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内旅行记[33]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72819888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屋内旅行记[33]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屋内旅行记[33]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屋内旅行记[33]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屋内旅行记[33]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屋内旅行记[3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屋内旅行记[3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屋内旅行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正确认读本课12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会写田字格里的10个生字。2. 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科学道理,培养科学意识,引发探讨欲望,激发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1. 学生反复诵读,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2. 展开小组讨论、交流,给学生创设自己的空间,解决问题。3. 继续学习搜集整理资料、制作资料卡片的方法4. 引导学生阅读课外读物,扩大学生阅读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从小养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好习惯。教学难点:通过学习本文引导学生阅读课外读物,扩大学生阅读量,培养学生

2、从小养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好习惯。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搜集的资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前准备(一)搜集苏联作家米伊林的资料,了解作者生平及其代表作。出示课件(二)搜集十万个为什么(米伊林)一书的介绍,增加对此书的了解,为学习本课做准备。出示课件中相关图片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一)反馈课前布置。同学们都对十万个为什么非常感兴趣,老师布置的课下作业,在家里寻找“为什么”。你们完成得怎样?以小组为单位,组长进行总结。(二)进行全班反馈,将问题进行总结归类。(三)过渡:同学们发现了这么多的“为什么”,真了不起!有一位苏联的科学家做了一次屋内旅行,也发现了许多为什么,你们想不想和他

3、一起探究学习呢?让我们快快打开书吧!引入新课屋内旅行记。三、初读课文,随文识字。(一)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可以查字典,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组同学,把课文读正确、流利。(二)学生互助识字,交流识字方法。(三)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课文。要求:声音洪亮、正确流利、同学爱听。(四)检查朗读。出示课件中的生字词小组汇报时可自定齐读人数,也可派选一名同学代表本组朗读,听后其他同学随机评价。建立小组评价机制,把检查识字情况安排在小组内进行,注重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五)出示课件更换语境,出示含有生字的其他句子让学生再认。四、整体感悟课文。

4、(一)质疑:“作者提出了哪些问题?你能解答哪个问题?”要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思考时间。(二)集体进行交流。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五、指导记忆,书写汉字。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比较多,应采取多种方法帮助学生认识字形。多音字“劈p、劈p”可通过组词来区分字意;形近字“饶”和“挠”、“谜”和“迷”可通过对比识字法来记忆;还可以利用熟字部件合并法来记忆,如“火+某煤;日+王旺;口+尼呢;山+己岂”。来源:学科网将相同偏旁的字如“煤、炉、烤”归类指导。指导学生要注意火字旁的写法,字形要窄,最后一笔“捺”变成“点”,引导学生写正确、写好看。教师要关注学生写字的过程,对出现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及时指导。第二课时一、精

5、读课文,体会生活中的科学。(一)出示课件引导学生就文中“你屋内的事物每一件都是一个谜”这句话谈谈看法,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科学,培养科学意识。(二)“作者在他家走了二十多步就写出了一本小书,这给你什么启示?”引导学生从两方面去理解:一是从作者身上受到启示,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科学;二是生活中处处有科学,生活中缺乏的是发现。课件出示:1. 你们家里每天总有人生炉子,点煤油炉,煮马铃薯。 这是作者自己的国家过去的某一时代家家户户天天发生、最常见的生活内容,看似平凡,但如果多问几个为什么,就会发现问题。如:炉子里的劈柴为什么会噼啪响?生成的烟为什么要走烟筒?没有燃烧时为什么会有烟灰?如果你深入思考

6、,还会提出更多的问题,想知道答案的欲望就会很强烈。 课件出示:2. 我们饶有兴趣地读着那些遥远的未经考察的异国探险记,却没有想到近在咫尺就有一个不熟悉的、奇异的、谜一般的国家,名叫“我们的屋子”。有人热衷于阅读很遥远的异国探险记,觉得很有趣,其实在每个人自己身边就有一个充满神奇色彩的世界,作者把它比喻成一个“国家”。这是多么美妙的知识王国呀!(三)延伸:你在生活中有些什么疑问呢?谁能帮你解决?课件出示小结:日常生活中有这么多看似简单却蕴涵着科学知识的问题,引发我们去思考,去寻找到底是为什么!二、拓展实践。(一)小组讨论:你足不出户,也会有无数的问题向你挑战,就在你的身边,你找到了多少个“为什么

7、”?试着给“为什么”找一找答案。(二)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关注生活中的科学,进行小练笔。课前准备,其实就是一种扩展阅读,既为学习本课做好了准备,也实现了拓展阅读。教师让学生说说自己眼中的“为什么”,他们的思考同样精彩。为学生搭设平台,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培养其自主识字的能力、合作意识及良好的识字习惯。以小组形式认读课文,再以小组形式汇报,激发学生竞争意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更换语境,强化生字的再认识。教师要捕捉学生思维的火花,及时给予鼓励,特别是对文中问题感兴趣、愿意并主动探讨的学生,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将科学的种子植根于学生心田。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在写中再去创造美。以读为主,找问题,在汇报中明白虽然我们对身边的事物很熟悉,但是我们却不了解它们,激发学生通过阅读书籍解答问题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利用课余的时间,阅读各种书籍,有目的的寻找答案。抓住重点词“却”、“近在咫尺”,从朗读中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只是我们缺少发现的眼睛。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问题有很多,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并不容易解答,需要广泛地阅读书籍,甚至需要自己实践探索,才能够解答。从而激发学生关注生活,从生活入手,增加探究科学的积极兴趣和动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