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的养殖价值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73053247 上传时间:2024-01-1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5.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蚯蚓的养殖价值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蚯蚓的养殖价值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蚯蚓的养殖价值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蚯蚓的养殖价值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蚯蚓的养殖价值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蚯蚓的养殖价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蚯蚓的养殖价值(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蚯蚓养殖第一章 小小蚯蚓大大产业 (一)蚯蚓的医用及食用价值 蚯蚓入药已有久远的历史,但人工养殖蚯蚓入药,在我国是从八十年代开始,医药学家经过近10年的努力, 终于研制成用人工养殖的蚯蚓,提取蚓激酶入药, 并于1994年底获国家卫生部批准,现年用量为几百吨蚯蚓。蚯蚓粪又是优质有机肥料。 蚯蚓除含有多种氨基酸外,还含有丰富的粗蛋白, 比鱼、大豆、肉类和骨粉的含量都高。 蚯蚓食品大都以 烹、炒、炸、煎为主,味道十分鲜美。在欧、美、日本, 精制的蚯蚓已被用于焙制饼干、 面包和肉类的代用品。 蚯蚓肉和牛肉混合制成的汉堡包, 其售价比一般汉堡包贵15。 日本食

2、品工业运用现代技术开发研制出蚯蚓粉保健食品。经测定这种蚯蚓保健品,含有蛋白质585, 脂肪63,亚油酸110毫克,维生素B1 13毫克, 维生素B2 33毫克,灰分59等多种营养成分。试验结果表明,这种保健食品具有调节身体疲劳状况,降低血过高的胆固醇,低血压以及预防神经痛和便泌等效果。 近年来国际上经济发达国家已兴起一个开发蚯蚓保健食品热,蚯蚓的年贸易额在20亿美元左右, 而每年正以2025的速度递增。美国、加拿大、 日本等国都在大力发展蚯蚓养殖业。 日本是目前蚯蚓的最大消费国,也是最大的蚯蚓进口国。 仅用蚯蚓做的钓鱼用的钓饵,日本客商每年的用量近百吨。 (二)小蚯蚓引出大产业 蚯蚓,俗称“曲

3、蟮”,明代李时珍认为:“蚯蚓之行也,引而后申,其蝼如丘,故名蚯蚓”。蚯蚓分陆生与水生两类,全世界蚯蚓的种类达3000余种。长期以来,人们对蚯蚓的了解仅仅停留在它具有疏松土壤的作用,以及可作为垂钓时的鱼饵。随着对蚯蚓内部组织的研究的深入,蚯蚓的药用价值正逐渐浮出水面。 心脑血管疾病是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每年大约有1200万人死于心脏病和脑猝死。卫生部统计资料表明,我国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超过200万人,发病人数超过2000万人。当前,国内外通常采用尿激酶和链激酶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这些药物在溶解血栓的同时有导致出血的隐患,并且价格昂贵,因而难以起到理

4、想的效果。 日前,通过对蚯蚓药用价值的深入研究,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百奥药业有限公司成功地开发出国际上第一种对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具有显著疗效的口服抗栓生物技术药物-百奥蚓激酶胶囊。 科研人员经过几代杂交培育出的特种蚯蚓中分离出蛋白水解酶,这种酶含有前卫蛋白溶解酶和类似的组织纤维蛋白溶解内原激活物。这些“蚓激酶”可以降低纤维蛋白原的含量,抑制纤维蛋白原生成纤维蛋白,或者直接水解纤维蛋白,起到跟踪溶栓的作用,抑制内原酶性凝血功能亢进,预防纤维蛋白血栓的形成。据此机理,他们成功地开发出百奥蚓激酶胶囊。多年来的临床应用表明,该胶囊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防治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 据了解,“蚓激酶系列产品及蚯

5、蚓产业化工程”已经获得国家计委批复,列入2001年国家高技术发展项目计划。据介绍,这一示范工程将投入7000多万元,用于建设蚓激酶系列产品产业化生产基地和药用蚯蚓工业化生产基地,形成年产蚓激酶胶囊1亿粒、针剂3000万支、药用蚯蚓1000吨的生产能力。 专家认为,这一项目还可形成高效的“农业废弃物蚯蚓蚯蚓生物制剂植(动)物生产”生态链,并有望延伸成产业链。这将充分利用蚯蚓在生态农业中的接口与增效作用,创立生态农业的新模式,达到变废为宝、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据介绍,国内一些科研机构已经发现蚯蚓组织中含有抑制癌细胞生长的物质。随着临床应用研究的深入发展,蚯蚓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价值将会更充分地显示

6、出来。 (三) 生产的历史及现状 传统的研究和利用都是以野生蚯蚓为主,直到20世纪60年代,一些国家才开始进行人工饲养蚯蚓,到70年代,蚯蚓的养殖热已遍及全球。作为一项颇有前途的新兴养殖业,目前许多国家已发展和建立了初具有规模的蚯蚓养殖企业,如美国、日本、加拿大、英国、意大利、西班牙、澳大利亚、印度、菲律宾等,有的国家已发展到厂化养殖和商品化生产。美国目前约有300个大型蚯蚓养殖企业,并在近年成立了国际蚯蚓养殖者协会,一些蚯蚓养殖公司正在着手利用养殖蚯蚓来处理大城市后院的垃圾。日本目前有大型的蚯蚓养殖场200多家,从事蚯蚓养殖的人数达2000余人,全国建立了蚯蚓协会,静冈县在1987年建成1.

