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上)第2课日本仿效唐制的变革练习岳麓版选修1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72800555 上传时间:2023-08-2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99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上)第2课日本仿效唐制的变革练习岳麓版选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上)第2课日本仿效唐制的变革练习岳麓版选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上)第2课日本仿效唐制的变革练习岳麓版选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上)第2课日本仿效唐制的变革练习岳麓版选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上)第2课日本仿效唐制的变革练习岳麓版选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上)第2课日本仿效唐制的变革练习岳麓版选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上)第2课日本仿效唐制的变革练习岳麓版选修1(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上)第2课日本仿效唐制的变革练习岳麓版选修1第一单元 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上)第2课 日本仿效唐制的变革1“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这句话反映了日本遣唐使来中国的主要目的是()A吸收中华文化,促进自身发展B学习中国文化,加强相互交流C进行贸易往来,促进经济发展D传播日本先进文化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现象的分析、理解能力。解题时要注意题干的关键词“主要目的”,尤其要考虑到日本是为了促进自身的发展才会不畏艰险,源源不断地向中国派遣使节,故选A。答案:A2下列关于大化改新前的日本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1世纪前后,日本开始出现奴

2、隶制国家B大和国于3世纪兴起C大和统一后的日本国家体制不完备D大和最高统治者天皇具有绝对的权威解析:当时,大和的最高统治者天皇只是氏族联盟的首领,并没有绝对的权威。答案:D3班田收授法实施的前提是()A公地公民制度B生产力发展C私有制的发展 D租佃制度的形成解析:本题考查班田收授法的相关内容。班田收授法是日本仿唐制建立的一种土地赋税制度。它的实施必须建立在土地国有的土地制度基础之上,就像中国的均田制建立在国家掌握大量土地的基础上一样。答案:A4下列不属于中国和日本相似性的一组是()A公地公民制度土地私有制B租庸调制班田收授法C三省六部制二官八省制D以皇帝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

3、权制度解析:本题考查大化改新的内容,关键是理清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和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些基本制度,通过比较得出结论。答案:A5大化改新后,日本社会发生的变化有()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国家体制天皇成为国家最高统治者氏族豪族的世袭特权逐渐削弱实现了各阶层的平等A BC D解析:大化改新使日本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国家体制,但并未实现各阶层的平等。答案:C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日本大化改新诏大化二年春正月甲子朔,贺正礼毕,即宣改新之诏日:其一曰,罢昔在天皇等所立子代之民,处处屯仓,及别臣、连、伴造、国造、村首所有部曲之民,处处屯仓,仍赐食封,大夫以上各有差。降以布帛,赐官人百姓有差。又曰,大夫,所使治民也。能尽其治

4、,则民赖之。故重其禄,所以为民也其三曰,初造户籍、计账、班田收授之法。凡五十户为里,每里置长一人,掌按检户口,课殖农桑,禁察非违,催驱赋役。若山谷阻险,地远人稀之处,随便量置。凡田长三十步、广十二步为段,十段为町。段租稻二束二把;町租稻二十二束请回答:(1)归纳材料中日本大化改新的措施并指出这些措施之间的关系。(2)根据材料,谈谈这些措施对日本产生的影响。解析:本题难度稍大。第(1)问解题的关键在于理解材料内容,并结合所学大化改新的相关史实分析归纳。第(2)问相对简单,只要结合课本知识回答即可。答案:(1)措施:公地公民制度、班田收授法。关系:公地公民制度是实行班田收授法的前提和基础。(2)这

5、些措施使氏族豪族的世袭特权被打破,日本国家形态基本完备,确立了天皇国家最高统治者的地位,跳跃式地实现了历史上的一次重大飞跃。1在古代的中日文化交流中,留学生起了重要作用,其作用主要体现在()A促进了双方科学技术的发展B推动了大化改新的进步C促进了日本文化的进步D搭起了中日文化交流的桥梁解析:日本留学生到中国后,同中国人久处,不仅学习文化知识,而且也深受中国生活习俗的影响,促进了中日文化间的交流。答案:D2中日两国衣带水,两国经济文化交往源远流长。唐朝的文化对日本社会转型影响最大的是()A铸铜和制铁技术B均田制和租庸调制C文字和建筑 D佛教和儒学解析: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运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

