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但愿人长久》教案2篇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72849370 上传时间:2022-12-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语文上册《但愿人长久》教案2篇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但愿人长久》教案2篇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但愿人长久》教案2篇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但愿人长久》教案2篇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年级语文上册《但愿人长久》教案2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语文上册《但愿人长久》教案2篇(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年级语文上册但愿人长久教案2篇四年级语文上册但愿人长久教案2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四年级语文上册但愿人长久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四年级语文上册但愿人长久教案1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五、六自然段。2学会本课15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8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3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4体会作者对兄弟苏辙的思念之情,教育学生关心亲人,关心他人,并领略皓月当空的美景,进行美的教育。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

2、四至六自然段。2联系课文内容,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意思。教学难点:反复吟诵,启发想象,领会词的意境。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第 一 课 时一、揭题导入:1师: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的中秋佳节。谁能说说中秋节民间有些什么风俗习惯?2总结:是啊,“每逢佳节倍思亲”。距今900多年前的北宋年间,有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叫苏轼要第 二 课 时一、复习:1.读词语。2.读好下列长句:只有苏轼却在为思念弟弟而心绪不宁。无情的月亮啊,你为什么偏偏在别人分离的时候变得这么圆、这么亮呢?二、导学课文。第一自然段。1.指名朗读。2.读了这一段,你对苏轼有何了解?3.齐读。第二自然段。1.指名朗读。

3、2.出示“一年一度”,说说词义。扩词:一年一度的3.出示“皓月当空”,说说“皓”的意思,并理解“皓月当空”。板书:皓月当空4.映示第二、三句,结合指导朗读。第二句:读好中秋之夜“皓月当空,万里无云”的美景。第三句:读出人们“品尝着瓜果,观赏着明月”的团聚喜悦之情及苏轼的“心绪不宁”。板书:思念过渡:苏轼为什么会如此“心绪不宁”呢?第三自然段。1默读,体会兄弟情深。2.议一议:读了这段,你体会到什么?3.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苏轼和弟弟苏辙“手足情深”呢?画出有关句子。出示“形影不离”,补充几个近义词:朝夕相处 如影随形板书:形影不离出示:“各奔东西”,说说词义。动作演示,请学生用课文中的一个词描述

4、教师的动作美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苏轼埋怨月亮是因为它在( )时候变得这么( ),这么( );但他想到世上本来就是( ),就像天上的月亮( )一样,他祝愿( )常留人们心间,这样虽然( ),也能共同拥有( )。3.课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水 调 歌 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板书设计:2、但愿人长久心绪不宁-埋怨-宽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四年级语文上册但愿人长久教案2一、教学要求:1、

5、学会本课生词,其中田字格中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词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3、体会作者对兄弟苏辙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二、教学重点: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三、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词,其中田字个格中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词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二)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词语及重点句的意思。(三)教学过程。1、简单介绍生平,揭示课题。可让学生课前搜集一些与本文有光的资料,包括苏轼的一些诗词,然后老师再加以补充。(1)介绍苏轼四川人,北宋文学家,

6、唐宋八大家之一。苏拭与弟苏辙情同手足,但长期天各一方,时直中秋,目睹别人家团聚,思念之情油然而生,然后他在伤感之时,悟出真缔,于是解脱惆怅,写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的千古绝唱。(2)板书课题2、初读课文。(1)自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自由练读生字表上的生字。划出课文中带有生字的词语。力求读顺句子,读通全文。学生练读全文。抽读卡片。读准字音。理解词语a、皓月:明亮的月亮。b、埋怨:因为事情不如意而对别人或事物表示不满。(2)范读课文.3、细读课文。(1)细读1-3自然段。理解“朝庭“:密洲”两个词语(2)学习第二自然段自由读课文。看图理解词语“皓月当空”,“万里无云”,想象家人团聚,品尝瓜果,

7、观赏明月“心绪不宁”是什么意思。(3)学习第三自然段.苏拭为什么思念弟弟。“手足情深”是什么意思。“形影不离”呢?(4)指导朗读.(四)作业布置:抄写词语。(五)板书设计:心绪不宁形影不离第二课时:(一)教学要求。1、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2、体会作者对兄弟苏辙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工婵娟的含义。(二)教学重点难点。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工婵娟”的含义。(三)教学步骤及过程。1、继续细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2)指明说说苏拭为什么要埋怨月亮。(3)苏拭移情于月也戏人,偏偏在别人分离的时候变得这么圆。(4)自由练读.(5)这段后面是省略好,他省略了什么?(6)引导想象。(7)这个

8、问题问的没有必要,可删去,因为课文已说得很完整了。(8)细读5,6自然两段。(9)想到这而,他的心里似乎宽慰了许多,便底声吟诵起来。(10)想到这儿还想到哪儿?(11)他为什么宽慰了许多?这说明了什么?人有悲欢离合,就象月亮有阴晴圆缺,恰是世之长理,实难十全十美,他的宽慰,正是他与常人不同的可贵之处。(12)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但愿美好的感情常留在人们的心间,虽然远隔千里,也能共同拥有这一轮明月,既然离别难免,那就不必伤悲,将思念之情留在心里,共同欣赏良宵美景。2、总结课文内容.本课以故事的形式介绍了北宋文学家苏拭的名词水掉歌头的创作经过。3、指导背颂第46段。4、直到造句。(1)一起一起出示文中样句。示范:他们俩一起读书,一起玩耍。(2)造句可随课文教学,讲到有关自然段直接让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练习造句。5、作业。(四)板书设计。心绪不宁埋怨重亲情转念宽慰通情达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