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大年(1916-1995),当代著名陶艺家、壁画家、工笔重彩画家、工艺美术教育 家生于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长期从事陶瓷设计和工艺美术教学工作早年在 杭州国立西湖艺专和北平同立艺术专门学校学习一九三四年赴日本,在东京帝 国美专攻读陶瓷美术,并在星冈窑厂实习回国后,先后在重庆中央工业试验所 和上海红叶陶瓷厂任工程师、总工程师解放后在轻工业部工作,以后调中央美 术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任副教授、系主任、教授一九五二年为制作建国纪 念瓷,曾和景德镇老艺人合作,设计制作各种传统日用餐具和陈设瓷,参加国内 外展览,对恢复景德镇传统瓷器工艺做出了一定贡献一九六0年后,主要从事 工笔重彩教学和壁画创作为首都国际机场设计制作陶瓷壁画《森林之歌》燕 京饭店瓷壁画《松竹梅》曾任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实用美术系陶瓷科主任; 后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陶瓷系主任、中国陶艺学会理事长、中国壁画协会 副主任、中国工笔重彩画会顾问、中国工业设计学会理事、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 审委员会委员等著有《祝大年画选》⑴创作壁画作品1979年为首都机场创作陶瓷壁画《森林之歌K 1985年创作陶瓷壁画《桂林 山水》《玉兰花开》等,赴美展览。
1987年在香港举办个人画展1994年在中国 美术馆举办《祝大年美术作品展》1995年在北京病逝,享年79岁工作经历[近现代](一九一五至?)著名工艺美术家浙江杭州人长期从事陶瓷设 计和工艺美术教学工作早年在杭州国立西湖艺专和北平同立艺术专门学校学 习一九三四年赴日首都机场壁画《森林之歌》本,在东京帝国美专攻读陶瓷美术,并在星冈窑厂实习回国后,先后在重 庆中央工业试验所和上海红叶陶瓷厂任工程师、总工程师解放后在轻工业部工 作,以后调中央美术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任副教授、系主任、教授一九五 二年为制作建国纪念瓷,曾和景德镇老艺人合作,设计制作各种传统日用餐具和 陈设瓷,参加国内外展览,对恢复景德镇传统瓷器工艺做出了一定贡献一九六 0年后,主要从事工笔重彩教学和壁画创作为首都国际机场设计制作陶瓷壁画《森林之歌》燕京饭店瓷壁画《松竹梅》是我国当代著名陶艺家、壁画家、工 笔重彩画家、工艺美术教育家曾任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实用美术系陶瓷科主 任;后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陶瓷系主任、中国陶艺学会理事长、中国壁画 协会副主任、中国工笔重彩画会顾问、中国工业设计学会理事、中国工艺美术大 师评审委员会委员等。
著有《祝大年画选》祝式风格作品栩栩如生祝大年是工笔重彩的开拓者祝大年画花,表现的是宇宙精神他的《玉兰 花开》繁花竞放,如满天星北京饭店壁画玉兰花开,1986斗,笼罩大千世界,几只黄莺隐于花丛,生命卫护了生命细看一花一蕾, 笔笔铁划银钩,抛却一波三折,漠视泼墨、飞白,顽强的祝大年跨越了传统,开 辟了自己独有的风格,并将其发挥到极致其独特之美,质朴之美,原创之美及 长歌当哭的情愫,赋予了他作品极大的感染力和情感张力为首都国际机场创作壁画祝大年在首都国际机场所作的大型壁画《森林之歌》无疑是中国壁画的经典 之作,她引发了中国壁画艺术的复兴参与首都国际机场大型壁画群创作的5位 画家是祝大年、萧慧祥、张仃、袁运甫、袁运生在云南省思茅市流传着这样一 个故事:思茅市修建通商北路时,为了保护一棵古榕树,不惜修改道路线形,这 就是“道路为大树让路”的佳话上世纸0年代初,祝大年途经思茅时发现了这 株古榕树,激动不已,一坐十几天,后来,祝大年以这株榕树为蓝本,创作了北 京首都国际机场候机大厅墙壁上那幅著名的描绘西南热带山水的细密风格的壁 画建国瓷筹办建国瓷厂,烧制建国瓷建国初期,百废待兴,为了振兴新中国的陶瓷业,祝大年怀着满腔热忱来到 了景德镇。
