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函数单调性的教学案例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72812540 上传时间:2024-02-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讨论函数单调性的教学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讨论函数单调性的教学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讨论函数单调性的教学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讨论函数单调性的教学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讨论函数单调性的教学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讨论函数单调性的教学案例(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讨论函数单调性的教学案例欧阳志文 摘要: 在各地高考试题中涉及“分类讨论”的问题必不能少,因为这类试题不仅考查我们的数学基本知识与方法,而且考查了我们思维的深刻性。本文主要以高考热点和难点“函数单调性的讨论”为例,展示分类讨论思想在解题中的顺其自然。需要分类讨论的题型通常是因为题设少了条件致使解答无法继续进行,所以只能增加条件满足解题的内在需求,使解题可以继续。 关键词:分类讨论, 参数, 函数单调性,二次不等式每个数学结论都有其成立的条件,每一种数学方法的使用也往往有其适用范围,在我们所遇到的数学问题中,有些问题的结论不是唯一确定的,有些问题的结论在解题中不能以统一的形式进行研究,还有些问题

2、的已知量是用字母表示数的形式给出的,这样字母的取值不同也会影响问题的解决,由上述几类问题可知,就其解题方法及转化手段而言都是一致的,即把所有研究的问题根据题目的特点和要求,分成若干类,转化成若干个小问题来解决,这种按不同情况分类,然后再逐一研究解决的数学思想,称之为分类讨论思想。当数学问题中的条件,结论不明确或题意中含参数或图形不确定时,就应分类讨论。 当我们所研究的各种对象之间过于复杂或涉及范围比较广泛时,我们大多采取分类讨论的方法进行解决,即对问题中的各种情况进行分类,或对所涉及的范围进行分割,然后分别研究和求解。分类讨论解题的实质就是解题时因为缺少某些条件而无法进行下去, 只能以增加题设

3、条件来将整体问题化为一个个小问题来解决,所以分类讨论需要全面考虑问题的能力和周密严谨的数学教养。在各地高考试题中涉及“分类讨论”的问题必不能少,因为这类试题不仅考查我们的数学基本知识与方法,而且考查了我们思维的深刻性。在解决此类问题时,因考虑不周全导致失分的较多,究其原因主要是平时的学习中,尤其是在高考复习时,对“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渗透不够。下面就以高考热点和难点“函数单调性的讨论”为例,展示分类讨论思想的顺其自然。基础1:解二次不等式。(必修5中详细了这类问题的解题步骤)第一步:解方程,得到两解第二步:画函数的草图。第三步:由函数图像写出不等式解集基础2:解二次不等式。解题步骤:第一步:解

4、方程,得到两解第二步:画函数的草图。在这个步骤中遇到了一个麻烦,在把标注在图形时不能确定谁左谁右,如果要继续解题,很自然的需要我们自己增加三种不同的条件: ; ; 在我们添加了这些不同的条件后,的图形也就分别确定下来。第三步:根据三种不同的图形,可以写出不等式的解集:(1)当时,不等式解集为(2)当时,不等式解集为(3)当时,不等式解集为基础2的引申1:讨论函数的单调性。解题步骤:第一步:求导,解不等式可得增区间;解不等式可得减区间;接下来的解答就完全可以建立在基础2上,基础2实际上就是求得增区间的过程。在次基础上可以得到如下答案:(1)当时,增区间为,减区间为(2)当时,增区间为,减区间为(

5、3)当时,增区间为基础2的引申2:讨论函数的单调性。解题步骤:第一步:求导,解不等式可得增区间;解不等式可得减区间;接下来的解答就可以建立在基础2的引申1上,在兼顾定义域的基础上就可以得到如下答案:(1)当时,增区间为,减区间为(2)当时,增区间为,减区间为(3)当时,增区间为,减区间为(4)当时,增区间为基础3:解不等式。解题步骤:第一步:因为不能确定不等式是一次不等式还是二次不等式,所以首先需要确定形式,分两类:(1);(2)第二步:若,解二次方程,得到两解第三步:画函数的草图。在这个步骤中首先遇到了一个基础2没有遇到的麻烦,图像开口方向不确定,所以我们接下来需要自行增加条件(2.1)和(

6、2.2)使开口方向落实下来,接着在(2.1)的情景下又遇到与基础2相同的问题: 到底谁大谁小。在标注图形的零点时不能确定谁左谁右,如果要继续解题,很自然的需要我们自己增加三种不同的条件: ; 2.1.2 ; 2.1.3 在我们添加了这些不同的条件后,的图形也就分别确定下来。第四步:根据在(1),(2.2),(2.1.1),(2.1.2),(2.1.3)五种不同情况下的图形,可以写出不等式的解集:(1)当时,不等式解集为(2. 2)当时,不等式解集为(2.1.1)当时,不等式解集为(2.1.2)当时,不等式解集为(2.1.3)当时,不等式解集为基础3的引申1:讨论函数的单调性。解题步骤:第一步:

7、求导,解不等式可得增区间;解不等式可得减区间;接下来的解答就完全可以建立在基础3上,基础3实际上就是求得增区间的过程。在次基础上可以得到如下答案:(1)当时,增区间为,减区间为(2. 2)当时,增区间为,减区间为(2.1.1)当时,增区间为,减区间为 (2.1.2)当时,增区间为,减区间为(2.1.3)当时,增区间为基础3的引申2:讨论函数的单调性。解题步骤:第一步:求导,解不等式可得增区间;解不等式可得减区间;接下来的解答就可以建立在基础3的引申1上,在兼顾定义域的基础上就可以得到如下答案:(1)当时,增区间为,减区间为(2. 2)当时,增区间为,减区间为(2.1.1)当时,增区间为,减区间为 (2.1.2)当时,增区间为,减区间为(2.1.3)当时,增区间为 这里我虽然主要以二次函数为载体解析函数单调性的分类讨论,但分类讨论的本质是一样的:因为题设少了条件致使解答无法继续进行,所以只能增加条件满足解题的内在需求,使解题可以继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