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生物开卷考试题库总结海南大学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73058608 上传时间:2022-07-2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0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生生物开卷考试题库总结海南大学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水生生物开卷考试题库总结海南大学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水生生物开卷考试题库总结海南大学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水生生物开卷考试题库总结海南大学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水生生物开卷考试题库总结海南大学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生生物开卷考试题库总结海南大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生生物开卷考试题库总结海南大学(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海海洋大学水生生物试题四.简答题1简述蓝藻门的主要特征.答:细胞壁由二层组成,内层纤维素,外层为果胶质;细胞外有 的具胶被或胶鞘。无色素体,原生质体分为色素区和中央区;色素除叶绿素 a 和B 胡萝卜素,还特含有藻胆素。同化产物为蓝藻淀粉。无细胞核,仅在细胞中央区含有相应于细胞核的物质,无核 仁和核膜的分化,属原核生物。繁殖主要为营养繁殖和孢子繁殖,未发现有性生殖。2. 试述绿藻门的主要特征。答:绝大多数种类具细胞壁,内层纤维素,外层果胶质,细胞核 一个或多个。含叶绿素a, b、叶黄素,a、B胡萝卜素,常含一个或多 个蛋白核。同化产物为淀粉。运动个体常含2条顶毛,等长的鞭毛,少数为4条,极少为

2、1, 6, 8 条。繁殖方式为营养繁殖,无性繁殖,有性繁殖。3. 简述硅藻的生殖特点。答:营养繁殖为硅藻最普通的一种繁殖方式,分列初期,细胞的原 生质略增大,然后核分裂,色素体等原生质也一分为二,母细胞 的上、下壳分开,新形成的两个细胞各自再形成新的下壳,这样 形成的两个新细胞中,一个与母细胞大小相等,一个则比母细胞 小。这样连续分裂的结果,个体越来越小,这与自然界和室内培 养的硅藻可见到。 复大孢子,硅藻细胞经多次分裂后,个体逐渐缩小,到一定限 度,这种小细胞不再分裂,而产生一种孢子,以恢复原来的大小。 小孢子多见于中心硅藻纲的一种生殖方式,细胞核和原生质多 次分裂,形成& 16、32、64

3、、128个不等小孢子,每个小孢子具 14条鞭毛,长成后成群逸出,相互结合为合子,每个合子再萌发 成新个体。 休眠孢子是沿海种类在多变的环境中的一种适应方式。休眠孢 子的产生经常在细胞分裂后,原生质收缩到中央,然后产生厚壁,并在上、下壳分泌很多突起和各种棘刺。当环境有利时,休眠孢子 以萌芽方式恢复原有形态和大小4. 简述硅藻门的主要特征。有何经济价值,列举五大硅藻。 答:体质:多细胞,丝状体、群体(放射状、带状、链状) 色素:叶绿素a、叶绿素C1, G、B胡萝卜素、硅藻黄素、 岩藻黄素等。色素体为黄绿色或黄褐色,形状有粒状、片状、叶 状、分支状或星状等 同化产物:脂肪 繁殖方式:营养繁殖,无性生

4、殖,有性生殖(细胞分裂,复大 孢子,小孢子,休眠孢子经济价值:随着海水养殖业的发展,人工大量培养硅藻,如中 肋骨条藻,三角褐指藻,牟氏角毛藻,新月拟形藻等,以解决经济 海产动物人工育苗幼体的饵料,这是提咼产量必不可少的技术关键。硅藻死亡后的硅质外壳,大量沉积海底,形成的硅藻土,含有 85.2%的氧化硅。工业上用途广泛,可作为建筑,磨光等材料,过滤 齐腹吸附剂,造纸,橡胶,化妆品和涂料的填充剂,以及保温材料 等化石硅藻对石油勘探有关的底层鉴定及古海洋地理环境的研 究也是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种类列举:圆筛藻,直链藻,环毛藻,角毛藻,桥弯藻等5. 试比较水螅水母和真水母的异同点。水螅型水母型体型筒型伞

5、形口向上向下触手口周围外伞的边缘消循腔盲管状或分出小室辐管、环管水母型扁平,中胶层厚,神经系统在伞边缘集 中,形成神经环,并有感觉器如平衡囊6. 简述轮虫的生殖特点。水产养殖中的意义答:孤雌(单性)生殖:非混交雌体,非需精卵(夏卵)。有(两)性生殖:混交雌体,需精卵,休眠卵(冬卵)轮虫的 休眠卵是轮虫有性生殖的产物,休眠卵的产出后多沉入水底,形成休 眠卵库,为轮虫在环境条件适应时的重新发生提供条件。淡水轮虫种类和数量都很多,是鱼类重要的天然饵料。特别是 大多数鱼类的早期生活阶段,多以轮虫为开口饵料。有的鱼类成鱼也 可以滤食轮虫,现在轮虫大量的培养用于养殖虾蟹的技术正在不断成 熟。一般培养的臂尾

