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中学数学中渗透德育的策略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72800376 上传时间:2022-08-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中学数学中渗透德育的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精编]中学数学中渗透德育的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精编]中学数学中渗透德育的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精编]中学数学中渗透德育的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精编]中学数学中渗透德育的策略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编]中学数学中渗透德育的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中学数学中渗透德育的策略(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学数学中渗透德育的策略新的课程标准中德育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要求教师结合数学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逐步树立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凝聚力,努力使学生形成为国家和民族振兴而努力学习的志向.要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帮助学生通过学习数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认识数学的科学意义、文化内涵,理解和欣赏数学的美学价值.具体说,应该做到:结合素质教育积极开展创造性活动.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一方面数学素质的提高,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通过揭示数学发生发展

2、的过程,加强数学与其他学科及日常生活的关系,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价值观.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树立不畏艰难、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一、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在数学教材中,思想教育内容并不是明确提出的.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挖掘其潜在的德育因素,例如,在极限教学中,可举出古例“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再如通过“杨辉三角”等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的伟大数学成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为祖国建设事业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数学教材里有许多爱国主义的教育内容,但需要教师深入地挖掘出来,变为学生可接受

3、的东西,开拓学生的认识视角,从而提高他们的认识能力,培养爱国情感.我国古代的数学成就辉煌,很多发明都比外国早.如果仅讲这一点,就显得肤浅,没有发挥其应有的教育功能.教师应深入地发掘其深层次的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教勾股定理时,教师不仅要讲我国发现勾股定理比国外发现的所谓的毕达哥拉斯定理(勾股定理)早500年,而且要讲我国古代证明勾股定理要比国外的简单、优美得多.勾股定理被誉为数学中的两大宝库之一(另一个是黄金分割),现在已发现它有近400种不同的证明方法,连美国的第20届总统格菲德也给出了一个优雅的证明.这一切都说明勾股定理有丰富的数学文化价值,反映了我国人民的聪明才智.教师还可以结

4、合勾股定理的证明,简单地介绍在世界上处于领先水平的我国数学家吴文俊研究的机器证明几何定理的情况.学生从这么多的素材中,必能受到一次深刻的思想教育,激起他们的爱国热情.数学教材中各部分知识之间存在着纵向和横向的紧密联系,这些都充满着唯物论和辩证法,教学时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的教育.例如,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在知识的纵向发展方面,可以通过数学知识的产生,揭示数学知识与现实生产、生活的关系,知道知识来源于实践、服务于实际,渗透“实践第一”的观点.在知识的横向联系方面,可以围绕数学概念之间的联系,通过“加与减的互逆,乘与除的互逆,性质与判定的互逆,正比例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性质”等内容,渗

5、透“对立统一、运动变化”的观点.还可以通过一些应用题的改编练习,应用题的一题多解,以及几何初步知识等内容,渗透辩证统一的观念,使学生在知识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中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二、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传统的教学方法重视基础知识教学,基本技能训练和能力的培养.随着时代的发展,数学教学应“与时俱进”,注意把握教师的主导作用必须以确立学生主体地位为前提,不仅要发扬优良传统还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充分自由发展”,不仅要教学互动,还要引导学生讨论,建立学生之间的互助协作关系,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能力等.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不盲从、不迷信、不唯书

6、、不唯上、不唯师.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在教学中,数学教师首先要有严谨、负责的态度.讲解数学概念时,要运用数学语言进行完整、精练地叙述;对公式所起的作用,要讲得确切;在板演过程中要有条有理,推理要步步有根据;书写要规范,避免“圆”和“园” 、“连接”和“连结”混用.时时事事给学生做出严谨求实的表率.其次,教师要尽量利用启发式教学,使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得出新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勇于克服困难、追求真理、独立思考、开拓创新的精神,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再次,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言必有据、一丝不苟、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科学态度.三、充分利用数学研究性学习课题德育教

7、育不能只局限于教师的说教上,应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利用研究性学习,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汲取营养.一个研究性课题,学生一般要经历选题、确定课题研究目标、制定研究计划、课题研究、课题结题等阶段.教师传统的角色发生了变化,而学生投入到更为积极、主动的学习当中,教学过程更能体现相互交流、相互尊重、密切合作,从而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及尊重知识,热爱劳动的优良品质.数学知识具有思维性,抓住数学知识的广泛含义,是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有力途径和方法,可收到“ 治病” 的效果.在进行道德教育时,运用数学知识对生活事物进行推理,会使原本单调的教育变得丰富、生动且易使人牢记于心,从

8、而达到教育之目的.四、发挥教师在教学中体现的人格魅力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学中教师自身的形象、精神面貌体现出来的积极向上的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相当大的.课堂上教师的仪表举止、语言神态、思维方式,处理问题的魄力、能力、方式,甚至字体的漂亮,数学图形的精美,无形中都给学生以美的感染.而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树立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更是有着很大的影响和作用.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不仅可以起到育人的作用,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就提高了教学质量.因此,德育教育不仅渗透在语文、思想品德等课堂中,更需要像和风细雨一样渗透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中学数学教师应该结合生活实际,抓住典型事例,教给学生思考方法,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有机渗透,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以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一定要注意策略性,不能喧宾夺主.只要认真贯彻“教育法”和“新课程标准”,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及知识能力水平,循序渐近,潜移默化,就可以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