7、65万平方米的蚯蚓工厂,每月可处理有机废物和造纸厂的纸浆3000吨,而且还生产蚯蚓饲料添加剂,以满足人工养殖蚯蚓的需要;丘库县蚯蚓养殖工厂,养殖10亿条蚯蚓,用于处理食品厂和纤维加工厂的10万吨污泥,化废为肥。世界农业1984年第10期报道,在菲律宾,蚯蚓养殖技术已经标准化,一般由蚯蚓养殖公司向蚯蚓养殖户提供种蚓,饲养者把收获的蚯蚓卖给公司,供出口或国内加工及消费。国外科技消息在1988年14期报道,英国康普罗斯泰公司建立了一个利用蚯蚓处理猪粪的工厂,将固体的猪粪转化为蛋白饲料,代替鱼粉和大豆用来喂鱼和家禽。蚯蚓粪是优质肥料,可与工业化肥相媲美。目前,每年国际上蚯蚓交易额已达20亿美元。 我国

8、于1979年从日本引进大平2号蚯蚓和北星2号蚯蚓,这两个蚯蚓品种同属赤子爱胜蚓,其特点是:适应性强,繁殖率,适于人工养殖。自1980年开始,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进行了试验与推广,曾掀起了一阵养殖蚯蚓热,约有600多个县开展了人工养殖蚯蚓工作,但由于种种原因,大部分已经终止了生产,仅仅一小部分养殖单位和一些科研单位保留了种源。20年来,搞得较好的如北京双桥蚯蚓养殖场,该场利用猪、牛粪养殖蚯蚓,而积达70100亩,主要用途是利用蚯蚓作为提取治疗脑血栓药的原料,将蚯蚓粪作为草坪和花卉肥科,其产品销往日本、朝国等国家。1999年7月下旬,中国科学院动物邀请世界蚯蚓协会主席爱德华兹来我国参观考察,并在北

9、京筹建了世界蚯蚓协会中国分会,为我国蚯蚓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加入世界经济循环找开了通道,这必将推动我国蚯蚓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四) 蚯蚓的经济价值 蚯吲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期用途广泛,除作为传统的中药外,还可提取蚓激酶、(又有效成分为纤维蛋白溶酶和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氨基酸,作为轻工业的原料,生产美肤剂化妆品,亦可作美味佳肴。除此之外,人们还利用蚯蚓来改良土壤,培肥地方,有的还用它处理城市垃圾、治理环境污染等。 一、蚓在医药保健方面的应用 我国很早以前就有用蚯蚓及蚓粪治病的记载。蚯蚓在中医学上称为地龙,是传统的中药,市售品分为广地龙和土地龙两种。广地龙的原动物为蚯蚓科的参环毛蚓,主要分布在

10、我国的广东、广西和福建;土地龙种类不一。 我国医学界通过长期临床实践证明,地龙性寒,味微咸,具有清热解毒、利尿、平喘、降压、抗惊劂等作用,在本草纲目一书中由地龙配制的药方就有40余种,可用于治疗热结尿闭、高热烦躁、抽搐、经闭、半身不遂、咳喇喘急,肺炎、慢性肾炎、小儿急慢惊风、癫痫、高血压、风湿、痹症、膀胱结石、黄疸等多种疾病。 近年来,人们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蚯蚓的药用成分、药理作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证明蚯蚓具有多种药理功能。据分析,蚯蚓体内含有地龙素、地龙解热素、地龙解毒素、黄嘌呤、抗组织胺、胆碱、核酸衍生物、B族维生素等多种药用成分。地龙素内主要含有酷氨酸,可扩张支气管,有抗组织胺作用,能

11、缓慢降低血压,促进子宫平滑肌的收缩。 目前,许多科学工作者致力于利用蚯蚓提取蛋白酶(又称博洛克)的研究。日本宫崎医科大学原恒教授发现地龙有一种特殊的酵素,有溶解血栓作用。日本株式会社大都制药厂生产的龙心可以治疗脑血管栓塞、冠状动脉血栓形成、心肌梗塞、静脉曲张,以及心绞痛、高血压、糖尿病、肾功能衰竭、风湿性关节炎等多种疾病。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曹跃辉等研究人员与东风制药厂共同开发的蚓激酶,经临床试验,适用于治疗各种血栓性疾病、静脉曲张、静脉炎及风湿性关节炎等症。北京大学生命中心,用蚯蚓提取物研制成血脂康,经临床试验,疗效甚佳。中国科学 院黄福珍研究员与北京康宁医药保健品有限公司合作研制的福乃

