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任务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73055711 上传时间:2023-04-09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1.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任务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任务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任务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任务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任务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任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任务(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任务书一、设计资料:1、气象资料:本地区年平均气温14.5oC;年降雨量1400mm;主导风向:夏季:南、南偏东;冬季:北、西北;基本风压:0.45KN/m2;最大积雪深度170mm,基本雪压0.4 KN/ m2;2、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资料:地基容许承载, II类场地(详见地质勘测报告);最高地下水位:自然地面下0.8m;本工程的+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5.35m;3、 地震设防基本烈度:6度;4、 楼面和屋面活荷载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取用;5、 建材供应情况:所有建筑材料能保证供应;施工条件:该工程由具有一级资质的企业施工,施工单位实力雄厚,机具及技术力量均能满足要求

2、;7、设计标高:室内设计标高+0.000,室内外高差2600mm;8、墙身做法:墙身为粉煤灰轻渣空心砌块填充墙,用M5混合砂浆砌筑;内粉刷为混合砂浆底,纸筋灰面,厚20mm,“803”内墙涂料两度,外墙为贴瓷砖墙面。9、楼面做法:水磨石地面(顶面20mm水泥砂浆打底,5mm厚粉刷;底面15mm厚纸筋石灰抹底);10、屋面做法:现浇楼板上铺膨胀珍珠岩保温层(檐口处厚100mm,2%自两侧檐口向中间找坡),1:2水泥砂浆找平层厚20mm,二毡三油防水层,撒绿豆砂浆保护;11、门窗做法:门厅处为铝合金门窗,其他均为木门、钢窗;12、活荷载:屋面活荷载2.0 ;楼面活荷载2.0 ;走廊楼面活荷载2.5

3、 ;电梯机房7.0 ;盥洗室2.0 。二、结构布置及结构计算简图的确定:结构平面布置见图1,各构件尺寸确定如下:梁:框架梁: 取 联系梁:取 柱:角柱截面 中柱截面 楼板:楼板现浇楼板厚 100 根据地质资料,确定基础顶面离室外地面为500mm,由此可得底层层高为3.15m。各梁柱构件的线刚度如图所示。其中在求梁截面惯性矩时考虑到现浇楼板的作用,取 ,结构计算简图如图3所示。梁:柱:上部各层柱: 底层柱: 图1,结构平面布置图(局部) (注:B轴为框架方向计算轴) 图2,荷载分布简图 图3: 结构计算简图三、荷载计算:1、恒荷载计算:1.1屋面框架梁线荷载标准值:1.1.1屋面恒荷载:20mm

4、厚1:2水泥砂浆找平 100140厚(2%找坡)珍珠岩 100mm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 15mm厚纸筋石灰抹底 1.1.2框架梁: 自重 粉刷 因此,作用在顶层框架上的线荷载为: 1.2楼面框架梁线荷载标准值:1.2.1楼面恒荷载25mm厚水泥沙浆面层 100mm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 15mm厚纸筋石灰抹底 1.2.2框架梁:粉刷及自重 1.2.3填充墙:自重 粉刷 因此,作用在中间层框架梁上的线荷载为: 1.3屋面框架节点集中荷载标准值:1.3.1跨中集中荷载:连系梁:自重 粉刷 连系梁传来屋面自重: 1.3.2顶层边节点集中荷载:边柱连系梁:自重 粉刷 1m高女儿墙:自重 粉刷 边梁传来屋

5、面荷载 传来跨中集中荷载 1.3.3顶层中柱节点集中荷载次梁: 自重 粉刷 连系梁传来屋面自重 连系梁传来集中荷载 1.4楼面框架节点集中荷载标准值:1.4.1跨中集中荷载:连系梁:自重 粉刷 连系梁传来屋面自重: 1.4.2楼面边节点集中荷载:边柱连系梁:自重 粉刷 钢窗自重: 窗下墙体:自重 粉刷 窗边墙体:自重 粉刷 框架柱:自重 粉刷 边梁传来屋面荷载 传来跨中集中荷载 1.4.3楼面中柱节点集中荷载次梁及连系梁: 自重 粉刷 内墙:自重 粉刷 传来屋面自重 传来集中荷载 图4 恒荷载作用下的结构计算简图2、活荷载计算:活荷载作用下的结构计算简图如图5所示,图中各荷载值计算如下2.1屋

6、面活荷载 (i1,2,3,4,5) (i1,2,3,4,5) 跨中集中荷载 (i1,2,3,4,5)2.2楼面活荷载 (i1,2,3,4,5) (i1,2,3,4,5) 跨中集中荷载 (i1,2,3,4,5) 图5 楼面活荷载作用下的结构计算简图3、风荷载计算:风压标准计算公式:因结构高度,可取,对于矩形截面,可查荷载规范,将风荷载换成作用于框架每层节点上的集中荷载,计算过程如表1所示,表中为框架节点至室外地面的高度,A为一榀框架各层节点的受风面积,计算结果如图6所示:层次(m)622.21.2870.4512.489.40518.31.21312.879.13414.41.12312.878

7、.46310.51.01412.877.6326.61.012.877.5312.71.010.896.37 图 6:风荷载计算结果(单位:kN)四、内力计算:1、恒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恒载(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采用分层法,根据假定,除底层柱以外,上部柱线刚度取框架柱实际线刚度的0.9倍。对于对称结构,取半结构计算。1.1标准层: 计算简图:分解为三种荷载分别计算杆端弯矩。以杆件左端的杆端弯矩为例,计算过程如下: 线性荷载,计算时,可以取等效均布荷载为 所以,杆件左端的杆端弯矩 半结构中的其它杆件的各个杆端弯矩采用相同的方法求出,然后采用弯矩分配法进行标准层的弯矩计算,并绘出标准层弯矩图

8、。计算过程及弯矩图如下: 图7:标准层弯矩分配法计算过程根据分层法的假定,除底层柱以外的上部各层柱的传递系数取为,底层柱取为。绘出标准层弯矩图如下: 图8:标准层弯矩计算结果(单位:kN.m)1.2顶层: 图9:顶层弯矩分配计算过程图10:顶层弯矩计算结果(单位:kN.m)1.3底层: 杆端弯矩同标准层 图11:底层弯矩分配计算过程 图12:底层弯矩计算结果(单位:kN.m) 图13:恒载弯矩图,右边括号内为柱边梁截面弯矩值 (单位: )将各层分层法求得的弯矩图叠加,可得整个框架结构在活载作用下的弯矩图。很显然,叠加后框架内各节点弯矩并不一定能达到平衡,这是由于分层法计算的误差所造成的。为提高精度,可将节点不平衡弯矩再分配一次进行修正,修正后的弯矩图如上。跨中弯矩需根据求得的支座弯矩和各跨的实际荷载分布按平衡条件计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