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数学生本教学模式研究”结题报告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73076980 上传时间:2022-09-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职数学生本教学模式研究”结题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职数学生本教学模式研究”结题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职数学生本教学模式研究”结题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职数学生本教学模式研究”结题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职数学生本教学模式研究”结题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职数学生本教学模式研究”结题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职数学生本教学模式研究”结题报告(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职数学生本教学模式研究”结题报告 2011年9月,我申报的课题“中职数学申报教学模式研究”在广州市中职广州市中等职业学校数学与物理教研会立项。经过课题组老师的共同努力,按计划完成了课题研究任务,取得了预期的研究成果,构建了中职数学教学模式,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问题即课题,课题“中职数学生本教学模式研究”的提出是源于我校数学教学实际,源于我们对生本教育和课堂教学的思考。课题假设是我们对生态课堂的探究,也是我们对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探究。课题是针对中职数学教学有效性较差这一普遍现象提出来的。经过调查和分析,我们认识到数学教学有效性较低的原因主要包括学生学习基础、数学教材和教

2、学方法三个因素:其一,中职学生数学基础差、能力低,多数学生学习数学兴趣不浓、信心不足,畏惧心理、逃避心理、自卑心理严重,这些都是教学有效性较低的客观原因;其二,中职数学课程照搬普通高中的知识,脱离学生实际和专业实际,是教学有效性较低的重要原因;其三,传递式教学方式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不进行教材整合,照本宣科,教学实施中主体错位,是教学有效性较低的根本原因。课题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从根本上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生本教育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学,其本质是依靠学生的学习天性,充分相信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对于数学教学来讲,就是要构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3、的生态课堂,促进学生的发展。鉴于此,我们的研究课题确定为“中职数学教学模式研究”。 课题研究的理论根据是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和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理论。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规定数学教学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具备必需的相关技能与能力,为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教材内容的选择,要突出职业特色,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生活。素材的选取,要便于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和理解,有利于学习兴趣的提高。教学方法的选择要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际出发,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特征,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发与保持,学习信心的坚持与增强,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包括思维参

4、与和行为参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理论从生命的意义出发,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提出了“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教育理念和先做后学、先学后教、教少学多、以学定教的方法论。 2 研究过程 2.1 启动阶段 论证课题,采用文献研究法。认真学习郭思乐教授的教育走向生本一书,通过学习理论知识来武装自己。文献研究可以使我们借助已有的优秀研究成果,站在较高的起点上开展自己的课题研究。本课题的文献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生本教育理论和新教学大纲的学习与研究,在二年的研究过程中我们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研究教师都2次到生本教育中心参加生本教育培训;一个是关

5、注各同类学校数学课程改革情况,我们先后到6所职校学习数学教学改革的先进经验。 调查阶段,采取问卷调查法。针对试验学生2011级全体新生进行问卷调查,摸清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兴趣。选取11级两个电机班的同学作为研究对象。实验前把11电机(1)班设定为传统教学班,11电机(2)班设定为“生本教学模式”班,并把该班的52位同学分成13个学习小组,进行调查研究。 2.3 研究阶段 采用“不相等实验班控制班前后测”的准实验研究方法。这种准实验设计常应用的情况是:需要安排两班被试作为实验班和控制班进行研究,但又不能按照随机化原则重新选择被试样本和分配被试,只能采用原始班作为实验班和控制班。 首先处理前测数

6、据,检验在实验要考证的问题上实验班和控制班原有的近似程度,而不考虑其它因素。只有当两个班在考证问题上原有水平相接近时,才继续进行准实验研究。对实验后测数据进行处理分析,首先计算各班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再对实验班和控制班测量结果之间的差异进行统计检验,通过检验确定进行实验后两个班之间是否存在差异,差异程度如何。 本研究采取了“前测后测非对等控制班”的准实验设计,实验中,实验自变量是教学方法,因变量为学习效果,其他均为常量。具体做法如下:控制班采用传统讲授法。这里的传统讲授法教学方法的操作性定义是:在每次课堂教学中,教师始终面对全班同学使用讲授模式展开教学。实验班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在实验班中,主要

7、通过“生本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通过先学后教,不教而教,小组协作学习等实验方法进行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调查研究表明中职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差的根本原因是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我们设想构建“低入多做深思高出”的教学模式,以此优化教学结构,变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形成良好的课堂生态。为了通过教学的有效性,我们采取了两个策略,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第一,在“低入”环节,以前置作业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第二,在“多做”环节,以小组研讨的形式,组织学生合作学习。 实验效果比较明显,原因有二。其一,教师比较熟练地掌握该模

8、式的实施策略,课堂教学指导到位,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学效率;其二,校本教材是按照教学模式编写的,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指导。 3 研究结论 经过三年中职电机专业数学生本教学研究,我们获得以下研究结论。 结论1:学习是学生的本能,学生的潜能无限,教学要以生为本 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强调“教学方法的选择要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际出发,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特征,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发与保持,学习信心的坚持与增强,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包括思维参与和行为参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构建中职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关键是要在研究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的基础上,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恰当地整合教学

9、内容,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生本教育理论告诉我们,学习是学生的本能,学生的学习潜能无限。在中职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充分相信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以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教、不教而教的方法, 低入、多做、深思的策略,构建了“前置作业,引导自学小组研讨,分享成果研讨例题,探究学习互动训练,形成技能归纳总结,构建体系”的中职数学教学模式,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结论2:学生是生命体,知识也是生命体,教学要以学定教,注重生成 叶圣陶先生就提出过著名的观点“教是为了不需要教”。他说:“尝谓教师教

10、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达到不复需教,而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故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熟,乃为善教者也。”前人的智慧已经告诉我们,学生是生命体,知识也是生命体,我们不能只是为了“教”而“教”,而是必须以“不教”为目的而进行“教”。因此,对我们的教法又提出了新的挑战。 生本课堂体现了“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只有建立在学生认知水平、知识能力“最近发展区”上的“以学定教”课堂教学才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也才能最大程度发生共振共鸣;只有把学生当作学习任务的“首要责任人”,教师由教的“控制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共同体”

11、时,“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课堂才能实现;也只有当教师能不拘泥于预设的教案,“眼中有学生”,能及时捕捉到学习进程中的信息并快速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时,课堂教学才能是有效的。同时要把思考的权利、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有充分表达自己思想和展示思维过程的舞台,让他们在质疑问难和讨论交流中获取知识,提升能力,感受成功的愉悦。 结论3:数学教育在于思维性和工具性,职业教育要突出创新意识和实践功能 数学是中职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通过以生为本的理念,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中职数学教学的主要方式应该是以生为本的主动性、探究性学习。忽视了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放弃了学生

12、的思维发展,数学的教育功能也就无从谈起了。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自身的知识和潜能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逐步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学生在主动参与的前提下,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对问题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获得创新实践能力、获得思维发展,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可见,学习的关键是学生的主动参与,也就是把学习的权力交给学生,让他自主探究。郭思乐教授在教育走向生本一书中指出:“儿童的天性是活动的,创造的,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学生,哪怕是我们认为最差的学生,他本身都具有了不起的学习潜能。不依靠学生,忽视了学生作为人而具有的特性,把学生当作没有生命的容器,进行知识的灌输,实在是教育的悲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