他把流散在民间的建国瓷厂遗存的烧炼车间厂房陶瓷老艺人招募起来,一起筹办“建国瓷厂”恢复了古窑在景德镇,他 与景德镇陶瓷艺人们同吃同住同劳动,一起设计瓷上的装饰纹样,一起试制失传 的颜色釉瓷,一起烧造器型新颖的日用瓷,在技术资料极为短缺的年代,经过摸 索和实践,终于烧出了建国以来的第一批精品瓷器,对恢复景德镇传统瓷器工艺 做出了重要贡献1952年,为了抢救、挖掘和恢复全国各地的名窑名瓷,周总理采纳并支持组 织建国瓷生产的建议,“建国瓷设计委员会”随之成立高庄、祝大年等艺术家 们从接受使命到完成设计仅用了3个多月的时间在短短的3个月中,他们从故宫 展室到翠华楼饭庄,从民间作坊到御用专窑,从御用餐具到民用餐具都作了细心 的考察他们不照搬宫廷用瓷款式,批判中餐华而不实的拼盘摆设,借鉴西餐具 实惠方便的特点,来个中外古今优点共济建国瓷厂建国瓷厂主要产品有高低温色釉瓷、青花和刻花瓷,还有以历史上著名的 “汝、定、哥、宫、钧”五大名窑门、匣钵柱及其底座窑出口为蓝本的仿古瓷按用途可分为国家礼品瓷、陈设瓷、展览瓷、旅游 瓷等高温颜色釉“珠光”陈设瓷,曾荣获国家产品银质奖,一九八0年被国家 授予“瓷都国大传统名牌”之一,定为国家生产传统高温颜色釉瓷的唯一企业, 并正式列为“珠光牌”商标。
1978年、1979年邓小平出访新加坡美国时,就曾 将建国瓷厂生产的“三阳开泰80件扁肚花瓶”和“色釉综合装饰双耳瓶”栢赠, 被称为“稀世国宝”1969年改名为“景德镇市人民瓷厂”,拥有八个车间、一个青花研究所和一 个大集体建国瓷的设计制作从1952年10月开始到1954年9月结束,完成了 73556件产 品,其中景德镇入选24531件,成绩最为突出用科学方法制造了建国瓷器烧造 中西餐具、茶具、咖啡具、烟酒具、花瓶、花盆及其他日常用具和纪念礼品等, 以民族形式及大众方向作为艺术标准,以表达出新中国的蓬勃气象虽然半个世纪过去了,建国瓷无论是从艺术设计上,还是从工艺制作上,仍 是一个未能被逾越的高峰今天当我们回首这次时间虽不太遥远,却为许多人所不知的历时两年的创作 活动时,它的意义并不仅在“建国瓷”自身继承、发扬传统的陶瓷艺术风格不 仅成为“建国瓷”设计中的主导思想,也对我国陶瓷创作思想的形成产生了积极 影响这是建国后第一次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地恢复和发展中国的传统制瓷技 艺它将近百年的陶瓷制作推向一个新的水平建国瓷的制作是我国制瓷史上第 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家与艺人的合作由于艺术家的参与,建国瓷在艺术风格 上摆脱了传统宫廷陶瓷繁缛的装饰风格,修正了世俗乃至主流艺术形态中对延续 了数百年的传统陶瓷宫廷审美风格的偏执。
艺术家的创造性与材料工艺、表现技 巧的互融,使得“建国瓷”及随后的出国展览用瓷,成为我国陶瓷艺术发展史上 的又一新的高度成型车间遗存的双头滚压成型机建国瓷大会堂的正式餐具经过反复研究、设计,最后,建国瓷主要选用了祝大年的设计作品:有串枝 牡丹的斗彩中餐具,也有海棠纹的青花西餐具,图案简洁清雅,样式多彩多姿, 为了保证质量,祝大年亲临景德镇指导,还请历史博物馆的陈大章、故宫博物院 的沈从文等专家来一起鉴定由于建国瓷制作分工细,又全靠手工劳动,不在同 一作坊生产,所以作为助手的张守智等常常要拿着画样到各个作坊监督生产,尺 寸一毫米都不能差正是这样艰辛的劳动换来了丰硕的成果1953年国庆前夕, 第一批建国瓷中西餐具共50个品种的样品出来了,观之光华闪动,触之细腻无痕, 敲之龙吟脆响祝大年亲自带着它向周总理汇报于是在1953年以至文革前的国 庆,凡是设国宴招待政协代表、劳模、外宾(主要是华侨)都要用它1959年, 人民大会堂建成后,建国瓷成为大会堂的正式餐具板凳画家1970年,祝大年被下放到河北农村劳动虽然条件差了,但环境却比在北京 时宽松了,他得以画了很多有关农村的钢笔素描,而且画得非常严谨。
