的详细表现,就是在实现中国梦这一伟大目标中的价值表现 二是利用校会、班会组织学生学习相关法律知识,加强对学生的努力学习、终生学习教育,让全体学生增强自我约束意识、增强自信心,努力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学业任务 三是深入开展家访活动开学初,学校要逐班、逐一排查清理辍学学生情况,安排做好辍学学生的家访工作经过和家长谈心,达成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她们充足了解让儿女受完九年义务教育的意义,从而动员孩子主动复学 四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留住学生学校要定时开展文化体育活动活动,经过开展多种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
五是加强学校后勤保障,以优质的服务留住学生 **中学地处山区,走读生少,住宿生多这么处理住宿生的吃住问题便是一件大事多年来,学校加强了对学校食堂的管理在食堂的管理上,我校以服务学生为宗旨,一是完善多种规章制度,强化日常管理二是成立了食堂管理小组,落实责任制三是学校严把进货、加工、销售关,强化饮食安全四是学校严格实施营养餐计划,让学生吃好吃饱经过这些方法,让学生的学习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进,确保了巩固率 六是强化教学管理,落实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严格实施新课程标准,开齐开足义务教育阶段所要开设的全部课程,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试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主动开展各科爱好小组建设,充足发挥学生专长严格控制学生作业量,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 4、充足发挥学校、社会、家庭等各方面主动性,形成齐抓共管协力切实有效地抓好控辍保学工作 5、国家深入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切实改进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深入加大农村师资的培训,提升老师的思想道德水平和业务水平,以满足广大学生家长和学生对高质量教育教学的需求 6、全社会要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气氛,努力提升老师的社会地位,让更多的优异人才愿意从事农村义务教育,扎根农村义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