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监测系统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72925111 上传时间:2023-09-2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83.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震监测系统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地震监测系统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地震监测系统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地震监测系统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地震监测系统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震监测系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震监测系统(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GIS 地震探测系统一、概述 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振动, 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五百五十万 次。地震常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能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 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 生灾害。地球的构造分为三层:即中心层地核、中间层地幔、外层地壳;1. 地壳:分为上地壳和下地壳。是岩石圈上部次极圈层。2. 地幔: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岩石圈是它的一部分,软流层以上。 地幔多以流体形式的岩浆等物质存在3. 地核:分为外核和内核。外核是液体的,所以又称外核液体圈。内 核,是固体的,主要由铁、镍组成,又称内核固

2、体圈。地壳与地幔之间由莫霍面界开,地幔于地核之间由古登堡面界开 地震一般发生在地壳之中。地壳内部在不停地变化,由此而产生力的 作用,使地壳岩层变形、断裂、错动,于是便发生地震。超级地震指 的是指震波极其强烈的大地震。但其发生占总地震7%21%,破坏程度 是原子弹的数倍,所以超级地震影响十分广泛,也是十分具破坏力。下图为全球板块构造运动图:地震是地球内部介质局部发生急剧的破裂,产生的震波,从而在 一定范围内引起地面振动的现象,地震就是地球表面的快速振动,在 古代又称为地动,他就像海啸、龙卷风、冰冻灾害一样,是地球上经 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灾害,大地振动是地震最直观、最普遍的表现;在 海底或滨海地区发

3、生的强烈地震,能引起巨大的海浪,称为海啸。地 震是极其频繁的,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550 万次。地震波发源的地方,称为震源。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地面 上离震源最近的一点称为震中,它是接受振动最早的部位,震中到震 源的深度叫做震源深度。通常将震源深度小于70 公里的叫做浅源地 震,深度在 70300公里的叫做中源地震,深度大于 300 公里的叫做 深源地震。对于同样大小的地震,由于震源深度不一样,对地面造成 的破坏程度也不一样;震源越浅,破坏越大,但波及范围也越小,反 之亦然。破坏性地震一般是浅源地震。如1976 年的唐山大地震的震源深 度为 12公里。破坏性地震的地面振动最烈处称为极震区,极

4、震区往往也就是震 中所在的地区。某地与震中的距离叫做震中距。震中距小于 100 公里的地震称为 地方震,在 1001000 公里之间的地震称为近震,大于1000 公里的 地震称为远震,其中,震中距越长的地方收到的影响和破坏越小。地震做引起的地面振动是一个复杂的运动,它是由纵波和横波共 同作用的结果。在震中区,纵波使地面上下颠动。横波是地面水平晃 动,由于纵波传播速度较快,衰减也快,横波传播速度较慢,衰减也 较慢,因此里震中较远的地方,往往感觉不到上下跳动,但能感到水 平晃动。当某地发生一个较大的地震时,在一段时间内,往往会发生一系 列的地震,其中最大的一个地震叫做主震,主震之前发生的地震叫做

5、前震,主震之后发生的地震叫做余震。地震具有一定的时空分布规律。从时间上看,地震有活跃期和平静期交替出现的周期性现象。从空间上看,地震的分布呈一定带状,称为地震带,主要集中在 环太平洋和地中海至喜马拉雅山脉两大地震带。太平洋地震带几乎集 中了全世界 80%以上的浅源地震(0 千米70 千米),全部的中源地 震(70300 千米)和震源地震(大于300 千米),所释放的地震能 量约占全部能量的 80%。二、系统简介我们都知道,震源的测量是利用纵波(P波)和横波(S波)的 时间差,这种方法需要地震台的数据来减小误差,这就是建立地震台 网的原因。GIS 地震监测系统是一款便携式遥测地震数据采集系统,该

6、系统 利用先进的网络通讯技术和有源相控阵雷达技术实现地震数据实时 采集及实时显示功能。该系统主要由GIS主控单元、采集站(RSU)、 交叉站(CSU)、数据传输复合电缆以及遥测译码器和有源相控阵雷达 组成。主要应用于地震台网监测、地矿、煤矿、石油勘探、水利勘探 等领域的二维及三维高精度的地震探测工作。三、监测方法包含反射法、折射法和地震测井。前两种方法在陆地和海洋中均 可应用。研究很浅或很深的界面、寻求特殊的高速底层时,折射法比反射 法有效。但应用折射法必须满足下层波速大于上层波速的特定要求, 故折射法的应用范围受到限制。应用发射法只要求岩层波阻抗有所变 化,易于得到满足,因而地震勘探中广泛采