6、轮虫。轮虫上网培育和繁殖技术正方兴未艾,有 很大的前景。7. 简述沙蚕头部的形态特征。答:沙蚕头部由口前叶,围口节,吻三大部分组成。口前叶是口前的一个体节,具附肢,包括触手和触角,触手位于 口前叶的背部或前缘,主司感觉。触角的位置从腹到背,从前端到头后,具有感觉和摄食两种功能。 沙蚕头部的口前叶卵圆形、梯形或多边形,具四个眼,前端有口 前触手和两个卵形分节的口前触角, 眼后具有两个横裂隙称项器,有 嗅觉功能。围口节位于口前叶后面的一个环节,围口节腹面具口,两侧多具围口触手,在沙蚕科,触须一般恒定在 34对。吻由消化道的口腔和富肌肉的咽外翻形成。吻由颚环和口环两部分组成,为了分类上的方便,将吻可

7、分为八 个区。吻具有几丁质的颚片和各种形状的小齿以咀嚼磨碎食物。吻是否平滑,是否具软乳突和许多小的黑色或黄色齿,以及齿的 排列和形状,这些都是很重要的分类依据。8简述多毛类头部构造,并以图示之。答:头部显著,口前叶具有触手和触须,是口前的一个体节,是由担 轮幼虫的前半球发育而成。口前叶附肢的触手位于其背部或前缘, 是 由上皮细胞突起形成,具单一神经,受脑控制,主要有触觉和化学感 受器功能。眼是多毛纲动物的视觉器官,常为 1对眼点,位于口前叶 后部。项器又称嗅觉器,与口前叶相连,通常位于口前叶背面凹陷处。 具有嗅觉功能。胃口节位于口前叶后面的一个环节, 是由担幼虫的前 纤毛轮演化,围口腹面具口,

8、两侧多具围口节触须也称为围口触手, 触须是特化的疣足背,腹须或须状叶,具有很多感觉细胞,具触觉功 能,不同种类触须数目有差异,咽和口吻由消化道的口腔和富肌肉和 咽外翻形成。吻的形态是重要特征,由颚环口环两部分组成。吻可分 8个区,吻附属物:软乳突和颚齿,吻位于口腔之后,在消化道的前9. 简述头足纲的主要特征。答:1体分头部,足部和胴部。2. 原始种类具外壳,如鹦鹉螺;其他种类为内壳或完全退化3. 心耳和鳃的总数相同,2个或4个。4. 口内有颚片和齿舌。10. 如何确定瓣鳃纲贝壳的方位。答:(1)有壳顶的一端为背方,相对的一面为腹面。(2) 壳顶尖端所向的一面为前面。壳顶到两端的距离,长者为后

9、端。有1个闭壳肌痕的,贝S所在端为后端。有2个闭壳肌痕 的,则较大一个所大端为后端。有外韧带的一端为后端。有 外套窦的一端为后端。有水管肌痕一端为后端。(3) 前后端确定后,壳顶向上,壳的前端向前,左侧为左壳,右 侧为右壳。11. 在水生生物的分类学上,0 0 1 3 / 1 1 3表示什么?答:此刚毛式的含义为:此种枝角类第二触角外肢4节,第1、2节无刚毛,第3节具1根刚毛,第4节具3根刚毛;内肢3节,第1. 2节分别具有1根刚毛,第3节具3根刚毛。12. 述枝角类的繁殖方式。答:枝角类有两种生殖方式,即孤雌生殖和两性生殖。环境条件适宜 时进行孤雌生殖,环境条件恶化时则行两性生殖。孤雌生殖,

10、枝角类 常为孤雌生殖,它所产生的卵为孤雌生殖,也称复卵,卵膜薄而柔软, 卵黄小,较透明,卵形较小,数量较多。这种卵不需要受精就能生育, 故又名非需精卵。两性生殖:外界条件恶化时,孤雌生殖的雌体所产 生的夏卵,不仅孵出雌体,也同时孵出雄体,开始两性生殖。两性生 殖时雌体所产卵称冬卵(需精卵),冬卵膜厚,卵黄多,数量多,通 常仅1到2个。绝大多数的种类产生的冬卵必须受精才能发育,称需精卵。13. 简述甲壳纲的主要特征。答:1绝大多数甲壳类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小型的种类通常用表 皮进行气体交换。2. 身体分节,体躯由头,胸腹三部分构成,头部和胸部的部分体 节常愈合。3. 头部一般都具有5对附肢,即

