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用特殊化思想巧解中考数学选择题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73084498 上传时间:2022-11-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妙用特殊化思想巧解中考数学选择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妙用特殊化思想巧解中考数学选择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妙用特殊化思想巧解中考数学选择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妙用特殊化思想巧解中考数学选择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妙用特殊化思想巧解中考数学选择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妙用特殊化思想巧解中考数学选择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妙用特殊化思想巧解中考数学选择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妙用特殊化思想巧解中考数学选择题李培华广东省化州市文楼中学 525136 特殊化思想就是把研究对象或问题从原有范围缩到小范围或个别情形进行考察的思维方法。用特殊化思想解题的理论依据是“一般包含特殊,特殊属于一般”,其解题的思维路线如下:待解的一般性问题问题的特殊(或简单)情形特殊化特殊(或简单)问题的解一般性问题的解 因此,对于选择题,要检验一般性结论是否成立,只要验证特殊情况是否满足要求即可判断结论是否正确。那么,怎样应用特殊化思想求解选择题呢?下面本文将结合往年全国各省市中考数学选择题,向大家详细介绍:一、含字母类选择题赋特殊值求解 例1(2009年江苏省中考题)如下图1所示,数轴上A,B

2、两点分别表示实数a,b,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解:由图1知,不妨令,则,综观各个选项,只有C项正确,故选C 例2(2006年天津市中考题)若,则的大小关系是( ) 解: 令,则,从而有,故选。 例3(2004年宁波市中考题)已知为实数,且,设,则的大小关系是( ) 解: 令,则, ,从而有,故选 例4(2009年深圳市中考题)若不等式组 的整数解是( ) 解:依题意知,题目求的是“整数解”,而项包含分数,所以先被排除;对比A,B和D项发现,它们的共同部分是“”,而不同的是“0和3”。所以,我们抓住不同的特值进行验证即可得知答案。当时,不满足,从而知0不合题意;当时,不满足,从而知3不合题意

3、。故B和D被排除,选A。小结:赋特殊值法是求解含字母类中考数学选择题的最有效武器。其求解关键在依据题意,选准特殊值验证。像以上四例从题设条件出发,赋予我们常见的特殊值去求解,从而使得解题过程既简便又快捷。二、判断型或探索条件型的选择题用特殊值断定例5(2001年山东省中考题)若为实数,则下列代数式中,一定是负数的有( ) 解:当时,,故选D例6(2001年天津市中考题)若,且为实数,则( ) 解:为实数 令,则,纵观各个选项,只有选项D符合要求,故选D例7(2009年成都市中考题)若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实数根,则的取值范围是()解:由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知,从而排除A和;再由原方程有两

4、个不相等实数根得,解得,从而排除D,选B。例(200年内蒙古自治区中考题)若分式不论取何实数总有意义,则的取值范围是()解:分式总有意义不论取何实数,恒成立又则故选B例9(2007年武汉市中考题)若,则化简后为() 解:,不妨令,此时和无意义,从而排除A 、D;当时,故选B小结:特殊值“”是判断型或探索条件型中考数学选择题的利刃剑。像例5例8,倘若我们在求解时,没有充分考虑“0”这种特殊情况,则极易会出错;而例9则用“0”作判断工具,从而把问题简单化。所以,我们求解选择题时,要高度重视“0”这个特殊值,从而远离命题人设置的陷阱。三、“任意点”选择题作特殊化处理 例10(2008年茂名市中考模拟

5、题)如左上图2,是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上任意一点,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解:是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上任意一点假设是的中点,则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知,也是的中点,即此时,三点共线,则到的距离和到的距离相等,从而知,底边上的高和底边上的高相同(同高等底的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故选例11(2003年河北省中考题)如右上图3,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的对角线上一点,且,为上任意一点,于点,于点,则的值是( ) 解:为上任意一点不妨把置于点位置,即与重合(如图3所示),此时,不存在,即又在正方形中,即,且 故 即选A小结:把某条线段上的任意点问题作特殊化处理的重要法宝是把这个任意点置于此条线段的中点或者此条线段的两个端点的位置来考虑问题。像例10把任意点置于的中点的位置,再结合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同高等底的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的性质求解,从而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而例11则把任意点作极端化处理把置于点位置来考虑问题,从而化抽象为具体,化陌生为熟悉。综上可见,用特殊化思想求解中考数学选择题是非常巧妙的。但是,并不是所有题目都可以用特殊化思想求解。尤其对于解答题,倘若我们盲目地用特殊化思想求解,则会犯以偏概全的毛病,从而把问题弄巧成拙。所以,我们在用特殊化思想解题时,必须结合题设条件,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在中考中立于不败之地。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