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个人信息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73085113 上传时间:2022-08-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设计个人信息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教学设计个人信息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教学设计个人信息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教学设计个人信息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教学设计个人信息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个人信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设计个人信息(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设计个人信息姓名单位联系方式设计者王帅北京市第九中学初中部135XXXXXXXX教学基本信息课题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再设计学科化学学段初中年级九年级(上)相关 领域身边的化学物质教材书名:化学九年级(上册)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2012.61.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是在他人和一定环境影响下,借助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感受、记忆的基础, 通过自己的认识、接纳、理解(以及心理上的探究、碰撞、融合)最终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在本节课,让学 生利用自己在过去两个单元内学习到的知识与内容,对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进行再设计,让学生体会 小组合作学习带来的优点,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2、。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探究涉及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定制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 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要素。学生通过对教材原有内容产生质疑,用科学、严谨的手 段与方法解决所提出的问题,在此过程中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认识到合作与交流在科学探究中的 重要作用,进一步为形成敢于质疑、勇于探索、严谨求实的化学学科素养做好铺垫。2. 教学背景分析教材内容分析本课题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课题1空气,实验2-1 :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延伸课。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具有非常重要地位和作用。首先,这个实验的出现是物质分离的需要,它是 第一个对混合物进行分离的实

3、验;其次,他是第一个定量研究的实验,让学生形成测定混合物中某一组分含 量的一般思路与方法;再次,这个实验引出了化学研究的对象一一纯净物;最后,它训练了学生模仿能力和 知识的迁移能力,利用简易装置模仿拉瓦锡的经典实验,并对实验做出评价和反思。本课题是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延伸课,主要内容是从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入手,对这个实验进行 再设计,让学生真正动脑、动手的感受设计实验方法的过程。了解实验的四个基本要素,找到设计实验的一 般思路,即设计实验要从实验目的出发,从实验原理、装置、操作三方面入手。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已有知识:这一课时的讲解是在第二章空气的教学结束后,这是学生已经学习过了实验的基本 操

4、作,对于化学变化中压强的改变引发的一些问题也有一些体会和了解。同时,学生动手操作,进行了吸入 呼出气体成分的探究实验,;在第二章中,学生系统地学习了拉瓦锡测定氧气含量的实验,细致探讨了用红 磷测定氧气含量的实验。此外,学生学习过氧气的性质和氧气的制取方法。学生可以运用这些已有知识设计改装课上的演示实验。学生知识的不足: 学生虽然掌握了很多的知识和方法,但是还有很多需要提高的地方。首先,学生不能将这些知识很好的联系并运用到实践中去;其次,学生对于科学探究的理解和认识仅限于吸入呼出气体成分实 验,类似于照方抓药,没有自己的想法和设计;最后,学生没有明确在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里,挑选药 品、设计装

5、置的原则。本节课要达成的目标: 通过本节课,要让学生对之前学过的内容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把已有的知识应用应用到实践中去;明确氧气含量测定实验挑选药品和设计装置的基本原则。3.教学目标(含重、难点)(一)知识与技能1. 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2. 可以自主根据实验目的设计或改装实验装置;3. 加深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学习处理实验数据。(二)过程与方法1. 在确定实验原理的过程中,形成测定混合物中某一成分的基本方法.;2通过对于药品的挑选,知道挑选药品的原则;通过对于装置的设计,明确设计装药的原则。(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学生在交流活动中,互相质疑发问,互相接纳想法与思路,

6、开阔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体会小组合作学 习带来的优点,增强学生的自信心2. 让学生从发出质疑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找到探究的乐趣,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持续学 习化学的兴趣教学重点:根据已有知识,设计完成实验,在此过程中明确挑选药品、设计装置的基本原则,知道设计实验 的出发点和入手点。教学难点:将已有知识迁移运用,自主设计实验装置,完成实验。#教学流程示意丿4.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时间安排解决障碍 引入 课题问题1: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这1/5是如何得到的?请同学们处理一组数据:思考,回答1/5=氧气体积/空气体积计算:空气中氧气含量=(113-50) / ( 3

