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校园社团建设》课题研究方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72965589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生校园社团建设》课题研究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学生校园社团建设》课题研究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学生校园社团建设》课题研究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学生校园社团建设》课题研究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学生校园社团建设》课题研究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生校园社团建设》课题研究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生校园社团建设》课题研究方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学生校园社团建设课题研究方案滨海县陈铸初级中学中学课题组一、课题名称中学生社团建设研究二、课题的提出近年来,我校教育教学改革虽取得了长足进展,但在传统观念的束缚和升学考试的重压下,学校教育特别是课堂教学中长期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诸如重书本知识传授,轻实践能力培养;重学习结果,轻学习过程;重间接知识的学习,轻直接经验的获得;重教师的讲授,轻学生的探索;重视考试成绩,忽视整体素质提高等弊端依然在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这一切不仅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学习负担加重,探索精神萎缩,而且极大地妨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影响了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落实,阻碍了创新人才的培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2、(试行)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新课程时代。纲要从课程目标、内容等方面提出了着眼点和最终归宿“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这一基本的价值取向预示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价值转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不仅体现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的变革,而且还将涉及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学校教学活动的组织、教师角色的转化、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以及课程实施等多个领域的变革。而资源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的核心要素。学生社团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一种校内课程资源,是实现课程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最基本、最便利的资源。学生社团是学生根据自己的要求,以共同的理想、积

3、极的兴趣为动机,为了实现自身的需要或目的而自由结合的青少年群众性团体。在社团活动中,指导教师真正“退位”为副手,主导权掌握在学生手中。这个独特的环境能帮助中学生逐步摆脱对师长全方位的依赖,锻炼他们独立思考、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个人行为自律的能力,有意识地培养独立的人格。在活动过程中,学生的个性、表现欲和自我肯定的需求可以得到极大限度的满足。通过本课题的实施,将进一步规范中学学生社团的各项规章制度,使工作能够顺利、有序地开展,同时为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一个思路和方向,真正使中学生社团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成为丰富学生校园生活,培养兴趣爱好,参与学校活动,扩大求知领域,增加交友范围,丰富内

4、心世界的重要方式。三、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素质教育的推进,新课程教学的深入,使广大师生更关注综合实践活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更关注学生社团在中学生成长成才中的作用,这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深厚的理念支持和丰厚的实践素材。目前,同类的课题做得较出色的上海交大附中,在创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过程中提出“学生活动社团化、社团活动课程化”的目标,将学生社团活动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国内一些著名大学,学生社团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有自己的一套规范的制度体系,这些对中学学生社团工作很有借鉴意义。但是,现在中学的学生社团工作基本还没有进行系统地研究,没有形成较成熟的理论体系,各学校自

5、然发展,水平参差不齐,这直接导致了学生社团不能很好地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因此,我校开展此课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现实性。四、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一)活动教学理论。“以活动促发展”是活动教学理论的核心观点。活动教学理论倡导“活动决定人的发展”的论点,认为在人与环境、人与教育、人与遗传这三对关系中,活动是最关健的因素,一切影响都只能通过活动而对人格发展产生作用。学生成立学生社团,开展自主性活动,在活动中积累经验、丰富认知结构,获得成功体验,从而促进学生在科学态度、科学能力等方面获得发展。(二)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认为人有五种需要,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友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

6、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正因为人类的需求层次由低级向高级上升,因此,学生积极性的源泉在于鼓励他们自我实现。(三)个性化教育理论。所谓个性的发展的目的就是要使学生的性格、兴趣、情感、爱好都得到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从而使学生特长得到发展,有利于形成各方面的人才。当前所提的素质教育,非常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它把个性发展作为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与培养目标的最终结果体现,它要求每个人在学习中发挥自己的才能、信心和勇气。学生社团活动正是给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搭建良好的平台,青少年在活动的开展中全面提高自己的能力。 (四)马克思主义人文学理论表明,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是一切社会活动的主体。据此可言,教育过程中

7、应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发展,变教师的“领导”为“指导”,变学生的“被动”为“主动”。五、课题研究的内容及预期目标 课题紧紧围绕本校学生社团文化实践,以研究学生社团与学校发展、学生社团与教师发展、学生社团与学生发展为切入点,形成一整套适合中学社团工作的制度体系,促进中学社团工作的发展。在理念上,打破教师传统教育观、教学观、教师观,使教师接受一次先进教育理念的洗礼;在实践上,结合学校实际,将课题研究深入到学生社团指导教师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去,并影响带动其他教师的新课程教学实践,根据中学生特点,开展适合中学生的学生社团活动。因此,提出了如下的预期目标: (1)形成

8、一套完善的中学学生社团的各项规章制度,使社团工作能够顺利、有序地开展,并进一步创建 “精品社团”;(2)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一项内容,参与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形成学生社团活动校本课程开发的典型案例集; (3)探讨学生社团实践活动对我校德育教育的积极作用;(4)改变教师传统教学观念,提高社团学生的个性发展。(5)建立比较成熟的学生社团工作模式。六、研究对象设立参与社团活动的实验学生和老师与没有参与社团活动的对比学生和老师,以2012年参与社团活动的学生和指导教师为研究对象。七、研究方法1、行动研究法:强调研究过程和行动过程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由专业研究人员、学校管理人员和实验教师共同组成课题

