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诗的创作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73052830 上传时间:2024-01-26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9.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律诗的创作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律诗的创作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律诗的创作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律诗的创作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律诗的创作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律诗的创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律诗的创作(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律诗的创作第一节律诗的选题与构思同学们好,上一章我们学习了律诗的章法结构,知道了律诗 在写作中的四个步骤起、承、转、合,以及各步骤的功能和 写作方法。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要给大家介绍律诗的创作。首 先讲创作中的第一步,律诗的选题与构思。一、选题律诗创作,当然是先有了想要写诗的主观意向。因为被生活 中的某些事物所感动,要通过作品把自己的想法和感觉写出 来。古诗词发展传承到今天,用诗词反映现代社会的许多新 事物,也是诗词界人士古为今用、开拓创新的一项新课题。 但诗词题材是有局限性的,有其自身的美学范畴,不是字数 够了就是诗。若用诗词代替说话,变成解说词,那就会使其 粗俗化,是最不足取的。诗词可以反映的

2、题材十分广泛,包 罗万象,但诗不能象流水帐一样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所以首 先就要选题,也就是你想要写什么题材?通过什么题材来抒 发表达你的想法和感觉。传统的题材有思乡、怀古、田园、 边塞、闺情、宫怨、咏物、言志等,我们在后边在详细介绍 这些说的是自己有了创作欲望去选题,还有就是一些应酬、 命题之作,就比如唱和的,你就要根据原玉的内容就写;还 有就是确定了题目的,比如我们留作业,规定了你写什么题 目,那么就限定了你的选题范围,这种情况下你可以在这个 限定的范围内再去细选,就比如我们让写冬,那么你的选题 范围只能在冬的范围里去选小的题目,比如冬天的植物(梅 花、松、)、景色(雪、雾凇、冰凌)等。我们

3、经常说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每个时代的作 品,都带有非常浓厚的时代元素,诗言志,诗言情,劳者歌 其事,饮者歌其食。南宋诗人陆游有“文章本天成,妙手偶 得之”的句子,一个优秀的作者,往往是能抓住生活中的特 点,以及生活中的精彩瞬间入诗的。有时候一个眼神、一次 邂逅、一个酒局、一场风雨、一句笑话等等,都是诗词的主 题,也都是我们灵感的源泉,关键是要看你怎样去把握、怎 么样去捕捉到这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信息。生活多姿多彩, 岁月无穷魅力,祖国大好河山,都是我们可以选择的素材和 意象,文化是发展的,思想是进步的,我们要往前走,我们 的作品题材应该丰富多彩,可以是喜怒哀乐,生老病死,悲 欢离合,也

4、可以是幸福快乐、唯美浪漫,关键是怎样创新, 如何精雅,不能人云亦云,这是选题的关键所在。二、构思选了题接下来就是要构思了。构思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是我 们在写作过程中,在自己头脑里进行研究、设计的一系列定 向的、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也是作者对创作作品的主题、选 材和表达方式进行全面思维的过程。就像搞建筑盖大楼,想 要盖成什么样式什么结构的,想要怎么盖?就要有个规划, 然后设计画出图纸,最后才能按照设计好的图纸去盖。同样, 在诗词创作上,构思也是作者创作前的一个大的过程,也是 作者接触素材以后进行触感、选题、立意、炼意的过程。在 实际创作中,构思会有种种不同的情形。构思的过程或长, 甚至很长,如左思

5、作三都赋,构思十年方成;或短,甚 至很短,如曹植之七步成诗。成熟的作者可以省略一些环节, 或一挥而就,或即席赋诗,出口成章。这一切是在瞬间完成 的。这是因为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才有这快捷的功力。比较 成熟的作者几乎很多时候,边构思,边写作,边修改,最后 定稿。而初学者则应该先认真构思,想好取象造境、章法布 局、选韵以及大体内容的安排,并应做好这每一步。 构思,应该分总体构思和具体构思。 先说总体构思。构思,在立意的基础上进行。立意,确定了 诗的中心,依据这个中心,去考虑相关的一切。这是文学创 作中的一般规律。人们说的“触景生情”,往往是先有情, 后取景抒情。真正的“触景生情”的不是没有,是很少的

