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水设计计算书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72800063 上传时间:2023-04-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降水设计计算书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降水设计计算书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降水设计计算书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降水设计计算书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降水设计计算书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降水设计计算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降水设计计算书(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坑降水设计计算书一、降水工程分析本工程降水面积约7000m2,降水设计时基坑深度按15m考虑。根据前述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的地下 水主要为上层滞水,接受大气降水及地表水补给。主要赋存于粉 土、粉砂层中,在地表下 6m 以下分布。针对此类型水,一般采 用引渗井自渗降水的方法即可满足降水要求。基坑深度范围内的 饱和粉土、粉砂地层,由于含水层连通性差,渗透系数不一,影 响半径小且地下水流动速度缓慢,降水难度大,易在坑壁形成较 多的悬挂水、出水点及渗水线,影响基坑稳定,因此,必须采用 较小井间距布置,方可在较短的抽降周期内最大程度的达到疏干 效果。据现场情况,基坑北侧及东侧北段

2、相邻已建建筑物基础埋深与本 工程一致,其基础砌置于粉质粘土层,该层为相对隔水层。此 两处已建物的基础,对于本基坑形成了良好的隔水边界,是本工 程降水的有利条件,应予以充分利用。二、降水方案选择根据本场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情况,综合上述分析,尽管自渗 方式可以满足降水需要,但同时考虑到本工程基础施工时要进入 雨季,所以应以抽水管井为主要工作井点,即抽渗结合,以起到 良好的引渗作用。本工程降水采用管井围降的方法。在基坑外围 布置围降抽水管井,用以疏干和降低地下水水位。由于含水层的变化,加上抽降周期短的原因,地下水不会完全疏 干,基坑开挖后,初期局部地段坑壁仍会有少量地下水渗入基坑 内,须在基坑边坡

3、的含水层底板渗水部位埋设导水管,坑底坡脚 设排水盲沟,将残留渗水引至集水坑,再以水泵抽排至坑外。 对于北侧及东侧北段,通过分析计算,结合工程实例,在土方施 工过程中可不采取降水措施,土方开挖至基底部位时,如有局部 渗漏采取插花管导流,盲沟明排常规处理即可,此方案比全封闭 式围降管井可较大降低工程造价。三、计算模型选择 上层滞水含水层位于基底以上,需疏干上层滞水。因基坑南侧靠 近护城河,基坑涌水量计算模型可假设为潜水完整井基坑靠近隔 水边界模型。四、水文地质参数选择 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并考虑几年来本场区地下水变化及地下水水 位的季节性变化,综合确定本场区的水文地质参数。五、设计计算1、基坑等效半

4、径r0r 二 VA/n0式中:r 一不规则基坑圆形概化后的等效半径(m)0A基坑面积血)计算得,r =45.5m02、降水影响半径RR= 2S41kH式中:R降水影响半径(m)S降水井外壁处的水位降深(m) (S=14m)k含水层的渗透系数(取lm/d)H含水层厚度(m)(H=13m)计算得:R=101m3、基坑涌水量Q计算模型:均质含水层潜水完整井,基坑靠近隔水边界Q=l.366k(2H-S)S/2lg(R+r)-lgr (2b+r ) 0 0 0式中:k渗透系数(m/d),取k=1m/dH潜水含水层厚度(m),取H=13mS基坑(降水井壁外侧)水位降深(m),取S=14mR降水影响半径(m

5、)r 一基坑等效半径(m)0计算得:Q=228.5ma/d4、降水井井点数量nn=l.lQ/q式中:Q基坑总涌水量(ma/d)q设计单井出水量(ma/d)尽管基坑涌水量较小,但需考虑对滞水的疏干以及雨季施工环 境的影响,要将井间距适当调小,确定降水井间距8.0m,井深 23m。根据布井中心线实际长度和井间距,实际降水井井点数为 40眼。5、降水井平面布置:a、围降抽水管井位于基坑外侧,沿基坑西、南、东侧南段布置。 井的平面布置与护坡形式相关,采用护坡桩支护,井中心线距护 坡桩中心线1.5m ;采用土钉墙支护,井中心线距基坑开挖上口 线1.0m。为加强场区的前期疏干效果,在基坑内部适量布井, 井

6、间距约20m。降水井井位可根据现场条件做适当调整。b、在基坑四个周边居中设置观测井,距围降抽水井中心5m远处 及基坑中间各布置一眼,共5 眼。6、单井结构设计6.1、管井设计1)井深:23m2)井径:600mm3)井数:40 眼4)井管:0 400无砂砼管,过滤器与井管材料相同,孔隙率25-30%,514m位置的滤管外包一层40目尼龙网5)滤料:粒径 3-5mm 石屑6)水泵:采用扬程大于25m潜水泵,水泵下入深度22m6.2、观测井设计1)井深:20m2)井径:150mm3)井数:4 眼4)井管:70塑料管,5m以下为过滤器,外包40目尼龙网5)滤料:水洗粗砂7、排水管网设计排水总管采用直径150mm钢管、PVC管,根据现场排水出口位置, 沿降水井周边布置。排水管线坡度不小于1%。在排水管线转角连接 处、排水管网进入市政管线接口处设置沉淀池。安德大厦基坑工程降水、支护设计计算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