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设计江苏教育出版社要点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73216011 上传时间:2022-12-04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设计江苏教育出版社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设计江苏教育出版社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设计江苏教育出版社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设计江苏教育出版社要点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设计江苏教育出版社要点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设计江苏教育出版社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设计江苏教育出版社要点(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科学教案设计五 年 级 上 册江苏教育出版社青州市-镇小学2014.9单元课题课序课题课时第一单元白天和黑夜1太阳和影子22太阳钟13昼夜交替14看月亮1 5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2第二单元光与色彩1光的行进22照镜子23研究透镜14七色光1第三单元电和磁1简单电路22导体和绝缘体13探测暗盒里的电路14研究磁铁25电磁铁2第四单元呼吸和血液循环1测量呼吸和心跳12肺和呼吸1 3心脏与血液循环1第五单元解释与建立模型1解释12建立模型1课题: 第一单元 1、太阳和影子教学目标:1、知道一天中阳光下影子变化的规律。2、知道影子是怎么样的方向、长短受太阳的影响。3、能够知道一天中影子方向、长短、气温和

2、太阳位置的关系。重点:难点:能够将影子的变化、气温的变化和太阳的运动建立起联系。能够坚持观察一天中影子、气温与太阳的运动并记录。教学用具:指南针、直尺、铅笔、闹钟、手电筒、橡皮泥、铅笔、橡皮。教学过程:一、 导入: 由日升、日落,探讨太阳的运动,由“立竿见影”谈到影子。二、 问题探讨:1、在黑板上画一个人,让学生画出人的影子。2、太阳和影子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三、实践活动:室外:1、在课间标记杆子的影子顶端,记录影子长度和方向。 2、用橡皮泥把铅笔固定在白纸上,课间画出铅笔的影子, 并在顶端记下当时的温度和时间。室内:进行一天中太阳和影子关系的模拟实验。(用手电筒模拟太阳的位置变化)四、 总

3、结:影子变化的规律;太阳运动的规律。教学反思: 课题: 第一单元 2、 太阳钟教学目标:1、知道太阳钟是利用太阳和影子的关系制成的。2、认识古代的计时工具日晷以及其他计时工具。3、意识到掌握利用自然规律可以为人类服务。重点:难点:了解各种不同形状、不同国家制作方法的太阳钟的制作原理。在老师的指导下可以制作太阳钟。教学用具:硬纸板、双面胶、铅笔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几种影子,让学生估计当时的时间。二、讨论活动:1、你们知道哪些用影子来推断时间的例子?全班交流。2、如果让你自己制作一个太阳钟,你打算怎么做?小组讨论。三、制作活动: 分组制作太阳钟。 日晷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呈南高

4、北低,倾斜地安放于石台上,使晷针指向北极星。世界上最早的日晷诞生于六千年前的巴比伦王国,一直沿用了几千年。四、 思考:1、用自己所做的太阳钟进行实际检测时间。2、课后思考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利用自然规律推断时间教学反思:课题: 第一单元 3、 昼夜交替教学目标:1、知道地球自转引起了昼夜交替。2、了解人类认识昼夜交替的历程。3、能根据地球自传大致推算出某地的时间。重点:难点:进一步探究昼夜变化的原因。进行地球自转形成昼夜现象的模拟实验。教学用具:手电筒、地球仪教学过程:一、导入:1、如果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定在晚上20点,那么美国的观众应该在什么时候收看实况直播?二、活动设计:1、通过刚才

5、的讨论,我们知道,同一时刻,地球上各个国家的时间不一定一样,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2、进行地球自转形成昼夜现象的模拟实验。3、实验的时候注意地球自转的方向,并注意观察同一时刻,地球上不同国家的时间为什么不同,找出不同时间的国家例子。4、交流人类对昼夜交替的探索历程。三、课后思考:为什么会出现“极昼”、“极夜”的现象。教学反思:课题: 第一单元 4、 看月亮教学目标:1、了解月相的变化规律。2、知道月亮在天空的运行模式。重点:难点:通过观察记录总结月相变化的规律。能够独立观察月相的变化,能坚持长期实事求是地长期观察。教学用具:月相变化盒、硬纸板教学过程:一、月相: 天文学术语。(phase of

6、the moon )是天文学中对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明部分的称呼。随着月亮每天在星空中自西向东移动一大段距离,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这就是月亮位相变化,叫做月相。中国古代人民就观察月相并且记录,月相的变化同中国农历日期相对应。二、活动设计:1、小组讨论,提出月相变化可能是什么规律。2、用月相观察盒,观察模拟的月相变化。3、讲解月相为什么会变化。4、制作月相日记卡纸。三、布置记月相日记。教学反思:课题: 第一单元 5、昼夜交替对动植物的影响教学目标:1、知道昼夜变化对动植物会产生影响。2、知道动植物、人体有自己的生物钟。3、能观察记录植物在一天中的变化。重点:难点:知道昼夜变化对动植物

7、会产生影响。调查夜间小动物的活动。教学用具:学生课前准备的资料教学过程:导入: 生活中有些现象很神奇,白天,郁金香随着太阳升起而开放,晚上,郁金香会收拢花瓣,在你周围哪些植物也像郁金香这样会随着昼夜的交替而变化?二、 实践活动:1、选择一种植物,记录它在一天的变化。2、你还知道哪些情况是昼夜交替对动植物有影响的。资料交流。3、这些昼夜交替对动植物影响的事实,能够对我们日常生活有什么帮助呢?三、拓展: 如果改变白天和黑夜的长短,生物的习性会发生什么变化,阅读课本14页,思考讨论。教学反思:课题: 第二单元 1、光的行进教学目标:1、了解光的直线传播现象。2、了解平面镜或放大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

