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概括中心思想技巧方法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73034838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概括中心思想技巧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概括中心思想技巧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概括中心思想技巧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概括中心思想技巧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概括中心思想技巧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概括中心思想技巧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概括中心思想技巧方法(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辅教育 成功就是每天进步一点点!授课教师:许老师授课重难点:概括中心思想的技巧方法什么是中心思想呢?又怎么概括中心思想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第一部分:理论知识一、什么是中心思想:作者写一篇文章总要有一个目的,或说明一个问题,或宣传一种思想,或表彰一个人物,或传播一个经验这种目的,就是中心思想。二、中心思想的表达方式:文章的中心思想是通过具体内容表达出来的,因此中心思想一般包括两部分内容,前一部分叙述主要内容,后一部分写出要表达的思想。例如:草地夜行这篇课文通过写老红军战士把一名小红军战士送出草地,自己却被草地夺去了生命的事,表现了老红军战士忠于革命,不怕牺牲的崇高精神。一般写人记事文章的中心

2、思想多是通过叙述谁的什么事情,来歌颂或赞扬什么精神。例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通过叙述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的事,表现了董存瑞机智勇敢,不怕牺牲,热爱祖国的革命精神。一般的写景状物文章的中心思想多是通过描写什么景什么物,来抒发作者的什么感情。例如:桂林山水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是:描写桂林山水的秀丽景色,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喜爱之情。同学们:看看都有些什么方法呢?跟着老师一起遨游知识的海洋咯 三、概括中心思想的方法:题目是文章的眼睛,由题目找文章的中心思想,要认真审题。例如:穷人一课,通过度课文我们知道明明是写“桑娜”“渔夫”“西蒙及西蒙的两个孩子”,为什么以穷人为题呢?这是因为他们

3、的悲惨生活是沙俄时代穷人的生活写照。桑娜、渔夫的善良、勤劳是穷人品质的体现。理解了为什么以穷人为题的深刻含义,也就把握了文章中心。爷爷的俭朴生活,这个题目已经明确地告诉了我们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即:通过写爷爷生活上的几件小事,表现了爷爷勤劳俭朴的好作风。:文章中的某一部分,开头或结尾,或其他关键地方,用一句话点明中心。例如:我爱故乡的杨梅这篇课文的第一段写“我的故乡在江南,我爱故乡的杨梅”。这句话点明了中心,这篇课文就是通过描写杨梅树,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热爱之情。又如,养花这篇课文的结尾段写“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这句话是在篇末点明了中

4、心。再如,落花生这篇课文中间有这样一句话:“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用的人。”这句话是在篇中点明了中心,这个中心就是告诉我们做人不要做只求表面的人,要做对人民有用的人。总结:在读课文中,只要认真找出这些中心句,就能帮助我们总结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了。:很多文章的中心思想是含在内容之中的,这就需要我们一边读文,一边细想,一边体味文中的中心思想。例如:董存瑞舍身炸碉堡这篇课文中,描写了“董存瑞夹紧炸药包,一会儿忽左忽右地匍匐前进,一会儿又向前滚了好几米”。董存瑞为什么要这样呢?就是为了躲避敌人密集的子弹,这不正体现了他的机智勇敢吗?董存瑞手托炸药包,拉着导火索,“火光照亮了他那钢

5、铸一般的脸”,“他像巨人一样挺立着”在生死考验的关头,董存瑞是那样坚定自若,这说明了什么呢?不正体现了他不怕牺牲吗?他抬头眺望着远方,用尽力气高喊着:“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这是董存瑞留给人们的最后一句话,也是他的心声,他为什么要说这句话呢?这不正说明他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吗?这样边读边体会,读完全文后我们就可以概括出这样的中心思想:这篇课文通过叙述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的一件事,歌颂了董存瑞机智勇敢,不怕牺牲,热爱祖国的革命精神。冲冲冲!难不倒我!哼哼第二部分:实战演练(一)从背后照来的灯光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灯光,在我心里也有一道永不熄灭的灯光。一个寒风料峭的冬夜,万籁俱寂,我急匆匆地向数学老师

6、家走去一道题难住了我。我知道,虽然这么晚了,明天又没有数学课,但这个时候老师不会休息。我忐忑不安地走到老师家,轻轻一叩,门开了,老师出现在眼前。我惭愧地提出了问题,老师慈母般的脸上浮现出一层淡淡的笑意:“来,坐下。”她虽然和蔼地笑着,可我却觉得老师在责备我,不由惭愧地低下了头。老师移开身旁一摞作业本取出纸,认认真真地给我讲解。这时候,在明亮的灯光下,我忽然发现,粉笔灰已染白了老师的头发,老师那装满智慧的额上,也被岁月碾出了条条深沟老师讲完了题,夜色更浓了,我想赶快离开,她却一点也不放松:“自己再做一遍!”我吃惊地接过一张雪白的纸做起来。不一会儿,顺利地做完了,我抬起头来,望着老师批改作业的侧影