6、理来分析。题干中的社会转型是指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型。由此可知,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影响最大。答案:B3大化改新是仿照隋唐政治制度实行的,但也有区别,下列措施与唐制有显著区别的是()A班田收授法 B租庸调制C神祇官设置 D律令制度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B、D两项是日本学习的唐制;A项是效仿唐朝的租庸调制。与唐朝显著不同的是C项“神祇官设置”。答案:C4大化改新的背景不包括()A国家体制日趋完备 B皇权专制受到威胁C政局动荡不安 D改革派组建了新政权解析:大化改新前,豪族势力或杀死天皇或反抗中央,导致政局动荡。645年改革派发动政变,消灭了中央豪族,建立了新政权后,进行了改革。

7、而国家体制日趋完备是改革后出现的结果。因此A项符合题意。答案:A5大化改新期间神化皇权的主要目的是()A提高皇室的政治地位B确立天皇的最高地位C便于推行改革的各项措施D为对外扩张寻找历史依据解析:一般来说,改革的内容是由其背景决定的。就本题来说,神化皇权是由改革前豪族势力对皇权产生威胁这一背景决定的,从改革者的立场可知其目的是确立天皇的统治地位。答案:B6日本使者在漂洋过海时面临凶险,但隋唐时期,日本在长达300年的时间里,不断派遣使节向中国学习。其主要原因是()A日本善于向外国学习 B日本发展落后C中华文明先进 D学习隋唐的政治制度解析:公元67世纪,中国结束了分裂局面,先后建立了强大的中央

8、集权的统一国家隋朝和唐朝,国家体制完备,经济发达,文化昌盛,对日本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答案:C7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编纂的历史教科书中强化了天皇意识,宣扬天皇“万世一系”,是神在人间的代表。从历史上看,对天皇神化始于()A日本从氏族部落向国家过渡时期B大和国家统一日本后C大化改新时期D明治维新时期解析:大化改新时期,为确立天皇的最高地位,新政权编纂历史,利用神话传说,把天皇说成是神,把皇室说成是日本民族的祖先。因此,正确答案为C项。答案:C8大化改新使日本跳跃式地实现了历史上的一次重大飞跃,这次“飞跃”的实质是()A建立了天皇制度 B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C打破了氏族豪族的特权 D确立了封建社会制

9、度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比较各选项,A、B、C三项的飞跃仅限于某一制度的完备或斗争的胜利,而D项涉及社会制度的演进,故选D项。答案:D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日本货币日本人的服装材料二 日本书纪部分内文第一批遣隋使到隋朝请回答:(1)请认真观察材料一,说一说你可以从中汲取哪些历史信息。(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有何内在联系。隋唐时期日本是通过什么途径实现材料二中的认识的?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概括分析图片信息的能力。第(1)问要注意和唐朝币制、服饰特点进行联系,并结合史实进行分析。第(2)问“内在联系”要进一步点出中国文化与日本文化之间的关系;“途径”可从

10、使团角度进行分析。答案:(1)隋唐文化对日本产生了深远影响,如日本的货币、服饰都仿效唐朝。(2)内在联系:隋唐时日本认识到中国文化的先进性,多次派遣使者来到中国,积极地、广泛地学习隋唐文化;受中国文化的影响,日本仿效隋唐制度进行改革,才有了材料一中的现象。途径:向中国派遣使团(遣隋使和遣唐使),它既是外交使团,也是贸易使团;向唐朝派遣留学生,广泛学习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10对中日两国不同时期多方位的横向比较能够说明彼此富有个性的历史发展轨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与20世纪前中国历史上任何其他时代相比(除了20世纪),初唐和中唐时的中国人自信心最强,最愿意接受不同的新鲜事物总之,这个时期的中国人非常愿意向世界敞开自己,希望得到其他国家优秀的东西。伊佩霞剑桥插图中国史日本皇室为汲取隋唐王朝统治经验和先进的科学文化,多次遣使到中国和唐朝修好。自舒明天皇二年(630)至宽平六年(894)间,共任命遣唐使19次,其中成行并到达长安的有13次。吴廷璆日本史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朝时期“中国人自信心最强”的原因,并列举日本当时可能“汲取隋唐王朝统治经验和先进的科学文化”的内容。答案:原因:国家统一,经济发展,国力强盛;政治清明,社会安定;佛道儒三教融合,文化繁荣;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开展对外交流。内容:三省六部制、科举制、郡县制、均田制、儒学、佛教、唐诗、汉字和书法、绘画等。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