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5文言知识梳理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72798324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61.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5文言知识梳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5文言知识梳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5文言知识梳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5文言知识梳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5文言知识梳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5文言知识梳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5文言知识梳理(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新目标初二下英语同步辅导(一)初中二年级下un.初中二年级下Un.11 下江陵,顺流而东也(下,名作动,攻占歌窈窕之章(歌,名词作动词,朗诵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南,名作状,向南西望夏口,东望武昌西、东,名词作状语,向西、向东 侣鱼虾而友麋鹿侣、友,意动,以为伴,以为友动词的活用 舞幽壑之潜蛟(舞,使动用法,使舞动泣孤舟之嫠妇(泣,使动用法,使哭泣 / 哀吾生之须臾(哀,为动用法,为哀叹形容词的活用 渺沧海之一粟(渺,形容词作动词,渺小得像不知东方之既白(白,形容词作动词,显出白色第10课游褒禅山记名词的活用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舍,名作动,筑舍定居以故其后名之曰(名,名词作动词,命名由

2、山以上五六里(上,名词作动词,向上走有泉侧出(侧,名词作状语,从旁边动词的活用 往往有得(得,动词作名词,心得 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见,名词作动词,所见景象 形容词的活用 入之甚寒,问其深(深,形容词作名词,深度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幽暗昏惑,形容词作名词,叫人迷惑的地方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穷,形作动,走到尽头火尚足以明也(明,形容词作动词,照明后世之谬其传(谬,使动用法,使错误必修3 第4课蜀道难名词的活用 西当太白有鸟道(西,名词作状语,在西边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上,名词作状语,在上面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下,名词作状语,在下面侧身西望长咨嗟(西,名词作状语,向西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3、朝、夕,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在晚间动词的活用 使人听此调朱颜(调,使动用法,使凋谢猿猱欲度愁攀援(愁,为动用法,为发愁形容词的活用 雄飞雌从绕林间(雄、雌,形作名,雄鸟、雌鸟第5课杜甫诗三首 玉露凋伤枫树林(凋伤,使动,使凋落衰败第6课琵琶行名词的活用 浔阳江头夜送客(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歌以赠之(歌,名词作动词,作歌遂命酒(酒,名词作动词,摆酒席梦啼妆泪红阑干(梦,名词作状语,在梦中形容词的活用 商人重利轻别离(重、轻,形作动,看重、轻视钿头银篦击节碎(碎,形容词作动词,敲碎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名词的活用 填然鼓之(鼓,名词作动词,击鼓然而不王者(王,名词作动词,称王树之以桑(树,名词作动词

4、,种植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衣,名词作动词,穿上王无罪岁(罪,名词作动词,怪罪养生丧死无憾矣(丧,名作动,为办丧事形容词的活用 谨庠序之教(谨,形容词作动词,认真从事第9课劝学名词的活用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名词作动词,游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作状,每天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下,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 动词的活用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流,动词作名词,河流形容词的活用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善,形作名,善行不如登高之博见也(高,形容词作名词,高处故木受绳则直(直,形容词作动词,变直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利,使动,使走得快数词的活用 用心一也(一,数词作形容词,专一第10课过秦论名词的

5、活用 序八州而朝同列(序,名词作动词,排列座次履至尊而制六合(履,名词作动词,登上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帝王,名作动,做帝王动词的活用 追亡逐北(亡,动词作名词,逃跑的人 15 (4)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中间加“而”字,再用“者”字结尾,组成“中心词而定语者”的格式。例如: 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有几人欤?数量词做定语多放在中心词后面。 如: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省略句 (1)省略主语。省略的条件有承前省、蒙后省、承宾省、对话省,以及概括性省略等。古今汉语都有省略,但古汉语的主语省略比现代汉语更多,更为错综复杂。例如: 楚人为食,吴人及之。()奔,()食

6、而从之。(楚国人做好饭,吴国人赶上来了。楚国人跑了,吴国人把饭吃了又跟上去追赶) 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宛、瘘、疠(2)省略谓语。谓语是句中最重要的成分,一般是不能省略的,但在对话中或不发生误解的情况下也可以省略,特别是动词谓语。例如: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而竭。 有时省略的动词谓语或谓语部分(包括宾语),需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即参照上下文加以补充,才能准确地理解。例如: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3)古代汉语的介词结构有时是可以省略介词的。常见的是省

7、略介词“于”和“以”。例如:至则无所用,放之(于)山下。 项王则受璧,置之()座上。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4)省略中心词。 中心词是在一个词组中被定语状语修饰的词,在常规句子里,中心词是不能由定语状语来替代的。但是,古汉语里却存在着省略中心词的现象。因此,读文言文时,就不能不引起注意,以免造成理解上的障碍。例如: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5)动词宾语的省略: 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 (6)介词宾语的省略: 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常见文言文固定格式 固定格式也叫固定结构,或者凝固结构。它的语法特点就是

8、由一些不同词性的词凝结在一起,固定成为一种句法格式,表达一种新的语法意义,世代沿用,约定俗成,经久不变。按表达语气的种类分为四种:1、表陈述语气常用的有:有以(有用来)、无以(没有用来)、 有所(有的)(人、物、事)、无所(没有的)(人、物、事)、比及(等到的时候)、为所。 所以(“用来的方法、手段等”或“的原因”) 2、表疑问语气常用的有: 如何、若何、奈何(怎么、怎么样、怎么办)、何如(怎么样)、 如休(把怎么样)、 得无耶(大概吧、恐怕吧)等。不亦乎(“不是吗)如何(“对该怎么办”)3、表感叹语气常用的有:何其(多么)、一何(何等、多么)、 何之(怎么这样啊)等。4、表反问语气常用的有:无乃乎、(恐怕、只怕)、 得无耶,得无乎(难道吗)、不亦乎(不是吗) 孰与、孰若,与孰(跟比较,哪一个)何为(“为什么要呢”或“还要干什么”)“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其他: 见于(被动句)以为(“把(当作)”)唯是“是”无意,起宾语提前作用;“唯”表示对象的唯一性 与其宁(“与其宁可”) -温馨提示:如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可联系文库删除处理,感谢您的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