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选择题专题训练32题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73160783 上传时间:2022-07-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选择题专题训练32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考历史选择题专题训练32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考历史选择题专题训练32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考历史选择题专题训练32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选择题专题训练32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选择题专题训练32题(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2题题型训练-古希腊罗马时期:希腊罗马的辉煌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题序12345678910111213答案1【2013年全国II卷.32-1】公元前340年,雅典一下层女子因亵渎神灵被控犯罪,按法律当处死。辩护人用动情的言辞质问:“难道你们忍心让这位阿芙罗狄特(古希腊美丽女神)的弟子香消玉殒吗?”这打动了陪审团。经投票,陪审法庭判其无罪。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A妇女享有广泛政治权利 B司法审判缺乏严格程序C法律注重保护平民权益 D民主原则贯穿司法过程2【2014年全国I卷.32-1】古代雅典法律规定:如果公民试图自杀,必须事先提出申请,以获得批准;未经允许的自杀被视为犯罪行为。这反

2、映出在古代雅典A法律体系已达到完备的程度 B法律具有尊重生命价值的人文精神C公民个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 D自杀有违崇尚自然法则的理性精神3【2016年全国II卷.32-1】公元前5世纪剧作家阿里斯托芬提到,雅典政府有时让行使警察职能的公共奴隶,用染成红色的绳子驱使公民去参加大会。若有人因此在衣服上留下红色痕迹,他将被处以罚款。这反映出当时的雅典A. 公民大会形同虚设 B. 民众失去政治热情C. 参政是公民的义务 D. 政府丧失民众信任4【2017年全国II卷.32-1】在梭伦改革之后的雅典,有的执政官是未经正当选举上台的,被称为僭主,他们一般出身贵族,政绩斐然,重视平民利益,但最终受到流放等惩罚

3、。这种现象表明,在当时的雅典A贵族垄断国家政权 B政治生活缺乏法治基础C平民没有政治权利 D民主政治已是人心所向5【2017年全国卷.32-1】在古代雅典,官员就职前须宣誓保证依法履行职责,陪审员须宣誓保证公平审判,年满18岁的青年男子须参加成人宣誓仪式才拥有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这些宣誓旨在A限制权利滥用 B防止官员腐败C培育权利观念 D增强责任意识6【2017年.海南卷.14-1】公元前427年,希腊小邦密提林背叛了雅典,投靠斯巴达。雅典民情激愤,公 民大会迅速作出决议,将密提林成年男子全部处死,妇女儿童罚作奴隶。第二天,民众情绪趋于平静,公民大会撤销了原决议。据此可知,在古代A公民决定雅典城

4、邦重大决策 B希腊小邦缺乏政治自主权C大邦争霸阻碍了希腊统一 D雅典公民大会有时违背民意7【2018年全国卷.32-1】公元前5世纪,雅典公民获得更多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公民的成功“依赖于在大型公共集会上谈话、论辩与说服的能力”。据此可知,在当时雅典A公民必须能言善辩 B参政议政十分活跃C民主政治出现危机 D内乱引发思想纷争8【2014年全国II卷.32-1】罗马共和国早期,当罗马遭受外族进攻时,平民曾多次将自己组成的队伍撤离罗马,拒绝作战,迫使贵族在政治上做出让步。十二铜表法的制定就是这种斗争的成果之一。可见当时A贵族逐渐丧失制定法律的主导地位B贵族让步在法制发展中起决定作用C平民采取有效的

5、方式争取自身权益D平民与贵族的政治诉求日趋一致9【2015年全国I卷.32-1】下图为古罗马正义女神像。它体现了罗马法的诸多原则,如高擎的秤体现的是裁量公平,手握利剑体现的是法律的强制力。据此,双眼蒙布所体现的原则是,法官审案应( )A不受表象迷惑洞察事实真相 B主要依据道德良知C排除一切干扰遵从民众意愿 D侧重听取证人证言10【2016年全国I卷.32-1】德国文学家歌德说,罗马法“如同潜入水下的一只鸭子,虽然一次次将自己隐藏于波光水影之下,但却从来没有消失,而且总是一次次抖擞精神地重新出现”,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罗马法A是近代欧洲大陆国家法律的基础 B为欧洲近代社会确立了行为规范C所维护的