6、, (除非你是个特别感性的、多愁善感的人).先有的这个“情”, 就是意。先立意,后成诗。曹植的七步诗就是先立意, 这个意,是曹丕给立的。曹丕下令让曹植“以兄弟为题”作 诗,七步不成行大法,予以迫害。在这危急时刻,曹植按照 既定的意,作出七步诗,方逃过一劫。立意之后构思。构思,要考虑些什么呢? 首先,要考虑的,就是用多大容量来达意。这要依据自己 的阅历对社会和自然的观察、知识的积累,驾驭诗词语 言的能力,决定一首诗中的容量。其次,依据要入诗的容量的多少,来确定表现形式,是写 绝句、八句律诗,还是长律。 再次,从大的方面构思。要考虑整体结构。如果确定写绝句, 就要考虑是用“起承转合”的一般结构,还

7、是用特殊结构。 如果运用特殊结构,是用二二结构,还是用三一结构。如果 内容较多,就确定写八句的律诗,那问题要复杂一些。要考 虑铺陈描写、叙事、议论、抒情各自的分量,大致各用几句, 并由此决定其结构,就要考虑是用律诗的一般结构,还是用 律诗的特殊结构。如果用特殊结构,是用哪一种特殊结构, 这些都考虑好之后,再写起来就较顺理成章了。真正写起来 如果确定的结构不合适,还可以编写边修改结构,内容决定 形式,形式服务内容。这时需要同时考虑取象、意脉、表达 方式、表现手法、平仄格式和韵脚等。 以上说的是总体构思。再说具体构思。具体构思是通过语言 进行的,这就有了平仄格式与韵字的问题了。 平仄格式的构思,常

8、常是随着写诗的顺序确定的。有时是从 第一句开始,按照平仄的粘对关系确定平仄格式。但实际作 诗时往往并不从第一句开始写,而是在构思时先想好了一句 或一联。如果这一句或一联是满意的,就要考虑把它放在适 当位置,即安排在第几联,以适合整体构思。然后,再按照 粘对规则向前向后推出前后的平仄格式,这样,平仄格式就 确定了。这时如果有的诗句的平仄格式不合格律就调整词语 的顺序,使之合律;如果多数诗句不合格律,那就要改换平 仄格式,达到目的为止。韵字,在确定满意的一联时,对句的末尾字就是韵字,这样 韵字就确定了。再思考其它诗句时,就要使用与初步确定的 韵字同韵部的字,这样,韵字就最后确定了。当然每个人选择平

9、仄和韵字的方式不同,有的人是先选好韵 部,再确定平仄格式去写,这个没有定式,按照自己的习惯 就好。通过以上这些程序,构思就大体完成了,这里说的只是一般 的构思情形。写诗,人们构思的习惯是不同的,这里说的不 能完全符合每个人的构思习惯,只不过为初学格律诗词的诗 友们提供一些参考罢了。善于写格律诗词的人,构思是一切 从简的。刚才我们说了,总体构思要在立意的基础上进行,下面我们 就说说第一步立意。三、立意1.诗以意为主。立意主要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非常重视这个“意”字,比如:书法艺术讲究“意在笔先”, 国画艺术也讲究“意在笔先”。郑板桥提出来“眼中之竹”“胸 中之竹”“手中之竹

10、”三竹说,同样可以运用在诗词创作上, 诗以意为主,这是中华诗词能传承数千年的灵魂所在。现在 来看,老祖宗定下的章法不错,所以,我们必须继承和发扬。什么是“意”呢?通俗的讲,立意就是诗人创作诗歌的 用意,也可以说是作品的主题,它是作品的灵魂所在,是作 者创作的作品所集中表现的思想感情。后汉书作者范晔 在狱中与甥侄以自序中所说:做诗文重在内容,不仅仅 在辞藻上下功夫,“常谓情志所托,当以意为主,以文传意。 以意为主,则其旨必见;以文传意,则其词不流;然后抽其 芬芳,振其金石耳。” 尚书尧典中说:“诗言志。”庄子 天下篇中说:“诗以道志。”荀子儒教篇中说:“诗 言其志也。”那什么是志呢?历史上的志,

