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电视节目透视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72798605 上传时间:2022-08-1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方言电视节目透视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方言电视节目透视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方言电视节目透视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方言电视节目透视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方言电视节目透视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方言电视节目透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方言电视节目透视(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中文摘要1绪 论2一、方言类新闻节目的成功之处4(一)方言节目发端并非偶然4(二)节目形式新颖、贴近民生4 (三)方言新闻的节目有其市场的依据4 (四)方言新闻的节目有其存在的现实土壤5 (五)方言新闻节目有其文化上的价值5 (六)方言类新闻节目的内容是极为重要的7二、方言播报新闻节目发展的瓶颈7(一)方言类新闻节目盛行会给受众造成疲惫感7 (二)方言类的新闻节目不能得到大范围的推广7 (三)方言类的新闻节目可能会冠上“俗气”的代名词8 (四)方言类新闻节目不容易使外地人接受8三、方言节目的生存前景8(一)方言节目如何扬长避短9(二)如何与普通话节目共存9(三)如何在法规的夹缝中生存9结

2、 论10参考文献 118方言电视节目透视中文摘要:方言类新闻节目就是加入了特殊的语言表达形式-方言这一元素,并且由地方电视台播出的新型节目形式,通俗来说,方言就是不同的地方经过一些列原因形成的属于自己的语言,所以每个地方的方言都不相同,因此方言类节目主要在当地播出,并且观看对象主要是生活在说此方言的居民,因为没有较大的距离感,所以大家更喜欢这类节目,从而使方言类新闻节目得到较好的发展。这篇文章最初是从方言类新闻节目的由来开始进行研究。笔者认为,方言类新闻节目的产生和发展得益于四个层面:历史积淀的内容、广大观众的需要、与主流媒体以及不同形式节目的竞争、方言类新闻节目自身的亮点。在最后,这篇文章对

3、方言类新闻节目的雅俗问题,以及它和主流媒体、扩大普通话使用范围之间的矛盾进行了思考与自省。方言类新闻节目已经发展了近二十年,同时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也发现了很多问题,并且不断的吸取经验教训,只有不断的改变、不断地拓展创新,才能使自身更好的得到发展。关键词:方言 方言类新闻节目 现状 发展趋势 反思绪论这些年来,方言类新闻节目,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一个非常独特的节目形式。方言的传播作用也越来越独特、新奇。它的最重要的艺术效果表现在熟悉、亲切、舒服等几个方面,特别是可以在当地观众当中引发较强烈的共鸣,所以收视率比较高。20世纪80年代,便有了方言类电视节目,最近几年发展的愈加迅猛。有几个资历非常老的节目

4、一直持续到目前,雾都夜话作为成都电视台的方言类节目从出现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了十多年了,而越来越多的新出现的方言类电视节目也逐渐出现在广大观众的面前,可以看出观众非常喜欢并且很愿意接受这一类形式的节目。04年的“全国百佳栏目”评选活动中,雾都夜话和阿六头说新闻等先前出现的方言类节目入围,展现了方言类节目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喜爱。就方言类新闻节目来说,这几年来,与受众生活密切相关、亲和力较强成为大部分此类节目进行传播的重要方式,使这一类节目的表达方式有了很大的改变和拓展,就是这种变化与拓展,使中国新闻节目有了一个切实可行的突破发展。在竞争愈发激烈的今天,作为没有太多竞争优势的地方电视台如何应对主流媒体的

5、竞争态势显得愈发重要。方言类新闻节目的各栏目制作也是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什么样的新闻更吸引观众、运用怎样的播出方式就变得重要至极。地方电视台应对这些问题的策略有很多,例如社会软新闻与民生新闻的诞生。这时,方言类新闻便出现了。以此来讨论与证明方言类节目的发展前途。方言类新闻节目对大家来说是一种很陌生但又很新颖的传播方式,同时有它存在的现实基础。方言类新闻节目能够在市场中生存自然有其依据,有它出现的现实基础,有它文化上的自身价值,在其播报内容上同样有值得我们去参考和借鉴的内容。但是如果不想在众多节目中淘汰,想要继续发展,不断拓展,肯定会有很多困难阻碍方言类新闻节目的前进,打个比方说,方言类新闻节目

