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教学设计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72800436 上传时间:2022-09-1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诺贝尔》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诺贝尔》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诺贝尔》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诺贝尔》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诺贝尔》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诺贝尔》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诺贝尔》教学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诺贝尔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能根据分好的段,在读中感悟,概括段意,感受诺贝尔热爱科学、热爱人类的无私奉献的精神。教学重点、难点:体会诺贝尔在发明炸药的过程中虽历经失败,痛苦,但他毫不气馁,决不放弃自己的追求,直到成功的锲而不舍的精神。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课文1、今天我们学习第21课诺贝尔2、提到诺贝尔,我们就会想到一个举世闻名的奖项诺贝尔奖。课文一开始就介绍了诺贝尔奖。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时间、地点、世界性盛会)3、想了解颁奖典礼的盛况吗?诺贝尔奖颁奖典礼是一次盛大的晚会,参加的众多嘉宾中有杰

2、出的科学家、文学家,瑞典的国王王后。参加典礼的人们必须穿正规的礼服,典礼使用的花朵全部是从意大利诺贝尔逝世的地方空运过来的。整个典礼非常隆重。你知道人们为什么要这么隆重地举行颁奖典礼吗?(纪念诺贝尔)之所以选择斯德哥尔摩,是因为(诺贝尔诞生在这儿);选择12月10日下午四点半,是因为(诺贝尔在此时去世)。让我们再来读一读第12自然段。4、过渡:诺贝尔有哪些成就,值得人们这么隆重的纪念他呢?我想大家读了课文之后就知道了。二、初读梳理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指名学生读课文,边听边思考本文主要写了诺贝尔的哪些成就?随机正音3、说说诺贝尔的主要成就(1)发明炸药(2)设立诺贝尔

3、奖4、出示句子,指名朗读:诺贝尔一生在机械和化学方面有过许多发明,而他最突出的发明是炸药。师:课文主要写的是诺贝尔发明炸药的艰难过程。5、具体描写诺贝尔发明炸药的是哪几个自然段?(第3至第9自然段),概括段意。6、请几位同学分节朗读39自然段,思考:诺贝尔发明炸药经历了哪些过程? 发明炸药的过程:树立理想发明液体炸药发明固体炸药发明威力更大的炸药三、总结四、作业: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默写生字词二、精读感悟上节课通过初读课文,我们已经感受到了诺贝尔对科学追求的永不满足。如果细细品味,我们会有更多的感动。请大家默读课文第39自然段,画出让你感动的句子,说说自己的体会。出示句子:1864

4、年6月3日,诺贝尔实验室在一声巨响中化为灰烬。诺贝尔的弟弟被炸死,父亲被炸成残废,但诺贝尔毫不气馁。(1) 指名读,读了这段话,你感受到什么?(2) 如此巨大的伤痛,我们的课本写得比较简略。在炸药之父永远的诺贝尔中有这样的描写:弟弟埃米尔经常在实验室里协助哥哥制造硝化甘油,有时诺贝尔不在时他就代替哥哥的工作。他为自己有个发明家的哥哥而感到骄傲,他决心将来也做个像哥哥一样的发明家。好心的人们在废墟里找到了4具烧焦了的尸体,其中就有性情温和、头脑聪明、办事认真的埃米尔。他回到家里,家里一片死寂。父亲躺在床上,两眼失神地盯着天花板,母亲的哭泣声断断续续从厨房传来。节选自炸药之父 永远的诺贝尔(3)想

5、象: 人生最大的悲伤莫过白发人送黑发人,何况是最为疼爱的小儿子,此时此刻,面对诺贝尔,白发苍苍的父母会说什么?面对如此大风险,住在周围的居民一定会说面对众人的劝解、质疑、甚至责难,诺贝尔也许无法辩解,他也有悲痛、也有犹豫、但冷静下来后,他想的是(交流)(板书:为了科学)(4)所以,遭受这一切,他毫不气馁。(出示词语:毫不气馁)什么意思?(5)学生齐读句子。出示句子:经过四个年头几百次的失败,到1867年的秋天,终于制造出能够安全运输的固体炸药黄色炸药。(1)读读句子(2)引导谈谈感受a、失败、失败、再失败,他疲惫的身心经受了多少次失败?失败了就再来,他拖着虚弱的身体工作了多长时间?b、看着“四

