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设计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73028763 上传时间:2022-09-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4《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4《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4《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4《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4《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4《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4《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4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设计单位:东营区第一中学 执笔人:马希芳 设计理念:教材分析:给予是快乐的是人教社课标实验教材第七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本单元主题是“人间真情”。本课将继续围绕这一主题,引导学生多读、多想、多体会,体会文章的写作特点及表现手法,感受人人之间纯真的感情,体会到人与人要互相关心,生命才有意义。设计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这节课让学生紧紧围绕“小男孩的两处话为什么感动了你”畅所欲言,就是尊重学生个体的独特感受和独特理解。首先给足时间让学生潜心会文,接着让他们抓住重点词句来谈感动读出情感,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透过语言文字,深入文本,使他们深切地感受到小男孩一

2、心想着给予的美好心灵。最后,通过“找快乐”、“说快乐”再次让学生走进文本的深处,并加深了“给予是快乐的”这一体验。学习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凭借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获得“给予是快乐的”的真切感受,激发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思想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从小男孩的言语行为体会小男孩的心理活动,理解保罗的心理感受。 教学难点:领悟“给予是快乐的”的内涵,懂得要从小树立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人生态度,培养高尚情操。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质疑问难,自主识字。)【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 ,揭示课

3、题、今天,我带来几件小礼物,奖给昨天家庭作业做的好的同学。给学生发礼物,请获奖者谈一谈此时的心情。是呀,得到是快乐的,其实给予更快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给予是快乐的。2、揭示课题,解题“给予”这里是指能够帮助别人,为别人付出劳动,作出奉献。“给予是快乐的”就是助人为乐的意思。(设计意图:从好的问题中小结发现的方法,即针对课题提问时,要抓住关键词“给予”进行思考。)二、初读课文、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联系上下文或查工具书,理解词语的意思,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读通课文。、检查自学情况:读生字词,指名分节读课文。、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圣诞节前夜,保罗与一个陌生的小男孩在他的新车旁相遇,并与小

4、男孩共度了一个美好的夜晚,领悟到了“给予是快乐的”这个人生道理。、课文写了保罗和小男孩的几次对话?分别是在什么时候发生的?(看车时、坐车出去时。)根据提示给文章划分段落。(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整体感知把握文章结构,探究文章主旨.也能看出文章的重难点,以便质疑。)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生字。引导学生说一说容易写错的字教师强调下列生字: (设计意图:自主识字重在学生的识字能力,教师不必面面俱到,引导学生观察,培养了的观察能力,可以养成良好的识字习惯。)四、布置作业、抄写词语。、练读课文。附检测题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细读课文,体味情感;探究主题;拓展延伸)【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继续学习

5、课文给予是快乐的,板书课题。、这篇课文讲了怎样的一件事呢? (圣诞节前夜,保罗与一个陌生的小男孩在他的新车旁相遇,并与小男孩共度了一个美好的夜晚,领悟到了“给予是快乐的”这个人生道理。)板书:保罗、小男孩(设计意图:教学伊始遵循文本的特点,从整体入手,自然过段,注意文章情节和教学情境的创设之间的关系) 二、研读课文 1.保罗在和男孩的一步步接触中,一次比一次深刻地感受到了给予的快乐。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回到他们初次接触的那个时候,请大家细细地读读课文1-5小节,并拿笔画一画,是男孩的哪些言行深深地影响了保罗,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出示) A.保罗:他会希望也有一个这样的哥哥 小男孩:“我希望自

6、己也能当这样的哥哥” (1)这里有两个省略号,都是老师加的。你能分别说出省略号里的内容吗?先自己静静地读一读,然后再告诉我。 (2)小男孩的回答出乎你们的意料吗?保罗也一样,那么是小男孩的什么言行引起了保罗误解呢? (出示) B.男孩睁大了眼睛说:“你是说,这车是你哥哥送给你的,你不用花一分钱?”男孩惊叹地说:“哇!我希望” (1)让我们一起用心读一读这个句子,相信会读书的你一定能在这些语句中读出些什么。 (2)指名读。如果你能注意这些词语(提示语),相信你会读得更好。自己练指名读。 (3)评价指导。(读出“羡慕”)你有过看见自己喜欢的东西,两眼放光,非常羡慕的时候吗? 再读句子,体会男孩的这