6、民主制度历史影响深远 D不断地改变了欧洲历史发展方向11【2018年海南卷.14-1】古罗马征服意大利半岛后,意大利人不能参与罗马政治活动和担任官职,没有资格分享公有地和战利品,但却要为罗马提供兵役,因此反抗斗争不断。这些斗争源于A公民与非公民的不平等 B贵族世袭特权不受限制C公民对贵族专权的不满 D公民利益缺乏法律保护12【2016年全国卷.32-3】古希腊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讲述的是,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火种而遭到主神宙斯的惩罚的故事,剧中借普罗米修斯之口说:“说句老实话,我憎恨所有的神”该剧深受雅典人的喜爱,这反映当时雅典人A反对神灵崇拜 B强调人的价值C注重物质生活 D宗教意识淡薄13

7、【2017年全国I卷.32-3】在公元前9至前8世纪广为流传的希腊神话中,诸神的形象和性情与人相似,不仅具有人的七情六欲,而且还争权夺利,没有一个是全知全能和完美无缺的。这反映了在古代雅典A宗教信仰意识淡薄 B理性占据主导地位C人文思想根植于传统文化 D神话的影响随民主进程而削弱32题题型训练-古希腊罗马时期:希腊罗马的辉煌参考答案1.【答案】D【解析】根据题意,无罪的结果是由陪审法庭投票决定的,投票依据少数服从多数即民主的原则,说明当时民主原则贯穿司法审判,故答案为D项。A项不符合史实,材料也不能反映,排除;材料反映按照法定程序辩护判决,排除B项;C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2.【答案】C【解析

8、】依据题干所给材料可知,古希腊对公民自杀的个人自愿行为也受到法律的严格限制,这体现了出于对尊重生命而加强对个人自杀行为的限制,因此C项正确;题干所给材料只有一项法律规定,不能说明雅典法律的完备性,因此A项错误;雅典公民自杀必须先申请,说明个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与法律尊重生命无关,因此B项错误;自然法则的理性精神强调的是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在本质上是和谐统一的,与自杀无关,因此D项错误。3.【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根据材料叙述可知,雅典民主已经成为一种强制的行为,公民必须要去参加大会,否则会受到处罚。这就说明在雅典,参政是公民的一种义务了,因此选择C选项。A选项说法错误,公民

9、大会是雅典决策的主要途径;B选项说法错误,材料只是反映有些公民不积极参政议政,并不能反映出所有的公民的态度;D选项不能从材料中分析出来。【考点定位】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民主政治的特点【名师点睛】雅典民主政治很多人在学习的时候往往注重的就是雅典民主的实质与弊端,看到材料写到雅典民主政治存在问题的时候就会联想到它的弊端。但是雅典民主其实也有很多进步性的,本题中介绍的一种强制性的参政议政并不是反映雅典民主的弊端,而是更加直接体现出这种民主制度的“先进性”。4.【答案】D【解析】由于未经正当选举上台,尽管僭主们“政绩斐然,重视平民利益”,但最终下场往往非常悲惨,说明民主政治已是人心所向,未

10、经民主程序上台的领导人不能得到拥护,故答案为D项。“僭主”一般就是贵族,从其下场来看,不能反映贵族垄断国家政权,排除A项;B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实际上未经正当选举上台、尽管政绩斐然也遭到惩罚,是法制程序正当性的体现;C项不符合史实,且从材料中的“重视平民利益”来看,平民是享有政治权利的。【考点定位】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僭主”政治点睛:“僭主”政治是指古希腊历史上以非法手段取得政权者(僭主)建立的独裁统治。“僭主”政治对于肃清古希腊氏族制度的残余曾起过积极作用,打击了贵族的势力,为民主政体的建立扫清了道路。它促进了希腊工商业的发展,有利于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稳定,在一定程度