6、不会得到大面积的推广;很容易让人觉得小气和俗气,会受到外来人口的排斥,分散不同族群间的认同感;5在它内容上也有着很大的缺陷;它的受众群体不具备更大的发展潜力。方言新闻节目一定要克服限制自身发展的不足之处,才能真正的取得成功。有些地方台觉得以此能够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走出自己的一条路来。对于这种现象我们应该怎样看?是不是真的可以作为一个能够推广的模式?一、方言类新闻节目的成功之处此类节目就它目前发展趋势而言,有它产生的合理性和特定的发展前景。(一)方言节目发端并非偶然方言类节目能够存在并得以发展是有道理的,所以它取得现在的成就是一定能够说得通的,应该说,内容和形式是非常重要的,内容是指老百姓的生活

7、,形式则是百姓所说的语言,也就是方言,这两点便促成了方言类新闻节目的成功。改变后的节目形式确定了方言类新闻节目的风格走向,而创新过后的民生内容确定了方言类新闻的内容走向。凤凰卫视是第一个播出“说新闻”节目的卫视,把平常人的故事带入到新闻当中来说,侧重的是说和讲,而不单单只是读。(二)节目形式新颖、贴近民生1其实只有用广大区域观众的视角来关注他们自己的生活,才能使方言类新闻不断发展。就深层方面来说,其实不管是方言类新闻节目,还是民生类新闻节目,它们并没有太大的不同,唯一一点不同就是播报的形式不一样。 “平易近人”就是它们的最主要的共通之处。在方言类新闻节目当中,广大观众则是此类新闻的最主要受众目

8、标,新闻的内容也都是选自广大观众所经历的日常。除此之外,这类节目都是由素人担任主持人,带给人的感觉与明星或著名主持人有很大的不同。方言类节目的主持人有很多共通之处,比如有着一般长相、年纪老成,却让人感觉平易近人,说话时给人一种像与自己聊天时的感觉,好像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朋友。节目演播室的布置让人感到非常亲切,演播室基本上都已说书场的形式展现给大家,这样便能拉近与观众的距离。6这些做法不仅能够让大家觉得有亲切感,而且还能引起大家的共鸣,从而获得这些人的支持。7(三)方言新闻的节目有其市场的依据Picard专家以前提到过,观众最喜欢看的节目是与自己相关联、贴近自己生活的节目,8然后愿意看的是和自身

9、所处地域的文化有相似点的节目,最后才会选择看与自身没有太大关联的节目。 这个问题,其实早就被解决了,贴近自己生活的节目因为与观众的距离很近,可以产生一种共鸣,所以受到大家的欢迎是非常肯定的事。方言类节目的发展也证明了这个说法。我们再来看杭州电视台,阿六头说新闻这个方言节目在问世以前,杭州市区的新闻类节目只有2的收视,2003年开始播出阿六头说新闻以来,越来越高的收视率展现在人们眼前,“从刚刚起步的2左右,一直攀升到11.3,最高收视率达到了14”, 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这个节目确实在杭州当地得到了非常大的成功。 现在的传播已进入到窄播的时期,受众不再是“大众”而是“小众” ;与此同时,因为地

10、方电视台在与主流媒体竞争当中,大多数处于劣势,这就一定会使地方台通过更加明确的方法圈定自己的目标观众,调整节目的编排来提升自己的收视率,应对主流媒体的竞争。9地方台因为资源相对较少,增强节目本土化就是最好的应对方式。电视节目的本地化,意味着节目的编排把本土的现实情况看得更加重要,不管是在节目的内容还是形式都受到了非常高的关注度。节目贴近观众生活的具体表现形式就是方言类节目。众所周知,方言属于地域文化的一种,10而且是非常传统的地域文化,所以方言类节目与使用这种方言的观众朋友无形当中就建构了一架沟通的桥梁,所以比普通话更受当地受众百姓的喜爱。与此同时,用方言来播报新闻这种非常严肃并且庄重的信息,