11、指的是思想、志 向、抱负等。这是因为秦以前,先人们所掌握的词汇不多, 所以,“志”也包含有”意”的意思。这在后来郑玄注释尚 书时就作了说明。他说“诗所以言人之志,意也。”毛诗 序对这个问题作了进一步的解释:“诗者,志之所之也, 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这说明,无论 是古代还是近代、当代,诗词创作都离不开言情、言志。因 此我们说意是一种情感、一种观点、一种主张、一种思 想。由于志和情都属于人们的精神世界,都是作者心意的表达,故诗作者们写诗填词时,应重在立意。2.意在笔先。如何立意呢?下面讲立意的方法:意在笔先这是古 人作诗时的经验之谈。即写诗先必立意,也就是作者必须经 过一番思维

12、,决定该完成那篇作品(一首诗、一首词、一篇 文章)的主题,即文章表现的作者的情志。只有先明确了要 表达的意(即中心思想),才能按照其意裁剪素材、遣词造 句。假如动笔之前还没有立意,不知自己要写什么,要反映 一个什么物事,无论你多么高明,也不可能写出像样的作品 来。所以,“意”是全诗、全词或全文的统帅,它对你的作 品起有决定性的支配地位和主导作用。因为,虽然我们平时 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却不可能把许多素材在一首诗中和盘托 出,罗列纸上。那样的话,就会和开杂货铺、记流水账差不 多。因此,首先要分析、要有取舍,选择符合自己的意而用 之。这也是构思的前过程。如果作者没有这个前过程,心中 无数,脑内空空,

13、就不能像搞建筑那样在施工前拟定一个明 确的方案来,也就没有主意,就不可能建造出完美的建筑成 品来。一句话,意应在笔先。 有人问:笔先做什么?先是触,也就是对物事的接触和感触; 再是思(思索和寻味),通过思而产生的激动、感奋、欢快、 悲悯、愁烦、憎恨等情;通过思考,也就是在作者的反复酝 酿、推敲之后,再确定自己的目标,这个目标就是你一会动 笔想要表达的那种情绪和感想;其次是“打腹稿”。再其次 是运笔。有人说:“立意靠灵感”,有人问:灵感又靠什么呢?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靠知识的积累,靠素材的掌握,这话 也不假,当我们通过知识的长期积累以后,一旦接触素材, 来了灵感(即:明确立意),诗兴一发(即:

14、情志倍增),就 会云涌笔端,一气呵成一首好诗、好词,或一篇好文就出来 了。律诗的表现题材是广泛的,我们要学会善于观察生活,思 索人生.联想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的微妙的通理性,把你的思 想,认识,感触用诗的语言描写出来就是诗。对于初学者往 往是为写而写,写完了不知道在表达啥的情况,其主要的原 因就是还没有熟练掌握整体构思的思路,盲目动笔。下面我 们就立意的课题给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表现题材供大家学 习借鉴。(1)描写生活情趣,表现热爱人类生活。 王昌龄的采莲曲: 荷叶罗衣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这首小诗描写了江南美好的景色与少女们采莲生活的欢快 美好的情景。一池碧

15、水,一片芙蓉,少女们穿着碧绿的衣裙 如同荷叶,少女们白里透红的面颊如同刚刚出水的芙蓉,她 们边唱歌,边采莲,有声有色,表现出了少女们的无限的青 春活力,这是多么令人神往的美好的生活情景啊!作者描写了 这样的生活场面,表现了作者深深体味到了生活的情趣和对 生活的热爱。再如王驾的春晴: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都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厚的情趣和对生活的热爱。诗中立 意明确。(2)表现热爱祖国山河的美好。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

16、河落九天、 这首绝句描写了香炉峰瀑布雄伟壮丽的情景,感觉瀑布之水 如同天上银河之水奔流而下,想象奇特,无与伦比,展现了 祖国山川的秀美,表现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无限热爱。诗中 立意明确,感情自然。(3)表现关心民族国家的命运。 陆游是誉满天下的具有深厚爱国思想的诗人。他一生志向远 大,主张收复失地,却屡遭打击,不得施展才智,最后抱恨 而终。他的一生始终具有强烈的爱国热情,简直自抑不住, 时时喷发出来。他的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这首诗作者回忆了自己壮年戍守边关的战斗生活,表现了豪 情壮志;流露出报国无门,壮志不酬的愤懑心情;还表现出 虽到暮年,仍有像诸葛亮那样的雄心;有要北伐,再干一番 大事业,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的确如此,陆游到老年的时 候仍然想着为国家收复失地,他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