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第六单元《变形记(节选)》知识点总结精讲教学设计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73033982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第六单元《变形记(节选)》知识点总结精讲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第六单元《变形记(节选)》知识点总结精讲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第六单元《变形记(节选)》知识点总结精讲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第六单元《变形记(节选)》知识点总结精讲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第六单元《变形记(节选)》知识点总结精讲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第六单元《变形记(节选)》知识点总结精讲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第六单元《变形记(节选)》知识点总结精讲教学设计(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14 变形记 ( 节选 )知识点总结精讲 + 教学设计知识点总结前记:今天向大家推荐奥地利小说家卡夫卡的短篇代表作变形记节选,它被认为 是 20 世纪最伟大的小说作品之一,创作于 1912 年,发表于 1915 年。作品讲述主人公由于沉重的肉体和精神上的压迫,使人失去了自己的本质,异 化为非人。它描述了人与人之间的这种孤独感与陌生感, 卡夫卡通过小说并不只是单纯阐 述事实,而是抗除这个世界,主张追寻人类人性的完善。作者简介:弗兰兹卡夫卡,生活于奥匈帝国统治下的捷克小说家,本职为保险业职员。卡夫卡 1883 年出生犹太商人家庭, 18 岁入布拉格大学学习文学和法律, 1

2、904 年开始写作,主要作品为四部短篇小说集和三部长篇小说。可惜生前大多未发表,三部长篇也均未写完。他生活在奥匈帝国即将崩溃的时代,又深受尼采、柏格森哲学影响,对政治事件也一直抱旁观态度,故其作品大都用变形荒诞的形象和象征直觉的手法,表现被 充满敌意的社会环境所包围的孤立、绝望的个人。卡夫卡与法国作家马塞尔普鲁斯特,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并称为西方 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短篇代表小说:审判、城堡、变形记等。结构图示:主旨归纳:本文写小职员格里高尔在一天清晨突然变成了一只甲壳虫,因而失去了职业,本是家庭的支柱,一下子成了家庭的累赘,一家人对他的态度就变了,他在寂寞和孤独中悲惨地死去。小说深刻

3、而生动地揭示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漠,描绘了资本 主义社会中的“异化”现象。问题简答:1. 为了突出“异化”的主题,卡夫卡在变形记中大量使用了对比的手法, 请结合文本分析。答案爱与憎的对比。格里高尔变形以后,还为家庭着想、担忧,充满着对亲 人的关怀、体贴之情。这同他家人对他的态度截然相反。变与不变的对比。格里高尔虽然变成了大甲壳虫,但是心并没有变,依然善良、热情、富有责任心。而他的亲人们虽然未变形却变了心,变得自私、冷酷,只考虑自己的私利。通过这些对比,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理解和评价,也更加深了人 们对资本主义社会本质的认识。2.( 拓展延伸 ) 设想一下,让格里高尔变成兔子等可爱的动物,而不是丑

4、陋的甲 壳虫,行不行?答案 提示 这也是卡夫卡的独特之处。 卡夫卡借助于“丑”来聚焦生活的“真”。变形记中出现了大量的丑陋的意象:丑陋的甲壳虫,肚子硕大,许多条细腿乱舞,发痒的地方满是白色小斑点卡夫卡捧上的这张变形的呲牙咧嘴的丑脸,让读者感受其中关于人的痛苦、焦灼、隔膜、孤寂、抑郁、怅惘的真实的情感。人变成甲壳虫是现代社会中人类精神世界遭到扭曲、异化的象征,是人与人之间的隔膜 状态及其由隔膜所造成的孤独、绝望情感的折射。2. 这篇小说所讲述的故事中的“变形异化”的结局有何不同?答案 变形记中格里高尔的变形不仅是悲剧性的,而且形成一种荒诞,这种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来的荒诞世界,虽然与人类的生活常识

