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共3页)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73084006 上传时间:2022-09-1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5.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共3页)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六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共3页)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六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共3页)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共3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共3页)(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六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 1、 城市性质 六安市的城市性质为: 大别山北麓中心城市,安徽省省会经济圈副中心城市,区域交通枢纽,安徽省加工制造业的重要基地之一,具有滨水园林特色的现代化城市。2 、城市职能 (1)大别山北麓的中心城市 (2)省会经济圈副中心城市 (3)区域性交通枢纽 (4)安徽省加工制造业配套基地之一 (5)六安市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3 、规划期限 近期:20082015年 中期:20152020年 远期:20202030年4、城市规模 近期:至2015年城市人口规模为68万,建设用地规模为70 km2; 中期:至2020年城市人口规模为

2、80万,建设用地规模为82 km2; 远期:至2030年城市人口规模为120万,建设用地规模为120 km2。5、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分为市域、规划区、中心城区三个研究层次。 (1)市域范围:包括金安、裕安两区,寿县、霍邱、舒城、金寨、霍山五县以及省级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叶集改革发展试验区(县级)。用地面积为17976 km2。 (2)规划区范围:包括中心城区和新安镇、徐集镇、三十铺镇、城南镇、苏埠镇、城北乡、中店乡、分路口镇、韩摆渡镇、先生店乡、椿树镇10个乡镇以及横排头风景区。规划区面积为1096.8km2。 (3)中心城区范围:北至合武高速,南至宁西铁路,东到三元河,西到商景高速。包括现状

3、城区10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乡范围、以及与之相接的三十铺镇、新安镇、城南镇的部分用地,总面积约120km2。6、城市发展方向 “向东主动推进,向北积极延伸,向西跨河拓展,向南逐步完善”,构建未来六安中心城区的整体空间结构,将城市的发展重心向东、向北转移,适当向西发展,从空间结构上保障城市布局的合理性,为城市发展提供充足的空间。7、 中心城区空间管制规划 综合考虑中心城区范围内用地的区位、交通、用地条件、自然生态现状及基本农田的分布等多方面因素,将中心城区的空间划分为四类区域进行管制,即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和已建区。 禁建区:城市重要的生态通廊和生态背景区域,成片的基本农田保护区。 该区域除进行

4、农村居民点建设和与保护需要直接相关建设外,禁止一切与城市建设相关的活动的开展,并严禁破坏景观与自然资源,保护耕地,禁止耕地转为非耕地,禁止侵占基本农田进行农村居民点建设。 限建区:因发展条件有限,发展前景尚不明确的区域。 该区域除进行农村居民点建设、城市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外,限制其它与城市建设相关的活动的开展。保护耕地,严格控制耕地转为非耕地,因建设需求确需占用耕地的,必须经法定程序规定严格审批批准后方可实行。控制农村居民点规模,禁止侵占基本农田进行建设。 适建区:综合发展条件较好,适宜城市建设用地发展的区域。 在该区域内,因城市建设发展需求,涉及将农田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必须经法定程序规定严

5、格审批批准后方可实行;该区域内的农村居民点,原则上不再扩大其规模,应对其进行合理引导,促进其向城镇型住区集中。 已建区:现状城市建设及基础设施建设已经覆盖的区域。 调整用地结构与布局,完善配套设施,改善生活环境;疏散核心区功能,适当疏散人口。8、规划空间布局结构 本次规划城市整体结构为“一环两心、三轴四区” (1)一环:西环路长安北路佛子岭路 依托城中区外围道路,便捷联系城市各区,作为展开城市空间发展构架的基础。 (2)两心:城市中心、城市副中心 城市中心:以球拍广场为核心,依托老城现状基础,围绕其形成的商贸、文化娱乐、金融综合服务中心,也是城市的中心。 城市副中心:以规划新城大道为基础,结合

6、南部古城遗址,在淠河和淠东干渠之间布置商贸、文化娱乐、 金融办公的城市新城中心,同时也是城市副中心。 (3)三轴:大别山路皖西路老城东西向发展轴:以老312国道为基础,完善城市空间布局,连接老城区和六安经济开发区,从而形成老城东西向发展轴,促使城市的东向发展。 梅山南路梅山北路南北向发展轴:以梅山路为轴线,串联城市老城和新城 新城大道东西向发展轴:以新城大道为轴线,设置东西向绿化分隔带,形成重要的新城景观大道,拉开城市组团构架,为城市远景向东合肥方向发展奠定基础,并在其中布置城市重要公共活动功能,形成城市副中心。 (2)四区:城中区、城东区、淠河西区、城北区 城中区 以现有城市中心为基础进行进

7、一步改建扩建。在这一地域形成商业中心、教育中心、文化娱乐中心,并与城市南端的行政中心、火车站场附近的交通集散中心及商贸区,加上城市河中岛月亮岛等,组成城市中心区。 城东区 以六安经济开发区为主体,包含金安区经济开发区,形成的以工业为主要发展目标,同时配套商业、居住功能的城市综合片区。 淠河西区 位于城市老淠河以西,以居住为主,依托优良的滨水环境,打造宜人的城市居住片区。 城北区 北部跨越淠河总干渠以技术建设工业组团,依托城北高速公路的交通优势,工业主要以层次相对较高二类的产业为主发展综合产业区,并在东侧预留发展用地,辅以一定沿河商业、居住用地,形成城市北部新区。 9、城市发展的总体目标 坚持认

8、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更新观念、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经济体制转换、增长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转型,实施“接轨长三角、衔接中西部;融入省会经济圈、领衔大别山北麓”区域发展战略,明确中心城区主导职能,以工业化为核心,加快全面建设小康六安,最终打造以“绿”为特色,以“水”为灵魂,自然、社会、人和谐一体的大别山北麓中心城市。 10、 城市建设目标 加快城市建设现代化进程;普遍提高人民居住水平,创造高质量的居住生活环境;合理布局各类功能用地,保障城市协调发展;建设层次多样、网点均衡的现代化商业、文化、游憩设施体系;建成现代化城市交通体系,增强城市交通辐射能力;加强城市综合防灾体系和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绿化水平,严格保护自然环境,改善城市生态,构成合理的生态框架,逐步把六安建设成为富有滨水城市特色的现代化生态城市。着力打造“水城六安”、“绿城六安”和“文城六安”三大城市特色。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