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重要结论和模型整理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73055664 上传时间:2023-12-10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9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物理重要结论和模型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中物理重要结论和模型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中物理重要结论和模型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中物理重要结论和模型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中物理重要结论和模型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重要结论和模型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重要结论和模型整理(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物理重要结论和模型整理“重要结论和模型”,在做填空题或选择题时,就可直接使用。在做计算题时,虽必须一步步列方程,一般不能直接引用“重要结论和模型”,运用“重要结论和模型”,谨防“张冠李戴”,因此要特别注意熟悉每个“重要结论和模型”的推导过程,记清楚它的适用条件,避免由于错用而造成不应有的损失。下面列出一些“重要结论和模型”,供做题时参考,并在自己做题的实践中,注意补充和修正。一、静力学:1物体受几个力平衡,则其中任意一个力都是与其它几个力的合力平衡的力,或者说“其中任意一个力总与其它力的合力等大反向”。2两个力的合力:F 大+F小F合F大F小。 三个大小相等的共点力平衡,力之间的夹角为12

2、0。3力的合成和分解是一种等效代换,分力或合力都不是真实的力,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只分析实际“受”到的力。两个分力F1和F2的合力为F,若已知合力(或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又知另一个分力(或合力)的方向,则第三个力与已知方向不知大小的那个力垂直时有最小值。mgF1F2的最小值FF1F2的最小值FF1已知方向F2的最小值4物体在三个非平行力作用下而平衡,则表示这三个力的矢量线段必组成闭合矢量三角形;且有(拉密定理)。物体在三个非平行力作用下而平衡,则表示这三个力的矢量线段或线段延长线必相交于一点。5静摩擦力由其他外力决定,滑动摩擦力f=N中N不一定是mg。静/动摩擦力都可与运动方向相同。支持力

3、(压力)一定垂直支持面指向被支持(被压)的物体,压力N不一定等于重力G。物体沿斜面不受其它力而自由匀速下滑,则。6两个原来一起运动的物体“刚好脱离”瞬间: 力学条件:貌合神离,相互作用的弹力为零。运动学条件:此时两物体的速度、加速度相等,此后不等。7轻绳不可伸长,其两端拉力大小相等,线上各点张力大小相等。因其形变被忽略,其拉力可以发生突变,“没有记忆力”。滑轮两端的绳子上的弹力大小相等,且两个力其合力在其角平分线上. 8轻弹簧两端弹力大小相等,弹簧发生形变需要时间,因此弹簧的弹力不能发生突变。9轻杆能承受拉、压、挑、扭等作用力。力可以发生突变,“没有记忆力”。“二力杆”(轻质硬杆)平衡时二力必

4、沿杆方向。10两个物体的接触面间的相互作用力可以是:11在平面上运动的物体,无论其它受力情况如何,所受平面支持力和滑动摩擦力的合力方向总与平面成。FF1F212已知合力不变,其中一分力F1大小不变,分析其大小,以及另一分力F2。13、力的相似三角形与实物的三角形相似。二、运动学1在描述运动时,在纯运动学问题中,可以任意选取参照物; 在处理动力学问题时,只能以地为参照物。2匀变速直线运动:用平均速度思考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总是带来方便,思路是:位移时间平均速度,且3匀变速直线运动:时间等分时, ,这是唯一能判断所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方法;位移中点的即时速度, 且无论是加速还是减速运动,总有纸带点痕

5、求速度、加速度: ,4匀变速直线运动,= 0时:时间等分点:各时刻速度之比:1:2:3:4:5 各时刻总位移之比:1:4:9:16:25 各段时间内位移之比:1:3:5:7:9位移等分点:各时刻速度之比:1 到达各分点时间之比1 通过各段时间之比1()5自由落体(取): n秒末速度(m/s): 10,20,30,40,50 n秒末下落高度(m):5、20、45、80、125第n秒内下落高度(m):5、15、25、35、456上抛运动:对称性:, 7相对运动:共同的分运动不产生相对位移。设甲、乙两物体对地速度分别为,对地加速度分别为,则乙相对于甲的运动速度和加速度分别为 ,同向为“-”,反向为“

6、+”。8“刹车陷阱”:给出的时间大于滑行时间,则不能用公式算。先求滑行时间,确定了滑行时间小于给出的时间时,用求滑行距离。9绳端物体速度分解:对地速度是合速度,分解为沿绳的分速度和垂直绳的分速度。即物体的速度产生两个效果10在追击中的最小距离、最大距离、恰好追上、恰好追不上、避碰等中的临界条件都为速度相等。两个物体刚好不相撞的临界条件是:接触时速度相等或者匀速运动的速度相等。11物体刚好滑到小车(木板)一端的临界条件是:物体滑到小车(木板)一端时与小车速度相等。12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两个物体距离最大(小)的临界条件是:速度相等。vx1xyOx2s13平抛运动:在任意相等时间内,速度变化量相等;

