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数学应用意识 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优秀获奖科研论文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72902810 上传时间:2023-11-0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养数学应用意识 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优秀获奖科研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培养数学应用意识 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优秀获奖科研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培养数学应用意识 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优秀获奖科研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培养数学应用意识 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优秀获奖科研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养数学应用意识 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优秀获奖科研论文(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培养数学应用意识 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优秀获奖科研论文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学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学习了新课标之后,我的教育教学理念也在和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进行着斗争,质量与素质、知识与能力、成绩与创新、理论与实践,所有这些时刻占据着我的思维.面对当前的学情,我深深地感到: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从小学到初中,甚至是将来的高中,学生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然而并非人人都是成功者.因此,加强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非常重要. 一、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不容乐观,有着多 方面的原因 1.教材的因素 教材虽已作过多次修改,但重知识轻应用、重考试成绩轻动手实践的现象仍很严重.数学教材中有关

2、数学应用问题偏少,缺乏开放性.有些内容虽然融入了现代生活的气息,但与农村中学的资源配置相差太远,结果导致课本知识与学生实际脱节更大.所以学生长期的在这种封闭的、与生活实践脱离的背景中学习,其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又从何谈起? 2.评价的因素 长期以来,对教与学的评价往往以考试分数作为唯一标准.虽说教育部出台了相关政策,不准以考试分数评价教师和学生,但种种的教师业绩考核却时刻禁锢着我们的思维,左右着有关政策的执行.于是就出现了考什么教什么,就学什么的局面.尽管中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学生会解决“带有实际意义和相关学科中的数学问题”与“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然而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却没有

3、真正落实到教学中. 3.教师的因素 首先是教师的观念.部分中学数学教师对基础教育中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等方面的要求重视不够,不太关心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而且主动开展数学应用教学的意识淡薄. 其次是教师自身的素质.尽管一些教师意识到数学应用的重要性,但由于受多方面的限制,挖掘联系实际的数学应用例子和模型感到非常困难.要对学生进行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的培养,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的确任重而道远. 二、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 第一,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体验数学知识产生的实际背景和数学思想方法,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在教学中,教师应克服“重结果,轻过程”的倾向,让学生了解知识的发

4、生过程,亲自体验数学概念、数学知识产生的实际背景和形成的思维过程,这将为学生创造性地应用数学打下扎实的基础.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若让学生了解新知获得的背景,展现出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知其然,更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定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促使应用意识的发展. 其实,在教科书中的很多概念、定理、公式或结论都是可由观察、猜想、实验得到.这些概念、定理、公式或结论,可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尝试发现数学中的定理、公式等. 第二,通过创设现实的问题情境展开教学,使学生在主动探索中体验并学会数学建模,发展应用数学意识.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观

5、察、联想、类比、猜测、探索、归纳、选择、发现、解决问题,有意识地把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来解决.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经常性地通过创设具体的问题情境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从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并使问题得到解决,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第三,重视数学课程与学生实际生活的结合,拓展生活实践,为学生打造运用数学知识的平台. 通过对所学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一旦理解了某个基本知识的重要性,学生就会给予真正的关注、主动的参与,因为真实的实际问题能够吸引学生去探索,学生可以在解决应用问题的过程中,用他们自己的语言去阐述和解释,虽然不精确,但总比精确而不理解其意义更有助于发展.学生通过这种体验的方式来理解数学知识,真正符合建构主义对学习的认识,有利于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形成. 其实,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还能帮助学生对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有一个直观、生动而深刻的理解,它有助于学生正确认识数学乃至科学的发展道路,了解数学用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总之,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应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应伴随学生数学学习的整个过程.特别重要的是,要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本身是有用的,促使他们碰到问题时能想一想是否可以用数学来解决.学生有了较强的数学应用意识,就会主动地从数学的角度,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文化创意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