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小学生感恩意识现状加强小学生的感恩教育的研究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72798260 上传时间:2022-12-2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了解小学生感恩意识现状加强小学生的感恩教育的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了解小学生感恩意识现状加强小学生的感恩教育的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了解小学生感恩意识现状加强小学生的感恩教育的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了解小学生感恩意识现状加强小学生的感恩教育的研究(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了解小学生感恩意识现状加强小学生的感恩教育的研究1.研究背景(问题和原因分析);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人精神素养的体现,是需要我们传承延续的优良品质。感恩不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人生境界的体现,是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体现,永怀感恩之心,才能从别人那里得到更大的情感回报。只有知道感恩的人,才能收获更多的人生幸福。小学阶段是人生受教育的起始阶段,一些行为习惯就是这时养成的,好的习惯影响着孩子的一生。让小学生学会感恩,对小学生实施感恩教育,不仅有利于我们进一步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而且有助于促进学生感恩意识的形成和感恩行为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最终培养人格健全的孩子

2、。 然而,当前在小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不知感恩的情形令人痛心和警醒,很多小学生感恩意识极其缺失。为此,了解小学生感恩意识现状并加强小学生的感恩教育是小学德育的当务之急。研究感恩教育,提升小学生基本的道德素养,对于加强小学道德建设,具有现实意义。2.本课题相关的研究现状综述;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活动对学生实施的识恩、知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小学生感恩意识与感恩行为的脱节、不协调,已反映出青少年道德和人格的缺陷,也严重背离了我们国家现阶段的教育方针和目标。(1)家庭层面如今的小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是每个家庭的“小皇帝”。在众多长辈的呵护下,他们已养成

3、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家长对孩子的物质要求是“有求必应” 总认为只要孩子成绩好,其他方面都不重要。在现实生活中,许多父母只关注孩子的学习,却忽略了对孩子最基本的道德和感恩教育。父母对孩子的溺爱让孩子在情感上被动地获取,不知道回报。这就导致孩子人格发展不平衡。很多孩子面对父母的养育之恩表现冷漠,孝敬之情在心目中淡化,只知受宠,不知感恩。(2)学校层面现行的应试教育,使得学校教育始终未能摆脱考试的圈子。教育看分数、看成绩,教师压力大,把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了教学上,学校更重视教学改革,重视知识传授,却忽视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特别是感恩教育。孩子们这种感恩情怀的缺失让我们意识到感恩是社会上每个人都

4、应有的基本道德准则。(3)社会层面教育与社会是紧密相连的、相互影响的。教育,特别是道德品质教育更离不开社会大环境的支持。在当今社会多元文化背景下,个人私欲、动机、本能肆意膨胀,社会极端个人主义与自私自利行为无形中影响到了感恩教育的实施;同时社会上的一些负面报道也起到了负面效应:善良、同情他人会让自己惹上麻烦,帮助别人有可能换来无尽的麻烦和误解,这些现象对小学生的道德价值取向造成了极大冲击。这对外界刺激缺乏足够辨别经验的孩子来说,让他们形成另类的道德判断标准。3.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1)、研究目标1.通过小学生感恩教育的实践与研究,寻求小学生缺乏感恩心理的原因。2.构建对小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主

5、要途径与方法。 3. 通过一些具体的感恩教育的开展,培植感恩文化推进校本课程建设。4.提高学生感恩意识,让感恩成为一种习惯。(2)、主要内容本课题研究要解决的具体问题有:唤醒学生的感恩意识,懂得和珍惜,懂得心存感激和知恩图报。树立学生的感恩情怀,懂得爱父母和爱老师,爱同学,爱身边的人,对给予自己关怀和帮助过自己的人抱有感激之心。通过一系列的感恩教育活动,使学生的感恩情怀内化为良好的品德。4.主要研究方法;(1)、与同行交流研讨,了解小学生感恩意识现状。探索有效实施学生各阶段感恩教育的目标、内容、途径和方法体系,培养小学生的感恩意识与行为。(2)、组织研究组成员学习对小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相关理论

6、。(3)、确定班级,对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感恩教育。(4)、将研究成果以论文或研究报告呈现出来。5.研究详细计划。(请逐项填写,可另加附页)研究时间:2018年5月到2019年10月,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2018、52018、6):选题申请。依据郑州市教研室关于小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与研究组成员共同研究确定了本课题,并填写了郑州市基础教育科学一般课题立项申请评审表。第二阶段(2018、62018、10):准备阶段。(1)理论提高,认识目前感恩教育现状。深入了解小学生感恩教育的现状,课题组成员查阅相关理论书籍,以理论知识指导研究实践,形成课题研究的初步设想。(2)整理资料,完善研究思路。各班通

7、过少先队活动、学科渗透,教职工参与以及家校互动等多种途径,借助校园环境建设和校本课程开发等手段,对学校感恩教育新模式进行有益的探索,以求通过多种形式的实践提高学生的感恩意识。每月课题组成员集中交流实验状况,进行材料整理,完善研究设想。(3)填写开题报告,明确研究方向。第三阶段(2018、112019、4):实施阶段。(1)调查研究,获得信息。通过问卷调查、座谈、观察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感恩教育的认识及建议;了解目前我校学生感恩意识的现状;搜集老师感恩教育的心得及想法。从这些材料中获取信息,从而加强小学生感恩教育。(2)实践探究,具体实施。根据实施计划。和课题组成员老师共同探讨,分别组织实施各类“感恩”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感恩体验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感恩意识,学会感激别人;收集第一手资料,并进行整理分析。第四阶段:总结阶段(2018、52019、10)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对本课题研究的过程及资料进行分析,形成研究报告和课题总结报告,完成课题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