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异三聚氰酸酯泡沫行业需求与投资预测报告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72799583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聚异三聚氰酸酯泡沫行业需求与投资预测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聚异三聚氰酸酯泡沫行业需求与投资预测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聚异三聚氰酸酯泡沫行业需求与投资预测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聚异三聚氰酸酯泡沫行业需求与投资预测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聚异三聚氰酸酯泡沫行业需求与投资预测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聚异三聚氰酸酯泡沫行业需求与投资预测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聚异三聚氰酸酯泡沫行业需求与投资预测报告(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聚异三聚氰酸酯泡沫行业需求与投资预测报告2016年9月,为贯彻落实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绿色制造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年)相关部署,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面落实制造强国战略,加快推进工业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信部启动了以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为主要内容的相关方案,已公开透明的第三方评价机制和标准体系为基础的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成立绝热行业应用技术研究院,发挥企业力量,借助协会研究院的平台效应,打通绝热材料生产与应用的关键环节,让生产精准匹配应用,推出适宜并满足工程需求的各类绝热材料和复合产品的应用技术

2、,以期实现产品部品部件化、工程构造系统化、设计规程图集化、施工工法规范化、检测验证统一化、标准体系系列化等,推动行业研发能力建设。鼓励行业企业跨界融合,提升行业各产业协同发展能力;推进绝热行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促进行业数字转型智能发展;推动绝热行业与生产性服务业有机融合,促进绝热产业链价值链延伸发展。一、 绝热节能材料行业竞争格局和市场化程度我国绝热节能产业起步较晚,改革开放前期,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绝热节能企业凭借先进技术与丰富市场经验登陆中国,率先抢占市场。改革开放后,经过多年激烈的市场竞争,我国本土的绝热节能企业也在不断积累中逐步发展。由于绝热节能材料种类繁多,下游应用领域广泛,生产

3、不具有特殊资质要求,准入门槛相对较低,因此,我国绝热节能企业存在规模小、数量多的特点,且行业内高水平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相对短缺,在规模上、技术上以及管理上与国外成熟企业存在差距。但伴随日益趋严的环保要求和各行业超低排放和特殊排放的常态化,对绝热节能企业提出了更高要求,推动了国产绝热节能技术的进步。二、 进入绝热节能材料行业的主要壁垒(一)绝热节能材料行业技术壁垒普通绝热节能材料种类繁多,生产无需特殊资质要求,准入门槛相对较低。但高性能绝热节能材料的生产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对产品的性能和稳定性都有较高的要求,不同的使用环境对绝热节能材料的性能也有着不同的技术要求,需要根据绝热节能材料和使用环境的

4、特点定制不同的产品。同时,为加快生产速度、提高生产质量,生产厂商需要花较长的时间探索新工艺和调试新设备,这要求企业掌握的关键技术具有核心竞争力。另外,随着下游应用市场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对于高性能绝热节能材料的耐温、环保等特性有着更高的要求,只有具有较强技术研发实力的企业才能不断满足客户快速变化的产品需求。(二)绝热节能材料行业资金壁垒绝热节能行业下游客户一般均要求供应商提供一定的付款账期,所以该行业的回款时间一般较长;同时,生产高性能绝热节能材料需要精密控制的专用定制设备和高质量原材料。这些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行业进入的资金壁垒。(三)绝热节能材料行业规模壁垒绝热节能材料的生产具有较为明显

5、的规模效应。规模优势明显、成本控制优秀的企业才能立足于市场,新进入的企业因此面临规模壁垒。同时,石油化工、液化天然气(LNG)、液化石油气(LPG)、液氢(LH2)、煤化工、空气分离、城市建筑、轨道交通等下游行业所使用的高性能泡沫玻璃、硬质聚氨酯泡沫等绝热节能材料处于不断地技术进步和调整中,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也会针对客户需求进行产品性能及配方的调试,这些下游应用环境的变化都要求绝热节能材料生产厂商在确保一定生产规模的同时不断根据客户需求开发新产品。(四)绝热节能材料行业客户壁垒对于下游石油化工、液化天然气(LNG)、液化石油气(LPG)、液氢(LH2)、煤化工、空气分离、城市建筑、轨道交通等行业

