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期中试卷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72800301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期中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八年级语文期中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八年级语文期中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期中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期中试卷(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语文期中试卷一、基础知识部分:(30分)1选出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3分)( )A、不逊(xn) 颔首低眉(hn ) 禁锢(g)璀璨(cn) B、啮齿动物(ni) 颤抖(zhn) 稽首(q) 挑衅(xn)C、缥(pio)碧 匿(n)名 诘(ji)责 芦荟(hu)D、文绉绉(zhu) 广袤(mo)无垠 眷(jun)念 脂粉奁(lin)2、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在深海和远洋中还有许许多多的尚未被我们认识的海洋生物,其巨大的潜力莫衷一是。 B、她高高的个头,匀称的身材,但和她那几个篮球队的朋友站在一起,就给人鹤立鸡群的感觉。C、在繁华的大街上,观光购物的人济济一堂。D、有一

2、种较流行的理论认为,鸟类的迁徙习性和辨别旅途的能力是与生俱来的,只能用遗传解释。3、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大名鼎鼎 相辅相成 一视同仁 慷概大方B、冥思暇想 随机应变 顾名思义 心安理得C、逍遥法外 相形见绌 不容致疑 油然而生D、引经据典 任劳任怨 肃然起敬 深不可测4、句中横线依次填入的词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有位作家说,要想使自己生活的扁舟轻驶,务必要让它 的仅限于必不可少之物,不然轻则 无以进,重则可能压沉自己的生活之舟。道理很明白,什么都舍不得撒手,往往 什么都不得不 。A、承载 倘佯 致使 割爱B、承载 徘徊 导致 舍弃C、装载 徘徊 致使 舍弃D、装载 倘佯 导致

3、 割爱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列车长粗暴的干涉下,使爱迪生在火车上边卖报边学习的愿望破灭了。B、为了防止非典疫情不再反弹,市领导要求各单位进一步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C、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环境灾难是没有国界的。D、在建设三峡大坝的过程中,工人们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他们却能披荆斩棘。6、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父亲的藏书中就有鲁迅,周作人,朱自清的,还有新青年和新月等杂志。B、父亲问:“为什么送给他?”我回答说:“他们家买不起书,我只好把书用刀裁成两半,他一半我一半。” C、请你认真比较 一下东西方神话有什么不同?D、谁能说出冬天不是美好的?曾有

4、诗人这样说:“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7、阅读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生死。寄书常不达,况乃未休兵。(1)、从诗中 和 等句子,可以看出本诗写于安史之乱时期。(2分)。(2)、作者为什么要说“月是故乡明”?(3分)(3)、杜甫是我国唐朝时期著名的诗人,他被尊称为 。(1分)8、名句填空。(任选三题)(3分)不戚戚于贫贱, 。 ,病树前头万木春。 ,自将磨洗认前朝。 风声一何盛, 。9、仿照划线句子,写两个句式相同的句子。(3分) 风从水上吹过,留下了粼粼波纹; , ; , ;哨鸽从天空飞过,留下了声声

5、欢韵啊,朋友,我们从时代的舞台走过,留下了什么呢?二、现代文阅读部分(30分)甲文:一位母亲给世界的信 亲爱的世界: 我的儿子今天就要上学读书。一时之间他会感觉新奇有趣。但愿你能对他温柔些。你瞧,到现在为止,他一直是家中的宠儿,后院的王者。我总是忙着为他治疗伤口,慰藉他的心情。 但是现在不同了。今天早晨,他就要走下前门的楼梯,冲我挥挥手,开始他的伟大历程。期间或许有争斗、不幸或伤害。在将来的生活里,他需要信心、爱和勇气。 所以,世界,我希望你能时不时牵起他的小手,教导他应知之事。教导他知道,每有恶人之地,必有豪杰存在;每有奸诈小人,必有献身义士;每见一敌人,必有一友在侧。让他看见空中的飞鸟、日

6、光里的蜜蜂、青山上的簇簇繁花。教导他,磊落的失败远比欺骗更荣耀;教导他,坚守自己的信念,哪怕人人言错;教导他,可以付出自己的精力和智慧,但绝不能出卖良心和灵魂;教导他置群氓的喧嚣于不顾,在正确时要挺身而战。请温柔地教导他,世界,但是不要娇纵他,因为只有烈火的考验才能锻炼出真钢。 世界,请尽你所能。 一位母亲 年月日 (选自北方晨报) 乙文:环境与人的性格(节选) 细心的人往往发现,南方姑娘和北方姑娘有着明显的差别:南方姑娘往往温柔、活泼、精明、灵巧;北方姑娘常常大方、开朗、坚强、勤劳。 心理学家的研究结果表明,地理气候条件对性格的形成有影响,特别是对同一地区、同一民族的共同性格特征影响较大。

7、地理气候条件仅仅是环境中的一个要素,从个体性格形成的角度看,一个人自幼生长的环境对他的性格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林黛玉是南方闺秀,刘三姐也是南方姑娘,她俩的性格却截然不同。住在潇湘馆里的林姑娘只能哭哭啼啼哼着葬花词,在山川中荡舟的刘三姐却高唱出曲曲山歌,把一个个秀才驳倒。 近来,儿童的居住环境对其性格发展的影响,已引起教育界的关注:在城市单元楼里长大的少年,在性格上常常有孤僻、自私的缺点;在大杂院里成长的幼儿比囚于单元楼的幼儿善于与人交往。 环境与心理的关系,不但是心理学家的研究课题,也应当是环境科学家研究的课题。应当开展环境心理学的研究,建立我国的环境心理学体系,用以指导我们的环境建设,使人们生