7、用的是反射法。反射法利用反射波的波形记录的地震勘探方法,地震波在其传播过程中 遇到介质性质不同的岩层界面时,一部分能量被反射,一部分能量透 过界面而继续传播。在垂直入射情形下有反射波的强度受反射系数影响,在噪声 背景相当强的条件下,通常只有具有较大反射系数的反射界面才 能被检测识别。地下每个波阻抗变化的界面,如地层面、不整合 面、断层面等都可产生反射波。在地表面接收来自不同界面的反 射波,可详细查明地下岩层的分层结构及其几何形态。反射波的到达时间与反射面的深度有关,据此可查明地层埋 藏深度及其起伏。随着检波点至震源距离(炮检距)的增大,同 一界面的反射波走时按双曲线关系变化,据此可确定反射面以

8、上 介质的平均速度。反射波振幅与反射系数有关,据此可推算地下 波阻抗的变化,进而对地层岩性作出预测。反射法勘探采用的最大炮检距一般不超过最深目的层的深度。 除记录到反射波信号之外,常可记录到沿地表传播的面波、浅层 折射波以及各种杂乱振动波。这些与目的层无关的波对反射波信 号形成干扰,称为噪声。使噪声衰减的主要方法是采用组合检波, 即用多个检波器的组合代替单个检波器,有时还需用组合震源代 替单个震源,此外还需在地震数据处理中采取进一步的措施。反 射波在返回地面的过程中遇到界面再度反射,因而在地面可记录 到经过多次反射的地震波。如地层中具有较大反射系数的界面 可能产生较强振幅的多次反射波,形成干扰

9、。反射法观测广泛采用多次覆盖技术。连续地相应改变震源与 检波点在排列中所在位置,在水平界面情形下,可使地震波总在 同一反射点被反射返回地面,反射点在炮检距中心点的正下方。具有共同中心反射点的相应各记录道组成共中心点道集,它是地 震数据处理时所采用的基本道集形式,称为 CDP道集。多次覆盖 技术具有很大的灵活性,除CDP道集之外,视数据处理或解释之需 要,还可采用具有共同检波点的共检波点道集、具有共同炮点的共 炮点道集、具有相同炮检距的共炮检距道集等不同的道集形式。 采用多次覆盖技术的好处之一就是可以削弱这类多次波干扰,同 时尚需采用特殊的地震数据处理方法使多次反射进一步削弱。反射法可利用纵波反

10、射和横波反射。岩石孔隙含有不同流体 成分,岩层的纵波速度便不相同,从而使纵波反射系数发生变化。 当所含流体为气体时,岩层的纵波速度显著减小,含气层顶面与 底面的反射系数绝对值往往很大,形成局部的振幅异常,这是出 现“亮点”的物理基础。横波速度与岩层孔隙所含流体无关,流 体性质变化时,横波振幅并不发生相应变化。但当岩石本身性质 出现横向变化时,则纵波与横波反射振幅均出现相应变化。因而, 联合应用纵波与横波,可对振幅变化的原因作出可靠判断,进而 作出可靠的地质解释。地层的特征是否可被观察到,取决于与地震波波长相比它们 的大小。地震波波速一般随深度增加而增大,高频成分随深度增 加而迅速衰减,从而频率

11、变低,因此波长一般随深度增加而增大。 波长限制了地震分辨能力,深层特征必须比浅层特征大许多,才 能产生类似的地震显示。如各反射界面彼此十分靠近,则相邻界面的反射往往合成一个波组,反射信号不易分辨,需米用特殊数 据处理方法来提高分辨率。折射法利用折射波(又称明特罗普波或首波)的地震勘探方法。地 层的地震波速度如大于上面覆盖层的波速,则二者的界面可形成 折射面。以临界角入射的波沿界面滑行,沿该折射面滑行的波离 开界面又回到原介质或地面,这种波称为折射波。折射波的到达 时间与折射面的深度有关,折射波的时距曲线(折射波到达时间 与炮检距的关系曲线)接近于直线,其斜率决定于折射层的波速。震源附近某个范围