6、而言,产品质量将直接关系到以上领域客户最终产品的质量以及其他特性。下游行业客户对于合格供应商的选择一般需要较长时间的评审认证,且其对供应商的替代风险较大。对于该类型客户而言,一旦进入以上客户的供应商体系,将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因此,绝热节能材料行业,特别是高性能材料领域存在一定的客户准入壁垒。三、 完善产业服务体系,延伸产业链和价值链条聚焦绝热节能全产业链,强化各个环节的服务功能,推动各类市场主体参与服务供给,重点发展研发设计、工程总承包、现代物流、电子商务、国内外信息服务、信息化建设、行业文化建设等高端生产性服务业,构建并形成涵盖生产、经贸合作、工程建设、商品流通、评估认证、中介服务、节能减

7、排、投融资等的多领域服务与服务体系。推进行业生产性服务业标准化、品牌化、数字化建设。推进多种形式的产业技术服务,整合集成各方资源,推进协同攻关、研发评价、成果转化、标准质量提升,形成产业共性问题的有效解决机制。构建一体化经营的商贸流通体系,创建若干个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投融资服务平台及相关专项咨询服务平台/体系,形成从研发设计、原燃材料采购到生产制造到售后使用服务的全链条服务体系。四、 推进行业研发能力建设,促进企业创新驱动发展成立绝热行业应用技术研究院,发挥企业力量,借助协会研究院的平台效应,打通绝热材料生产与应用的关键环节,让生产精准匹配应用,推出适宜并满足工程需求的各类绝热材料和复合产品的

8、应用技术,以期实现产品部品部件化、工程构造系统化、设计规程图集化、施工工法规范化、检测验证统一化、标准体系系列化等,推动行业研发能力建设。打造行业工艺技术、装备技术、产品应用技术的研发中心,培养行业技术领军企业,从生产设备、工艺技术入手助力行业的技术升级和装备升级,秉持行业发展和市场需求,依托各产业领域最新科技成果,促进企业创新驱动发展,助力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五、 推动智能制造数字转型,变革生产经营管理模式全面提升行业生产经营管理智能化水平,促进绝热行业全产业链价值链与工业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形成行业信息化生态体系,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为行业安全高质量发展赋能。实施政策促进、标准推动、工业互联网平

9、台建设等措施,建立健全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从企业需求入手,建立企业级工业互联网生态系统,促进业务流程、生产方式重组变革,有序、有效的利用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实现向信息集成应用和智能化经营管理变革,构建新的产业协作、资源配置和价值创造体系。强化行业智能制造的关键技术攻关。实施智能制造推进工程,依托行业骨干企业创建开放共享的绝热行业智能制造创新平台,研发推广适用于绝热工业的智能制造软件、硬件系统以及工业机器人、智能交互系统等智能产品,突破智能控制和优化、数据采集与分析、故障诊断与维护等一批核心技术,形成一批具有智能化、数字化、集成化系统解决方案,促进岩棉、玻璃棉、硅酸铝纤维等行业

10、生产方式的自动化、智能化。创新5G+工业互联网场景应用,推动绝热行业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推动制造资源和制造能力互联互通。适时开展行业贯标工作,着力推进关键环节典型应用,培育一批单项应用典型项目,大力推进智能工厂建设。推动装备、软件、自动化、仪器仪表、系统集成商、安全防护等不同领域企业紧密合作,加快培育一批针对绝热行业的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六、 绝热节能材料行业的周期性、季节性、区域性特征(一)绝热节能材料行业周期性行业泡沫玻璃、硬质聚氨酯泡沫绝热节能产品本身的周期性并不十分显著,但其主要下游应用领域石油化工、天然气行业受到整体宏观经济形势、下游基础建设投资等因素影响,具有较强的周期性。在宏观经

11、济尤其是固定投资增速较高的状况下,行业扩张速度和利润增长速度较高;如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外加环保等压力叠加,则可能导致行业进入周期性的调整。(二)绝热节能材料行业季节性和区域性从工业领域石油炼化、LNG等下游行业看,泡沫玻璃、硬质聚氨酯泡沫等绝热节能产品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七大炼化生产基地等沿海地段、LNG接收站等沿海沿江地区;建筑领域需求端没有明显区域性。七、 建设多层次人才培养保障体系注重行业产业技术人才培养,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建立综合性人才培训体系,加强基础研究人才创新能力的教育培养,培育一批具有爱国情怀、基础研究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人才。鼓励创新人才激励保障机制,稳定专业人才队伍对青年人才开辟特殊支持渠道。积极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培养一批在国际领域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人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