8、活得更美好。 (选自中华活页文选.初中版)10、甲文中的“世界”和乙文中的“环境”各指什么?以下两种不同理解,哪一种比较合理?请根据文章内容说说理由。(3分) A、 两者完全一样。 B、 甲文的“世界”主要指社会,乙文的“环境”主要指人们的居住环境。 11、甲文中,“母亲”为什么希望“世界”让“儿子”“看见空中的飞鸟、日光里的蜜蜂、青山上的簇簇繁花”?(3分) 12、面哪些现象能用乙文中的原理来解释,哪些不能?逐一回答并简述理由。(4分) (1)宇航员在万籁俱寂的太空封闭系统里生活,会得一种“恐寂病”,产生心理的障碍。(2)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3)孟子幼时,母亲为了他一连搬了三次家,最后搬

9、到一家学堂旁边才安居下来。 (4)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13、结合乙文介绍的知识,阅读甲文,根据“母亲”的要求,针对“儿子”的实际,你作为“世界”的一员,能为“儿子”提供哪些力所能及的帮助?(3分) 14、对甲文表达的观点或乙文说明的道理,你有什么看法或疑问?用简要的语言表述出来。(3分) (二)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没有黄河,就没有我们这些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人。然而,我们是怎样对待这条母亲河的呢?说句实话,我们对不起黄河。据学者们研究,两千多年前,黄河并不姓“黄”,而是叫“河水”或者“大河”,河水也是相当清澈的。随着她儿女的渐渐增多,她周围的森林面积却一天比一天减少,造成了越来越多的水土流失,

10、终于使她由绿变黄了。由于河底的泥沙越来越多,河面逐渐上升,有些地方,比如河南省开封市,河面比房项还高,成了流在人们头顶上的“悬河”。大概是母亲生我们的气吧,河水一次又一次地跑出来教训我们,造成了难以想象的损失。那么,目前的情况又怎么样呢?旧的问题没有解决,新的问题又产生了。黄河不仅是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重要水源,也成了附近农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主要排放渠道。据主要专家们统计,黄河污水排放量高达21.2亿吨,工业垃圾及生活垃圾近4100万吨,农药和化肥的年使用量分别为3.75万吨和600万吨。以宁夏为例,黄河流经宁夏13个市县,全长397公里。宁夏每年3亿吨工业和生活污水大约有80%排放进黄河。

11、据检验,黄河中的有害物质的含量近年来显著增加。由于污染严重,河水不进行处理就不符合饮用标准。然而现在,宁夏南部山区许多农民就直接饮用黄河水。即使是那些不直接饮用黄河水的人,也不是不受危害的。因为被污染的黄河水影响到了地下水,一些地区的地下水,污染程度已相当严重。饮用这样的地下水,怎能保证身体健康呢?黄河污染问题,关系到千千万万人民的生产生活,关系到中化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如果我们不高度重视,不赶快控制污染,情况将更加严重。那样的话,黄河母亲会 。如果我们想保护自己,保护中华民族,就必须先想办法保护母亲,保护黄河。15、根据第段,请你概括说出造成黄河成为“悬河”的原因。(4分)16、文中第段加点词

12、“旧的问题”和“新的问题”分别是指什么问题?请概括写出(4分)17、(1)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文中画横线部分主要运用列数字、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了 ;(2)据此,请你说说造成黄河污染的主要物质有哪些?(4分)18、参照段中加曲线的句子,在段中横线上补出一句话,请写在下面,使上下文语意连贯,语气顺畅。(2分)答:那样的话,黄母亲会 。三、文言文阅读部分(20分)崔枢应进士,客居汴半岁,与海贾同止。其人得疾既笃,谓崔曰:“荷君见顾,有以外夷见忽。今疾势不起,番人重土殡,脱殁,君能始终之否?”崔许之。曰:“某有一珠,价万缗,得之能蹈火赴水,实至宝也。敢以奉君。”崔受之,曰:“当一进士,巡州邑以自给

13、,奈何忽蓄异宝?”伺无人,置于柩中,瘗于阡陌。后一年,崔游丐毫州,闻番人有自南来寻故夫,并勘珠所在,陈于公府,且言珠必崔秀才所有也。乃于毫来追捕,崔曰:“傥窀穸不为盗所发,珠必无他。”遂剖棺得其珠。汴帅王彦谟奇其节,欲命为幕,崔不肯。明年登第,竟主文柄,有清名。注瘗:y,埋葬 窀穸:zhn x,墓穴。19、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与海贾同止 同止:指住在一起。B崔受之,曰:指接受了宝珠,对他(海贾)说。C瘗于阡陌 阡陌:指路边。D有清名 清名:指清正的名声。20、下面两个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3分)今疾势不起 崔游丐亳州A现在我的病看来治不好了。 崔枢到亳州

14、四处谋生。B现在我的病看来治不好了。 崔枢到亳州游学乞求。C现在我病情重到不能起床。 崔枢到亳州游学乞求。D现在我病情重到不能起床。 崔枢到亳州四处谋生。2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正确表明那位海外商人要将宝珠赠送给崔枢原因的一组是( )(3分)崔枢应进士。 客居汴半岁,与海贾同止。其人得疾既笃。荷君见顾,有以外夷见忽。“脱殁,君能终始之否?”崔许之。某有一珠,价万缗,得之能蹈火赴火,实至宝也。A B C D22、下列评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A崔枢精心护理病笃的海贾,并能始终如一,既无民族偏见,又见其心地善良仁厚。B海贾临终赠珠,极力渲染其昂贵与奇异,而崔枢却弃而不取,置珠棺中,故终得有清名。C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