11、使方言保留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并且不断发展, 方言类节目要想获得广大观众的认同并且深受大家喜爱,就必须和广大观众产生一种共鸣,贴近他们的生活,让受众认为自己是融入其中的。(四)方言新闻的节目有其存在的现实土壤2 新闻类节目该怎样改变与发展?广大观众最喜欢什么样的新闻节目?怎样使我国的传媒事业发展的越来越好?这都是现在我们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根据中国的现实国情和实际情况的要求,新闻这种媒介仍然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其实也就是一种传播工具。从这个方面来说,新闻报道上内容的关键就只能是“在睡觉的人旁边唱歌” ,不会放得太开。就是这种改革,也许就是中国新闻类节目一个切实可行的关键点。(五)方言新闻节目有其文

12、化上的价值众所周知,我国有一个特别之处就是语言和民族众多,所以就产生了非常复杂,并且丰富的方言。因为所处的环境不同,每个地方的人都会说自己的语言,而我们所说的这种特定语言就被称为方言,普通话就像大海,而方言就相当于大海的各个支流,分布在国家的各个地方,不平衡的语言发展也就在这里体现出来。我国目前有七大方言区,而这七大方言区还包含很多小的方言区。除此之外,相同的行政区域内,还有很多不一样的方言。例如:河北省就存在唐山方言区 、保定方言区等,但就唐山来说,又有很多不同的方言,比如乐亭方言、丰南方言等等。我国方言众多,这种情况在世界范围内是很少见的,这些不同的方言为方言类节目在各方言区的发展提供了一

13、个很有力的现实依据。所以,方言类电视节目兴起的基本原因就是方言众多。文化价值在方言类节目当中是非常重要的,如下所示: 1、地域文化需要我们的传承。我国地域辽阔,文化多样。每个地方都有着自己的文化,方言作为一种语言文化,便证明了这一点。方言类新闻节目也许会因为种种原因得不到较大范围内观众的认可而被电视台停止播出,普通话也许会推翻方言,最终称霸文化这个大舞台,但是方言类节目就如同一段不可磨灭的历史永远被记录着,并且被一代又一代的人学习和传递着,从而达到语言文化上的一种沟通与交流。2、文化得到认可的价值。有专家认为,民族是有着共同特点的个体的总和。方言类新闻节目的出现与发展便是为这些有着共同特点的个

14、体架构文化沟通桥梁的重要渠道。语言是文化得以生存发展的一个重要载体,而且为文化的传播提供可行的渠道,它们是密不可分的。语言包含方言,也就是说,方言是一种有限制性的语言,它只在使用它的地方才能生存与发展,是一种针对特定人群使用的语言,只有在这个方言使用地区生活的居民才更了解这一文化,正因为与自己的生活密切相关,能将自己参与到这一文化当中,所以才能接受这种文化,接受这种方言。所以,方言类新闻节目的播出,一定程度上承认了这种方言的地位,而且也体现了对这一区域文化的重视,更是让使用此方言的广大受众觉得自己是被重视的。3、方言文化的价值以及它与普通话的矛盾关系。人民日报社论曾经提到,普通话的推广是一个过程,在此进程当中,将“方言的使用范围不断缩小” ,若从文化环境方面上看,方言的存在与发展也愈加艰难,处在“不断衰落的过程中”。(六)方言类新闻节目的内容是极为重要的政策性导向性比较强是现在我国大多数新闻类节目所体现的重要特点,宣传便是中央电视台的重要选项。这些内容大都为 “硬新闻” ,比较严肃。但是报道的角度大都从工作出发,经常宏大而空泛,会使普通受众认为离他们所处的环境生活不太接近;再来看这些方言类的新闻节目,内容上不那么严肃、不那么古板,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