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兰氏染色液使用方法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73002222 上传时间:2023-08-1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0.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革兰氏染色液使用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革兰氏染色液使用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革兰氏染色液使用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革兰氏染色液使用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革兰氏染色液使用方法(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革兰染色液说明书LEAGENE【产品名称】革兰染色液【包装规格】货号:DM0016单瓶包装规格分别为:20ml、100ml、250ml、500ml、5000ml;每套/盒包装规格分别为:4X20ml/盒、4X100ml/盒、4X250ml/盒、4X500ml/盒。【预期用途】用于细菌或真菌的涂片染色。【检验原理】革兰氏染色法是丹麦医生Christain Gram于1884年所发明,是细菌学中广泛使用的一种鉴别染色法, 细菌的不同显色反应是由于细胞壁对乙醇的通透性和抗脱色能力的差异,主要是由肽聚糖层厚度和结构决 定的,经结晶紫染色的细胞用碘液处理后形成不溶性复合物,乙醇能使它脱色。在革兰阴性细胞

2、染色中乙 醇或丙酮破坏了胞壁外膜、损伤肽聚糖层和细胞质膜,结晶紫和碘复合物从细胞中渗漏出来,当再用其他 染色液复染时显现红色,红色染料虽然也能进入已染成紫色的G+细胞,但被紫色盖没,所以红色显示不出 来;在革兰阳性细胞染色中乙醇还能使厚的肽聚糖层脱水,导致孔隙变小,由于结晶紫和碘复合物分子太 大,不能通过细胞壁不易脱色,所以保持着紫色。革兰氏染色法是细菌学中广泛使用的一种鉴别染色法(属 复染法),可用于标本涂片或菌落涂片,染色后细菌与环境形成鲜明对比,可以清楚地观察到细菌的形态、 排列及某些结构特征,从而用以临床分类鉴定,染色结果将细菌分为革兰氏阳性菌(紫色)和革兰氏阴性菌 (红色)两大类。【

3、主要组成成分】试剂组成主要成分1、结晶紫染色液结晶紫、乙醇2、碘溶液碘、碘化钾3、脱色液乙醇、水4、沙黄染色液或复红染色液沙黄染色液:沙黄、乙醇复红染色液:品红、乙醇【储存条件及有效期】5C35C保存,原包装未开封染色液的有效期为24个月,在有效期内的已开封染色液应在开封后6 个月内使用完,每次用后应及时拧紧瓶盖,以免挥发或变质。【样本要求】涂片时必须注意细心操作,涂片薄而均匀;制备的涂片应自然干燥,采用加热固定时,固定温度不宜 过高,以背面接触手背不烫为准,否则可能使细菌形态改变影响观察结果。【检验方法】1、涂片:取待检细菌,于载玻片中央涂成薄层或在载玻片上滴加少许无菌水,取菌与水混合均匀,

4、 涂成一薄层;2、干燥、固定:涂片后在室温下自然干燥,也可在酒精灯上略加温,使之迅速干燥,也可以用甲醇 或乙醇固定;3、染色。4、滤纸吸干或在空气晾干,镜检。【检验方法的局限性】采用陈旧标本涂片时有产生假阴性的可能。【注意事项】1、涂片之前,应事先在背面做好圆圈标记,以便判断后续试验的位置。2、取细菌时,应注意自我防护,拔或塞试管塞时,应将试管口通过火焰略加烧灼,最后将接种环在火焰上烧灼灭菌。3、染色时间视何种标本、涂片厚薄等稍作调整;染妇科白带涂片时应稍延长染色时间,可获得更好的 染色效果。4、试剂用完后,请迅速盖好,以免挥发;尽量避免高、低温环境及阳光直射。5、冬季室温过低时,染色时间要适当延长。6、本产品仅用于体外诊断,应由专业人士使用及进行结果的判读。7、使用前应详细阅读说明书,并做好个人卫生防护,在有效期内使用,生产日期、生产批号和失效 日期见包装。8、用后应按医院或环保部门要求处置废弃物。【基本信息】备案人/生产企业名称:安徽雷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住所:淮北凤凰山经济开发区凤冠路三期标准化厂房三号厂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