5、背道而驰,却反映了当时人类世界的一种内在的本质。这两篇小说的结局,虽然一个是喜剧,一个是悲 剧,但都体现出了同样的消极思想,就是人对黑暗社会的无能为力。3. 格里高尔的变形与成名之子的变形有何异同?答案同:在这两个故事中,发生变形的主体都是一个家庭中儿子的角色。他们都是在肩负着巨大的压力或是恐惧的情况下发生变形的。异:格里高尔的变形是外形变了,但思想意识情感仍然正常;而成名之子的变形是身体虽在,魂灵却离身而去。成名之子的变形是“自愿”的,是为挽救全家性命弥补自己的过失而自觉为之的;而格里高尔的变形是非自觉的,一觉醒来,已“面目全非”矣,尽管做了种种恢复人形的努力,却最终还是成了“非人”。教学设

6、计一、学习课时:第一课时二、本课时学习任务:1 、通过了解背景、分析情节去把握小说的主题。2 、认识小说所揭示的西方现代社会人的困感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人的生存问 题。三、学习重点:通过变形前后的家人的态度和主人公自己内心的变化对比把握主题。四、学习难点:理解小说所揭露的西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人的异化”现象。五、课型:新授课六、学习过程:( 一 ) 文学文化常识积累1 、作者简介:弗兰茨卡夫卡 (1883 -1924) ,奥地利小说家,生前默默无闻,死后却赢得世人惊服,与马塞尔普鲁斯特、 詹姆斯乔伊斯等并称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1909 年开始发表 作品, 1915 年因短篇小说司

7、炉工获冯塔纳德国文学奖金。短篇名作有判决变形记在流放地中国长城乡村医生致科学院的报告饥饿艺术家地洞猎人格拉克斯歌手约瑟芬,或耗子之流等,长篇小说有审判城堡美国。他的作品大都是死后由挚友马克 斯布洛德编辑出版的。2 、背景介绍:1914 年至 1918 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使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萧条,社会动荡,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黑暗的现实,痛苦的生活,使得人们对资本主义社会失去信心,一方面寻求出路,锐意改革,一方面又陷于孤独、颓废、绝望之中。19 世纪末至 20 世纪初,一些思想敏锐的艺术家认为世界是混乱的、荒诞的,他们著书立说,批判资本主义的人际关系,批判摧残人性的社会制度。第一次世界大

8、战前后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现代主义文学应运而生。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人和人之间关系的冷酷,人对社会的绝望。艺术上强调使用极度夸张以至怪诞离奇的表现手法,描绘扭曲的人性,表现人的本能和无意识的主观感受,开掘个人的直觉、 本能、无意识、梦幻、变态心理以至半疯狂、 疯狂的言行、心理。现代主义的优秀文学作品探索人的心灵,为揭示人的内心世界提供了新的艺 术手法。( 二 ) 、新课导入:我们已经学过不少小说,孔乙己、故乡、 药、项链等等。 请结合自己所学,说说什么样的小说是好小说,好小说的标准是什么?( 提示:好小说都是新鲜的、独特的,但不定是好看的。传统小说的阅读,我们经常遵循小

9、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来展开。创作传统小说,最讲究人物形象的塑造、性格的刻画,而判断一部小说价值的大小就看其是否提供了个性鲜明的 人物形象。 )今天我们来学习卡夫卡的变形记,这是一篇“另类”小说。阅读它,是对 同学们的挑战。( 三 ) 、整体感知:1 、在预习的基础上,重读课文,尝试从人物、情节、逻辑关系等角度,分析 变形记与传统小说的不同,填充下面的表格。人物情节逻辑关系传统小说提供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如孔乙己。跌宕起伏的情节线索贯穿始终,悬念叠出,引人入胜。如项链遵循逻辑关系和因 果关系变形记没有强烈的令人难忘的个性留下来, 人物几乎都湮没在一片丑陋、 冷 漠之中。写的是一 - 些具体