8、。3、学会做小孔成像实验盒。重点:难点:认识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能够用语言和简图来解释小孔成像的原理。教学用具:纸盒、剪刀、胶水、透明纸教学过程:一、导入:谈谈关于光与色彩你都知道哪些知识,今天我们就来了解有关光与色彩的知识。二、认识光源:(1)、你知道哪些物体会发光吗? 介绍光源的定义:会发光的物体叫光源。(2)光的直线传播。三、小孔成像实验:学生制作、实验、观察现象。汇报你们有什么发现?思考:这是什么原因呢?讲解:小孔成像的成因。教学反思:课题: 第二单元 2、 照镜子教学目标:1、能自行研究镜子并发现各种有趣的现象。2、知道平面镜能成像,像与物体的左右相反。3、知道潜望镜的工作原理,并能画

9、图解释。重点:难点:认识光的反射现象。制作潜望镜或万花筒。教学用具:镜子、汤匙、金属面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你们平时经常照镜子吧,有没有发现过什么有趣的现象呀?二、识平面镜及特点:1、大家玩一玩手中的一面小镜子,你能发现些什么有趣的现象?2、镜子里能照出自己;镜子里的左右和物体本身的左右相反;镜子在阳光下可以在墙上照出光斑还能移动;我可以利用镜子看到坐在我身后的人;把书放在镜子前,镜子里的字是反的。3、平面镜在生活中有哪些用途?三、联系生活,讨论用途: 让大家找一找能照出别的东西的物体。四、活动,小组竞赛:小组根据材料和说明,合作制作潜望镜。教学反思:课题: 第二单元 3、研究透镜教学目

10、标:l1、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l2、了解凸透镜的应用;l3、初步了解望远镜的构造。重点:难点:认识光的折射现象。制作简易望远镜。教学用具:分组实验材料:三种类型的凸透镜各一片,蜡烛一支,火柴一盒,纸屏一个,支架三个,凹透镜一片,布卷尺一把,记录纸一张。教学过程:一、观察水滴、水杯对物体的放大现象桌上有一张画报,你能利用桌上的材料,将报上的字放大吗?(提供材料:画报、滴管、玻璃杯、玻璃碟)思考:字为什么会放大呢?学生此时还不会从光线的折射的角度来分析,但在学生分析的同时,可能会想到放大镜,水、玻璃杯有着放大镜的作用。二、了解凹透镜。观察凸透镜,研究凸透镜的作用。要求:在纸屏上

11、形成一个清晰的蜡烛的像,在实验的同时做好记录,同时在实验的过程中找到自己要找的答案。做实验时确保三者(蜡烛、凸透镜、纸屏)有一者不动,每次只能调节另外两个物体。三、拓展延伸:尝试做一个望远镜。教学反思:课题: 第二单元 4、七色光教学目标:l1、学会做日光的色散和合成实验;l2、透过单色光观察物体颜色的实验;l3、尝试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出猜测和合理的解释。重点:难点:认识日光由七种单色光构成。解释为什么透过不同颜色的玻璃纸,看到的图案颜色是不同的。教学用具:教师准备:演示材料:有关彩虹的图象材料,分组实验材料:三棱镜一块,喷雾器一只,彩色玻璃纸。学生准备:白纸,自制陀螺,彩笔一盒,手电筒一只,纸

12、筒。教学过程:一、导入:以彩虹的图片导入,问学生是否见过这样的景观?是在什么情况下见到的?暗示彩虹出现是有一定的天气条件的.二、探索:1、大家桌上都有一个三棱镜(向学生展示),下面大家就拿着这个三棱镜到阳光下去看看,它与其他镜子的不一样的地方。2、学生室外活动。教师随时准备处理学生发现的问题。3、让更多的学生看到三棱镜后面的彩带。三、讨论:1、室内讨论彩带的来源。引导学生做出“白光是由许多不同颜色的色光合成的”类似的科学论断。2、不同颜色物体只能透过与之颜色相同的光线。四、欣赏:欣赏大自然缤纷美丽的图片。教学反思:课题: 第三单元 1、简单电路教学目标:1、知道一个基本电路的组成条件。2、认识

13、一些常见的电路符号并能画出简单的电路图。重点:难点:学习连接一个简单电路。画简单的电路图。教学用具:小灯泡、导线、电池、开关教学过程:一、 导入: 让学生说说家里的电的使用状况,指出电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二、认识电路:1、教师给学生提供实验材料组织学生让小灯泡亮起来,仔细观察,并用简图记录方法,进行交流。(在观察过程中,提醒学生仔细观察灯丝的两端接在哪里,在交流过程中,知道电池有正负两极。)2、提供其他的电源形式,让学生连接。三、拓展:1、提问:今天你学会了什么?连接简单电路需要什么?注意什么?如何让小灯泡更亮呢?2、课后思考:如何控制小灯泡教学反思:课题: 第三单元 2、导体和绝缘体教学目标:1、知道有的材料容易导电,有的材料不容易导电。2、认识导体和绝缘体。3、 知道人体、大地和自然界的水也是导体。重点:难点:认识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认识人体、水也是导体。教学用具:若干金属和非金属制品、自来水、纯净水、盐水、小灯泡、导线、电池教学过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