7、75-50) 1/5锻炼学生数据处 理能力,并为最 后的数据处理做 出铺垫。5分钟集气瓶 容积(ml)预装水体积(ml)实验完成 后瓶中水 体积(ml)空气中 氧气含 量(ml)37550113挑选 药品 确定 原理冋题2: 一定要用红磷进行实验吗?换 一个药品行不行?板书:挑选药品提问:哪些物质可以消耗氧气呢?提问:哪些物质适合做这个实验呢?引导:镁条是否可以用于这个实验?我 们一起来看一个资料。资料:金属镁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银 白色的镁条可以在空气中点燃,生成白 色的氧化镁固体,同时也可以与氮气、 二氧化碳反应。金属铜要比镁老实多了!紫红色的铜丝 不可以在空气中燃烧,但在空气中持续 加热

8、(300-500 C),几乎可以除去所有 氧气,这是因为铜只与氧气反应生成黑 色的氧化铜固体。提问:铜具有什么性质可以用于这个实验?PPT展示:药品挑选原则回答:铁丝、木炭、硫、蜡烛、汞、镁等等回答:阅读回答:镁条不可以用来测定氧气含量,他会与氮气反应。通 过资料发现,铜可以。回答:只与氧气反应,能耗尽 氧气、生成固体氧化铜初步形成测疋混合物中某一组分含量的一般方法复习回顾氧气相关性质。锻炼学生通过资 料接受信息的能 力5分钟我们已经确定利用铜测定氧气含量,那 么我用如下装置是否可行?请同学们设计一个装置利用铜测定氧气含量。板书:设计装置请有想法的小组上台交流思考,回答小组讨论锻炼学生小组学

9、习能力,体会合 作学习的重要作 用。讨论交流 设计 装置两到三组学生对本组设计装置 进行介绍,阐述实验步骤。其他同学思考,或者提出疑问。同学们设计了非常多的装置,都非常 好,老师也设计了一个装置,想和大家 交流一下。匸叫1岁介绍实验装置,阐述实验步骤。提问:这些装置有什么相同之处?聆听,理解让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出火花,利用一些学生的13想法,激发更多分学生的想法,促钟使学生设计出更多更好的实验装置。总结各组设计成果,增强学生的6自信心,激发学分生的学习兴趣,钟回答:都是密闭装置,都可以 持续加热,操作简便,都能方通过了解对其他 同学的想法,拓 宽学生的思维。PPT展示:设计装置原则便快捷得到实

10、验数据。通过对于装置的设计,明确设计装药的原则处理 数据 得出 结论观看实验视频处理数据:根据视频中提到的数据,利 用铜丝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结果是多 少?填在学案的表格中。观看计算回答:利用铜丝测定空气中氧 气含量,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重合,铜丝可以代替红磷测定氧气含量。锻炼学生数据处 理能力,加深对 于本实验实验原 理的理解。燃烧管容 积(ml)实验前针筒读数冷却后 针筒读数空气中氧气含量17板书:数据处理通过处理实验数据,是否和我们已有知识重合?这个实验我们得到了什么结论?小结冋学们看板书,我们在这节课所进行的 这些活动,目的是什么?也就是说,设计一个实验,从实验目的 出发,有那些入

11、手点?PPT展示:小结课堂反馈与作业回答:要再设计实验测定空气 中氧气含量,这是实验目的。明确本节课主旨。3分钟6.板书设计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再设计 挑选药品一一原则: 设计装置一一原则:处理数据71空气中氧气含量 =b375得出结论:铜丝可以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7.学习效果评价设计1. 评价内容(1) 学生在思考、举例、描述等方面参与课堂的积极程度(2) 学生在课上注意力是否集中。(3) 对问题和实验的感兴趣程度。 应用知识解答问题的正确率2. 评价量规评价项目优良中自我 评价教师 评价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程度(3)3分2分1分效果较好r效果一般效果不佳学生在课上注意 力是否集中3分2分1分注意力非常集中注意力比较集中注意力不够集中8.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300-500字数)本教学设计与以往其他教学设计相比,有2个特点。第一,学习角度新颖是本节课的第一个特点。通过对于过去优秀的教学设计的学习,我发现大多数课程 在探究如何挑选实验药品。本节课只在刚开始用非常快的速度对药品进行选择,而大部分时间都放在学生自 主讨论设计实验装置上。其次,本设计严格“追寻”新课改的思路,重点在于学生观念的建构。从学生的疑惑出发,对已有观念 的探查,激发冲突,引入课题;提出促进学生认知发展、指向功能性观念形成、应用的活动设计,在活动中 展示学生思维差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