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2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10课梨园学案岳麓版必修3072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73161428 上传时间:2023-08-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第2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10课梨园学案岳麓版必修3072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历史第2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10课梨园学案岳麓版必修3072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历史第2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10课梨园学案岳麓版必修3072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中历史第2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10课梨园学案岳麓版必修3072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中历史第2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10课梨园学案岳麓版必修3072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第2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10课梨园学案岳麓版必修307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第2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10课梨园学案岳麓版必修307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0课梨园春秋学习目标: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1.重点:中国古代戏曲的发展历程。2.难点:京剧等的艺术特点。教材整理1戏曲的起源1萌芽古代原始宗教歌舞中带有巫术色彩的仪式活动被后人称为“傩”,蕴涵着戏曲的萌芽。2发展(1)春秋战国以后的宫廷晏乐、杂技百戏具有更多的戏曲元素。(2)唐代宫廷中设有教练歌舞艺人的专门场所,称“梨园”。歌舞有一定的情节性、叙事性和戏剧冲突。3形成南戏(1)背景:宋代经济发展出现了喧闹的集市和专门的娱乐场所瓦舍。(2)特点:两宋之际“南戏”用多种表现手段演出完整的故事情节,形成了完备的戏曲形式。教材整理2元杂剧与昆曲1元杂剧(1)特点将诗词、

2、歌唱、对白、音乐、舞蹈等表演形式结合。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角色配合。演员用虚拟动作表现剧中时空场景的更替。(2)影响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形成了中国戏曲时空自由和以象征虚拟动作表意的特殊传统。2昆曲(1)范围:江南昆山。(2)特色文词典雅华美,寓意深切。发音吐字讲究格律板眼。主要表演形式是载歌载舞。(3)影响明中后期,熔诗、乐、歌、舞、戏于一炉,发展成全国性剧种。对京剧、川剧、湘剧、越剧和黄梅戏等影响深远。被誉为“百戏之祖”。教材整理3“国粹”京剧1背景(1)外因:明清时期,北京是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2)内因:清乾隆年间,徽戏剧团三庆班等四大徽班进京献艺。2形成徽班吸取了湖北汉调、昆曲、

3、秦腔、梆子腔等剧种的腔调和表演形式,字韵上受京城文化的熏陶浸染,形成了新的剧种京剧。3特色(1)艺术程式:角色划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2)表演艺术:发扬象征虚拟、歌舞并重的传统。(3)艺术手段:综合运用唱、念、做、打等。(4)气氛渲染:用锣鼓和京胡、二胡、笛子等管弦。4影响(1)将中国戏曲推向一个新的高峰,被誉称为“国粹”。(2)在人类文化艺术的殿堂上放射着奇光异彩。误区警示京剧北京的戏曲京剧不是以北京的地方戏为主形成的,而是徽、汉剧在京城合流,吸取了昆曲、梆子腔等剧种的腔调和表演形式,字韵上受京城文化的熏陶和影响而形成的。知识网络史论要旨1.中国戏曲从原始的歌舞发展而来。2.元杂剧把

4、中国的戏曲艺术推向了成熟。3.乾隆末年,随着徽剧戏班进京,吸取众多戏曲的表演形式,形成京剧。探究点京剧的艺术特点史 料解 读史料一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说唱脸谱史料一描绘了京剧中的脸谱形象,从而固化了人们对历史人物的认识。史料二为了适应戏曲剧情和表演的需要,京剧吸收中国戏曲的传统角色划分,依照不同类型人物的年龄、性别、身份与性格特征,从脸谱、服装、唱腔等方面将演员划分为四大行当。京剧行当史料三对联:三五人演出千军万马,六七步走遍四海九州。注意史料二中的关键词“依照不同类型人物”“划分四大行当”。史料三中的“三五人”与“千军万马”“六七步

