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研究优秀获奖科研论文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72872818 上传时间:2024-02-0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研究优秀获奖科研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研究优秀获奖科研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研究优秀获奖科研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研究优秀获奖科研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研究优秀获奖科研论文(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研究优秀获奖科研论文 摘要:生活化教学是指,在课堂中进行贴近生活的教学,深入到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生活化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促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关键词: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 作为一种新式的高中化学教学方式,生活化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实现知识与解决问题能力的统一,培养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生活化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扮演问题的发现者和提出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独立自主地进行思考,并分析、解决问题,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同时,这种教学方式,实现了新课程标准中“培

2、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全面发展”的要求.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谈点体会. 一、实施生活化教学时遇到的问题 1.生活化教学地位低下.受到我国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地区间的教育理念差异等因素的影响,生活化教学在我国中小型城市以及农村等地的高等中学中普遍不受重视,教师缺少对生活化教学的概念及其重要意义的了解,导致其在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中,忽视了生活化教学的应用,无法有效提高课堂效率,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2.无法正确运用生活化教学.由于教师自身水平的局限性,有些教师在应用生活化教学时存在认识不足的缺陷,常常生搬硬套、照本宣科,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该加强学习,了解掌握国内外

3、先进的教育理论,对于优秀的案例进行分析总结,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灵活借鉴,并在课堂教学结束后对课堂效果进行评估与反思,不断进步. 3.盲目追求分数.受我国高考政策的影响,在部分省市区存在分数至上的认知,不仅仅是学生,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也贯彻着这种思想,忽略了新课标中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及全面发展的要求,盲目追求分数,导致学生对于学习失去兴趣,对其以后的学习有不利的影响.教师应该对这种思想进行坚决的抵制,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身处地为学生的发展着想,为学生的未来负责. 二、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1.对高中化学教材进行深入发掘.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材作为其基本资料,具有重要意义.无论是对于学生,还

4、是对于教师来说,教材都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教师应该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实例,进行总结提炼,在课堂教学中提出来,作为代入点,引导学生对于这些现象和问题进行探索和思考,鼓励学生成立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共同进步.例如,在讲“金属”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我们身边用到了哪些金属材料?为什么会选用这些材料?这些材料有什么优点和缺点?等等.带领学生对身边的金属材料进行探究,在探究中将需要用到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寓教于乐,促使学生学习新知识. 2.做一些简单有趣的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实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教师应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安排学生多

5、做实验,使学生在实验中掌握知识.笔者在此提出的实验,并非课本中的实验,而是利用生活中常用的物品,做一些简单有趣的实验,让学生对实验的原理和物品的性质产生浓厚兴趣.比如,教师可以用水果制备原电池,引导学生观察现象,促使学生深入思考:为什么水果可以产生电流?帮助学生理解原电池的原理,并能正确运用所学知识. 3.做有关化学的生活调查.课后调查,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学习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科学精神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在课后根据所学知识,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情境,布置合适的课后调查,鼓励学生组成调查小组,并写出调查报告.比如,调查化学污染对于某街区环境的危害.鼓励学生反思这种危害带来的影响,查阅资料提出解决方案.这样,学生不但学习了化学知识,而且增强了环保意识以及组织能力、交流能力等.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于人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这种新颖的教学方式,应该受到教师的重视. 总之,新课程标准不仅对学生的知识水平提出了明确要求,更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及能力有了初步要求.教师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提升自身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积极学习新的教育科学理论,并结合实际运用到教学中.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实施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文化创意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