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市人民政府关于认真做好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72819720 上传时间:2022-12-0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江市人民政府关于认真做好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九江市人民政府关于认真做好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九江市人民政府关于认真做好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九江市人民政府关于认真做好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九江市人民政府关于认真做好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江市人民政府关于认真做好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江市人民政府关于认真做好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江市人民政府关于认真做好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庐山管理局,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庐山西海风景名胜区、八里湖新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市直及驻市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8号)和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赣府发2057号)精神,结合九江实际,现提出以下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建设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为目标,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推进t型崛起,打造山水名城,率先全面小康,建设五大九江”的战略部署,以保障公众知情权、

2、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为出发点,进一步深化政务公开内容,拓展政务公开渠道,规范政务公开流程,完善政务公开制度,提升政府工作透明度和行政效能,助推简政放权、职能转变,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九江发展营造更加开明开放、实在实干、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二)基本原则。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关注关切,以公开促落实,以公开促规范,以公开促服务。依法依规明确政务公开的主体、内容、标准、方式、程序,加快推进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公开。坚持改革创新,注重精细化、可操作性,务求公开实效,让群众看得到、听得懂、能监督。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政府网站和新闻媒体为载体,推行“互联网政务”,扩大公众参与,促进政

3、府有效施政。二、推进政务阳光透明(四)推进决策公开。1.加强决策环节动态公开。完善重大事项领导班子集体议事决策规则,优化权力结构配置,完善行政决策程序规则,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责任单位:市政府办公厅、各县(市、区)政府2.实行重大决策预公开制度。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需要社会广泛知晓的重要改革方案、重大政策措施、重点工程项目,除依法应当保密的外,在决策前应向社会公布决策草案、决策依据,通过听证座谈、调查研究、咨询协商、媒体沟通等方式广泛听取公众意见,以适当方式公布意见收集和采纳情况。责任单位:市政府各部门、各县(市、区)政府3.探索会

4、议列席制度。邀请利益相关方、公众、专家、媒体等列席政府有关会议,增强决策透明度。责任单位:市政府办公厅、各县(市、区)政府(五)推进执行公开。4.主动公开重点改革任务、重要政策、重大工程项目的执行措施、实施步骤、责任分工、监督方式,根据工作进展公布取得成效、后续举措,听取公众意见建议,加强和改进工作,确保执行到位。责任单位:市政府各部门、各县(市、区)政府5.加大督查及整改落实情况的公开,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责情况向社会公开,增强抓落实的执行力。实现对政府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全过程、动态化管理。在政府出台重大决策部署时,督查机构要会同有关部门同步建立督促检查工作台账,细化任务分工,明确

5、责任单位,规定完成时限,加强跟踪督办,确保决策落实、政策落地。责任单位:市政府督查室、各县(市、区)政府(六)推进管理公开。6.全面推行行政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公开工作,建立健全清单动态调整公开机制。完善政务服务网建设,实现权责事项集中进驻、网上服务集中提供、数据资集享,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责任单位:市政府办公厅、市审改办、市政府信息办、市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各县(市、区)政府8.推进监管情况公开,重点公开安全生产、生态环境、卫生防疫、食品药品、保障性住房、质量价格、国土资、社会信用、交通运输、旅游市场、国有企业运营、公共资交易等监管信息。责任单位:市政府各相关部门、各县(市、区)政府

6、9.公开扶贫、救灾、低保、社保、医保、教育、医疗和涉农补贴等民生资金分配使用情况,重点围绕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加大扶贫对象、扶贫资金分配、扶贫资金使用等信息公开力度,接受社会监督。责任单位:市扶贫和移民办、各相关项目主管部门、市财政局、各县(市、区)政府(七)推进服务公开。10.把实体政务服务中心与网上办事大厅结合起来,推动政务服务向网上办理延伸。全面公开服务事项。编制发布办事指南,简化优化办事流程,让群众不跑冤枉路,办事更明白、更舒心。公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清单,公开项目名称、设置依据、服务时限。推行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提供公共服务的公开。推进政务服务中心标准

7、化建设,加强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村(社区)便民代办点建设,打造基层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综合性窗口。责任单位:市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市政府信息办、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各县(市、区)政府11.大力推进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按照江西省关于简化优化公共服务流程方便基层群众办事创业工作方案的通知(赣府厅发2015号)要求,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分类指导,组织编制公开服务事项目录,制定完善具体办法,切实承担组织协调、监督指导职责,推动所属和归口管理的企事业单位公开信息、作出承诺、优化服务、争创品牌。通过最大限度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打通政府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责任单位:市政府各相关部门、各县(市、

8、区)政府(八)推进结果公开。12.各级行政机关要主动公开重大决策、重要政策落实情况,加大对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结果的公开力度。推进发展规划、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决定事项落实情况的公开,重点公开发展目标、改革任务、民生举措等方面的事项。重大决策作出后,按照规定通过政府网站、新闻媒体等渠道及时公开议定事项和相关文件。建立健全重大决策跟踪反馈和评估制度,注重运用第三方评估、专业机构鉴定、社情民意调查等多种方式,科学评价政策落实效果,增强结果公开的可信度,以工作实绩取信于民。责任单位:市政府各部门、各县(市、区)政府(九)推进重点领域信息公开。13.加大财政资金管理、公共资配置、重大建设项目批准

