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有效性评价研究报告课题阶段性报告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73054022 上传时间:2023-12-1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有效性评价研究报告课题阶段性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有效性评价研究报告课题阶段性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有效性评价研究报告课题阶段性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有效性评价研究报告课题阶段性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有效性评价研究报告课题阶段性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有效性评价研究报告课题阶段性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有效性评价研究报告课题阶段性报告(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职学校公共根底课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有效性评价体系研究课题阶段性研究报告内容提要:中职学校公共根底课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有效性评价体系研究是*省2021年教育科研资助金工程基于中高职衔接背景下的区域中职教学质量监控与教学评价体系研究与实践的子课题。教学的有效性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具体表达。然而,目前中职学校公共根底课的课堂教学,因诸多因素呈现低效甚至是无效的普遍现象。如何提高中职学校公共根底课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中职教育要突破的重点和难点。很多情况下,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受评价的制约和引导的,有效的教学评价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抓手和杠杆。课题组首先通过文献法、比拟法对有关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理论进展收集

2、、整理、比拟、归纳和分析,为课题提供充足的研究背景和理论依据;然后采用调查法和访谈法对我市局部中职学校公共根底课的课堂教学现状进展实际问卷和访谈,从教师、学生和学校教学管理的不同角度分别分析总结出公共根底课课堂教学低效甚至是无效的原因。在此根底上对中职学校公共根底课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性评价进展研究,构建相应的评价体系。关键词:中职学校 公共根底课 有效性评价 一、本课题研究的背景一国际职业教育的人文化和宽根底化教育的功能和本质是促进人的开展。教育不仅仅是为了给经济界提供人才,把人作为经济工具;也不再仅仅是到达*些目的技能、获得各种能力、经济目的一种手段;教育更旨在促进人的开展。爱因斯坦认

3、为: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一个专家。因而职业教育应满足有关职业部门需要的技术教育,同时要保证个人人格和文化充分开展所必须的一般教育;职业教育方案应该人文化和宽根底化,以提高适应性,拓宽就业时机,提高教育和职业的能动性。正如第二届国际技术与职业教育大会提出,21世纪的职业教育应使学习者能够终身不断地获取知识、价值观和态度、各种能力和技能,以便更好地适应变革的需要。二中职学校公共根底课的重要意义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假设干意见教职成20218号指出职业教育要切实转变教学观念,正确处理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和职业能力培养的关系,正确处理学生

4、文化根底知识学习与职业技能训练的关系。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学生职业生涯持续开展的实际需要,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必要的文化知识和熟练的职业技能,德、智、体、美全面开展,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立者和接班人。国务院关于加快开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2119号指出在保障学生技术技能培养质量的根底上,加强文化根底教育,实现就业有能力、升学有根底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科学合理设置课程,将职业道德、人文素养教育贯穿培养全过程。教育部明确指出,中职学校公共根底课程包括德育课、文化课(含语文、数学、英语和计算机应用根底课)、体育与安康课、艺术课及其他选修公共课程。其任务是引导中职学生树立正确的

5、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养;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奠定根底,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开展的需要,促进终身学习。可见,中等职业学校公共根底课是专业现代化建立的重要组成局部,对提升中等职业学校内涵建立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三中职学校公共根底课教学现状令人担忧课题组针对我市中职学校公共根底课的教学现状进展了实际调查和分析。当前我市中职学校公共根底课的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公共根底课教师教学理念落后,师本位思想严重;第二,中职学校公共根底课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影响教与学的和谐;第三,教学目标单一,不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第四

6、,教师课堂组织管理缺乏专业化,影响教学有序进展;第五,教学内容僵化、陈旧,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第六,教学方法单一,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第七,教师存在心理安康隐患,影响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第八,不重视公共根底课、随意压缩公共根底课学时、缺乏有效的公共根底课课堂教学评价等,给公共根底课教师带来一定伤害。因此,中职学校公共根底课目前的课堂教学现状可谓教师厌教,学生厌学,教与学陷入恶性循环,呈现低效甚至是无效的普遍现象。四中职学校公共根底课课堂教学评价存在问题在课堂教学评价的有效性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的逻辑关系中,课堂教学评价的有效性是根底和前提,是重要抓手和杠杆。目前,中

7、职公共根底课课堂教学评价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评价的随意性、单向性、静态性、片面性、终结性,从而带来公共根底课教师课堂教学评价的低效甚至是无效。具体表现在公共根底课课堂教学评价缺乏完整和标准的科学体系,许多评价行为都是教师的随意行为;在评价的管道上重教轻生,只有专家领导对教师、教师对学生的单向评价;在评价状态上无视学生学习活动的变化性,无视学生安康成长和教师专业化开展;在评价内容上只关注学生知识的积累,不重视学生学习情感态度、习惯、价值的生成;在评价的归宿上不重视过程,只重视结果。这些问题和弊端,制约了公共根底课任务的实施和目标的实现。二、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根底一最近开展区理论。前苏联教育

8、家维果茨基的研究说明:教育对儿童的开展能起到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但需要确定儿童开展的两种水平:一种是已经到达的开展水平;另一种是儿童可能到达的开展水平,表现为儿童还不能独立地完成任务,但在成人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却能够完成这些任务。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开展区。把握最近开展区,能加速学生的开展。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目标要求教师能准确把握学生的最近开展区,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学习及思维的开展。二认知理论认知理论是建立在格式塔心理学的根底上的,在这种意义上也被称为场的理论。代表人物是托尔曼,其理论要点集中在1932年发表的动物和人的有目的的行为中。行为作为显见的行为是可以被理解

