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骆驼》教学设计_2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72800577 上传时间:2022-08-18 格式:DOCX 页数:66 大小:41.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找骆驼》教学设计_2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找骆驼》教学设计_2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找骆驼》教学设计_2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找骆驼》教学设计_2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找骆驼》教学设计_2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找骆驼》教学设计_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找骆驼》教学设计_2(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找骆驼教学设计找骆驼教学设计15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老师,经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教学设计应当怎么写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找骆驼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找骆驼教学设计11学会围绕课题、同学的回答和课文内容的省略处提出问题,并通过反复读课文,与学习伙伴探讨,解决问题。2通过比较和联系上下文,理解“丢失”“具体”“不紧不慢”“指引”等词语的意思;学习用“是不是”提问;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并能依据提示语读出不同的语气。3读懂故事,懂得遇到问题要细致视察、仔细分析,这样才有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好方法。1了解商人的骆驼有哪

2、些特点。老人是怎么发觉这些特点的?2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老人是如何知道商人丢失的骆驼有这些特点的。理解老人为什么能指引商人找回骆驼?1制作幻灯片课件:(1)课题,配背景;(2)“学习提示”上的两个问题。教学过程:一、课前背古诗两首二、情境导入师:老师这里有两团橡皮泥。请甲同学来按左边这团橡皮泥,请你轻轻按。请乙同学来按右边这团橡皮泥,请你用力按。(甲、乙两名学生分别轻轻、有力地按压橡皮泥)师:请同学们猜猜,刚才他们各按了一个手指印,那么左右两团橡皮泥上的指印是不是一样深?为什么?(生答:不一样深)师:假如要让左右两边的指印一样深,该怎么做?(生回答)师:同学们都很聪慧。看来,今日的课肯定能上得

3、很好!师:同学们见过骆驼吗?骆驼长得什么样?有哪些本事?生:骆驼身体高大,背上有驼峰,蹄又扁又平,蹄底有肉垫。有双重眼睑,不怕风沙;很耐饥渴,嗅觉灵敏,能嗅出远处的水源,也能预感大风的到来。有“沙漠之舟”的美称。师:同学们知道的真多,你们说谁最须要骆驼的帮助?生:在沙漠中行走的人。师:假如在沙漠中行走的人不当心丢失了骆驼,那该有多糟糕啊!可有个商人偏偏遇到了这事,我们就来看看他是怎么找骆驼的!三、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仔细读一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怎样一个故事。读完一遍之后请站起来读其次遍,读完其次遍的请用手势表示一下。2、究竟读的怎么样呢?张老师要来考考你们!瞧,生字挚友们来了,叫叫它们的名字吧

4、!真不错,把生字都记住了!3、师: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课文讲了怎样一个故事?(学生说)老师追问:你能根据这样的提示来说吗?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商人( )了一只骆驼,向老人( ),最终( )了骆驼的事。这样我们就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说清晰了,你觉得这样表达是不是清楚呀。师:读了课文,你有什么问题吗?这是一篇略读课文,编书的叔叔、阿姨,为了帮助我们学习,在课文的前面也提出了问题,我们来一起读一读。师:学习提示让我们思索什么问题?(问题一:商人的骆驼有什么特点?问题二:老人是怎么知道骆驼的这些特点的?)师:这节课,我们就围绕这两个问题来学习课文。四、细读理解1、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请读一读课文

5、,到文中找一找,商人的骆驼有几个特点? 用自己喜爱的符号来标画出来。2、学生自学(老师巡察)学生汇报三个特点。(老师板书:左脚跛;左蜜右米;缺一颗牙)追问:“跛”什么意思?在文中呢?做一个动作告知我?师:商人听到老人说出骆驼的特点后,心情如何?(生答:心里兴奋)从哪儿看出他心里兴奋?(对极了)师:现在老师来扮演老人,谁来扮演商人?(指名某学生扮演)我们分角色朗读他们的对话。(指导加上动作)点评:我们协作的真不错,是好搭档。师:再读一读老人说的话,你们发觉老人的话有什么特点没有?(生答:都用到了同一个词语“是不是”,这个问法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3、是呀!这位老人对骆驼的特点了解的这么具体,是不