7、份羡慕。 C.过渡:小男孩真羡慕保罗的哥哥,能够给予弟弟一些东西。这么小的孩子,心中想到的不是从别人那儿获取什么,而是时时想着能给予别人一些什么,多么令人敬佩的小男孩啊!面对这一切,保罗开始觉得眼前的这个小男孩有点不同寻常,不由自主地邀请小男孩坐上了他的新车,去兜了一圈。可是在兜风的路上,保罗又一次错了。那这一次,他又错在什么地方呢? 2.(出示句子) “看见了吗?很漂亮,对不对?这是他哥哥送给他的生日礼物!将来,我也要送你一辆这样的新车。到那时候,你就可以坐在车里,亲眼看看我跟你讲的那些好看的圣诞礼物了。” (1)小男孩说的这一番充满爱心的话真让人感动,你能通过读让我们感动吗? 圣诞节,一个

8、多么让孩子期待的节日。每个孩子本应无忧无虑地等待着它的到来,然而小男孩却一心想着他那脚有残疾的弟弟。对于脚有残疾的人来说,最大的痛苦是不能和正常人一样行走自如。小男孩要给弟弟一辆新车,让弟弟也感受到和朋友玩耍的快乐。小男孩想给予弟弟的不仅仅是一辆新车呀,大家再想想,小男孩还想给予弟弟的什么?同学们,小男孩的弟弟脚有残疾,不能像正常人一样行走,难免会自卑。小男孩这样还想给予弟弟(生活的勇气,生活的希望、信心) (2)现在,你对小男孩有了新的认识吗?(交流)指导朗读。 (3)这话里不仅包含着对弟弟的关心,还有他对弟弟的一份承诺。你认为小男孩以后会努力实现这个承诺吗?挑战读,齐读。 (4)多么坚定的

9、承诺,多么美好的愿望。相信小男孩会在多年后实现自己的梦想,一个为了别人的梦想。你们认为那时最快乐的人是谁?为什么?现在请你再来动情地读读课题给予是快乐的。(齐读) 【设计意图:这里先让孩子将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抓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等读书方法运用于略读课文中,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语文实践中得到提高。同时,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感情朗读,不但要让孩子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重视其想象、创造等多种能力的培养,更要引导他们读得有滋有味,真切地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的感情,并用自己的语言、想象、朗读把这种感情表达出来。】 3.虽然保罗的判断一错再错,可现在已经被小男孩真正感动了。他下了车,主动地把小弟弟抱

10、进了车里,那位小男孩也坐了进去。他们三个人在一起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 (1)同学们,在这么一个特别的夜晚,请你想一想:接下来他们会去哪里呢。 (2)是啊,在这么个特殊的夜晚,他们一起共同体会着给予带来的快乐。让我们再来找一找他们快乐的原因吧!你可以选择一个人来说,能全部说更好。 (出示) 保罗的哥哥因为( )而感到快乐。 保罗因为( )而感到快乐。 小男孩因为( )而感到快乐。 (3)这个夜晚保罗得到了一辆新车,遇到了一个小男孩。你认为什么更使他高兴?为什么?齐读。“给予是快乐的。” 通过刚才的学习,谁能告诉我“给予”指的什么?(相机板书:奉献、帮助、关怀、关爱) 让我们带着这份感动,再来读

11、读课题。(突出“给予”再突出“快乐) 三、联系生活,拓展升华 1.小男孩非常爱自己的弟弟,他希望送给腿有残疾的弟弟一辆新车。现在保罗帮助这兄弟俩实现了愿望,他还从小男孩身上体会到了给予是快乐的。同学们,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发生在别人身上的同时,也发生在我们的身上,给予是一种高尚的快乐。2.我们的生活到处充满给予的快乐。我们的学校到处有同学之间的帮助和关爱。现在老师想请同学们欣赏一个小短片,相信你们都会从中发现自己的影子。老师希望你们这一次能够静静地去欣赏,用心去感悟! 3.此时此刻,老师相信大家的感受一定会很深,请大家把学完本文后的感受用一两句话认认真真地写在刚才老师送给

12、你们的书签上的背面或空白处,时时刻刻提醒自己。 (出示) 我也曾因为( )而感到快乐!今天我更深深感受到( ) (音乐起) 把你写的大声读出来。 【设计意图:学生学了课文后,充分感受了人和人之间的真挚情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看学校生活的小短片,类比联想,在轻松愉快的音乐声写下自己的感受,既满足了学生的表达欲望,也提高了学生对“给予的快乐”的认识,更巧妙地把语文延伸到生活实践中去,升华学生的情感,回归语文本色。】 4.老师平常爱看书,在这些书中也有这样感人的故事。今天,我向大家推荐几篇相关的文章,和大家分享读书的快乐。推荐篇目: 1)给,永远比拿愉快蒋风(中国) 2)感恩之心林润翰(中国) 3)乞丐(俄)屠格涅夫。 【设计意图:推荐文章阅读,加大阅读量。积极利用课外阅读资源,让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一本好书,往往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附检测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