6、个年头几百次失败”你想到了哪些词语?(屡败屡战、坚持不懈、锲而不舍)c、一千多个日日夜夜,几百次的失败,常人难以忍受,然而,诺贝尔却坚持不懈地努力,终于获得了成功。从“终于”你读出了什么?(读出了炸药发明成功的不容易。读出了发明的过程是充满艰辛的。)师:这成功中包含了多少艰辛和努力!第一次失败,我们会认为理所当然,第二次失败,我们会安慰自己失败是成功之母,第三次失败,我们也许会认为坚持就能成功,可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我们是否还能那样坚持。你看诺贝尔在一次次失败中磨砺,在一次次失败中得到升华。你能把你对这句话的感受读出来吗?d、当1867年的秋天终于来到的时候,诺贝尔的实验成功了。后来,他又发

7、明了雷管,从此学生读。e、诺贝尔不顾个人安危,屡败屡战,这一切都是为了什么?(板书:为了人类)出示:发明威力更大的炸药(1)学生找出段落,学生说理解(2)大家找到这一段了吗?这一段写了诺贝尔实验时的一个情景,格外生动。大家不妨把8、9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你会有更深切的体会。(3)知道人们怎么称呼这时候的诺贝尔吗?“疯子”(学生若回答不出则教师回答人们称他为“科学疯子”)(4) 你觉得他“疯”吗?理解“满身鲜血、高举双手、呼喊”(5)如果仅看这些你可能还不认为他是“科学疯子”。联系当时的情景你就会明白为什么这么称呼他了感受当时的情景:震撼着大地、滚滚浓烟涌出来、人们惊呼:“诺贝尔完了!诺贝尔完了

8、!”(6)在这个情景中,诺贝尔哪些疯狂的举动震撼着你呢?出示句子:有一次,他在实验室里亲自点燃了导火线,双眼紧紧盯着缓缓移动的火星。近了!近了!火星已经接近炸药了!诺贝尔的心怦怦直跳,但双眼仍然盯着炸药不放。a、学生说诺贝尔的疯狂举动:亲自、双眼紧紧盯着、仍然盯着b、从这些疯狂的举动中你看到的是一个怎样的诺贝尔专心致志,不怕危险、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学生读句子)c、同学们读得真好,老师也想读一读,特别想读那紧张的令人窒息的一句话近了!近了!火星已经接近炸药了!(老师范读)火星接近炸药意味着(危险更近),所以他的心(怦怦直跳)火星接近炸药也意味着(成功更近)所以他的心(怦怦直跳)d、怦怦直跳的

9、心是为即将到来的危险而紧张,更是为可能到来的成功而激动,让我们一起来读这一段话。e、诺贝尔以他的疯狂获得了“科学疯子“的外号,与“疯子”相比,这个称号多少含有敬畏的意思。人们为什么称他为“科学疯子”?(引申:为了科学他不顾一切)引读:对呀,只有一心想着科学的人才会在火星已经接近炸药却依然,只有一心想着科学的人才会满身鲜血却依然,让我们把这个片段再来读一遍。三、总结升华1、为了科学,诺贝尔投入了他的整个生命。但他给予人类的又何止他的生命。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奖项已成为最具影响的国际大奖。读读最后一段,你又有什么感悟。2、讲解和平奖:在诺贝尔设立的奖项中,有一个特别的奖项和平奖。他为什么要设立和平奖?

10、这与他发明炸药的初衷是一致的,你知道他为什么发明炸药吗?原来他做的一切既是为了科学,更是为了“人类”。3、这样一位老人,一生没有家庭,甚至没有自己的子女,这样的一位科学巨人,说自己不应得到任何荣誉,甚至墓碑上也没有只言片语。但这仍然不能阻止全世界的人们每年用最隆重的方式纪念他。(出示开头图片),同学们,岁月的长河会带走很多, 让我们永远铭记住他诺贝尔,让我们永远记住他心底的声音:我的理想是为人类过上更幸福的生活而发挥自己的作用。四、布置作业基础性作业、完成练习册、利用本课提供的材料,为诺贝尔写一篇一百多字的小传。提高性作业制作曾获诺贝尔奖的华裔科学家的小传卡片板书设计:诺贝尔 为了科学 为了人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