6、是真的见过骆驼,还是把骆驼藏起来了呢?(不是)那老人怎么知道骆驼的这些特点呢?4、答案就在文中,你看看在哪部分呢?(第十自然段)(二)其次部分:1、我们要弄明白:老人是怎么知道骆驼的这些特点的?可以有这么几种学习方法:(1) 填表:望见什么知道什么(2)批注1)老人望见了什么?用直线画下来。2)老人知道了什么?用曲线画下来。(3)其他方法。弄明白:老人是怎么知道骆驼的这些特点的?2、生说师板书:脚印右边深,左边浅;左蜜右米;牙齿印(展示第一种方法)师:你们和他想的一样吗?不一样的快来改一改。师:我们一起来合作读一读,男生读望见的内容,女生读知道的内容。师:商人以为老人把骆驼藏起来了,所以忿忿不

7、平,连对老人的称呼都变了。来读读商人的两次问话,记住加上表情。(生读,课件出示句子)师:骆驼丢失以后,商人和老人的看法完全不同。老人是不紧不慢,商人是忿忿不平。我们来分角色把9、10自然段读一读。当老人不紧不慢地说出推理过程之后,他才茅塞顿开。现在,老师要请你们来做一回聪慧的商人。当你听到老人说出骆驼的特点后,能不能用上“是不是”来问一问老人?(先听老师示范:请问,您是不是望见了,所以知道)师:同学们会问吗?自己试着问一问老人。(同桌相互说,然后群体表演)3、师: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有个问题。望见了路上骆驼的脚印右边深、左边浅,怎么就能知道骆驼的左脚有点儿跛呢?老人当时是怎么想的呢?(请学生结

8、合课前的嬉戏回答)能不能反过来说,要是骆驼的左脚是不跛的,那么(生答:两只脚印应当一样深浅)师:很好。谁能来讲一讲老人望见路的左边有蜜、右边有米,心里又是怎样想的?师:老人望见树叶上骆驼留下的牙印,知道骆驼缺了一颗牙齿,所以他想:要是这骆驼谁能接下去说?(师指名学生回答)师:聪慧的老人就像你们一样通过细心视察,动脑思索进行推理,得到了一个结论。五、转化语言明白过来的商人说:“老人家,感谢您。我这就按您的指引去找。”商人告辞了老人,沿着老人指引的方向去找骆驼。请动手写一写吧!老师:究竟老人的推理是否正确呢?你从哪个词语中看出来的?(果真,)那让我们再读一读这句话。(读)可见老人的推理很有道理。六

9、、总结师:故事很好玩,读了课文大家确定受到许多启发。现在,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全文,课文的哪些词语或写法给自己留下的印象特殊深。师:信任这些好词好句会伴同找骆驼这个故事,始终留在我们的脑海里。板书设计:找骆驼脚印右深左浅 左脚跛左有蜜右有米 驮着蜜和米啃过的树叶 缺牙齿(视察) (思索) (论证)找骆驼教学设计2教材分析:本文是通过一个商人丢失了一只骆驼,老人在没有见过骆驼的状况下,靠着对视察到的现象进行正确分析推断,使商人找到骆驼的事,说明白遇到问题要多视察,多分析,多思索,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本文的寓意耐人寻味,引人深思。课文共11自然段,运用人物对话的形式,按“丢骆驼找骆驼找到骆驼”的依