7、,不禁想起那堂不平常的课。新年后第一堂课的铃声响了,老师走上讲台,刚说了半句话突然哽住了。大家这才发现她脸上还留着泪痕,教室里顿时安静了。她似乎发现了什么,立即恢复常态,认真地上起课来。但我们总觉得她在抑制自己,她借着在黑板上写字的机会,擦起泪水,用书本挡住同学们询问的目光。下课了,我们才明白,老师的父亲在元旦之夜突然病倒,经抢救才略有好转,第二天她就从医院准时赶到课堂。老师就这样用全部心血浇灌着我们。她脸上浮现出赞许的笑容。我向老师告别,思绪万千地走出老师的家。前面一片黑暗。忽然,背后有一道光照来。我回头一看是老师!她擎着台灯,倚在门口。灯光照亮了我面前的道路。我觉得好像有一股暖流通过全身,

8、我激动不已。这不是普通的光,这是老师生命的光。从此,这道从背后照来的灯光,始终亮在我心中,时刻照耀我前进!1读句子,解释加粗词语的意思,再填空。我忐忑不安地走到老师家,轻轻一叩,门开了,老师出现在眼前。“忐忑不安”的意思是_“我”忐忑不安的原因是_这不是普通的光,这是老师生命的光。第一个“光”指的是_,第二个“光”指的是_这句话赞美了老师_2写出下面句子中破折号的作用。我急匆匆地向数学老师家走去一道题难住了我。( )我回头一看是老师!( )3文章中多处写了我的心理活动,读其中两处,说说每处心理描写表现了老师怎样的品德。我知道,虽然这么晚了,但这个时候老师不会休息。老师讲完了题,夜色更浓了,我想

9、赶快离开,她却一点也不放松4写出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_答案:1心神不安 天晚、明天又没数学课,而去打扰老师令我忐忑不安。第一个光指的是老师一丝不苟的讲授知识,第二个光指的是老师的无私奉献精神。用全部心血浇灌我们。赞美了老师的无私奉献精神。2递进 解释3工作认真,无私奉献。对学生严格要求一丝不苟。4中心思想:本文记叙了深夜老师为我补课及元旦夜晚护理病重入院的父亲,第二天又赶回学校给我们上课的事,说明了老师对工作认真、对学生负责,用全部心血浇灌我们的无私奉献的精神。(二)峨嵋道上前面没有平坦的路了。所谓路,就是用一块块两尺见方的石板接连起来的阶梯。我们一步一步向上爬,非常吃力,停步(仰望、眺望),

10、只见石阶像一架天梯,坚在前面树木葱茏的陡坡上。我们的旅程,就是要攀登这架长长的天梯。在途中,我们遇到了十几个背竹篓的人。他们把竹篓靠在路旁的岩石上,站在那儿歇息。走近了才发现,每个背篓里都装着一块大石板。背着石板攀登天梯,可真了不起!我问他们 往山上背石板做什么 一位长者指了指脚下的石阶 操着浓厚的四川口音回答说 干这个铺路 我疑惑地说他点了点头,告诉我说:去洪椿坪的那段路被山洪冲毁了。他们在十多里外开山取石,凿成了石板,背上山去重铺冲毁的路。他们是给峨嵋山铺路的人啊!峨嵋山光是游览路线就有200多里。铺这么长的路要多少块石板呢?几万、几十万,还是几百万?这数不清的石板,不都是这样一块一块背上

11、山来的吗?山路这样狭窄,不能用机械,只有靠人工。想到这里,我内心感到一阵愧疚。我们走在别人铺的道路上还嫌吃力,而铺路的人默默地吃了多少苦,流了多少汗,把一块一块石板背上山,铺成路,全是为了别人的方便。(如果、即使)没有他们的辛劳,没有他们的牺牲,(就、也)没有这用石板砌成的阶梯,就没有脚下的路,也就没有游人的欢乐。啊,默默地付出辛劳的铺路人啊,你们是真正的无名英雄。1在文中括号内划去不恰当的词语。2给短文第三、四小节加上标点符号。3把短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改写成用句号的句子,要求意思不变。_4短文中有一句话写出了“我”内心愧疚的原因,请用“”划出来。5给短文分成三段,用“”在段末标出。6这篇短文通过记叙“我”在登峨嵋山途中的见闻和由此产生的感想,赞扬了铺路人_的精神。答案:1划去:眺望 p) 即使也2,。,:“!”“?”。3这数不清的石板,都是这样一块一块背上山来的。4我们走在别人铺的道路上还嫌吃力,而铺路的人默默地吃了多少苦,流了多少汗,把一块一块石板背上山,铺成路,全是为了别人的方便。5第一节末“”,第六节末“”,第八节末“”。6不畏艰辛和无私奉献。1学海无涯多歧路 “学辅”相伴行万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