9、的,它是有目的性的,是根据环境中的目标和导致这一目标的手段之间的关系的认知而来的。所谓认知,并不是个别的感知和局部的知觉,而是对含有格式塔心理学所说的形态知觉这种更大的整体的认识。它也包括对象间的相互关系和意义关系,是在对对象间的手段-目的关系的期待这一形态上成立的。如果把对动物具有重要意义的对象称为意义体,则作为手段的那些对象就被称为符号。在这二者之间,由于经历的作用形成赋予意义的手段-目的关系,把这种形成了的整体称为符号完形。所以,认知理论也被称为符号完形理论。通过学习,动物去制作对其木身具有意义的*种环境认知地图。因此,学习过程也可以说是这种认知地图的形成过程。因此,有效的课堂教学也可以

10、说是这种认知地图的形成过程。三期望理论期望理论又称作效价-手段-期望理论,是管理心理学与行为科学的一种理论。这个理论可以公式表示为:冲动力量=期望值效价。是由北美著名心理学家和行为科学家维克托弗鲁姆于1964年在工作与鼓励中提出来的鼓励理论。期望理论是以三个因素反映需要与目标之间的关系的,要鼓励员工,就必须让员工明确:(1)工作能提供应他们真正需要的东西;(2)他们欲求的东西是和绩效联系在一起的;(3)只要努力工作就能提高他们的绩效。在这个公式中,冲动力量指调动个人积极性,激发人内部潜力的强度;期望值是根据个人的经历判断到达目标的把握程度;效价则是所能到达的目标对满足个人需要的价值。这个理论的

11、公式说明:人的积极性被调动的大小取决于期望值与效价的乘积。也就是说,一个人对目标的把握越大,估计到达目标的概率越高,激发起的动力越强烈,积极性也就越大。有效教学目标的实施过程,需要教师能用期望理论,来建立对学生的积极期望,来鼓励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四人本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的代表人物罗杰斯认为人的情感与认知是密不可分的,提倡教育是知识教育与情感开展二者的结合,这成了人本主义教育观的核心思想。罗杰斯认为,在现代社会中最有用的学习是了解学习的过程,学习应是从做中学来的,促进学习的最有效方式之一是让学生接触实际问题,包括个人问题、社会问题及自然科学问题和哲学、伦理问题等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不是授

12、之以鱼,而是授之以渔,即不能单纯教学生知识,而应当充当学习的促进者,为学生提供学习手段,提供学习资源,提供一种促进学习的气氛,使学生知道如何学习。五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教学论认为,知识的建构通过学生的自我反思、自我调节完成,由于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一套最正确的学习方式,因而各人的知识建构方式不一定一样。建构主义强调人的主体能动性,即要求学习者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在与客观教学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学习者积极地通过自我组织建构自身的知识框架。建构主义还认为,认知个体是在主动地解释客观世界,认知个体处在不断开展与改革的过程中,人在认识世界的同时认识自身,人在建构与创造世界的同时建构与创造

13、自身。因此,基于建构论的教学评价要求有效的教学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多方互动、学习形式的多样化、自我反思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六后现代主义理论在后现代主义看来,这个世界是开放的、多元的,在这个以创新为时代精神的社会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新鲜事物层出不穷,创新己经成为社会、个人开展的动力源。成认开放性和多元性,也就为人充分展示生命的本身提供了大舞台。后现代主义以其兼容并包的宽容态度和尊重个体主体性的宽广胸怀,给生活在这个世界的每个人开放了生命的空间。后现代主义倡导注重过程以及目的与手段统一,均认为个体是在活动的过程中得以不断开展的。后现代主义告诉我们: 每个教师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课堂教

14、学不能以绝对统一的尺度去度量教师的教学水平,而要给教师的个性开展和创造性留有一定的空间。七教育评价理论对本课题有重要影响的教育评价理论主要有行为目标评价理论、CIPP评价理论和第四代教育评价理论。行为目标评价理论的根本思想是先制定目标,再根据目标选择和组织学习经历,然后评价目标的实现程度。CIPP评价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为决策提供有用信息,认为评价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良,对本课题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指导作用。第四代教育评价理论提出的共同构建、全民参与、价值协商等评价思想,为本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三、本课题研究的概况一课题研究要解决的问题1、目前中职学校公共根底课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现状

15、及存在的问题;2、构建中职学校公共根底课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有效性评价体系。二课题研究的意义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丰富和完善中职学校公共根底课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理性思考,探究公共根底课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活动的内在规律。本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是通过研究构建中职学校公共根底课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有效性评价体系,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导向和动力作用,帮助教师更新公共根底课教学理念,促进师生之间更有效的沟通,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教师专业化成长,提高公共根底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而提升中职学校公共根底课的课堂教学质量。三主要思路根据目前我市中职学校公共根底课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围绕促进公共根底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对中职学校公共根底课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有效性进展研究,提出中职学校公共根底课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有效性评价的原则与方法,构建一套中职学校公共根底课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有效性评价体系,并在我校开展实验。在实验中和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后,针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和师生、专家领导的意见建议,及时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