有时,他 可以从早上一直不停地画到晚上,因此得了一个“板凳画家”的雅号建国瓷头彩餐具 祝大年他还喜欢画云南的热带植物,不过,在热带植物环绕的炎热环境下,一般画 家也就能保持二三十分钟的精神高度集中,可祝大年却能保持两三个小时著名 画家乔十光回忆说,他和祝先生在云南西双版纳写生时,他们住在热带植物园里, 隔着梭罗江画对岸的山,山上有竹丛、木瓜林、还有芒果树,祝先生不惜借用望 远镜来观察这个丰富多变、神秘朦胧的大千世界对于常人来说精力高度集中也 就能保持20〜30分钟,可是他却可以保持2〜3个小时在烈日中他全神贯注地画, 虫子爬上了腿,身边的望远镜、钢笔也被别人偷走,而他仍全然不知他喜欢云 南的热带植物,那里的一草一木都让他乐不思蜀他废寝忘食地画,别人劝他要 注意休息,他却说:“我的时间不多了,不同你们还来日方长啊!”从高处看烧炼车间还有一次,祝大年病危,一家人都焦急无比地守候在他的病床前,天可怜见, 终于等到他转危为安,他却不管自己的病情怎样,非常兴奋地对家人说:“告诉 你们,刚才我梦到西双版纳的原始森林,还有茂盛的热带植物……”振兴陶艺率领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振兴中国现代陶艺祝大年的艺术创作一直受到周恩 来总理的关怀和赞誉。
1952年北京饭店举行“青花瓷”专业会议,周总理建国瓷亲自审查了由祝大年负责设计、烧制的青花瓷,并提出建立中央工艺美术学 院设想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建立后,专家学者云集,执教的有祝大年、张光宇、 张仃、吴冠中、韦天霖、郑可等教授学院的共同认识,就是强调艺术个性,反 对自然主义,提倡深入体验中国古典和民间艺术传统,广为汲取并融合西方现代 艺术的精华祝大年为振兴中国现代陶艺创作和研究,促进国际间陶瓷文化交 流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1985年5月,由中华陶艺开发研究中心组织在湖北薪 春岚头矶召开了全国首届部分陶艺家研究会中华陶艺开发研究中心理事长、中 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祝大年致开幕词和闭幕词参加此次会议的陶艺家还有刘焕 章、周令钊、苏晖、张守智、曲磊磊、韩美林、周国帧、谭畅、刘维、唐小禾、 程犁、张朗、李亚文、陈业瓒、王金鼎等1991年,由联合国计划开发署提供赞 助,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美国中国当代艺术中心、中国陶瓷协会、中央 工艺美术学院等单位联合于4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北方工业大学举行了“首届北 京国际陶艺研讨会及展览”来自美国、加拿大、挪威、意大利和我国台湾等地 的7位著名陶艺家和美术馆负责人与中国的56位陶艺工作者聚集一堂,各抒己见, 表演技艺,共同探讨,交流陶艺文化和做陶经验。
建国瓷在中国的陶艺史上,祝大年和他所在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都是最浓墨重彩的 一笔是他们的坚持让人们看到在这个特定艺术领域里,还有这样一群人在孜孜 不倦的坚持着,让中国特色艺术工种能够持续延续,并且愈发兴旺但是,有一次午睡时因为让小女儿不出去玩,结果不慎让小女儿把两尺高的 明洪武绣大红瓶打碎了,损失巨大苦行僧艺术苦行僧中的苦行僧在祝大年作品展上,在那幅著名的重彩画《玉兰花开》 前,吴冠中先生驻足许久,若有所思在祝大年艺建国瓷术与教育研讨会上,吴冠中先生感慨地说,如果说他是艺术的苦行僧,祝大 年先生更是苦行僧中的苦行僧了解祝大年先生的人大概都会明白其中的深意文革”中,中央工艺美院受到严重冲击师生员工从1970年起被下放到石家庄 农村劳动据下放时和祝大年先生住一个房间的刘巨德先生回忆,那时候祝先生 画了很多农村的钢笔素描,画得非常严谨刘巨德回忆说,给他印象最深的是, 祝先生为了画一棵枣树,围着树慢慢观察了五六遍,树的枝干、枝枝丫丫的画得 特别仔细他从来没有看见过这样的人,用这样的状态来画画,从来不知道原来 画是这么画出来的1972年,在农场劳动时,祝大年先生画了一批农村田园风景图,庞薰琹赞美 说:“祝大年的钢笔画把霜的感觉都画出来了。
1973年冬,祝大年与吴冠中、黄 永玉、袁运甫为北京饭店创作《万里长江图》壁画,为此同赴三峡写生每天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