12、康胶囊,是从蚯蚓中提取的活性物质,有较强抑制肿瘤细胞的能力,可以减少癌细胞的扩散和转移,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另外,已经发现蚯蚓的浸出液还可用于美容保健。如果将蚯蚓浸出液加入膏、霜、膜中,可消除雀斑,防止太阳辐射,是很好的保健护肤品。 二、蚯蚓在畜禽、水产养殖方面的应用 近年来,世界各国畜禽、水产养殖业迅速发展,对动物性蛋白质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但由于环境污染,加上对鱼类的滥捕,导致鱼粉等动物性蛋白饲料严重不足。因此,开辟蛋白饲料的新来源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不少国家发展蚯蚓养殖,并进行了利用蚯蚓开辟蛋白质饲料新来源的研究。研究发现,蚯蚓体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蚯蚓的蛋白质含量稍低于秘鲁鱼

13、粉,但高于饲用酵母、豆饼,为玉米蛋白含量的6倍以。蚯蚓的脂肪含量也较高,每千克代谢能约为12260焦耳,仅次于玉米,而高于秘鲁鱼粉、饲用酵母和豆饼。 衡量某一种饲料的营养价值高低,除看其蛋白质含量外,还要看其蛋白质的品质如何,即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及其含量、比例,尤其是必需氨基酸的含量。蚯蚓体内所含的氨基酸优于饲用酵母和豆饼,接近于鱼粉。 蚯蚓体内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B、E,各种矿物质及微量元素。据测定,每100克蚯蚓体内含有维生素B10.25毫克,维生素B22.3毫克。蚯蚓体内铁的含量是豆饼的10倍以上,为鱼粉的14倍;铜的含量为鱼粉的2倍;锰的含量是豆饼或鱼粉的46倍;锌的含量为豆饼或鱼粉

14、的3倍以上;尤其是蚯蚓体内磷的利用率高达90%以上。 另外,蚯蚓的粪便也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质和多种微元素。日本食品分析中心曾经对蚯蚓粪进行过分析,含水量11%的蚓粪内所含量的全氮约3.6%,以此换算成粗蛋白为22.5%。因此,蚓粪也可供畜禽和鱼类食用。 国外许多饲料厂将蚯蚓粉作为动物的配合饲料成分用于养猪、养鸡、养鱼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国内许多研究单位也对蚯吲作为畜禽、鱼等饲料进行了研究和应用。据报道,每头猪每天喂鲜蚯蚓0.10.2千克,每天可增重0.250.35千克;而不喂蚯蚓的猪每天增重只有0.150.35千克。用蚯蚓喂蛋鸭,可使每只鸭每天都产蛋,并且每个蛋比饲料蚯蚓前平均重10克。山东莱

15、阳农学院的孙振军等人,利用蚯蚓代替鱼粉,蚓粪代替部分能量饲料用来喂猪、鸡、鱼等试验,增产极为显著。另有报道,蚯蚓粉可用作生猪快速生长剂。 三、蚯蚓在农业方面的应用 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在蚯蚓的习性和它对形成植物土壤的作用一书中写到蚯蚓是农业的犁手,是改良土壤的能手等。关于蚯蚓改良土壤的研究工作,国内外已有不少人做过。 蚯蚓通过不断地纵横钻洞和吞土排粪等生命活动,不仅能改变土壤的物理性质,而且还能改变土壤的化学性质,使板结贫瘠变成疏松多孔、通气透水、保墒肥跃而能促进作物根系生长的团粒结构。近年来,有人研究了蚯蚓对土壤结构形成的速度,并通过形态和微结构的观测研究及蚯蚓团聚体的性质及有机和无机复合体的电子显微镜观察,认为蚯蚓具有较高的水稳定性以及优良的供肥保肥能力,称之为微型的改土车间。实验证明,有蚯蚓栖息的周围土壤中,许多无机盐的无素如磷、钾、钙、镁等增加数倍。 蚓粪与原土养分含量比较,蚓粪中腐殖质含量较之原土提高36%160%,全氮增加38%229%,速效氮增加75%105%,其中速效磷增加20%68%,速效钾增加19%36%。 实验证明,蚓粪较之畜粪的磷、钾、钙以及有机物的含量高出数倍,其肥力比畜粪要好。蚓粪不仅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使栽培的植物生长、发育良好,而且还可增强植物抗病害的能力。 蚓粪、畜粪养分含量比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