9、和实施、社会公益事业建设、征地拆迁和土地出让、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分配、政府采购、科技管理和项目经费、就业创业等领域的政府信息公开。各主管部门要制定实施办法,明确具体要求。责任单位:市政府各相关部门14.各级行政机关对涉及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权利和义务的规范性文件,都要按照政府信息公开要求和程序予以公布。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要向社会公开。责任单位:市政府办公厅、市政府各相关部门、各县(市、区)政府15.加强突发事件、公共安全、重大疫情等信息发布,负责处置的地方和部门是信息发布第一责任人,要快速反应、及时发声,根据处置进展动态发布信息。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市政府应急办、各县(市、区)政

10、府三、扩大政务开放参与(十)推进政府数据开放。16.根据国务院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国发2050号)和省政府促进大数据发展实施方案(赣府发205号)的要求,出台我市促进大数据发展实施意见。实施政府数据资清单管理,建设政府数据统一开放平台,稳步推进政府数据共享开放。优先推动民生保障、公共服务和市场监管等领域的政府数据向社会有序开放。支持鼓励社会力量充分开发利用政府数据资,推动开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条件。(责任单位:市政府信息办、各相关部门)(十一)加强政策解读。17.按照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政策解读机制的通知(九府厅发2023号)要求,将政策解读与政策制定同步考虑

11、,同步安排。切实抓好重要政策解读常态化工作的落实,确保政策解读与公文办理相关环节的有机融合、有序推进,广泛宣传解读材料,根据实际及时进行补充解读。责任单位:市政府各部门、各县(市、区)政府18.创新解读形式,完善政策解读专栏建设。发挥政策参与制定者,掌握相关政策、熟悉有关业务领域的专家学者和新闻媒体的作用,注重运用数字化、图表图解、音频视频等方式,提高政策解读的针对性、科学性、权威性。对涉及面广、社会关注度高、实施难度大、专业性强的政策法规,要通过新闻发布、政策吹风、接受访谈、发表文章等方式做好解读,深入浅出地讲解政策背景、目标和要点。责任单位:市政府信息办、市政府新闻办、各相关部门、各县(市

12、、区)政府19.加强新闻发布工作。建立完善政府例行新闻发布制度,围绕重要会议、重大活动、重点工作、重大工程,以及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及时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与宏观经济和民生关系密切以及社会关注事项较多的政府部门,增加新闻发布频次,原则上每季度至少举办一次新闻发布会,主要负责同志每年应参加一次新闻发布会,相关负责人应每半年参加一次。领导干部要带头宣讲政策,特别是遇有重大突发事件、重要社会关切等,主要负责人要带头接受媒体采访,表明立场态度,发出权威声音,当好“第一新闻发言人”。新闻媒体、新闻网站、研究机构要做好市委、市政府重大政策解读工作。责任单位:市政府新闻办、各相关部门、各县(市、区)政府(十

13、二)扩大公众参与。20.通过征求意见、问卷调查、列席会议、组织召开座谈会、专家论证会、听证会等方式,扩大公众参与度。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积极探索公众参与新模式,提高政府公共政策制定、公共管理、公共服务的响应速度。规范优化公众参与政务公开工作长效机制,形成公众依法、理性、有序参与政务公开的新局面。责任单位:市政府各部门、各县(市、区)政府(十三)回应社会关切。21.建立健全政务舆情收集、研判、处置和回应机制,加强重大政务舆情回应督办工作,开展效果评估。对涉及本地区本部门的重要政务舆情、媒体关切、突发事件等热点问题,要按程序及时发布权威信息,讲清事实真相、政策措施以及处置结果等,认真回应关切。依法

14、依规明确回应主体,落实责任,确保在应对重大突发事件及社会热点事件时不失声、不缺位。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政府办公厅、市政府新闻办、市网信办、各县(市、区)政府(十四)发挥媒体作用。22.充分发挥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的作用,把新闻媒体作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运用新闻媒体及时发布信息,解读政策,引领社会舆论。安排媒体、新闻网站负责人参与重要会议和重要活动,了解重大决策。畅通采访渠道,积极为媒体采访提供便利。发挥新闻网站、商业网站以及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的网络传播力和社会影响力,提高宣传引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23.加强政务公开工作的宣传

15、报道。利用报纸、电视等多种舆论宣传媒体,开展政务公开新闻报道、专题报道等,进一步增强公开意识,强化责任担当,统一思想认识。大力宣传政务公开工作中的经验、做法与典型,进一步提升行政机关政务公开水平。(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四、提升政务公开能力(十五)完善制度规范。24.着力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转有序的政务公开制度体系,使政务公开成为刚性制度安排。制定完善政务公开相关实施办法,进一步规范公开主体、内容、程序及方式。完善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目录,落实政府信息公开属性头认定机制,建立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向主动公开转化机制,规范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编制发布。责任单位:市政府信息办、各

16、相关部门、各县(市、区)政府(十六)建立政务公开负面清单。25.根据省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制定的政务公开负面清单,结合九江实际,制定市、县两级政府和各部门政务公开负面清单,细化明确不予公开范围,对公开后危及国家安全、经济安全、公共安全、社会稳定等方面的事项纳入负面清单管理,及时进行调整更新。负面清单要详细具体,便于检查监督,负面清单外的事项原则上都要依法依规予以公开。健全公开前保密审查机制,规范保密审查程序,妥善处理好政务公开与保守秘密的关系,对依法应当保密的,要切实做好保密工作。责任单位:市政府信息办、市国家保密局、各相关部门、各县(市、区)政府(十七)提高信息化水平。26.积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提升政务公开信息化、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