7、任意时刻,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的正切总等于该时刻前位移与水平方向的夹角的正切的2倍,即,如图所示,且;两个分运动与合运动具有等时性,且,由下降的高度决定,与初速度无关;任何两个时刻间的速度变化量,且方向恒为竖直向下。14、小船过河: 当船速大于水速时 船头的方向垂直于水流的方向时,所用时间最短, 合速度垂直于河岸时,航程s最短 s=d d为河宽当船速小于水速时 船头的方向垂直于水流的方向时,所用时间最短,dV船V合V水 合速度不可能垂直于河岸,最短航程s 15、绳端物体速度分解vv2平面镜点光源三、运动和力1水平面上滑行:ag2系统法:动力阻力m总a3沿光滑斜面下滑:a=gsin沿粗糙斜面下滑

8、的物体 a(sin-cos)沿如图光滑斜面下滑的物体: 沿角平分线滑下最快当=45时所用时间最短 小球下落时间相等小球下落时间相等增大, 时间变短F4一起加速运动的物体,合力按质量正比例分配: Fm1m2m2m1Fm2m1F1F2m2m1FF2m2m1F1 ,(或),与有无摩擦(相同)无关,平面、斜面、竖直都一样。 A不离开斜面,则系统,向右;A不沿斜面上滑,则系统,向左。AaABA对车前壁无压力,且A、B及小车的加速度5几个临界问题: 注意或角的位置! a斜面光滑,小球与斜面相对静止时 6判断物体的运动性质直接由加速度或合外力是否恒定以及与初速度的方向关系判断;由速度表达式判断,若满足;由位

9、移表达式判断,若满足;F7如图示物理模型,刚好脱离时。弹力为零,此时速度相等,加速度相等,之前整体分析,之后隔离分析aagF 简谐振动至最高点 在力F 作用下匀加速运动 在力F 作用下匀加速运动8下列各模型中,速度最大时合力为零,速度为零时,加速度最大BFFB9超重:a方向竖直向上;(匀加速上升,匀减速下降)失重:a方向竖直向下 10、汽车以额定功率行驶时VM = p/f11、牛顿第二定律的瞬时性: 不论是绳还是弹簧:剪断谁,谁的力立即消失;不剪断时,绳的力可以突变,弹簧的力不可突变.12、传送带问题:传送带以恒定速度运行,小物体无初速放上,达到共同速度过程中,相对滑动距离等于小物体对地位移,

10、摩擦生热等于小物体的动能13动摩擦因数处处相同,克服摩擦力做功 W = mg SSS14、平抛速度反向延长交水平位移中点处,速度偏角的正切值等于2倍的位移偏角正切值。斜面上起落的平抛速度方向与斜面的夹角是定值。四、圆周运动 万有引力:1向心力公式: 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F=mg tg方向水平,指向圆心mgTmgN 你们飞机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盘旋 Nmg火车、2在非匀速圆周运动中使用向心力公式的办法:沿半径方向的合力是向心力。3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绳.o.oHR(1)绳,内轨,水流星最高点最小速度,最低点最小速度,上下两点拉压力之差6mg要通过顶点,最小下滑高度2.5R。 (2)绳端系小球,从

11、水平位置无初速下摆到最低点:弹力3mg,向心加速度2g(3)“杆”、球形管:最高点最小速度0,最低点最小速度。球面类:小球经过球面顶端时不离开球面的最大速度,若速度大于,则小球从最高点离开球面做平抛运动。4重力加速,g与高度的关系:,为地面附近的加速度。5解决万有引力问题的基本模式:“引力向心力”6人造卫星:高度大则速度小、周期大、加速度小、动能小、重力势能大、机械能大。 速率与半径的平方根成反比,周期与半径的平方根的三次方成正比。 同步卫星轨道在赤道上空,h5.6T,v = 3.1 km/s7卫星因受阻力损失机械能:高度下降、速度增加、周期减小。8“黄金代换”:重力等于引力,GM=gR29在

12、卫星里与重力有关的实验不能做。10双星:引力是双方的向心力,两星角速度相同,星与旋转中心的距离跟星的质量成反比。11第一宇宙速度:,v1=7.9km/s12两种天体质量或密度的测量方法:观测绕该天体运动的其它天体的运动周期T和轨道半径r;测该天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13卫星变轨问题圆椭圆圆a在圆轨道与椭圆轨道的切点短时(瞬时)变速;b升高轨道则加速,降低轨道则减速;c连续变轨:(如卫星进入大气层)螺旋线运动,规律同c。14、第一(二、三)宇宙速度V1(g地R地)1/2(GM/R地)1/27.9km/s(注意计算方法);V211.2km/s;V316.7km/s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和最大环绕速度均为

13、V7.9km/s,卫星的最小周期约为86分钟地球同步卫星:T24h,h3.6104km5.6R地(地球同步卫星只能运行于赤道上空)v = 3.1km/s人造卫星:大小大小小。速率与半径的平方根成反比,周期与半径的平方根的三次方成正比。15、卫星因受阻力损失机械能:高度下降,速度增加,周期减小,势能变小,机械能变小。在飞行卫星里与依靠重力的有关实验不能做。16、行星密度: = 3 /GT2 式中T为绕行星运转的卫星的周期。.17、物体在恒力作用下不可能作匀速圆周运动18、圆周运动中的追赶问题(钟表指针的旋转和天体间的相对运动): 五、机械能:1求机械功的途径:(1)用定义求恒力功W = F S cosa (恒力)。 (2)用做功和效果(用动能定理或能量守恒)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