5、”与“四海九州”。【史料应用】1史料一表明京剧中的脸谱对人们认知有何作用?【提示】京剧艺术的脸谱固化了大众的历史认识。2史料二、三中京剧表演有何特点?【提示】适应剧情和表演的需要,要求演员适应各类角度;表演带有虚拟化。【史论拓展】京剧的特点(1)以表演历史故事为主,用京胡、二胡、笛子、唢呐等管弦乐器和鼓、板、锣等打击乐器伴奏。(2)角色分生、旦、净、丑四大行当,各个行当的化妆都有一定的谱式。(3)表演艺术将唱、念、做、打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独具特色的艺术体系。(4)表演按一定程式进行,多采用虚拟性动作,虚实结合,形神兼备。(5)体现社会主流价值观,有社会批判意识,强调教化功能。有这样一批文人,仕

6、进路途堵塞,于是“以其有用之才”,“舒其拂郁感慨之怀”,表达他们在那个历史时代的悲愤、苦闷与抗争,推动了中国戏曲事业的发展。据此推断,“这批文人”的主要艺术成就是()A南戏B元杂剧C昆曲D京剧【解题模板】抓关键理解材料“文人,仕进路途堵塞”“历史时代的悲愤、苦闷与抗争”排易误南戏为宋朝,故A项错误;元杂剧为元朝,故B项正确;昆曲为明清,故C项错误;京剧为清朝,故D项错误验结论元朝建立后,重武轻文,汉族知识分子进取无望,他们通过创作散曲,配上音乐进行演出,通过元杂剧表达悲愤、苦闷之情以及抗争精神【答案】B1新唐书礼乐志载:“玄宗既知音律,又酷爱法曲,选坐部伎子弟三百,教于梨园。声有误者,帝必觉而

7、正之,号皇帝梨园弟子。”材料中的“梨园”是()A民间的乐舞机构B官办的乐舞机构C专门的娱乐活动场所D京剧的表演场所【解析】由“玄宗既知音律,又酷爱法曲,选坐部伎子弟三百,教于梨园”可知,唐代宫廷专门设立了官办的乐舞机构“梨园”。【答案】B2元杂剧将诗词、歌唱、对白、音乐、舞蹈等多种表演形式结合起来,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促成元杂剧昌盛的直接原因是() 【导学号:11140059】A城市经济的繁荣发达B蒙古贵族的欣赏口味C知识分子地位的变化D市民阶层的壮大【解析】知识分子地位变化是元朝才出现的,元朝知识分子地位低下,许多知识分子进取无望,直接投入社会生活化的元曲创作。A、D两项的内容在宋朝就

8、已出现,是元曲兴盛的基础条件之一,而非直接原因。【答案】C3进入明代后,随着杂剧艺术的日益衰落,南戏变得愈加繁盛,并形成了昆山、弋阳、余姚、海盐等“四大声腔”,流传于各地,此即为明代戏剧传奇的兴起。这种局面的出现,反映出当时()A中国文化地域性浓厚B思想解放的风起云涌C经济重心的日趋南移D市民阶层的日益壮大【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明代戏剧兴起的原因,明代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日益壮大,戏剧传奇这种市民文化也应运而生,D项正确;A、B、C三项在材料中都无法反映。【答案】D4在京剧的形成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的有()北京成为四方艺人的聚集中心北京观众的口味和演出市场的需要清朝皇室贵族、官员的欣赏爱好闭关政策使民族戏曲剧种得到发展ABCD【解析】闭关政策阻碍了中西方文化交流,不利于民族戏曲剧种发展。【答案】A5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拟出一期题为“走进京剧”的墙报。同学们就栏目标题提出四组方案,其中准确的是()A乾嘉落户同光扬名民族瑰宝B戏曲之祖生旦净丑曲苑奇葩C元末初创京城献戏声名鹊起D四大徽班康乾京化独领风骚【解析】乾嘉落户是指在乾隆、嘉庆年间落户于北京,同光扬名是指在同治、光绪年间迎来第一个繁盛期,民族瑰宝是指京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故选A项。【答案】A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