9、组按“计划实施观察反思总结修订再实施再观察再反思再总结”的程序进行,实现螺旋形上升。2、经验总结法:各个实验学科的子课题研究的每次实验课,都要经由课前讨论、课间观察和课后评价,由执教教师汇总撰写成个案,中期评估要撰写专题文章,结题时写出实验报告。3、调查法:依据课题实施的发展情况,有计划和有目的地进行若干次书面问卷或口头调查,以积累资料。4、观察法:每节实验课,要对学生的自主学习状态、学习情绪、信息技术操作能力等作有重点的观察记录。以上研究方法,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之以其它方法,整个研究采用教育科研人员和实验教师相结合的办法,边研究边实验、边试验边总结,边改进,边提高。具体操作上要根据学科及内

10、容的差异进行搭配,力求保证科学性,避免失真。八、 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步骤(一)基本思路课题研究以本校17个学生社团为实践样本,从调查研究学生社团与学生(包括“潜能生”)、教师、学校的发展入手,发现问题,加强认识,引导全体学生社团指导老师深入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革新传统教学观念;围绕学生社团活动,在新课程理念引领下,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开发出适合时代特点和本校实际的校本课程。最终形成适合中学生特点的一套中学社团制度体系。(二)步骤本课题研究时间为两年半。2011年6月2013年12月,大致经历4个阶段:1、课题准备阶段(2011年6月2011年11月)(1)宣传动员,让全校师生了解初中生社团,

11、进行了校内课题方案的可行性论证。(2)撰写开题报告,组织开题。(3)聘请相关专家指导理论培训。2、课题实施第一阶段 (2011年12月2012年4月) (1)完善各种社团的组织机构,选配社团指导教师,组成指导团队,形成课题组成员。(2)制定社团章程和活动方案,为形成规范科学的初中生社团组织方式与指导策略作好软件铺垫。(3)全面启动课题研究,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 (4)注重课题研究的动态管理,及时反馈。 3、中期总结阶段(2012.52013.5)(1)完成第一阶段性评估总结。(2)结合实践,完善课题研究方案。(3)形成一定的阶段性研究成果。4、课题总结阶段 (2013年6月2013年12月 )

12、(1)在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学校及时总结学生社团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制定措施。(2)学校对整体学生社团改革情况进行总结,结合学校实际,总结出一套具有我校特色的学生社团活动目标及方案。(3)表彰先进,深化完善。(4)邀请有关专家对课题进行鉴定结题。九、 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我校开展“中学生校园社团文化实践建设”课题研究,形势较为有利。其一,我校社团活动开展起步较早,从有规模的组织建设社团到现在已经3年多的时间,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课题研究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其二,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都直接参与学校社团文化的建设,其所学专业与参与的社团实践活动息息相关,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就打造精品社团

13、,提高社团文化实践活动质量,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做法,可谓在社团文化建设方面独树一帜。由于中学生社团具有较强的自主性,因此,加强对中学生社团管理和引导,需要从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学生参与的基础上,对社团制定一系列科学的规章制度,使中学生社团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引导社团积极发展。我校制订了学生社团管理办法,建立“校长室学生会(团委)学生社团”三级管理格局,从“五定”,即定活动时间、定活动场地、定活动经费、定活动内容、定指导教师入手,鼓励学生参加社团活动,以达到“追求人人成功,力争个个成才”的育人目标。目前,我校成立了博美影像社、小小网页制作社、 “青果”文学社、卓言辩论社、“文明火炬”

14、演讲社、 “舞韵”艺术团、“艺萌”书画社、“弘扬”乐器社、创意手工社、“红仑”剪纸社、“翔茗”合唱团。学生会、“晓荷”记者团、金色阳光广播站、“萤火虫”爱心社、“龙腾”武术队、中学生团校等17个学生社团,通过采取合理的调控方式,加强对社团的考核监督,定期召开经验交流会,开展社团文化艺术节,加强社团之间的交流,鼓励社团有创造性地开展各项活动,提高社团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正逐步向“明星社团”、“精品社团”的方向发展,期待为丰富校园文化建设作出贡献。十、预期研究成果本研究预期成果包括:实验研究报告、论文、一套完善的社团管理制度和社团工作模式、社团实践活动开发的典型校本课程教案、优秀教学课件,建立相关的社团网络平台,优秀课例光盘;汇集一批具有个性的学生作品。十一、保障措施(一)加强课题的研究和管理,学校设立现代教育技术实验研究课题领导小组,制订一系列规章制度,聘请上级有关领导专家作顾问。 (二)多方筹措经费,加强现代信息技术软硬件建设,保证课题组经费到位,为实验工作的开展创造条件。 (三)加强师资培训,发挥教师潜能,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五)积极开展实验教学工作研讨活动、竞赛活动,提高实验的成效性。 (六)加强督查,潜心研究,充分发挥我校的资源优势。(七)课题组成员曾独立承担县级课题研究,研究能力强,研究经验比较丰富,研究成果明显。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