11、上推动了希腊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但由于雅典民主政治崇尚法律至上,“僭主”未经正当选举上台始终不能具有合法性和正当性,导致材料反映的最终下场大多较为悲惨的结果。5.【答案】D【解析】“限制权力滥用”应当是在权利行使机制上要有约束制度,或是权力之间的相互制约。材料说的是官员在就职前和18岁男子在行使公民权利前,材料“官员就职前须保证依法履行职责,陪审员须宣誓保证公平审判”体现了古代雅典的这些宣誓旨在增强公民的责任意识,所以D项正确、A项不正确。B项不符合题意。材料体现了公民行使权利的同时也要履行相应的义务,故C项说法不全面。【考点定位】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点睛:本

12、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很容易选择A项。初读材料感觉题目并不难,但本题不能用排除法来完成学.科.网,完全依靠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它与以往的考查点有所不同,不是简单的以雅典民主制度的相关内容为切入点,而是通过设置材料情境,这个情境具有很大的迷惑性,学生需要正确的理解A、D两项才能得出答案。6.【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 “雅典民情激愤,公民大会迅速作出决议”、“民众情绪趋于平静,公民大会撤销了原决议”说明公民决定着雅典城邦重大的决策,排除D,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希腊小邦缺乏政治自主权,而是强调公民决定雅典城邦重大决策,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大邦争霸阻碍了希腊统一,而是强调公民决定雅典

13、城邦重大决策,排除C。7.【答案】B【解析】由材料“雅典公民获得更多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公民的成功依赖于在大型公共集会上谈话、论辩与说服的能力”可知,当时雅典公民热衷于参政议政,B符合题意;A是材料现象;公元前5世纪雅典民主政治处于“黄金时期”,C说法不正确;材料反映的是雅典公民的参政意识较强,而不是思想纷争,D不正确。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雅典民主政治的相关内容的掌握。解答该题要求学生注意材料时间信息“公元前5世纪”的雅典的社会状况,结合雅典民主政治的背景分析即可得出答案。8.【答案】C【解析】从题干信息可以看出,平民通过撤离罗马、拒绝作战等方式,迫使贵族让步,最终制定十二铜表法,这说明平民采

14、取的斗争方式有效,并维护了自身权益,故答案为C项。A项材料不能反映,也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说法绝对,排除;D项不符合史实,且材料不能说明,排除。点睛:罗马在国家形成的初期,没有成文法,只有未经政府明确承认而被一般人接受并默认为社会生活中相互关系之规则的习惯法。习惯法没有固定的成文形式,具有很大的伸缩性和不确定性。这种法律制度上的局限,无形中就为法官故意压迫平民、袒护贵族提供了方便。为了改变这种不平等的地位,平民起来开展斗争,要求编纂成文法。公元前5世纪中期,十二表法制定颁布,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9.【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古罗马正义女神像。它体现了罗马法的诸多原则,如高

15、擎的秤体现的是裁量公平,手握利剑体现的是法律的强制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双眼蒙布所体现的原则是,法官审案应不受表象迷惑洞察事实真相,因此选A。BCD都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特点10.【答案】A【解析】材料“如同一只潜入水下的鸭子但却从来没有消失,而且总是一次次抖擞精神地重新出现”,说明罗马法是近代大陆的法律基础,故选A;罗马法维系的是贵族和平民之间的矛盾,而欧洲近代是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所以罗马法不可能欧洲近代社会确立了行为规范,排除B;罗马法维护的是奴隶制民主制度而非资产阶级民主,排除C;人类历史发展有其客观规律,说罗马法改革欧洲历史发展方向是唯心主义观点,排除D。11.【答案】A【解析】【详解】据材料“意大利人不能参与罗马政治活动和担任官职,没有资格分享公有地和战利品”,可得出意大利人作为非公民,与罗马公民的不平等,A项正确;这些斗争源于罗马法只保护罗马公民,外邦人非公民得不到保护,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