12、内接收不到折射波,称为盲区。折射波的 炮检距往往是折射面深度的几倍,折射面深度很大时,炮检距可 长达几十公里。地震测井直接测定地震波速度的方法。震源位于井口附近,检波器沉 放于钻孔内,据此测量井深及时间差,计算出地层平均速度及某 一深度区间的层速度。由地震测井获得的速度数据可用于反射法 或折射法的数据处理与解释。在地震测井的条件下亦可记录反射 波,这类工作方法称为垂直地震剖面(VSP)测量,这种工作方法不 仅可准确测定速度数据,且可详查钻孔附近地质构造情况。系统工作GIS 地震监测系统分为:主机、振动传感器、辐射天线、电磁信号接 收单元、有源相控阵雷达;雷达设备放置于地表下1000 米处,对地

13、 下深度 50000 米内空间进行热红外成像,实时扫描,接收器不断接受 反射信号给振动传感器并对发回的信号进行算法处理发送给地面地 震台。系统是沿着地震测线等间距布置多个检波器来接收地震波信号 因为系统采用了有源相控阵雷达热红外成像的技术,实时监视板块运 动,从而达到避震减灾的目的。四、探测过程 地震探测过程由地震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地震资料解释3 个阶 段组成。地震数据采集在野外观测作业中,一般是沿地震测线等间距布置多个检波器来接收地震波信号。安排测 线采用与地质构造走向相垂直的方 向。依观测仪器的不同,检波器或检波器组的数量少的有 24个、 48个,多的有96个、120个、240个甚至10

14、00多个。每个检波 器组等效于该组中心处的单个检波器。每个检波器组接收的信号 通过放大器和记录器,得到一道地震波形记录,称为记录道。为 适应地震勘探各种不同要求,各检波器组之间可有不同排列方式, 如中间放炮排列、端点放炮排列等。记录器将放大后的电信号按一定时间间隔离散采样,以数字形式记录在磁带上。磁带上的原始数据可回放而显示为图形。常规的观测是沿直线测线进行,所得数据反映测线下方二维 平面内的地震信息。这种二维的数据形式难以确定侧向反射的存 在以及断层走向方向等问题,为精细详查地层情况以及利用地震 资料进行储集层描述,有时在地面的一定面积内布置若干条测线, 以取得足够密度的三维形式的数据体,这

15、种工作方法称为三维地 震勘探。三维地震勘探的测线分布有不同的形式,但一般都是利 用反射点位于震源与接收点之中点的正下方这个事实来设计震源 与接收点位置,使中点分布于一定的面积之内。地震数据处理数据处理的任务是加工处理野外观测所得地震原始资料,将 地震数据变成地质语言地震剖面图或构造图。经过分析解释, 确定地下岩层的产状和构造关系,找出有利的含油气地区。还可 与测井资料、钻井资料综合进行解释(见钻孔地球物理勘探),进 行储集层描述,预测油气及划定油水分界。削弱干扰、提高信噪比和分辨率是地震数据处理的重要目的。根据所需要的反射与不 需要的干扰在波形上的不同与差异进行鉴别,可以削弱干扰。震 源波形已

16、知时,信号校正处理可以校正波形的变化,以利于反射 的追踪与识别。对高次覆盖记录提供的重覆信息进行叠加处理以 及速度滤波处理,可以削弱许多类型的相干波列和随机干扰。预 测反褶积和共深度点叠加,可消除或减弱多次反射波。统计性反 褶积处理有助于消除浅层混响,并使反射波频带展宽,使地震子 波压缩,有利于分辨率的提高。地震数据处理的另一重要目的是实现正确的空间归位。各种 类型的波动方程地震偏移处理是构造解释的重要工具,有助于提 供复杂构造地区的正确地震图像。地震数据处理需进行大数据量运算,现代的地震数据处理中 心由高速电子数字计算机及其相应的外围设备组成。常规地震数 据处理程序是复杂的软件系统。地震资料解释包括地震构造解释、地震地层解释及地震烃类解释或地震地 质解释。地震构造解释以水平叠加时间剖面和偏移时间剖面为主要资 料,分析剖面上各种波的特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