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主题式美术教育》读书笔记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72850232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65.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主题式美术教育》读书笔记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幼儿园主题式美术教育》读书笔记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幼儿园主题式美术教育》读书笔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主题式美术教育》读书笔记(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看了孔起英,王绪兰编写的幼儿园主题式美术教育活动受益匪浅,书中精心收集了 24个主题活动,分为大班( 10 个)、中班( 8 个)、小班( 6 个)三个部分,每个活动由设计思路、核心目标、网络图谱、活动列表、案例设计、主题反思与体会六部分组成。另外,本书还收录了部分以师生对话为形式的活动实录, 并附上了对活动的简要分析, 从中可以较清晰地看出活动的思路和方法, 是她们不断探索、 大胆探究的结晶, 是她们智慧与思考碰撞和交流的结果。每一个主题活动的设计与实施都凝聚了教师们辛勤耕耘的汗水。依据纲要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中的美好的事物, 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与审美情趣, 激发幼儿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

2、选取了各种有趣的印制活动, 印画不仅可以满足小班幼儿的好奇心, 而且操作简单,作品丰富有趣, 比较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通过愉快的玩色、 印制活动初步培养幼儿对美术图案和色彩的兴趣。 活动前, 幼儿在教师和家长的引导、 支持下去寻找各种适合印制美丽图案的物品, 这时, 他们会发现原来生活中美的东西有这么多! 活动中运用了猜猜印迹、 帮助娃娃、 布置活动室、 和音乐一起玩等多样化的形式, 让幼儿在进行美术活动的同时,感受到活动本身的多元素。 教师注重发挥幼儿的自主性, 允许幼儿自主选择材料和方法, 充分尊重幼儿的意愿, 使幼儿在活动中能自如地运用喜欢的方式表达内心的情感与方式, 以指导幼儿会观察、

3、 乐意尝试为主。 教师要领会技能的重点是什么,如何给幼儿创造的空间,探索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此外我还分析了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现状:在培养目标方面,我们一直认为美术教育等同于技艺教育,把技能的培养作为主要任务。在教育内容方面,强调模仿与再现。如,社会上充斥于市场的幼儿图书、简笔画为他们提供绘画范例。 于是, 大量的幼儿失去了他原有的稚拙天性, 有些幼儿作品在成人的加工下,失去真正的童趣。许多从事美术教育的教师大凡有这样的经历:很多时间花在活动内容的选择上,为没有统一的美术教材而烦恼。 然而, 当一本本令人眼花缭乱的美术教材问世, 将它们视如宝贝时, 又发现并不是“拿来”那么简单。 要么离幼儿的认知

4、经验远了, 要么与幼儿的技能相冲突,有时幼儿还那样缺乏自信。 这时的教师要反思的是: 为什么他们退却了,为什么离开了成人的示范他们会急切地请求帮助“老师,我不会!”在教学方法方面,灌输法仍然运用。灌输法用多了, 画出来的画就模式化了, 它将代替幼儿的感觉、思考和想象。最重要的是对幼儿潜在的创造力的扼杀和自我创造意识的摧毁。何谓“主题式美术教育”?即从幼儿年龄特点出发, 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以及对周围现象的关注而确立的一个个美术教育的主题, 在主题的进行中, 主题内容并不是由一个个单一的美术活动来完成, 而是给幼儿充分感知、自主探索、 自由讨论的时间与空间, 通过一系列的诸如欣赏、参观、收集、讨论的活动,幼儿的表达与创造的欲望被大大激发,这时的美术便真正成为幼儿自主表达表现的工具。 这样的“主题式美术教育”, 其意义已不仅仅局限于美术方面,而是以行为习惯、经验智慧、审美情趣、情感态度为价值取向,使每个幼儿获得和谐的发展。此外,笔者认为:* 关注每个幼儿的发展是教师的责任,带动每个幼儿提高是教师的艺术。*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不断反思,有大胆尝试新事物的勇气,提高自身观 察、善于发现、适时指导的艺术,更快地提高自身的教学研究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