11、2对触角,1对大颚和两对小颚。4. 胸肢在低等的种类形状常相似,用于游泳或呼吸,数目变化很 大;在高等的种类,通常8对,前3对分化为颚足,用于辅助的捕食 器官,后5对步足用作行走。5. 腹肢在低等的种类缺失,在高等的种类除尾节外,每节都具有 1对腹肢,扁平如柴,用作游泳,雌性兼有抱卵的功能,雄性的第 1, 2对内肢常变态形成交配器官。6. 发育常经过变态,初孵化时的幼体不分节,具 3对附肢,为无 节幼体,或称六肢幼体。14. 简述毛蟹的幼体发育特点。答:幼体孵出后,即离开母体行浮游生活。由于刚孵出时的幼体体形 与水蚤相似,故称为溞状幼体。随蜕皮次数的增加,胸肢也随之增加, 腹部狭长,通常分6节

12、,末端为1尾部叉,从第二期溞状幼体开始腹 部变为7节,并出现腹肢。蟹类的溞状幼体有25期不等,以5期最 为常见。最后一期溞状幼体蜕皮之后,即变为大眼幼体。大眼幼体通 常为一期,经蜕皮后变为第一期幼蟹。15. 简述对虾幼体发育的特点.答:卵(孵化)成无节幼体(6次蜕皮)后,变成溞状幼体(7对附 肢,头部5对+ 第一、二颚足(3次蜕皮)形成糠虾幼体(胸肢全生 出,游泳器官,腹肢见雏形,3次蜕皮)16. 自由生活的桡足亚纲三个目的区别。哲水蚤目剑水蚤目猛水蚤目第一触 角很长,超过前体部, 最长可到尾刚毛末 端,雄性一侧变为 执握器长度适中,1/3 头节不超过体 长的一半,雄性 两侧变为执握 器短,1

13、/5头节头节 末端雄性两侧为执 握器水生生物题库四、简答题:1、 头足纲十腕目与八腕目的腕、吸盘等的区别如何?(5) 腕的区别:十腕目:共有十只腕,雄性大都左四1个或1对为茎化腕,有一对触腕位于第三对与第四对腕之间,狭长,其末端具有吸盘(1.5分)。八腕目:共有八只腕,雄性右三1个或1对为茎化腕,无触腕(1.5分)。 吸盘的区别:十腕目:一般2行或4行,吸盘有柄、有角质环和齿(1分)。八腕目:一般2行,吸盘无柄、无角质环和齿(1分)。2、真虾派、猬虾派和对虾派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答:真虾派:第二腹节的侧甲盖在第一腹节的侧甲上,P1、P2为钳状,P3无钳;(1 分)猬虾派:第二腹节的侧甲不盖在第一

14、腹节的侧甲上,P1-P3均为钳状,P3之一或全部明显粗大,雄性第一腹肢不具交接器;(1分)对虾派:第二腹节的侧甲不盖在第一腹节的侧甲上,P1- P3均为钳状,P3不明显粗大,雄性第一腹肢具交接器;(2分)3、列表比较珊瑚虫纲八射珊瑚亚纲与六射珊瑚亚纲的区别。亚纲单或群体触手口道沟隔膜肌旗八射珊瑚菲纲群休恒8个腹面骯生骨片 我联合威.轴六射珊瑚亚纲单或群体右或5对背*腹而6或6门刘无詮骼或块状4、珊瑚礁是怎样形成的?珊瑚礁有哪几种类型?形成原因:造礁珊瑚(石珊瑚目)分泌石 灰质的外骨骼。1.5分形成条件:2分(1)高温 20C,最适 22C 28C(2)高盐(274O%o )(3 )高透明度(4

15、)水深 45m珊瑚礁类型:岸礁、堡礁、环礁1.5分5、检索表编制的原则是什么?(1 )特征明显、典型(2 )严格双歧(3 )文体简洁6、写出三名法的表示方法。表示方法:有亚种的:属名+种名+亚种名+命名人姓氏+年份有亚属的:属名+(亚属名)+种名+命名人姓氏+年份7、硅藻门分哪几个纲?各纲的主要特征是什么?硅藻门分两个纲:中心硅藻纲(多数浮游、少数底栖);2.5分(1)壳面花纹呈同心的辐射对称;(2)不具有壳缝或假壳缝,不能运动;(3)色素体小而多。羽纹硅藻纲(浮游、底栖):2.5分(1)壳面花纹两侧对称,呈羽纹状排列;(2)多具壳缝或假壳缝,可运动;(3)色素体大而少。8、下列举出8个以上硅藻门在海区中常见的属,并指出他们隶属硅藻门的哪个纲。答:中心硅藻纲:圆筛藻属、根管藻属、角毛藻属、盒形藻属;2.5羽纹硅藻纲:星杆藻属、海线藻属、曲舟藻属、菱形藻属。2.59、日本对虾和斑节对虾有何区别?凡纳对虾和墨吉对虾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