10、琐碎的现实生活的细节, 简直没有故事,没有情节。对事件的交代模糊,不指明具体的时间、 地点和背景,泯灭了虚幻与现 实生活的界限。2 、读完文章后,请说说自己对这篇文章感触最深的一点。明确:荒诞、可笑、奇怪、难以置信3 、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请理清线索。明确:主人公格里高尔一夜之间变成了甲虫决定起床艰难离床。 ( 四 ) 、文本研析之自主学习1 、格里高尔一夜之间变成甲虫的原因有哪些?引导学生速读文本,进行圈点勾画。明确:还债的心理压力、受老板的气,使格里高尔生活在重压之下。2 、变成大甲虫后的格里高尔心理有何变化?具有什么特点?明确:格里高尔的思想感情和个性特点,主要是通过心理描写来表现的。心

11、理 变化大致有三个阶段:突然发现自己变成大甲虫。他惊慌、忧郁,但还想为还清父债而苦干。父亲发现他变成大甲虫,露出恶狠狠的样子,把他赶回卧室。他谦恭地恳求尽快回屋, 免得父亲生气。他忍辱负重,顺从父亲。为家庭经济状况焦虑,自我责备。在绝望中,“他觉得整个房间已经开始绕 着他旋转起来,便掉下来摔在那张大桌子的中央”。受重伤后,遭亲人厌弃而绝望、空洞、平和。一只苹果落到背上,格里高尔身受重伤,终于被妹妹厌弃。他异常冷静,面对变形,面对厌弃,面对死亡,他感 到孤独、惊慌、痛苦、绝望。3 、文中除了心理描写外,还有动作描写,请找出来加以分析。提示:主要是写甲虫的活动,如进门的艰难,爬墙壁等,突出主人公的

12、痛苦与 命运的悲惨,引起读者的同情。4 、文章仅仅写了格里高尔的变形吗?引导学生速读文本找出秘书主任、父亲、母亲和妹妹各自的反应。明确当时社会引起了人们心理的变形人形而“虫”心。( 五 ) 、文本研析之合作探究1 、怎样理解作者对“变形”这一情节的构思意图和巧妙之处?提示:作者不是让人们去接受人变成虫这一客观存在的事实,而是去体察和领悟其超现实的精神状态和深层心理 - 情感,去寻求荒诞中的本质。因此,人变成甲虫是人类精神世界遭致扭曲、异化的象征,是人与人之间的隔膜状态及其由隔膜所造成的孤独、绝望情感的折射在日常生活中,一家人平平淡淡,温情脉脉,矛盾、人性都显示不出来。格里高尔突然变成甲虫,失业

13、了,还成了累赘。这个情节把矛盾激化了,冲突起来,个性、人性都立即显示出来文学艺术是虚构的艺术,作家大胆想像,虚构出荒诞的情节,推动人物之间的冲突,表现人物的个性母亲的无奈,父亲的狂怒,妹妹的厌弃,撕破了资本主义社会家庭表面温情脉脉的面纱,显示了人际关系的自私、冷漠和残酷,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人为自己”和弱肉强食、 唯利是图的社会本质。2 、讨论文章的主题。讨论明确:小说深刻揭示了现代人的生存因境,即人在现代社会激烈的生存竞争之下,渐渐丧失了自我,以致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的问题, 人与人之间日趋冷漠。 3 、为何荒诞的故事却使人感到合情合理?明确:在整体荒诞的情节中运用了细节真实和心理真实的手法。 写甲虫的行动,符合甲虫的习性 ; 写甲虫的思想感情,符号格里高尔的言行逻辑:写亲人的变化, 符号社会生活。( 六 ) 、文本拓展想一想在你读过的文学作品和现实生活中有哪些变形人?讨论明确:孔乙已、范进 ;装在套子里的人:马家爵:变成了分数的奴隶,唯分是求的学生:不择手段追求例如,抛弃亲情、爱情、友情甚至感情的商人:大难临头各自飞 的夫妻等。附:板书设计变形记格里高尔:虫形人心( 荒诞 )家人:人形虫心( 真实 )资本主义制度摧残人性的社会本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