10、次,步步深化,故事富有哲理,是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训练和朗读训练的好教材。教学目的: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细致视察、仔细分析,抓住事物之间的联系,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个道理。2、理解词语:商人、至于、原委。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重点:反复读和理解老人前后的对话,从后面的对话证明结论的正确,是视察与推断的结果。教学难点:理解老人为什么没看到骆驼却把骆驼的特点了解得那么清晰。教学过程:一、导入,揭题课件:猜谜语引入。师介绍:骆驼是沙漠中主要的交通工具,商人想要在沙漠中运货,可离不开骆驼。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骆驼的一篇课文。二、自读自悟师:读课题,依据老师给你们提纲自渎课文

11、,让你们带着问题进行自学,在自学的过程中解决这些问题。出示自学提纲:(1) 商人丢失的骆驼有哪些特点?(2) 老人是怎么知道骆驼的这些特点的?三、检查自学1、指名读词语,订正读音2、理解词义师:通过自学,你理解了哪个词语?忿忿:很生气的样子。不紧不慢:不急也不慢,不慌不忙的样子。3、齐读词语4、沟通: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师:词语的意思明白了,那你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吗?(一个商人丢失了一只骆驼,老人在没有见过骆驼的状况下,靠着视察到的现象进行精确推断,指引商人找到了骆驼。)四、学习课文师:下面请同学们细致默读课文,边读边思索这样两个问题,可以划一划有关的句子。(1)商人丢失的骆驼是什么样子的

12、?(2)老人是怎么知道骆驼的这些特点的?师:把你的思索在小组内进行探讨沟通,也听听别的同学有什么发觉。师:同学们探讨得特别仔细。好,谁来说说,商人丢失的骆驼是什么样子的?老人是怎么知道骆驼的这些特点的?(1)出示:刚才我望见路上有骆驼的脚印,右边深,左边浅,就知道骆驼的左脚有点跛。我又望见路的左边有一些蜜,右边有一些米,我想骆驼驮的肯定是这两样东西。我还望见骆驼啃过的树叶,上面留下了牙齿印,所以知道它缺了一颗牙齿。(2)填一填,说一说:(出示)因为老人望见 ,所以知道 ;因为老人又望见 ,所以知道 ;因为老人还望见 ,所以知道 。(3)句式比较,从“果真”理解老人的推断精确无误师:同学们,在老

13、人的指引下,商人最终找到骆驼了吗?(找到了)你从文中哪个词知道的?(果真)师:请你比较这两句话,说说你认为哪句好?为什么?(其次句)从“果真”这个词你可以体会到什么?(老人的推断特别精确)用“果真”练习说话。(4)读一读,想一想师:为什么老人能指引商人找回骆驼呢?请你再读一读这一段,想一想。(老人擅长视察骆驼留下的种种迹象,并且通过这些迹象来确定骆驼的特点,进而指引商人找到骆驼。)4、启发学生思索师:读了这段话,你受到了什么启发?(我们要像老人那样擅长视察、擅长思索,才能解决问题。)5、老师小结师:老人没见过那只骆驼的样子,却靠着他的视察力和推断,靠着骆驼留下的几处迹象,就分析得出骆驼的具体状

14、况,我们应当向他学习。五、再读课文1、想象,再读课文师:下面我们来表演读一读商人和老人的对话,要想象他们说话时的动作、神态、心情和语气等。2、给人物语言补充提示语,指名读师:老师给他们的对话加了提示语,你能看着提示语,读得更好吗?3、分角色读师:老师请两位同学来演一演商人和老人。(指名)男女生合作,男生演老人,女生演商人。(男女生合作读)六、拓展写话师:请你任选其中一项说一说、写一写。1、你想对老人和商人说什么?2、商人找到骆驼后,心情怎样,心中会怎么想,对老人说些什么?七、总结师: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明白了:遇到问题,不能光焦急;要冷静,要动脑筋思索。板书: 16、找骆驼左脚跛左驮蜜 右驮米 视察所得 果真找到缺了一颗牙专心视察 仔细思索教学反思:找骆驼一文记叙一个商人丢失了一头骆驼,很焦急,一个老人靠着自己的视察,进行了合理的分析,推理,指出了商人丢失的骆驼的特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